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14页
会泽火红、尖山革命武装起义纪念馆:烽火淬炼的红色史诗 │ 游曲靖

会泽火红、尖山革命武装起义纪念馆:烽火淬炼的红色史诗 │ 游曲靖

会泽火红、尖山革命武装起义纪念馆:烽火淬炼的红色史诗   多民族共铸的红色记忆 彝汉交融的革命合唱。火红乡聚居着彝族、汉族等12个民族,在起义中形成了独特的“跨族同盟”。彝族毕摩用《梅葛》史诗传唱起义故事,汉族教师编写《火红山歌》教儿童传唱。纪念馆特设“民族团结展厅”,展出彝族“毕摩旗”、汉族“农会印章”等文物,印证各民族“同袍同泽”的革命情谊。如今,清明节期间,汉、彝、回、苗各族群众共聚烈士陵园,用不同民族语言朗诵《火红起义赋》,诠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 非遗活化的红色密码。当地彝族刺绣非遗传承人浦仕梅,将起义场景绣入传统“马缨花图案”。她创作的《火红星火》壁挂,用七彩丝...
1个月前 (10-11)游一游36
麒麟区两江公园:滇东水韵与人文交融的城市会客厅 │ 游曲靖

麒麟区两江公园:滇东水韵与人文交融的城市会客厅 │ 游曲靖

麒麟区两江公园:滇东水韵与人文交融的城市会客厅 在滇东大地,曲靖市麒麟区以两江交汇的磅礴之势孕育出一颗城市明珠——两江公园。这座占地350亩的生态文化综合体,自2017年启动规划以来,历经数年匠心打造,已成为集自然景观、历史文脉、现代休闲于一体的城市新地标。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精妙的设计理念,让这座公园不仅是市民休闲胜地,更成为展示曲靖城市魅力的重要窗口。 两江交汇处:千年水脉孕育的生态绿洲 两江公园坐拥潇湘江与白石江交汇的天然优势,形成“一江两带四区”的空间格局。设计团队以“水润麒麟,绿动珠源”为核心理念,将350亩土地划分为南北两大滨水景观带,通过七彩步道串联文化展示区、时尚生活区、...
1个月前 (10-11)游一游38
麒麟区金麟湾爱情小镇:滇东大地上浪漫与诗意的栖息地 │ 游曲靖

麒麟区金麟湾爱情小镇:滇东大地上浪漫与诗意的栖息地 │ 游曲靖

麒麟区金麟湾爱情小镇:滇东大地上浪漫与诗意的栖息地   浪漫爱情主题,甜蜜氛围拉满 爱情元素无处不在。金麟湾爱情小镇将爱情元素巧妙融入各个角落,从入口处的巨大爱心拱门,到爱情长廊上唯美的诗句,再到街道两旁的爱之雕塑以及情侣打卡点,如爱情树、永恒之钟等,都成为情侣拍照打卡的浪漫背景,见证着每一刻的甜蜜。2024年,小镇新增的“爱情星座”心形岛屿,与热气球观光项目相得益彰,让恋人在千米高空见证日出时刻的同时,也能在热气球上欣赏到心形岛屿的壮美,进一步强化了爱情元素的独特呈现。 浪漫活动贯穿全年。小镇借助七夕节、情人节等节日,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青年相亲会为单身人士提供相识相知的机会;鹊桥会重...
1个月前 (10-11)游一游42
富源酸汤猪脚:一口酸汤里的滇东烟火 │ 游曲靖

富源酸汤猪脚:一口酸汤里的滇东烟火 │ 游曲靖

富源酸汤猪脚:一口酸汤里的滇东烟火   在云南曲靖富源县的街头,总飘着股酸香。青瓦老屋下,铜锅咕嘟作响,酸汤里翻滚着琥珀色的猪脚,雾气氤氲中,老食客们夹起一块皮肉,在蘸水里滚一圈,酸辣鲜香直冲天灵盖——这便是富源酸汤猪脚,一道让游子魂牵梦萦的“家乡味”。 一、起源:山野间的智慧结晶 富源酸汤猪脚的诞生,藏着滇东山民的生存智慧。早年,苗族先民为解决食物保存难题,以野生番茄、木姜子为引,用糯米水自然发酵制成酸汤。这种酸汤既能防腐,又能唤醒沉睡的食欲。后来,汉族的炖煮技艺与彝族的香料智慧融入其中,酸汤与猪脚相遇,碰撞出这道“酸得解腻,糯得化渣”的美食。 二、食材:山野至味,匠心独运 猪脚:必...
1个月前 (10-11)游一游38
火红、尖山革命武装起义纪念馆:乌蒙深处的红色丰碑 │ 游曲靖

火红、尖山革命武装起义纪念馆:乌蒙深处的红色丰碑 │ 游曲靖

火红、尖山革命武装起义纪念馆:乌蒙深处的红色丰碑   在滇黔交界的乌蒙山脉深处,牛栏江蜿蜒而过,见证着一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位于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火红乡桥边村委会的火红、尖山革命武装起义纪念馆,宛如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诉说着1948年那场震撼云岭的反蒋武装起义,以及这片土地上传承至今的红色基因。 乌蒙山中的革命火种 黎明前的黑暗。1948年,全国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但地处西南边陲的会泽县仍笼罩在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统治下。征粮、征税、征兵的“三征”政策如枷锁般压在百姓身上,民不聊生。中共云南省工委根据中央指示,决定在会泽发动武装起义,打破国民党的统治枷锁。 星火燎原的壮举。194...
1个月前 (10-11)游一游34
富源古敢樱花谷:秘境樱色与水族文化的浪漫邂逅 │ 游曲靖

