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17页
会泽稀豆粉:一碗稀豆粉,千年会泽魂 │ 游曲靖
会泽稀豆粉:一碗稀豆粉,千年会泽魂 清晨六点,会泽古城的青石板路上已氤氲着豌豆香。老街口的铜锅咕嘟作响,金黄的稀豆粉在晨光中泛着柔光,老板手持长柄木勺搅动,手腕轻抖间,荞丝与油条碎如雪花般飘落碗中。这是属于会泽人的晨间仪式——一碗热气腾腾的稀豆粉,唤醒的不仅是味蕾,更是一座千年古城的烟火记忆。 一、龙潭传说:一碗豆粉镇蛟龙 会泽稀豆粉的起源,藏着一个与“龙”有关的奇幻传说。相传古时会泽海坝(今蔓海)曾是九条蛟龙的嬉戏之地,它们兴风作浪淹没良田,百姓苦不堪言。神仙文昌爷爷化作卖豆粉的老翁,于二月二日用铜锅熬制稀豆粉诱龙上钩。九条蛟龙闻香而来,化作青衣小伙争食豆粉,文昌爷爷趁机掀锅扣龙...
滇中一绝:沾益辣子鸡的热辣传奇 │ 游曲靖
滇中一绝:沾益辣子鸡的热辣传奇 在彩云之南的滇中大地,曲靖市沾益区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这里不仅有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更孕育出一道闻名遐迩的美食——沾益辣子鸡。它以其热辣鲜香的独特风味,成为了曲靖饮食文化的一张耀眼名片,吸引着无数食客不远千里前来品尝。 一、百年传承,故事里的美味起源 沾益辣子鸡的历史,犹如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集。相传,明朝崇祯九年(1636年),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踏上了探寻珠江源的征程,途径沾益时,投宿在当地富豪龚起潜家中。热情好客的龚家,用一道家传的辣子鸡款待徐霞客。这道菜独特的风味让徐霞客赞不绝口,也为沾益辣子鸡的传承埋下了第一颗...
富源中安小学:百年书院的时光密码与教育新生 │ 游曲靖
富源中安小学:百年书院的时光密码与教育新生 在云南东部乌蒙山脉的褶皱里,富源县的晨雾还未散尽时,中安小学的铁门总会准时打开。锈迹斑斑但擦拭得发亮的老校牌下,背着红领巾的小学生蹦跳着跑过青石板路,墙根那株百年梧桐正抖落着新叶——这所藏在滇黔交界的乡村小学,用113年光阴,写就了一部“小校园里的大历史”。 一、从“两间茅屋”到“文化地标”:一所乡村小学的生长史 1.民国初年:用竹篾和土坯搭起的“启蒙火种” 中安小学的故事,要从1912年说起。据《富源县教育志(1986-2005)》记载,那年春天,中安街道的乡绅李万邦联合12户地主,凑出8担稻谷,在中安街中心的“关帝庙”旁,用竹篾编墙、...
绿美龙潭:曲靖麒麟区的城市后花园——自然与人文交织的诗意栖居地 │ 游曲靖
绿美龙潭:曲靖麒麟区的城市后花园——自然与人文交织的诗意栖居地 一、自然景观:四季如画,步步皆景 (一)湖光山色里的“绿野仙踪”。龙潭公园以水为魂,园内湖泊、溪流、瀑布交相辉映,形成“水在园中流,园在水中映”的独特景致。人工湖中央的绿色吧台与嬉戏的鸭子、游鱼构成动态画卷,湖面倒映着高楼与绿树,宛如现实版“天空之镜”。深秋时节,香樟叶洒落金色光影,落叶铺就浪漫小径,成为市民拍照打卡的热门背景。 (二)四季花海与网红小景。公园践行“四季有花,步步有景”的设计理念,春有樱花如雪,秋有菊香满园。2023年新增的仿真动物景观——白樱花树下的梅花鹿、蘑菇和小松鼠雕塑群,吸引市民争相合影,成为社交媒体...
