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18页
会泽县大井镇红军长征革命遗址:追寻红色足迹,领略独特魅力 │ 游曲靖
会泽县大井镇红军长征革命遗址:追寻红色足迹,领略独特魅力 曲靖市会泽县大井镇,这片承载着深厚红色记忆的土地,因红军长征的壮丽篇章而熠熠生辉。这里不仅自然风光秀丽,人文风情独特,更因红军长征留下的丰富革命遗址而成为了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场所。 红色火种,薪火相传 会泽县大井镇,位于滇东北高原、乌蒙山主峰腹地,这里的历史底蕴深厚,人文景观独特。早在1927年大革命时期,会泽就有了党的基层组织,为这片土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种。1935年4月30日至5月6日,中央红军第九军团长征途经会泽,大井镇成为了红军长征的重要一站。 在这里,红军积极宣传党的纲领和抗战主张,动员穷苦人民报名参军。据统计,...
麒麟区金牛塘:城市中的璀璨明珠 │ 游曲靖
麒麟区金牛塘:城市中的璀璨明珠 从战国青铜到数字光影,从农耕图腾到城市客厅,金牛塘的蜕变史恰是曲靖千年文脉的缩影。当夕阳为"耕耘"雕塑镀上金边,孩童在AR投影中追逐虚拟的牛群,这座承载着历史与未来的文化地标,正以创新姿态书写着滇东大地的崭新篇章。 金牛塘的历史文化渊源 战国文物的现代表达。在曲靖麒麟区得胜家具城旁的金牛塘畔,矗立着高2.3米、长7.2米的"耕耘"雕塑。这件以珠街八塔台战国古墓出土的"双牛单蛇青铜鎏金扣饰"为原型的艺术品,将古滇国工匠的智慧凝固成永恒。2021年修复时采用的鎏金工艺,重现了先秦时期"火镀金"技艺的璀璨光芒,让2300年前的艺术神韵在当代重生。雕塑中两头...
沾益区永乐桥:滇东古韵与时代新声的交响 │ 游曲靖
沾益区永乐桥:滇东古韵与时代新声的交响 在曲靖市沾益区大坡乡妥乐村,一座横跨牛栏江的古桥静默矗立,它便是永乐桥。这座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五墩六孔平梁木廊桥,历经三次重修与现代化改造,如今已成为滇东地区历史、文化与自然交融的独特地标。本文将从历史回响、山水诗画、人文传承与发展新篇四个维度,解读这座古桥的独特魅力。 三百年铜运古道的时空对话 一是清代建桥与铜运兴衰。永乐桥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其诞生与滇东北铜矿开发密切相关。据《沾益州志》记载,妥乐江桥是“东川入曲靖之路”的咽喉要道,承担着会泽铜矿外运的重任。桥身采用青石砌筑三角形桥墩,以五墩六孔设计分散水流冲击,木结构风雨廊桥...
罗平油菜花海:多维度优化旅游环境与体验 │ 游曲靖
罗平油菜花海:多维度优化旅游环境与体验 罗平油菜花海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丰富旅游产品、提升服务质量、创新旅游业态和加强宣传推广等措施,成功提升了游客的参与度和体验,不仅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安全的旅游环境,还为罗平县带来了更多的旅游收入和知名度。 一、完善基础设施 罗平县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以确保游客能够轻松愉快地到达、停留和离开。这包括修建和维护道路、提供便捷的交通方式、增设停车场等,使游客能够顺畅地进出油菜花海景区。同时,景区内还设有游客服务中心,提供信息咨询、导览服务、急救药品等,以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 二、丰富旅游产品 为了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罗平县推出了多样化的旅游...
红色丰碑映钟山精神永铸耀罗平——罗平钟山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独特魅力 │ 游曲靖
红色丰碑映钟山精神永铸耀罗平——罗平钟山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独特魅力 烽火岁月与精神丰碑 革命火种的诞生地。钟山乡是滇桂黔边区革命斗争的核心区域。1948年,中共罗盘地委在此成立,领导云南、贵州、广西三省边区28县的反蒋武装斗争。纪念碑所在的狗街村,曾是地下党干部培训班旧址,三期培训班培养的200余名干部成为解放云南的骨干力量。民兵英雄王美珍单枪匹马突破敌军封锁线传递情报,后受毛泽东接见并获赠步枪的故事,成为老区人民的骄傲。 三次修缮见证历史传承。纪念碑历经1977年全面修复、1984年迁址现址、2024年3D扫描建档三大保护工程。2022年,罗平县政府投入专项资金,对碑体进行防风化处理...
