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22页
罗平油菜花海:从优秀到卓越的游客体验提升策略 │ 游曲靖
罗平油菜花海:从优秀到卓越的游客体验提升策略 罗平油菜花海在提升游客参与度和体验方面仍有改进空间。通过增强互动体验、提升服务质量、丰富旅游产品、加强宣传推广和注重生态保护等措施的实施,可以进一步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景区的竞争力。 一、增强互动体验 增设互动设施:可以在花海中设置一些互动设施,如迷宫、秋千、滑梯等,让游客在花海中尽情嬉戏,增加游玩的乐趣。 开展体验活动:组织油菜花采摘、制作油菜花工艺品等活动,让游客亲身体验油菜花的魅力,同时增加对当地文化的了解。 二、提升服务质量 加强员工培训:定期对景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确保能够为游客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
麒麟区澡塘坡战斗遗址:红色记忆与自然风光的交响乐章 │ 游曲靖
麒麟区澡塘坡战斗遗址:红色记忆与自然风光的交响乐章 在曲靖市麒麟区三宝街道五联社区周家厂村旁,隐藏着一处承载着厚重历史与自然之美的圣地——澡塘坡战斗遗址。这里不仅是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见证地,更是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交相辉映的典范。本文将从历史回响、自然画卷、人文风情、发展新篇以及未来展望五个方面,为您全面展现澡塘坡战斗遗址的独特魅力。 浴血奋战的红色丰碑 战斗背景与过程。1949年9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一支队16团及护乡团3营8连,在澡塘坡(老虎山)与国民党26军193师4个加强营展开了一场激战。战斗持续近7小时至12小时,边纵战士依托地形构筑战壕,与敌军展开了殊死搏...
麒麟区澡塘坡战斗遗址:红色记忆与自然风光的交响乐章 │ 游曲靖
麒麟区澡塘坡战斗遗址:红色记忆与自然风光的交响乐章 在曲靖市麒麟区三宝街道五联社区周家厂村旁,隐藏着一处承载着厚重历史与自然之美的圣地——澡塘坡战斗遗址。这里不仅是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见证地,更是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交相辉映的典范。本文将从历史回响、自然画卷、人文风情、发展新篇以及未来展望五个方面,为您全面展现澡塘坡战斗遗址的独特魅力。 浴血奋战的红色丰碑 战斗背景与过程。1949年9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一支队16团及护乡团3营8连,在澡塘坡(老虎山)与国民党26军193师4个加强营展开了一场激战。战斗持续近7小时至12小时,边纵战士依托地形构筑战壕,与敌军展开了殊死搏...
沾益辣子鸡:滇中辣香传奇,一锅红火里的曲靖魂 │ 游曲靖
沾益辣子鸡:滇中辣香传奇,一锅红火里的曲靖魂 在滇东高原的晨雾中,曲靖沾益区的320国道旁,一栋青砖老宅飘出混合着辣椒与鸡油的香气。1987年的某个清晨,龚国富夫妇在国道边支起两口铁锅,谁也没想到,这口翻滚着红亮辣椒的灶台,竟炒出了云南饮食文化的一张金名片——沾益辣子鸡。 一、传奇起源:灶台边的意外与匠心 关于这道辣子鸡的诞生,沾益人津津乐道两个版本。其一,龚国富在贵州辣子鸡基础上改良配方,将本地土鸡与丘北辣椒结合,创造出独特的“辣香不燥”口感;其二,其妹龚红云春节炒菜时误将辣椒面倾入锅中,意外成就这道辣香交织的佳肴。无论哪种传说,都指向同一个事实:龚氏家族用三代人的坚守,将一道家...
麒麟区澡塘坡战斗遗址:红色热土上的生态交响与时代华章 │ 游曲靖
麒麟区澡塘坡战斗遗址:红色热土上的生态交响与时代华章 硝烟弥漫的红色丰碑 滇东解放的咽喉之战。澡塘坡地处曲靖坝子南缘,老虎山海拔2100米,扼守南盘江与潇湘江交汇要冲。1949年9月11日,滇桂黔边纵队16团在此设伏,以简陋工事抵御国民党193师4个加强营的疯狂进攻。战士们依托山石构筑战壕,在弹药耗尽后展开白刃战,击毙敌军百余人,22名烈士长眠于此。此役成功切断敌军增援潦浒的通道,为解放曲靖奠定基础,被边纵司令员庄田誉为"机动灵活的经典战例"。 镌刻在山岩上的忠诚。战壕遗址现存3级砖混基座与22座烈士墓冢,山体岩石上残留的弹痕清晰可见。据参战老兵回忆,战斗最激烈时,战士们用刺刀劈断敌...
