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41页
沾益“九·五”起义纪念馆:烽火淬炼的精神高地 │ 游曲靖

沾益“九·五”起义纪念馆:烽火淬炼的精神高地 │ 游曲靖

沾益“九·五”起义纪念馆:烽火淬炼的精神高地   滇东革命的星火之源 起义狂飙 滇东北的惊雷 1948年9月5日,在中共云南省工委的领导下,播乐中学师生员工450余人、农民武装120余人及乡公所队兵40余人共600余人,在播乐中学毅然举起反蒋大旗。起义当天,国民党26军193师579团一个加强营及宣威常备队600余人突然进攻,起义队伍在三支队的接应下浴血奋战三小时,成功突围并转移至会泽方向。这场起义如惊雷般震撼云南,将滇东南、滇东北根据地连成一片,为云南解放奠定了坚实基础。 教育火种 红色学校的传奇 播乐中学作为滇东北革命据点,自1937年起便成为地下党活动中心。学校推行“教育生产化、学...
1个月前 (10-11)游一游34
沾益“九·五”起义纪念馆:烽火燃乌蒙 精神耀珠江 │ 游曲靖

沾益“九·五”起义纪念馆:烽火燃乌蒙 精神耀珠江 │ 游曲靖

沾益“九·五”起义纪念馆:烽火燃乌蒙 精神耀珠江   沾益“九·五”起义纪念馆,这座镌刻着革命信仰与生态文明的红色地标,不仅是滇东北革命精神的象征,更是新时代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的典范。它以“红色基因+绿色生态”的独特模式,将历史烽火与自然山水、人文传承与创新发展完美交融,成为云南红色文化教育的核心阵地与生态旅游的新高地。 烽火岁月中的精神丰碑 滇东北革命的燎原之火。1948年9月5日,播乐中学师生与周边农民、地方武装共600余人,在中共云南省工委领导下发动“九·五”起义,打响滇东北武装反蒋的第一枪。起义队伍与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第三支队会合后,转战滇东南、滇东北,将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粉...
1个月前 (10-11)游一游35
曲靖靖宁宝塔:滇东地标的人文与自然交响 │ 游曲靖

曲靖靖宁宝塔:滇东地标的人文与自然交响 │ 游曲靖

曲靖靖宁宝塔:滇东地标的人文与自然交响 现代建造与历史传承的完美融合 亚洲第一高仿古塔的工程奇迹。靖宁宝塔坐落于曲靖市麒麟区寥廓山森林公园内,塔高81.6米,共9层,是亚洲最高的人造仿古塔,也是西南地区仿古建筑中的翘楚。其建造仅耗时16个月,于2010年竣工,总投资达7000万元,资金多来自社会募捐,展现了曲靖市民众对文化地标的热忱支持。塔身采用明清楼阁式风格,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浑然一体,建筑面积达7427平方米,内部金碧辉煌的佛殿与精雕细琢的佛像更显庄严。 地理与文化的双重象征。宝塔选址原曲靖电视台发射塔旧址,既延续了城市制高点的功能,又以“靖宁”之名寄托国泰...
1个月前 (10-11)游一游36
时光镌刻的功勋:宣威杨福桢诰封碑的百年回响 │ 游曲靖

时光镌刻的功勋:宣威杨福桢诰封碑的百年回响 │ 游曲靖

时光镌刻的功勋:宣威杨福桢诰封碑的百年回响   一、从军报国:滇军将领的峥嵘岁月 1.18岁弃文从军的传奇起点 宣威落水硐杨氏家族,世代以"白传家"著称。18岁的杨福桢,本可继续儒学深造,却毅然弃文从军。他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炮科,从一名普通士兵起步,刀枪弓马练习极精,展现非凡军事天赋。"十八岁弃文就武,收标入营"——碑文短短八字,道尽了这位青年将领的决绝与抱负。 2.护国起义中的炮兵先锋 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运动爆发。杨福桢率队由滇入陕,"着戎衣以勤王"。回滇后,他率炮兵四门,"协力光复云南",在辛亥革命后迅速崭露头角。"由巫家坝率领全队带炮四门,协力光复云南"——碑文记载,...
1个月前 (10-11)游一游31
宣威阳光食品文化主题庄园:匠心传承·融合创新·共生共荣 │ 游曲靖

宣威阳光食品文化主题庄园:匠心传承·融合创新·共生共荣 │ 游曲靖

宣威阳光食品文化主题庄园:匠心传承·融合创新·共生共荣 非遗技艺与工业文明的时空对话 百年火腿月饼的活态传承。在阳光食品文化主题庄园的非遗工坊内,宣威火腿月饼制作技艺以师带徒模式延续着百年匠心。作为云南省首批非遗工坊,这里培养了30余名非遗传承人,他们坚持用传统手工揉制面团、包裹云腿馅料,每一道褶皱都蕴含着滇式月饼的文化密码。2022年,这项技艺入选省级非遗名录,而庄园内的宣威火腿饼传习馆,更通过图文、影像和实物展陈,让游客触摸到"云腿月饼"从清代流传至今的味觉记忆。 党建引领的"共富工坊"实践。"我们不仅是做月饼,更是筑牢民族团结的基石。"公司董事长王恩斌介绍,庄园以党建为引领,将"...
1个月前 (10-11)游一游31
宣威杨福桢诰封碑:一块石碑里的六百年家族史诗 │ 游曲靖

