当前位置:首页
> 第25页
何桂珍:文人与武将的传奇人生 │ 游曲靖
何桂珍:文人与武将的传奇人生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人物宛如璀璨星辰,即使历经岁月洗礼,依旧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何桂珍,便是这样一位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文人到武将,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忠诚与勇气的真谛。 书香门第育英才 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在云南师宗县丹凤镇的一个书香世家,何桂珍呱呱坠地。他的父亲何辅龙是嘉庆拔贡,两位兄长也皆有功名,家族虽非显赫官宦,却以耕读传家,有着浓郁的文化氛围。何桂珍自幼便展现出过人的聪颖与好学,六岁启蒙,每日鸡鸣即赴书院,途中必经城隍庙。某夜,城隍托梦给其父,称何桂珍乃文曲星下凡,次日何父见城隍像手指微裂,便命工匠在庙外筑墙遮挡视线,这一传说...
何桂珍:晚清风云中的忠义传奇 │ 游曲靖
何桂珍:晚清风云中的忠义传奇 在云南曲靖师宗的历史长河中,何桂珍是一颗耀眼却命运多舛的星辰。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他诞生于师宗一个书香门第。何家虽非达官显贵,却以耕读传家,祖父行医济世,父亲何辅龙是嘉庆拔贡,两位兄长也都身带功名。庭院中桂树飘香,何辅龙满怀期许地为何桂珍取名,希望他日后能如桂树般高洁,绽放光彩。 何桂珍自幼聪慧过人,对知识充满渴望。六岁启蒙时,便每日鸡鸣即起,赶赴书院求学,途中必经城隍庙。传说有一夜,城隍托梦给何父,称何桂珍乃文曲星下凡,自己每日都需躬身相迎。次日,何父发现城隍像手指微裂,仿佛印证了这神奇的梦境,于是赶忙命工匠在庙外筑墙遮挡视线。这个传说在街巷中...
红色沃土上的精神丰碑:富源县富村乡烈士陵园的多元价值与时代新韵 │ 游曲靖
红色沃土上的精神丰碑:富源县富村乡烈士陵园的多元价值与时代新韵 革命精神的时空坐标 红军长征的烽火印记。1935年4月,中央红军长征途经富村,在老岩脚险要隘口与民团激战,毛泽东、周恩来亲自指挥警卫连击溃敌军;次年红二方面军途经此地,在沙寨阻击战中以血肉之躯抵挡敌机轰炸。1949年解放战争中,松子山游击大队48名战士在与地霸武装的殊死搏斗中壮烈牺牲,用生命谱写解放序曲。这些历史事件在陵园纪念塔南面"1935"、北面"1950"的鎏金数字中凝固,成为跨越时空的历史坐标。 地下党领导的武装斗争。1948年,中共云南省地下党在富村组建松子山、新厂等4个游击大队,600余名战士...
火红、尖山革命武装起义纪念馆的精神密码 │ 游曲靖
火红、尖山革命武装起义纪念馆的精神密码 在滇东北的群山环抱中,火红尖山革命武装起义纪念馆如一座沉默的丰碑,镌刻着革命烽火中的热血与信仰。这里不仅是历史的见证地,更是红色文化与自然景观交融的活态课堂。本文将以“历史回响”“人文密码”“山河诗篇”“时代新声”四大篇章,揭开这座纪念馆的独特魅力。 两座山峦铸就的革命史诗 火红起义 滇黔边区的第一声春雷 1948年6月2日,会泽特支书记赵绶先在火红乡桥边村点燃革命火种,率队打响“滇黔边区民族自救军”第一枪。起义军以“独角牛”火铳为武器,迅速集结2000余名群众,虽因误判指令遭遇挫折,却为后续革命积蓄了力量。纪念馆内陈列的锈迹斑斑的火铳,与窗...
尖山武装起义遗址:三色交融的革命圣地与生态瑰宝 │ 游曲靖
尖山武装起义遗址:三色交融的革命圣地与生态瑰宝 从烽火硝烟到精神丰碑 血火淬炼的起义史诗。1948年,中共会泽地下党员赵绶先在尖山点燃革命火种,先后三次武装起义如惊雷般震撼滇东北。其中,1948年12月2日,李长彦率领300名起义队员、60条枪支发动第二次反蒋起义,在红土坪子与敌军展开殊死搏斗。如今,乐业镇人民政府在红土坪子修建的纪念碑,镌刻着6位烈士的英名,成为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 智慧云平台赋能红色教育。2024年,遗址配套建设多媒体展厅,通过VR技术还原战斗场景。游客佩戴设备即可“穿越”至1948年的密林战场,亲历起义军与敌军的激烈交锋。配套的“智慧云平台”更实现线上预约、语音...