富源古敢樱花谷:秘境樱色与水族文化的浪漫邂逅 │ 游曲靖

富源古敢樱花谷:秘境樱色与水族文化的浪漫邂逅 樱色浪漫:古敢樱花谷的独特魅力 春日樱花的绚烂盛宴。每年春季,当万物复苏,富源古敢樱花谷便化身为一片粉色的海洋。深红色与粉色的樱花交织成一幅幅绝美的春日画卷,吸引着无数游客慕名而来。樱花如云似霞,美不胜收,微风吹过,花瓣轻轻飘落,如同粉色的雨丝,为大地披上一层浪漫的外衣。据最新消息,2025年的樱花季,樱花谷再次绽放出绚丽的花朵,盛花期如约而至,为游客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 樱花谷的多样品种与生态奇观。古敢樱花谷不仅樱花数量众多,品种也极为丰富。这里的樱花树沿着山坡种植,主要集中在接近山顶的位置,形成了独特的生态奇观。游客们可以近...
1个月前 (10-11)游一游31
麒麟区珠街街道八塔台墓群:跨越千年的文化瑰宝 │ 游曲靖

麒麟区珠街街道八塔台墓群:跨越千年的文化瑰宝 │ 游曲靖

麒麟区珠街街道八塔台墓群:跨越千年的文化瑰宝   独特人文风情,历史与传说的交融 封土堆墓与火葬墓的交响。八塔台墓群的丧葬形式独具特色,主要有封土堆墓、竖穴土坑墓和火葬墓三种形式,且不同时期的墓葬有着不同的葬式和随葬品特点。春秋战国时期的封土堆墓,封土用筛选过的泥沙土分层拍打抹光滑,较为坚硬,墓中随葬品丰富多样,有青铜器、陶器、玉器等;而宋、元、明时期的火葬墓,则多用陶、釉陶、瓷三种质地的罐盛殓骨灰,随葬品多为小巧的装饰品,如鎏金铜佛像、莲花形银饰等。这种封土堆墓与火葬墓的叠压关系,形成了独特的“三明治”结构,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丧葬习俗的演变与交融。 诸葛亮点将台的神秘面纱。据清咸丰二年...
1个月前 (10-11)游一游38
会泽稀豆粉:一碗豆香里的烟火与传承 │ 游曲靖

会泽稀豆粉:一碗豆香里的烟火与传承 │ 游曲靖

会泽稀豆粉:一碗豆香里的烟火与传承   在曲靖市会泽县,清晨的街巷总是被一种独特的香气唤醒,那是会泽稀豆粉的味道。这碗金黄的美味,宛如一位从历史深处走来的老友,承载着岁月的故事,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成为会泽饮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关于会泽稀豆粉,有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传说。远古时候,会泽坝子曾是一片“泽国”,九条蛟龙在此兴风作浪,淹没村庄与良田。为了拯救百姓,文昌爷爷化身卖稀豆粉的老者,在街头支起大锅煮稀豆粉。蛟龙被香气吸引,前来享用,文昌爷爷趁机掀翻大锅,将九条蛟龙镇压,那口大锅后来化作了会泽县城的胜景——金钟山。这个传说为会泽稀豆粉增添了神秘色彩,也让人对它的美味浮想联翩。 会泽稀...
1个月前 (10-11)游一游37
周建屏:从乌蒙之子到铁血抗日将领 │ 游曲靖

周建屏:从乌蒙之子到铁血抗日将领 │ 游曲靖

​​周建屏:从乌蒙之子到铁血抗日将领​​ ​​一、乌蒙山深处的小鞋匠​​ 1892年,云南宣威倘塘村的黄土坡上,一间茅草屋里传来婴儿的啼哭。这孩子被取名叫周宗尧,谁也没想到,这个在穷山沟里光脚玩耍的穷孩子,日后会成为让日军闻风丧胆的抗日名将。 周家世代是鞋匠,父亲周培元白天挑着担子走村串寨补鞋,晚上就着油灯教儿子认字。小宗尧10岁那年,一把火烧了全家赖以生存的破屋,也烧没了他读书的希望。他咬着牙把父亲剩下的工具箱挂在脖子上,赤脚踏上滇黔古道,跟着商队去外地谋生。这段经历让他见识了人间疾苦,也埋下了反抗的种子。 ​​二、从新军到革命者:血与火的蜕变​​ 1910年,18岁的周宗尧在昆明当...
1个月前 (10-11)游一游38
周时英:罗平板桥镇的星芒 │ 游曲靖

周时英:罗平板桥镇的星芒 │ 游曲靖

周时英:罗平板桥镇的星芒 罗平板桥镇的老人们总记得,镇东头那座青瓦白墙的老戏台,台柱上曾刻过一副褪色的对联:"铁砚磨穿星斗焕,青春燃尽赤旗扬"。这副对联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那天,镇上的私塾先生带着学生们写的,而其中"星斗焕"三个字,正是为了纪念那个从板桥走出去、最终把生命燃给星辰的青年——周时英。 一、板桥镇的晨霜 1915年霜降那天,板桥镇的青石板路上结着薄冰。周家祠堂的后院里,周老汉蹲在灶前添柴,灶膛里的火光映着他鬓角的白霜。媳妇王氏抱着刚满月的男婴,眼里含着泪:"给孩子取个啥名?"周老汉搓了搓满是泥垢的手:"咱庄稼人,就盼着娃儿能像戏台子上的忠臣良将,有副硬骨头。"于是,这个在...
1个月前 (10-11)游一游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