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30页
马龙区樱花谷樱花节周末盛大开幕,共赴一场粉色浪漫之约! │ 游曲靖
马龙区樱花谷樱花节周末盛大开幕,共赴一场粉色浪漫之约! 当第一缕春风吹过曲靖大地,万物复苏,生机盎然。而在这个春意浓浓的季节里,曲靖市马龙区樱花谷迎来了它一年中最美的时刻——樱花节盛大开幕!在这个周末,樱花谷成为了花的海洋,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共赴这场粉色的浪漫之约。 粉色花海 如梦如幻 踏入樱花谷,仿佛进入了一个粉色的童话世界。数千株樱花竞相绽放,层层叠叠的花瓣如云似雾,将整个山谷装点得如诗如画。微风拂过,花瓣随风飘落,如雪花纷飞,又似蝴蝶翩翩起舞,为游客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上的盛宴。无论是漫步在樱花树下,还是站在远处眺望这片花海,都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生命的蓬勃力量。 精彩活动...
罗雄:乌蒙山中的雄鹰,南诏边疆的传奇 │ 游曲靖
罗雄:乌蒙山中的雄鹰,南诏边疆的传奇 在滇东高原的群山深处,有一片被时光浸润的土地——曲靖罗平。这里曾是南诏大理国三十七蛮部之一的罗雄部驻地,而这个部族的名字,正源自一位传奇首领——罗雄。让我们穿越千年烟云,走进这位乌蛮英雄跌宕起伏的一生。 一、血月下的啼哭:英雄的诞生 唐贞观年间,罗平坝子的雾气终年不散。在部落祭坛旁的竹屋里,一个婴儿在血月当空时呱呱坠地。按照彝族传说,盘瓠神犬的血脉将在此时觉醒。老祭司望着婴儿额间的红斑,颤声道:"这是火把节的星火落在了人间。" 孩童时代的罗雄就展现出异于常人的聪慧。当其他孩子在溪边摸鱼时,他总爱蹲在寨老身旁,听他们讲述祖先迁徙的史诗。十三岁那年,他跟...
匿弄甸的雄鹰:师宗部首领的传奇一生 │ 游曲靖
匿弄甸的雄鹰:师宗部首领的传奇一生 在滇东高原的褶皱里,南盘江蜿蜒如带,滋养着一片被称作"匿弄甸"的土地。初唐贞观年间,某个晨雾未散的黎明,部落帐篷间忽然传来婴儿清亮的啼哭。这个在彝族传说中伴随着紫色光柱降临人世的男婴,就是后来让整片土地都镌刻上自己名字的师宗。 一、篝火边的少年 年幼的师宗总爱趴在母亲膝头,看月光将牛皮鼓上的图腾纹路染成银色。他的父亲是部落里最勇猛的猎手,总带着他穿越雾霭笼罩的原始森林。十岁那年,当其他孩童还在用木棍比划时,师宗已能挽开硬弓,将空中盘旋的苍鹰射落。十五岁的深秋,邻近部落的偷袭者趁着夜色摸进寨子,少年师宗抄起铜刀,带着同龄伙伴在溪涧旁设伏,用沾满泥浆的藤蔓...
张汝骥:从滇东少年到盐源悲歌的军阀沉浮 │ 游曲靖
张汝骥:从滇东少年到盐源悲歌的军阀沉浮 在云南曲靖寥廓山麓的董家村,1895年春,张汝骥诞生于一个贫寒的农家。父亲张万春早年流落昆明当马夫,母亲为金姓把总之女,这样的出身让他自幼便在困顿中磨砺出坚韧性格。七岁入私塾时,他已能背诵《孙子兵法》片段;十三岁考入云南陆军小学堂,在演武场上第一次摸到冰冷的步枪时,便立下“以武安邦”的誓言。 一、少年从戎:重九起义的淬火之路 1911年昆明“重九起义”爆发,十七岁的张汝骥手持长枪冲在最前,成为推翻清王朝的亲历者。次年随滇军援黔,他进入贵州陆军讲武堂深造,毕业后任唐继尧警卫团连长。护国战争期间,他率部在滇东迎战龙济光叛军,独创“分兵合击”战术,三日平...
罗雄:南诏乌蒙山中的传奇酋长 │ 游曲靖
罗雄:南诏乌蒙山中的传奇酋长 一、乌蒙山下的少年英雄 在云贵高原的褶皱深处,南盘江支流蜿蜒流淌,滋养着一片富饶的坝子——塔敝纳夷甸(今罗平旧寨)。唐天宝年间,这里诞生了一位改变滇东命运的少年:罗雄。 据传,罗雄是传说中神犬盘瓠的后裔,血脉中流淌着古老部落的勇武与神秘。他的祖父蒙由邱是乌蛮三十七部中“塔敝纳夷甸”部落的首领,以智谋著称。罗雄自幼便展现出异于常人的聪慧:他能在溪边观察水流走向,推演山洪爆发的时机;也能在密林中辨识野兽足迹,判断敌情。族人们常说,这孩子“眼睛里藏着山川,心里装着部落”。 罗雄十岁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旱灾威胁着部落的存续。族人焦灼之际,少年罗雄却独自深入山谷,凭借对...
