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一游 > 正文内容

金色花海中的红色丰碑:罗平革命烈士纪念塔的立体史诗 │ 游曲靖

15小时前游一游1

金色花海中的红色丰碑:罗平革命烈士纪念塔的立体史诗

 

烽火淬炼的精神坐标

红色基因的百年传承罗平革命烈士纪念塔始建于1985年,是为纪念滇桂黔边区革命斗争中英勇牺牲的200余名烈士而建。塔身通高19.49米,象征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时刻,塔座汉白玉浮雕生动再现了边纵战士浴血奋战的场景。1946年至1948年间,罗平籍烈士钟山党支部带领群众粉碎国民党五次围剿,建立拥有16495人的革命武装,这段历史被镌刻在塔身碑文中,成为永不磨灭的精神坐标。

数字时代的文化焕新2024年,纪念塔完成提质改造,新增智能监控系统与沉浸式展陈空间。2025年启动的数字丰碑工程,通过5GVR技术打造线上纪念馆,游客可通过智能眼镜穿越与边纵战士对话,线上祭扫量突破10万人次。这一系列升级让红色记忆突破地域限制,成为新时代的文化地标。

多民族共铸的红色篇章作为布依族、彝族聚居地,罗平各民族在革命中展现强大凝聚力。布依族青年周时英放弃优渥生活投身革命,1940年壮烈牺牲,其故事通过抖音传播点击量超百万;钟山乡民兵英雄王美珍支援前线,1950年赴京参加国庆观礼并获赠步枪。这些事迹通过云祭扫平台和红领巾讲解员活动,成为多民族共情的精神纽带。

精神传承的活态课堂

全民参与的红色仪式每年清明节和烈士纪念日,罗平县万人公祭活动成为全民精神洗礼。2024铸魂·2024清明祭英烈活动中,退役老兵张绍春讲述《赓续血脉致敬英烈》,激发爱国情怀。布依族三月三、彝族火把节期间,群众以《英雄祭》歌舞剧将非遗元素与革命故事结合,吸引数千游客驻足。

青少年的红色启蒙纪念塔与学校共建红色研学长效机制,2024年开展红领巾讲解员培训,300余名学生通过情景教学讲述周时英、任学源等烈士事迹。罗平一中学生李雨桐表示:触摸烈士名录碑时,能感受到他们的热血在指尖流淌。这种沉浸式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民间的自发守护76岁的王美珍老人义务讲解其父的战斗故事,成为中小学活教材;鲁邑村村民王明华将老宅改造成红色主题民宿,墙上挂满革命老照片,年接待游客超5000人。这种民间力量让红色文化融入日常生活,成为社区记忆的活化载体。

花海与丰碑的交响

喀斯特地貌中的英雄史诗纪念塔所在的液峰公园与金鸡峰丛、牛街螺丝田形成+绿旅游环线。每年2-3月,百万亩油菜花竞相绽放,喀斯特峰林与纪念塔构成花海拥丰碑的奇观。游客登上金鸡峰丛观景台,可远眺纪念塔在金色花海中若隐若现,感受自然之美与人文精神的交融。

生态保护与文化共生2023年,罗平县划定纪念塔10665.6平方米保护范围,将周边湿地、林地纳入生态体系。清晨或傍晚,市民在公园晨练、散步,让红色精神融入生态生活。塔基雪松林与野生兰花群落形成烈士最爱的花主题景观,见证着绿色发展的实践。

声光科技的沉浸体验2024年新增的星火长明声光装置,每晚19:00用激光投影重现1949年县城解放战役。塔顶五角星内置600枚铜铃,微风拂过发出不同频率声响,模拟游击队联络暗号。这种科技与自然的结合,让纪念塔成为山水之间的精神图腾。

数字赋能的红色新篇

智慧化升级的纪念空间纪念塔三层台基构成时空叙事层象征罗平革命版图,中层花台寓意英烈永生,顶层火炬托举塔身。2025数字丰碑工程通过AR导览扫描碑文,观看3D战斗场景;线上纪念馆开放烈士名录检索功能,让全球网友在线献花、点灯。

跨界融合的文化传播纪念塔与文旅企业合作开发英雄印记文创产品,如边纵战士浮雕钥匙扣、周时英语录笔记本,2024年销售额超200万元。花海中的红色记忆话题挑战吸引10万用户参与创作,相关视频播放量达3亿次,实现红色文化的破圈传播。

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依托红色旅游,周边村寨发展民宿、农家乐。鲁邑村村民王明华年收入增加15万元,红色旅游+乡村振兴模式带动地方经济。2024年油菜花节期间,红色线路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同比增长30%,让革命精神转化为富民动力。

罗平革命烈士纪念塔,这座矗立在金色花海中的红色丰碑,既是凝固的历史教科书,更是流动的精神火炬。当春风拂过油菜花海,当少先队员的歌声在塔前响起,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自然的壮丽,更是信仰的永恒。这里的每一块砖石镌刻着力量,每一寸土地流淌着血脉,激励新时代奋斗者在传承中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金色花海中的红色丰碑:罗平革命烈士纪念塔的立体史诗 │ 游曲靖” 的相关文章

找准发力点寻求新突破 宣威持续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 游曲靖

找准发力点寻求新突破 宣威持续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 游曲靖

找准发力点寻求新突破 宣威持续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尼珠河大峡谷之山高水长。晏廷勇摄 近年来,宣威市围绕“川滇黔渝节点旅游城市、滇东旅游环线明珠、‘清凉曲靖’客源承接地”目标定位,在“民族团结+文旅”创新融合发展上找准发力点、寻求新突破,让“诗与远方”紧密牵手,不断奏响互嵌共融“交响曲”。今年上半...