罗平革命烈士纪念塔:滇东大地的红色丰碑与精神图腾 │ 游曲靖
罗平革命烈士纪念塔:滇东大地的红色丰碑与精神图腾 在滇桂黔三省交界的罗平县,一座矗立于液峰公园内的革命烈士纪念塔,以19.49米的巍峨身姿,见证着这片土地的革命烽火与时代变迁。这座始建于1985年的建筑,不仅是曲靖市文物保护单位,更是一部镌刻着红色基因的立体史书。它以独特的建筑语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鲜活的教育功能,成为滇东大地不可替代的精神地标。 历史烽火中的红色丰碑 革命火种的播撒与燎原。1935年,红军长征过境罗平,在旧屋基乡播下首颗革命火种。1937年中共罗平特别支部成立,秘密发展“读书会”“农民小组”。至1949年,已建成拥有1.6万武装力量的革命根据地。纪念塔记载的200...
金色花海中的红色丰碑:罗平革命烈士纪念塔的立体史诗 │ 游曲靖
金色花海中的红色丰碑:罗平革命烈士纪念塔的立体史诗 烽火淬炼的精神坐标 红色基因的百年传承。罗平革命烈士纪念塔始建于1985年,是为纪念滇桂黔边区革命斗争中英勇牺牲的200余名烈士而建。塔身通高19.49米,象征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时刻,塔座汉白玉浮雕生动再现了边纵战士浴血奋战的场景。1946年至1948年间,罗平籍烈士钟山党支部带领群众粉碎国民党五次围剿,建立拥有16495人的革命武装,这段历史被镌刻在塔身碑文中,成为永不磨灭的精神坐标。 数字时代的文化焕新。2024年,纪念塔完成提质改造,新增智能监控系统与沉浸式展陈空间。2025年启动的“数字丰碑”工程,通过5G、VR技术打造线上纪...
窦垿:滇东望族的传奇人生 │ 游曲靖
窦垿:滇东望族的传奇人生 在彩云之南的曲靖,历史的长河中曾闪耀着一颗璀璨的星辰——窦垿。清嘉庆九年(1804年),窦垿出生于原罗平州西区淑基村(现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淑基村)。这里的窦氏家族,在清代乃是滇东赫赫有名的望族,书香门第的氛围如同醇厚的陈酿,自他呱呱坠地便将其环绕。 窦垿的祖父窦晟,是乾隆癸酉科(1753年)云南选拔的人才,戊子科(1768年)更是高中解元,后赴山西洪洞县担任知县。在任期间,窦晟“清廉自矢”,两袖清风,为百姓所称颂。父亲窦欲峻同样不凡,乾隆己酉科(1789年)云南选拔后,辗转在湖北兴山县、襄阳县、黄岗县、罗田县以及安徽黄梅县任职知县,因其公正廉明,被百姓尊称...
会泽尖山武装起义遗址:烽火尖山铸忠魂 红绿融合谱新篇 │ 游曲靖
会泽尖山武装起义遗址:烽火尖山铸忠魂 红绿融合谱新篇 多维交融彰显精神厚度 “军属村”里的代际守护链。弯子小组是名副其实的“军属村”,70%家庭有革命参与史。86岁退伍老兵张绍明,其父张发祥是起义情报员,他继承父志,每天清扫纪念碑。村中形成了独特的“代际讲述会”模式,老战士在清明节向青少年讲述战火往事,孩子们听完后写日记记录感悟,这种“爷爷讲故事、孙子写日记”的传承,让革命岁月在代际接力中鲜活留存。 民俗文艺里的红色基因。当地彝族刺绣别具匠心,将起义元素巧妙融入服饰,如象征革命烈火的“火焰纹”、寓意团结的“山鹰图腾”。火把节期间,村民跳起传统“踏脚舞”,再现起义夜袭场景,2022年该...
红色烽火映青山:会泽尖山武装起义遗址的传奇与新生 │ 游曲靖
红色烽火映青山:会泽尖山武装起义遗址的传奇与新生 在滇东北乌蒙山脉深处,曲靖市会泽县马路乡尖山村的崇山峻岭间,一座饱经沧桑的五层碉堡静静矗立。这里是1948年尖山武装起义的核心据点,也是云南解放战争时期“反蒋武装斗争”的重要见证。如今,这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遗址,正以“红色文化+生态旅游”的独特魅力,成为滇东大地一颗璀璨的明珠。 滇东武装斗争的精神丰碑 星火燎原的起义壮举。1948年,中共会泽地下党组织在尖山村秘密发动两次反蒋武装起义。第一次起义于7月8日爆发,祖万忠、祖维新率150余人攻打地主武装,并在江底伏击国民党保安团,打响了滇黔边区武装斗争的第一枪。同年12月2日,李长彦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