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一游 > 正文内容

宣威阳光食品文化主题庄园:匠心传承·融合创新·共生共荣 │ 游曲靖

15小时前游一游1

宣威阳光食品文化主题庄园:匠心传承·融合创新·共生共荣

非遗技艺与工业文明的时空对话

百年火腿月饼的活态传承。在阳光食品文化主题庄园的非遗工坊内,宣威火腿月饼制作技艺以师带徒模式延续着百年匠心。作为云南省首批非遗工坊,这里培养了30余名非遗传承人,他们坚持用传统手工揉制面团、包裹云腿馅料,每一道褶皱都蕴含着滇式月饼的文化密码。2022年,这项技艺入选省级非遗名录,而庄园内的宣威火腿饼传习馆,更通过图文、影像和实物展陈,让游客触摸到"云腿月饼"从清代流传至今的味觉记忆。

党建引领的"共富工坊"实践。"我们不仅是做月饼,更是筑牢民族团结的基石。"公司董事长王恩斌介绍,庄园以党建为引领,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生产实践。现有210名员工中,少数民族占比超40%,企业通过建立技能培训、学历提升等机制,让农民工从普通职工成长为技术人员。如车间主任徐丽娥,12年间从普通员工成长为技术骨干,年收入增长3倍,成为"家门口就业"的生动案例。

从作坊到工业旅游的转型跨越。投资9600万元打造的AAA级工业旅游观光工厂,颠覆了传统食品企业的空间想象。全透明参观通道上方,现代化生产线与古法烘烤炉形成时空对话;DIY烘焙乐园里,游客可亲手制作9克重的迷你火腿茶点;珠源工匠工作室展出的12项国家发明专利模型,见证着传统技艺向现代食品工业的创新突围。

火腿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新范式

三产融合的"阳光模式"庄园构建起"种植+加工+旅游"的完整产业链:314亩食用玫瑰花基地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80余户农民增收;烘焙车间将鲜花与火腿创新结合,研发出黄精燕窝火腿饼等新品类;旅游板块则通过研学实践吸引年超5万名学生,实现一产接二连三的价值跃升。

就业与家庭平衡的"温暖样本"针对农村劳动力"务工难顾家"痛点,庄园设置弹性岗位:脱贫监测户可参与食用玫瑰种植,残疾人群体负责包装车间质检,退役军人担任安保培训。企业免费提供46间宿舍,配备洗衣房和24小时热水,让农民工实现"早出晚归"的就业模式。2025年新增的营养餐包生产线,预计再提供200个就业岗位。

非遗技艺的现代转化。传统云腿月饼通过标准化生产走向全国,但庄园更探索非遗技艺的创意表达:与云南艺术学院合作开发火腿造型文创产品,将月饼模具转化为旅游纪念品;将火腿腌制工艺转化为互动体验项目,游客可参与模拟发酵过程。这些创新使非遗文化突破"博物馆化"保护,焕发市场生命力。

工业遗产与绿水青山的和谐共生

花园式工厂的生态实践。庄园内,现代化厂房与可渡古驿道景观遥相呼应。企业投资300万元建设污水处理循环系统,将生产废水转化为灌溉用水;屋顶分布式光伏板年发电12万千瓦时,满足20%的厂区用电需求。这种"工业+生态"的融合,让游客在参观食品生产时,也能感受绿色建筑的生命力。

文旅融合的"火腿之路"依托宣威"中国火腿美食名城"品牌,庄园与周边景点形成联动:东山路火腿美食街提供"现烤现吃"体验,可渡古驿道展示火腿运输历史,而庄园则作为产业链终端,让游客完成"从养殖到餐桌"的全流程体验。2024年,这种文旅闭环吸引游客超20万人次,带动综合消费1.2亿元。

乡村振兴的"阳光样本"作为宣威火腿产业园的核心企业,阳光食品通过"1+6+N"模式辐射全域:每个火腿庄园带动1000户农户养殖宣和猪,户均年增收超5万元。企业建立的"保底收购+二次分红"机制,让农民共享产业链增值收益。这种"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共同体,正在重塑传统农业的现代化转型路径。

在阳光食品文化主题庄园,百年非遗技艺与现代食品工业交响成诗,绿水青山与工业文明和谐共生。这里不仅生产着传承四代的火腿月饼,更酿造着乡村振兴的文化酵母。当游客带着玫瑰火腿饼离开时,带走的不仅是一份伴手礼,更是一个关于匠心、创新与共生的时代故事。这座庄园,正在用食品工业的语言,书写着中国乡村振兴的温暖答卷。

“宣威阳光食品文化主题庄园:匠心传承·融合创新·共生共荣 │ 游曲靖” 的相关文章

找准发力点寻求新突破 宣威持续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 游曲靖

找准发力点寻求新突破 宣威持续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 游曲靖

找准发力点寻求新突破 宣威持续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尼珠河大峡谷之山高水长。晏廷勇摄 近年来,宣威市围绕“川滇黔渝节点旅游城市、滇东旅游环线明珠、‘清凉曲靖’客源承接地”目标定位,在“民族团结+文旅”创新融合发展上找准发力点、寻求新突破,让“诗与远方”紧密牵手,不断奏响互嵌共融“交响曲”。今年上半...