悬崖电梯贯通民生与旅游,云南尼珠河村振兴双引擎 | 游曲靖

悬崖电梯贯通民生与旅游,云南尼珠河村振兴双引擎 | 游曲靖

悬崖电梯贯通民生与旅游,云南尼珠河村振兴双引擎 云南尼珠河村的悬崖电梯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工程。这项工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交通设施,更是当地民生改善与旅游发展的重要标志。电梯的垂直高度达到268米,运行速度为每秒4米,承载重量为1600公斤,单程耗时约90秒至2分钟。自2019年11月动工以来,...

宣威市普立乡:“空中校车”带火峡谷旅游尼珠河景区多措并举促发展 | 游曲靖

宣威市普立乡:“空中校车”带火峡谷旅游尼珠河景区多措并举促发展 | 游曲靖

宣威市普立乡:“空中校车”带火峡谷旅游尼珠河景区多措并举促发展 随着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对宣威市普立乡尼珠河村“空中校车”的持续报道,尼珠河大峡谷景区迎来了发展新机遇。春节期间,景区单日接待量突破万人次,跻身全国热门景区前二十强。面对流量红利,景区通过三大举措推进提质升级,探索“网红效应...

宣威尼珠河:带你玩转水墨普立 领略“世界之最” | 游曲靖

宣威尼珠河:带你玩转水墨普立 领略“世界之最” | 游曲靖

宣威尼珠河:带你玩转水墨普立 领略“世界之最” 这里风光旖旎,尼珠河大峡谷、农业学大寨遗址、涧水海草山等自然风光数不胜数,有“水墨普立、户外天堂”的美誉。这里神奇壮美,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大桥、世界第一高户外露地观光电梯青云电梯、世界第一悬挑玻璃观景台520观景台等独特的旅游资源星罗棋布,在中...

宣威市“四坚持”打造旅游促“三交”特色品牌 | 游曲靖

宣威市“四坚持”打造旅游促“三交”特色品牌 近年来,曲靖市宣威市立足全市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积极融入全国、全省旅游发展大环境,着力在文化旅游业创新融合发展上找准发力点、寻求新突破,让“诗与远方”紧密牵手,不断奏响和合共生“交响曲”。 坚持高位推动,下好规划引领“先手棋”。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

世界上最迷人地球裂缝——云南宣威尼珠河大峡谷,户外达人最爱 | 游曲靖

世界上最迷人地球裂缝——云南宣威尼珠河大峡谷,户外达人最爱 | 游曲靖

世界上最迷人地球裂缝——云南宣威尼珠河大峡谷,户外达人最爱 这里水墨天成的千仞峭壁、飞泻百米的雌雄双瀑、佛光普照的千年菩提、星罗棋布的亿万奇石、与世隔绝的桃源仙境成为世人永恒的向往。 这就是尼珠河大峡谷,一个隐藏在深山中与世隔绝的秘境,这里典型的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保留了最原始、最自然的景观。...

从“飞檐走壁”到“空中校车” 宣威市监督护航学生安全上学路 | 游曲靖

从“飞檐走壁”到“空中校车” 宣威市监督护航学生安全上学路 | 游曲靖

从“飞檐走壁”到“空中校车” 宣威市监督护航学生安全上学路 “同学们,坐缆车上学感觉怎么样?” “开心!”“安全!” 近日,曲靖宣威市纪委监委干部到普立乡官寨小学开展回访时,来自普立乡尼珠河村的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说起上学的变化。 尼珠河村位于云贵交界处的大峡谷中。村里的小学生需要攀峭壁、涉河...

尼珠河大峡谷景区:探秘自然秘境的冬日之旅 | 游曲靖

尼珠河大峡谷景区:探秘自然秘境的冬日之旅 | 游曲靖

尼珠河大峡谷景区:探秘自然秘境的冬日之旅 尼珠河大峡谷,这颗隐藏在云南深山中的璀璨明珠,以其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地质景观,成为了无数旅行者梦寐以求的终极目的地。这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不仅蕴藏着深邃的峡谷、壮观的瀑布、奇特的山石,还隐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深厚的民族文化。随着冬季的到来...

尼珠河大峡谷探秘:入冬5日游,美食与自然的绝美交响 | 游曲靖

尼珠河大峡谷探秘:入冬5日游,美食与自然的绝美交响 | 游曲靖

尼珠河大峡谷探秘:入冬5日游,美食与自然的绝美交响 尼珠河大峡谷,位于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以其壮观的峡谷风光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吸引着无数游客。而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还隐藏着许多令人垂涎的美食。接下来,我们将为您带来一份详尽的尼珠河大峡谷入冬5日游美食攻略,让您在探寻自然奇观的同时,也能尽情品味...

尼珠河的历史 | 游曲靖

尼珠河的历史 尼珠河位于宣威北部,发源于宣威北部的得禄乡,流经得禄、倘塘、杨柳、双河、阿都、文兴、普立7个乡镇,为北盘江北部最大的支流,与南部干流拖乐河于普立的腊龙汇水形成了北盘江。尼珠河又是宣威北部的云贵两省的界河,原名“尼尔珠”河,彝语释意,尼为“牛”、尔为“大江”、珠为“有或在之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