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一游 > 正文内容

红色沃土上的精神丰碑:富源县富村乡烈士陵园的多元价值与时代新韵 │ 游曲靖

15小时前游一游1

红色沃土上的精神丰碑:富源县富村乡烈士陵园的多元价值与时代新韵

 

革命精神的时空坐标

​​红军长征的烽火印记​​19354月,中央红军长征途经富村,在老岩脚险要隘口与民团激战,毛泽东、周恩来亲自指挥警卫连击溃敌军;次年红二方面军途经此地,在沙寨阻击战中以血肉之躯抵挡敌机轰炸。1949年解放战争中,松子山游击大队48名战士在与地霸武装的殊死搏斗中壮烈牺牲,用生命谱写解放序曲。这些历史事件在陵园纪念塔南面"1935"、北面"1950"的鎏金数字中凝固,成为跨越时空的历史坐标。

​​地下党领导的武装斗争​​1948年,中共云南省地下党在富村组建松子山、新厂等4个游击大队,600余名战士开展为期一年的武装斗争。1949年富源解放前夕,50余名游击队员在解放富村的战斗中牺牲。他们的姓名被镌刻在纪念塔基四周的68位烈士名录中,与本地英烈冯玉林、杨正国并列,形成跨越地域的集体记忆。

​​纪念塔的时空密码​​13米高的纪念塔以钢筋混凝土铸就,塔身东侧"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鎏金字与西侧红旗五角星浮雕形成视觉冲击;南面"1935"、北面"1950"的鎏金数字,暗合红军长征途经年份与富村解放时刻。塔基四周68位烈士姓名的镌刻采用阴文处理,搭配打凿规整的块石边框,赋予个体生命与集体记忆同等尊崇地位。

山水之间的红色诗篇

​​战略要地的自然禀赋​​陵园选址白龙坡山顶,海拔2069米,背靠凤凰山,面朝万亩梯田,形成"背山面水"的传统营建格局。343级台阶以0.15米的高度差阶梯式上升,精准复刻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辛历程。登顶可俯瞰"富源第一瀑"跌水景观,感受"雄关漫道真如铁"的壮阔意境。

​​生态景观与红色记忆的融合​​陵园内四季景观各具特色:春日杜鹃花海映红塔身,秋日苍松翠柏与金黄稻田交相辉映。西南300米处的7座烈士墓冢掩映于古柏丛中,与居核村千年古树、新发村魔芋交易市场构成生态文化廊道。游客沿"陵园-毡帽山-新发村"路线游览,可体验"朝祭英烈、午习农耕、暮观飞瀑"的全维度红色之旅。

​​多民族共筑的精神纽带​​作为汉、彝、水族聚居地,陵园成为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体载体。彝族火把节期间,各族群众身着盛装举行"火把祭英烈"仪式,用汉语、彝语、水语三语诵读祭文。2022年彝族刺绣传承人耗时半年创作的10米长卷《英雄史诗》,以银饰纹样再现红军长征场景,成为馆藏珍品。

红色基因的创新表达

​​数字技术赋能历史体验​​2024年陵园引入"元宇宙"概念,通过VR技术复原老岩脚战斗场景,游客扫码即可"穿越"1935年战场。AI导览系统收录28位烈士生前语音,冯玉林烈士"亲述"游击战经历的彝语版备受关注。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客流实时监测与文物状态预警,2025年清明期间完成37次智能巡检。

​​文旅融合激活乡村经济​​陵园首创"红色+"复合旅游模式:上午参观陵园接受教育,中午赴松子山村体验魔芋种植,下午骑行"富村-沙寨"红军路,傍晚在居核村瀑布旁品尝"战地套餐"2024年推出文创雪糕,以陵园轮廓与英雄剪影为造型,单月销量突破8万支。配套建设的"红军食堂"年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带动周边12户村民就业。

​​社区参与共建精神家园​​2022年成立的"红星志愿服务队"现有成员37人,76岁的守塔人李福贵祖孙三代接力守护陵园的故事被拍成微电影《守望》。村民自发组建"红歌合唱团",用彝族海菜腔改编《十送红军》,在2023"红色文化周"演出超50场。2024年开展的"老物件里的红色记忆"征集活动,收到马灯、军用水壶等藏品237件,其中82件已陈列于新建的"乡愁记忆馆"

1935年的烽火硝烟到2025年的数字时代,富村乡烈士陵园始终保持着与时俱进的姿态。343级台阶丈量着信仰的高度,68位烈士姓名书写着忠诚的厚度,四季轮回的自然景观浸润着人文的温度。当VR技术解锁红色记忆,当文旅融合激活历史基因,这座承载着革命烽火与时代新韵的精神丰碑,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更鲜活的方式,讲述着永不褪色的中国故事。在这里,历史与现实交织,自然与人文共鸣,英雄的精神永远年轻。

“红色沃土上的精神丰碑:富源县富村乡烈士陵园的多元价值与时代新韵 │ 游曲靖” 的相关文章

找准发力点寻求新突破 宣威持续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 游曲靖

找准发力点寻求新突破 宣威持续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 游曲靖

找准发力点寻求新突破 宣威持续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尼珠河大峡谷之山高水长。晏廷勇摄 近年来,宣威市围绕“川滇黔渝节点旅游城市、滇东旅游环线明珠、‘清凉曲靖’客源承接地”目标定位,在“民族团结+文旅”创新融合发展上找准发力点、寻求新突破,让“诗与远方”紧密牵手,不断奏响互嵌共融“交响曲”。今年上半...