悬崖电梯贯通民生与旅游,云南尼珠河村振兴双引擎 | 游曲靖

悬崖电梯贯通民生与旅游,云南尼珠河村振兴双引擎 | 游曲靖

悬崖电梯贯通民生与旅游,云南尼珠河村振兴双引擎 云南尼珠河村的悬崖电梯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工程。这项工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交通设施,更是当地民生改善与旅游发展的重要标志。电梯的垂直高度达到268米,运行速度为每秒4米,承载重量为1600公斤,单程耗时约90秒至2分钟。自2019年11月动工以来,...

宣威市普立乡:“空中校车”带火峡谷旅游尼珠河景区多措并举促发展 | 游曲靖

宣威市普立乡:“空中校车”带火峡谷旅游尼珠河景区多措并举促发展 | 游曲靖

宣威市普立乡:“空中校车”带火峡谷旅游尼珠河景区多措并举促发展 随着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对宣威市普立乡尼珠河村“空中校车”的持续报道,尼珠河大峡谷景区迎来了发展新机遇。春节期间,景区单日接待量突破万人次,跻身全国热门景区前二十强。面对流量红利,景区通过三大举措推进提质升级,探索“网红效应...

宣威尼珠河:带你玩转水墨普立 领略“世界之最” | 游曲靖

宣威尼珠河:带你玩转水墨普立 领略“世界之最” | 游曲靖

宣威尼珠河:带你玩转水墨普立 领略“世界之最” 这里风光旖旎,尼珠河大峡谷、农业学大寨遗址、涧水海草山等自然风光数不胜数,有“水墨普立、户外天堂”的美誉。这里神奇壮美,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大桥、世界第一高户外露地观光电梯青云电梯、世界第一悬挑玻璃观景台520观景台等独特的旅游资源星罗棋布,在中...

宣威市“四坚持”打造旅游促“三交”特色品牌 | 游曲靖

宣威市“四坚持”打造旅游促“三交”特色品牌 近年来,曲靖市宣威市立足全市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积极融入全国、全省旅游发展大环境,着力在文化旅游业创新融合发展上找准发力点、寻求新突破,让“诗与远方”紧密牵手,不断奏响和合共生“交响曲”。 坚持高位推动,下好规划引领“先手棋”。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

孙西远:山高水长等你来——尼珠河大峡谷 | 游曲靖

孙西远:山高水长等你来——尼珠河大峡谷 严格意义上说,尼珠河大峡谷仅仅是指可渡河下游木东河大桥至腊龙岔河这一段,长约20千米,距北盘江第一桥1千米许,随着革香河和可渡河交汇成北盘江。就是这样一条名不见经传的深山峡谷,随着众多高科技人文景观的落地和旅游开发的深入,瞬间变得天下闻名。 尼珠河大峡谷...

世界上最迷人地球裂缝——云南宣威尼珠河大峡谷,户外达人最爱 | 游曲靖

世界上最迷人地球裂缝——云南宣威尼珠河大峡谷,户外达人最爱 | 游曲靖

世界上最迷人地球裂缝——云南宣威尼珠河大峡谷,户外达人最爱 这里水墨天成的千仞峭壁、飞泻百米的雌雄双瀑、佛光普照的千年菩提、星罗棋布的亿万奇石、与世隔绝的桃源仙境成为世人永恒的向往。 这就是尼珠河大峡谷,一个隐藏在深山中与世隔绝的秘境,这里典型的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保留了最原始、最自然的景观。...

从“飞檐走壁”到“空中校车” 宣威市监督护航学生安全上学路 | 游曲靖

从“飞檐走壁”到“空中校车” 宣威市监督护航学生安全上学路 | 游曲靖

从“飞檐走壁”到“空中校车” 宣威市监督护航学生安全上学路 “同学们,坐缆车上学感觉怎么样?” “开心!”“安全!” 近日,曲靖宣威市纪委监委干部到普立乡官寨小学开展回访时,来自普立乡尼珠河村的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说起上学的变化。 尼珠河村位于云贵交界处的大峡谷中。村里的小学生需要攀峭壁、涉河...

尼珠河大峡谷景区:探秘自然秘境的冬日之旅 | 游曲靖

尼珠河大峡谷景区:探秘自然秘境的冬日之旅 | 游曲靖

尼珠河大峡谷景区:探秘自然秘境的冬日之旅 尼珠河大峡谷,这颗隐藏在云南深山中的璀璨明珠,以其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地质景观,成为了无数旅行者梦寐以求的终极目的地。这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不仅蕴藏着深邃的峡谷、壮观的瀑布、奇特的山石,还隐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深厚的民族文化。随着冬季的到来...

尼珠河大峡谷探秘:入冬5日游,美食与自然的绝美交响 | 游曲靖

尼珠河大峡谷探秘:入冬5日游,美食与自然的绝美交响 | 游曲靖

尼珠河大峡谷探秘:入冬5日游,美食与自然的绝美交响 尼珠河大峡谷,位于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以其壮观的峡谷风光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吸引着无数游客。而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还隐藏着许多令人垂涎的美食。接下来,我们将为您带来一份详尽的尼珠河大峡谷入冬5日游美食攻略,让您在探寻自然奇观的同时,也能尽情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