罗平油菜花海:文化软实力提升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典范 │ 游曲靖
罗平油菜花海:文化软实力提升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典范 罗平油菜花海通过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文化交流与合作、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以及提升城市形象与知名度等多个方面显著提升了当地的文化软实力,成为罗平县的重要文化符号和经济发展引擎之一,为当地的文化繁荣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罗平油菜花海以其壮观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功打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这一品牌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还吸引了国际游客的广泛关注,提升了罗平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连续举办多届国际油菜花文化旅游节等活动,罗平油菜花海已经成为当地的一张亮丽名片,展示了罗平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
罗平油菜花海:“世界最大自然天成花园”的璀璨绽放 │ 游曲靖
罗平油菜花海:“世界最大自然天成花园”的璀璨绽放 一、基本概况 位置:罗平县位于滇东高原向黔西高原和广西丘陵的过渡斜坡上,地形地质结构复杂,中部属岩溶断陷盆地。 规模:罗平油菜花海在2002年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最大的自然天成花园”,其种植面积达到百万亩,每年2至3月,近百万亩油菜花竞相绽放,形成一片浩瀚的花海。也有说法称,2002年罗平县的20万亩连片油菜种植园被上海世界吉尼斯总部评定为世界最大的自然天成花园。 美誉:罗平油菜花海曾被《环球人文地理》和《国家地理》杂志盛赞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春天”。 二、形成原因 自然环境:罗平县拥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土壤肥沃,面积广大,气候条件...
红土魂·绿韵情:会泽水城扩红文化生态园的三色魅力 │ 游曲靖
红土魂·绿韵情:会泽水城扩红文化生态园的三色魅力 红军长征的红色印记 扩红传奇 1500子弟的热血征程 1935年5月,中央红军第九军团途经会泽,在此创下长征途中扩红1500余人、筹款近10万银元的壮举。水城梨园作为扩红主阵地,见证了会泽各族群众踊跃参军的动人场景。村民李兴荣的祖父当年就是在此加入红军,其家族三代守护红色记忆的故事,成为当地军民鱼水情深的缩影。如今,扩红纪念台的188级台阶,象征着红军将士跨越万水千山的坚韧意志,每年吸引超过2.8万人次前来瞻仰。 雕塑史诗 乌蒙磅礴的永恒定格 园区核心的“乌蒙磅礴”大型群雕占地2637平方米,重达550吨,以红军战士、彝族同胞、支前群...
麒麟区古树公园:古树参天织就时空长卷 废墟之上绽放生态传奇 │ 游曲靖
麒麟区古树公园:古树参天织就时空长卷 废墟之上绽放生态传奇 在滇东重镇曲靖的核心城区,一片占地50余亩的古树群落历经时光淬炼,从棚户区废墟蜕变为集自然奇观、人文体验、生态智慧于一体的城市地标——麒麟古树公园。这里珍藏着400余株百年古树,演绎着四季更迭的视觉盛宴,承载着城市更新的绿色觉醒,更构建起人与自然、历史与现代的对话空间。当斑驳树影与粉黛花海交织,当古老传说与非遗技艺共振,这座公园正以独一无二的魅力,成为四方游客心驰神往的“城市秘境”。 废墟涅槃:从棚户区到生态地标的绿色觉醒 2016年,建宁街道麻黄社区的棚户区改造让3.2万平方米老宅化作废墟,却意外揭开了一段自然遗产的尘封...
麒麟区古树公园:百年时光淬炼的生态人文秘境 │ 游曲靖
麒麟区古树公园:百年时光淬炼的生态人文秘境 在滇东高原的明珠曲靖,一座以古树为魂、以文化为脉的生态公园正以独特魅力吸引八方来客。麒麟古树公园,这座从城市废墟中涅槃重生的绿色奇迹,不仅守护着400余株百年古树的生命密码,更将自然生态、历史文脉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打造出全国罕见的城市古树群保护典范。 从废墟到绿洲:城市更新的生态觉醒 2016年,当麒麟区建宁街道麻黄社区的棚户区改造轰鸣声响起时,262株胸径超50厘米的古树面临着生死抉择。社区决策者以超前眼光力排众议,在900万元资金支持下,将50亩拆迁废墟改造为古树庇护所。2021年3月,当公园大门徐徐开启,400余株麻栎、罗汉松、古...
珠街涌泉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红色沃土上的时代新篇 │ 游曲靖
珠街涌泉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红色沃土上的时代新篇 麒麟珠街涌泉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以红色基因铸魂,以自然人文塑形,以创新实践赋能,成为革命精神传承与乡村振兴交融的典范。无论是重走长征路的震撼,还是古树田园的诗意,亦或是沉浸式体验的活力,这里都在书写着一部“红土地上的新时代传奇”。 红色基因的历史传承:长征足迹与革命火种的永恒印记 红军两过珠街的革命史诗。1935年4月和1936年4月,红军长征两次途经麒麟区珠街涌泉村,在此留下开仓济贫、地下联络站等珍贵遗址,播撒革命火种。红军在此休整期间,不仅建立了地下党联络站,还通过标语、宣传画等形式传播革命理念,深刻影响了当地民众。如今,这些遗址成为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