悬崖电梯贯通民生与旅游,云南尼珠河村振兴双引擎 | 游曲靖

悬崖电梯贯通民生与旅游,云南尼珠河村振兴双引擎 | 游曲靖

悬崖电梯贯通民生与旅游,云南尼珠河村振兴双引擎 云南尼珠河村的悬崖电梯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工程。这项工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交通设施,更是当地民生改善与旅游发展的重要标志。电梯的垂直高度达到268米,运行速度为每秒4米,承载重量为1600公斤,单程耗时约90秒至2分钟。自2019年11月动工以来,...

宣威市普立乡:“空中校车”带火峡谷旅游尼珠河景区多措并举促发展 | 游曲靖

宣威市普立乡:“空中校车”带火峡谷旅游尼珠河景区多措并举促发展 | 游曲靖

宣威市普立乡:“空中校车”带火峡谷旅游尼珠河景区多措并举促发展 随着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对宣威市普立乡尼珠河村“空中校车”的持续报道,尼珠河大峡谷景区迎来了发展新机遇。春节期间,景区单日接待量突破万人次,跻身全国热门景区前二十强。面对流量红利,景区通过三大举措推进提质升级,探索“网红效应...

宣威尼珠河:带你玩转水墨普立 领略“世界之最” | 游曲靖

宣威尼珠河:带你玩转水墨普立 领略“世界之最” | 游曲靖

宣威尼珠河:带你玩转水墨普立 领略“世界之最” 这里风光旖旎,尼珠河大峡谷、农业学大寨遗址、涧水海草山等自然风光数不胜数,有“水墨普立、户外天堂”的美誉。这里神奇壮美,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大桥、世界第一高户外露地观光电梯青云电梯、世界第一悬挑玻璃观景台520观景台等独特的旅游资源星罗棋布,在中...

宣威市“四坚持”打造旅游促“三交”特色品牌 | 游曲靖

宣威市“四坚持”打造旅游促“三交”特色品牌 近年来,曲靖市宣威市立足全市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积极融入全国、全省旅游发展大环境,着力在文化旅游业创新融合发展上找准发力点、寻求新突破,让“诗与远方”紧密牵手,不断奏响和合共生“交响曲”。 坚持高位推动,下好规划引领“先手棋”。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

世界上最迷人地球裂缝——云南宣威尼珠河大峡谷,户外达人最爱 | 游曲靖

世界上最迷人地球裂缝——云南宣威尼珠河大峡谷,户外达人最爱 | 游曲靖

世界上最迷人地球裂缝——云南宣威尼珠河大峡谷,户外达人最爱 这里水墨天成的千仞峭壁、飞泻百米的雌雄双瀑、佛光普照的千年菩提、星罗棋布的亿万奇石、与世隔绝的桃源仙境成为世人永恒的向往。 这就是尼珠河大峡谷,一个隐藏在深山中与世隔绝的秘境,这里典型的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保留了最原始、最自然的景观。...

从“飞檐走壁”到“空中校车” 宣威市监督护航学生安全上学路 | 游曲靖

从“飞檐走壁”到“空中校车” 宣威市监督护航学生安全上学路 | 游曲靖

从“飞檐走壁”到“空中校车” 宣威市监督护航学生安全上学路 “同学们,坐缆车上学感觉怎么样?” “开心!”“安全!” 近日,曲靖宣威市纪委监委干部到普立乡官寨小学开展回访时,来自普立乡尼珠河村的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说起上学的变化。 尼珠河村位于云贵交界处的大峡谷中。村里的小学生需要攀峭壁、涉河...

尼珠河大峡谷景区:探秘自然秘境的冬日之旅 | 游曲靖

尼珠河大峡谷景区:探秘自然秘境的冬日之旅 | 游曲靖

尼珠河大峡谷景区:探秘自然秘境的冬日之旅 尼珠河大峡谷,这颗隐藏在云南深山中的璀璨明珠,以其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地质景观,成为了无数旅行者梦寐以求的终极目的地。这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不仅蕴藏着深邃的峡谷、壮观的瀑布、奇特的山石,还隐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深厚的民族文化。随着冬季的到来...

尼珠河大峡谷探秘:入冬5日游,美食与自然的绝美交响 | 游曲靖

尼珠河大峡谷探秘:入冬5日游,美食与自然的绝美交响 | 游曲靖

尼珠河大峡谷探秘:入冬5日游,美食与自然的绝美交响 尼珠河大峡谷,位于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以其壮观的峡谷风光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吸引着无数游客。而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还隐藏着许多令人垂涎的美食。接下来,我们将为您带来一份详尽的尼珠河大峡谷入冬5日游美食攻略,让您在探寻自然奇观的同时,也能尽情品味...

尼珠河的历史 | 游曲靖

尼珠河的历史 尼珠河位于宣威北部,发源于宣威北部的得禄乡,流经得禄、倘塘、杨柳、双河、阿都、文兴、普立7个乡镇,为北盘江北部最大的支流,与南部干流拖乐河于普立的腊龙汇水形成了北盘江。尼珠河又是宣威北部的云贵两省的界河,原名“尼尔珠”河,彝语释意,尼为“牛”、尔为“大江”、珠为“有或在之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