宣威杨福桢诰封碑:一块石碑里的六百年家族史诗 │ 游曲靖

宣威杨福桢诰封碑:一块石碑里的六百年家族史诗 在云南宣威市杨柳镇可渡村的青石板路上,一块高2.3米、宽1.1米的砂石碑静静矗立。碑身被岁月磨去棱角,却仍能辨认出"奉天诰命"四个鎏金大字——这是清道光年间镌刻的"杨福桢诰封碑",记录着滇东北一个家族跨越明清两朝的兴衰密码,也藏着西南边陲少有的"碑中官制活化石"。 一、一块碑里的清代官制密码:从"赠如其官"看帝国恩荣体系 (1)碑文里的"双轨封赠"制度 诰封碑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其完整保留了清代"封赠"制度的实物见证。碑阳阴刻汉、满双文诰命,正文1268字,详细记载了杨福桢"由增生中式道光五年乙酉科乡试举人,庚戌科进士,钦点即用知县,签掣云南...
1个月前 (10-11)游一游33
舌尖上的火舞:曲靖沾益辣子鸡的传奇 │ 游曲靖

舌尖上的火舞:曲靖沾益辣子鸡的传奇 │ 游曲靖

舌尖上的火舞:曲靖沾益辣子鸡的传奇 在云南曲靖的群山之间,珠江的源头静静流淌,而在这片土地上,一道以“辣”为名的菜肴早已成为滇中大地的灵魂符号——沾益辣子鸡。它不仅是曲靖人餐桌上的“下饭神器”,更是无数食客驱车数百里只为一尝的味觉信仰。 一、起源:传奇与烟火交织的故事 沾益辣子鸡的诞生,离不开一段充满烟火气的传说。相传明朝地理学家徐霞客二探珠江源时,曾在沾益富豪龚起潜家中借宿。而这位龚氏先人,或许未曾想到,数百年后,他的后裔会将一道偶然的美味推上云南美食的巅峰。 1987年,沾益西平镇的龚国富在贵州辣子鸡的基础上,用本地土鸡与曲靖香辣椒创出了独特的配方;而另一种说法则更富戏剧性——龚国...
1个月前 (10-11)游一游33
曲靖云机二厂:从三线军工到现代制造的传奇蝶变 │ 游曲靖

曲靖云机二厂:从三线军工到现代制造的传奇蝶变 │ 游曲靖

曲靖云机二厂:从三线军工到现代制造的传奇蝶变 一、历史溯源:三线建设的工业丰碑 1.1战火中诞生:国防使命的启航 1964年,在“三线建设”战略驱动下,云南机器二厂(军工代号“国营969厂”)在曲靖市陆良县筹建,成为西南地区重要军工基地。初期聚焦56式半自动步枪生产,年均产能达数万支,其精密机械加工技术填补了云南军工空白。据《陆良县志》记载,1969年该厂自主研发半自动步枪工装5172种,获云南省政府特别表彰。 1.2军转民转型:民品时代的创新突破 1979年响应国家“军转民”号召,云机二厂开启多元化转型。1981年停产军品后,先后开发“鸳鸯牌”家用缝纫机、130汽车前桥总成等30余种民...
1个月前 (10-11)游一游39
三宝澡塘坡战斗遗址:红色记忆与现代发展的交融之地 │ 游曲靖

三宝澡塘坡战斗遗址:红色记忆与现代发展的交融之地 │ 游曲靖

三宝澡塘坡战斗遗址:红色记忆与现代发展的交融之地   红色历史的沉浸地 英勇阻击战。1949年9月11日,滇桂黔边纵一支队16团在澡塘坡至石宝山一线设伏,成功阻击了国民党26军193师的增援企图,这场激战不仅改写了滇东解放进程的关键战役,还以巨大的牺牲换取了胜利。这次战斗对曲靖的解放具有重要意义,成为云南解放史上的重要篇章。 庄严肃穆的陵园。为了纪念在这场战斗中壮烈牺牲的烈士们,澡塘坡战斗革命烈士陵园于1990年建立,并在1997年进行了扩建和翻新。如今,这里不仅是缅怀先烈的地方,也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祭奠英灵,学习革命精神。 丰富的红色资源。澡塘坡周边地区还...
1个月前 (10-11)游一游45
三宝澡塘坡:战火淬炼的红色记忆与生态人文画卷 │ 游曲靖

三宝澡塘坡:战火淬炼的红色记忆与生态人文画卷 │ 游曲靖

三宝澡塘坡:战火淬炼的红色记忆与生态人文画卷   澡塘坡战斗的历史回响 鏖战滇东的战略咽喉。1949年9月,正值新中国成立前夕,云南仍笼罩在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下。澡塘坡因其居高临下的险要地势,成为边纵部队阻击国民党26军增援的关键战场。16团与护乡团8连在此与敌军4个加强营展开激烈对决,战斗从清晨持续至深夜,双方在陡峭山梁上反复拉锯,最终以击毙敌军50余人、击伤50余人的战绩,成功掩护潦浒主战场的胜利。这场战斗不仅粉碎了敌军围剿计划,更被庄田司令员评价为“打得英勇顽强、机动灵活,杀了敌人的威风”。 英雄群像的永恒印记。战役中涌现出众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战士们在弹药耗尽后与敌人展开肉...
1个月前 (10-11)游一游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