盘点曲靖那些鲜为人知的红色联络站点 │ 游曲靖
盘点曲靖那些鲜为人知的红色联络站点 麒麟区 西山三元宫会议遗址 位置:麒麟区西城街道西山社区 活动: 1935年4月27日,中央军委纵队在此召开三元宫会议,制定抢渡金沙江战略。 会后红军缴获云南军用地图20余份、云南白药1000包,为后续长征提供关键支持。 虽非专职联络站,但作为红军长征途中的核心决策地,间接支持了情报与物资流转。 曲靖中学抗日救亡工作团 位置:麒麟区(原曲靖县城) 时间:1937年-1940年 活动: 地下党员周子安领导成立“抗日救亡工作团”,通过壁报、宣传队、歌咏队等形式开展抗日宣传。 1939年组织学生营救被捕同学,迫使县长释放7名进步学生。 部分学生(如杨...
罗雄:南诏蛮部的传奇首领 │ 游曲靖
罗雄:南诏蛮部的传奇首领 在历史的浩渺长河中,有些人物虽未留下详尽的生平记载,但他们的名字却如同璀璨的星辰,闪耀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后人所铭记。罗雄,便是这样一位人物,他是曲靖罗平走出的传奇,南诏大理时期三十七蛮部首领之一,其一生虽充满神秘色彩,但他的事迹和影响力却在罗平这片土地上久久回荡。 一、神秘的出身与成长 罗雄生活在唐代,据传他是盘瓠的后裔。盘瓠是古代传说中的人物,曾在帮助帝王平定叛乱中立下赫赫战功,其后代被分封到各地,逐渐形成了不同的部落。罗雄便出生于这样一个有着传奇色彩的部落之中。罗平这片土地,自古以来便是多元文化交融之地,彝族等少数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勤劳勇敢、淳朴善良...
珠街箐口村:武脉传承 麒麟焕彩 │ 游曲靖
珠街箐口村:武脉传承 麒麟焕彩 在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珠街街道,有一颗隐匿于山水之间的明珠——箐口村。它承载着700余年的历史风云,从明代军屯兵营到如今的“中国传统村落”,用独特的地域文化和人文风貌,书写了一部边疆古村落的传奇史诗。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饱含着历史的厚重与生活的温度,如今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古韵今风交织的活态画卷 武举世家的荣耀传奇。箐口村因武而名,清代嘉庆至道光年间,张氏家族出了三位武举人。张成元,字抡一,号月香,嘉庆戊辰年中武举,进京应试时因足履袍边险遭问罪,幸得高官说情才幸免于祸。他回乡后掌管地方武校,培养了众多优秀武生,其“文举人”的别称,源于...
会泽马武安家公馆:一座百年老宅里的家族密码与时代回响 │ 游曲靖
会泽马武安家公馆:一座百年老宅里的家族密码与时代回响 在云南会泽县城东隅的老城区,青石板路蜿蜒至一处朱红门扉前。门楣上“武安世第”四个鎏金大字已有些斑驳,却仍能看出当年的气度——这里便是马武安家公馆,一座承载着滇北马帮传奇、科甲世家荣耀与时代变迁的百年老宅。它不仅是会泽“铜商古道”上的活态标本,更是一部用砖瓦木雕写就的家族史书。 一、百年宅第:滇北高原上的家族密码 1.从马帮驮子到“武安”堂号:一个商帮世家的崛起密码 马武安家族的兴盛,与明清时期会泽的“铜政”密不可分。据《会泽县志·商业志》记载,清乾隆至光绪年间,会泽因“东川铜”成为全国铸币原料核心产地,每年数十万斤铜料经“铜商古道”运...
沾益小粑粑:油锅里浮起的烟火乡愁 │ 游曲靖
沾益小粑粑:油锅里浮起的烟火乡愁 清晨六点的沾益龙华北路还裹着薄雾,王秀芬阿婆的铝制煤炉已腾起蓝焰。她掀开竹篾蒸笼,白汽裹着甜香"呼"地漫上来——竹匾里躺着刚醒发好的面剂子,椭圆的轮廓像被春风揉过的月牙,表面撒着的芝麻在晨光里闪着碎钻似的光。这是沾益人一天的开始,也是小粑粑延续了三百年的人间烟火。 一、从马帮铃铛里走出的甜糯密码 关于沾益小粑粑的起源,老辈人总爱讲"马帮驮来的甜"。明清时期,沾益地处滇黔古道要冲,南来北往的马帮在驿站打尖时,总抱怨干粮太硬、汤食太烫。一位姓李的厨娘看在眼里,试着把发酵的面团包上红糖、芝麻,用清油小火慢煎——外皮酥脆不硌牙,内里绵软不粘口,马帮汉子们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