乱世枭雄张汝骥:从滇东马帮少年到盐源绝唱 │ 游曲靖
乱世枭雄张汝骥:从滇东马帮少年到盐源绝唱 少年从军:马帮铃响中的铁血初啼 1895年深秋,曲靖城南张家大院的银杏叶泛着金黄。商队驮铃叮当的街巷间,一个男婴的啼哭划破晨雾——父亲张明远望着襁褓中眉目清朗的婴孩,挥毫在族谱添上"汝骥"二字,取"天马昂首,自当奋蹄"之意。谁也不曾想到,这个在茶马古道尘埃中成长的少年,日后会成为改写滇军历史的狂澜。 十二岁的张汝骥已能独自押送马帮穿越乌蒙险滩。某次商队遭劫时,他假意绕道老君台,反将追兵引入土匪巢穴。这份少年老成的谋略惊动了路过的滇军管带,三年后,当唐继尧的"饮马长江"大旗插遍昆明城头,十六岁的张汝骥已站在云南陆军小学堂的操场上,用彝语高呼:"大丈...
寒门贵子杨半城:从滇东菜农到曲靖传奇的百年沉浮 │ 游曲靖
寒门贵子杨半城:从滇东菜农到曲靖传奇的百年沉浮 在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湛家屯村,有一个名字如同星辰般闪耀——杨本昌。他的故事,是一段跨越贫寒与富贵、奋斗与奉献的传奇历程。 一、腌菜缸旁的少年与命运的转折点 乾隆二十年(1755年)的一个冬夜,在曲靖城北后街的一间茅屋里,十四岁的杨本昌蜷缩在腌菜缸旁,借着漏进屋檐的雪光诵读《论语》。出身贫寒农家的他,从未想过未来会成为滇东大地上的传奇人物。杨本昌的父亲杨朗山是个老实巴交的菜农,家庭的贫困让他自幼便懂得生活的艰辛。然而,命运的转折往往突如其来。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一场大旱让杨家颗粒无收,次年的暴雨又冲毁了他们的茅屋。父亲挑起全部家当逃荒...
滇军悍将张汝骥:铁血征程与命运沉浮 │ 游曲靖
滇军悍将张汝骥:铁血征程与命运沉浮 在云南曲靖的青山绿水间,曾走出一位叱咤风云的滇军将领——张汝骥。他的一生,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传奇小说,充满了战争的硝烟、权力的博弈和命运的无常。 草莽起兵:滇东少年的铁血初啼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张汝骥诞生于云南曲靖麒麟区董家村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走南闯北的马帮车夫,母亲是彝族山寨的姑娘,这样的家庭背景赋予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敢于冒险的精神。12岁那年,他踏入了云南陆军小学堂的大门,开始接受正规的军事教育。三年后,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贵州陆军讲武学堂,进一步磨砺自己的军事才能。 1911年,辛亥革命的烽火燃遍了神州大地。16岁的张汝骥毅然投身昆...
麒麟区桂芳巷10号院:一座百年院落见证滇东北革命斗争的风云激荡 │ 游曲靖
麒麟区桂芳巷10号院:一座百年院落见证滇东北革命斗争的风云激荡 穿越百年的历史坐标 在曲靖老城区的青石板巷弄间,桂芳巷10号院静立如初。这座占地300平方米的明清四合院,青瓦木梁间沉淀着惊心动魄的革命往事:1928年3月,滇东北地区12名党员代表秘密聚集于此,召开了改变滇东革命进程的第一次党代会。会议桌上,代表们用毛笔起草的《中共曲靖中心县委组织纲要》原件现存云南省档案馆,记录着将曲靖、会泽、宣威等5县党组织整合为统一领导机构的重大决策。 革命中枢的诞生密码 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云南革命陷入低潮。彼时曲靖地区已发展党员47人,建立农会21个,但分散的党组织严重制约斗争效率。桂...
烽火信使赤子心:刘胜堂的传奇人生与精神传承 │ 游曲靖
烽火信使赤子心:刘胜堂的传奇人生与精神传承 一、云岭少年志——从贫寒农家到抗日战场 1.会泽山坳里的赤诚少年 1927年,刘胜堂生于云南曲靖市陆良县板桥镇一户贫农家庭。自幼目睹军阀混战、地主欺压,15岁便立下“青年应保卫国家”的志向。1943年6月,16岁的他独自前往江西樟树镇,加入国民革命军第58军新10师辎重营,成为通信兵。临行前,他撕下家中最后一匹粗布,在破墙上刻下“宁为太平犬,不做乱离人”的誓言,这一场景成为他一生坚守的初心写照。 2.血火淬炼的通讯尖兵 作为辎重营通信兵,刘胜堂的战场是“家书抵万金”的生死线。在长衡会战中,他冒死穿越日军封锁线,在寒冬脱衣泅水过河传递军令;在赣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