丰碑永屹钟山巅——罗平县钟山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历史与人文密码 │ 游曲靖
丰碑永屹钟山巅——罗平县钟山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历史与人文密码 历史烽烟中的精神坐标 红色基因的源头活水。钟山人民英雄纪念碑始建于1955年,最初立于罗平县城新大街运动场,1984年迁至钟山乡狗街村东北的小山包。这座纪念碑是为纪念滇桂黔边纵队罗盘支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英勇斗争而立,其碑文“为国牺牲永垂不朽”临摹毛泽东手书体,与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形成南北呼应。1977年修缮时,基座四周增设7级青石台阶和条石护栏,碑体底部刻有“钟山乡革命斗争简史”和311位烈士名录,成为滇东地区最早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血火淬炼的革命地标。作为滇桂黔边区中心根据地的核心象征,纪念碑见证了1949...
罗平钟山:红色丰碑下的人文与山水华章 │ 游曲靖
罗平钟山:红色丰碑下的人文与山水华章 布依乡愁里的精神图谱 待客之道 农耕智慧与红色基因的传承密码 钟山乡作为布依族聚居地,古老的待客之道与红色文化交织。游客踏入“布依古寨农家乐”,主人必以自酿的“红军酒”敬客,此习俗源自1948年头道口子战斗后,村民用青稞酒为受伤游击队员疗伤。如今,农家乐后院仍保留着当年酿造技法的石窖,酒香中弥漫着历史温度。在任学源烈士故居,村民将故居改造成红色书屋,每日清晨用布依古歌吟唱《红军过境谣》,以独特方式传承红色记忆。 手工织锦 指尖流淌的民族记忆 布依族织锦技艺在钟山乡代代相传,成为红色文化载体。省级非遗传承人王桂英将游击队员使用的六角星图案融入织锦,...
麒麟区珠街涌泉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红色记忆与绿色发展的交响 │ 游曲靖
麒麟区珠街涌泉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红色记忆与绿色发展的交响 麒麟珠街涌泉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正以“红色为魂、绿色为韵、发展为要”的理念,书写着革命老区焕发新生的时代答卷。在这里,每一块青砖都镌刻着信仰的力量,每一片绿叶都承载着发展的希望,等待着每一位探访者来聆听、来见证、来传承。 历史沿革中的红色火种:革命基因深植热土 百年古树见证烽火岁月。在涌泉村大院子村,一棵跨越六个世纪的古树巍然矗立,其年轮镌刻着红军长征的传奇。1935年与1936年,红军两次过境珠街,古树旁的红军小道留下战士们的足迹,地下党联络站内昏黄油灯曾照亮革命蓝图。如今,这棵“活化石”与修复后的联络站遗址共同构成红色地标,游客...
陆良刘苑梅家宅:革命烽火中的四合院传奇 │ 游曲靖
陆良刘苑梅家宅:革命烽火中的四合院传奇 一、宅院密码:从深宅大院到革命堡垒 1.建筑密码:走马串角楼的营造智慧 刘苑梅家宅始建于1941年,占地775.17平方米,采用陆良典型的“走马串角楼四合五天井”形制。正厅三层、二层走廊通连四向的“走马串角楼”结构,在滇东地区民居中独树一帜。青石铺地、单檐硬山顶穿斗式土木结构,使宅院兼具防御性与居住功能——7开间正厅与门楼对望,东西厢房各3开间,四角天井形成“四水归堂”格局,既暗合“聚财”寓意,又满足采光通风需求。2013年,曲靖市政府将其列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研究陆良传统民居营造法式的“活化石”。 2.革命世家的红色基因 宅院主人刘苑梅(1...
会泽火红、尖山革命武装起义纪念馆:滇东红色记忆的永恒丰碑与时代新章 │ 游曲靖
会泽火红、尖山革命武装起义纪念馆:滇东红色记忆的永恒丰碑与时代新章 滇东大地的红色觉醒 滇东大地的红色觉醒。1948年6月2日,火红乡桥边村在会泽特支组织下,150余名农民高举"滇黔边区民族自救军"大旗,打响滇东反蒋武装起义第一枪。起义军以"打富救贫"为纲领,三天内连克者海、矿山等四镇公所,缴获枪支30余支,队伍迅速扩张至800余人,震动全省。馆内陈列着起义军使用过的土枪、弹痕累累的军旗,无声诉说着那段热血岁月。金绍清等12人在火红起义被围时,顽强抵抗,弹尽粮绝也不屈服,展现了革命者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 血色黎明中的革命绝唱。同年12月2日,尖山武装起义爆发。祖万忠率300人、60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