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一本读懂“贸易顺差”源头逻辑的重商主义经典 | 爱阅读

4周前 (09-09)读一读25

《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一本读懂贸易顺差源头逻辑的重商主义经典

一、书籍基本信息

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17世纪重商主义代表人物托马斯·孟(他还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董事,一辈子泡在国际贸易里),初版于1664年(孟去世后由其子整理出版),堪称重商主义的操作手册’”。它不是空谈国家要多赚钱的理论书,而是孟基于几十年外贸经验,写给英国政府和商人的实战指南”——核心就回答一个问题:英国的财富不是靠挖金矿,而是靠对外贸易,怎么通过贸易让钱流进来比流出去多哪怕你对重商主义的第一印象是过时的攒钱思维,读它也能搞懂为什么17世纪的英国靠这本书成为日不落帝国的雏形”“现在各国关注的贸易顺差,原来300多年前就有成熟玩法。它在经济史上的地位有多高?英国政府曾将其作为制定外贸政策的参考书,东印度公司的商船船长人手一本;后来亚当·斯密在《国富论》里批判重商主义时,都不得不承认托马斯·孟把重商主义的逻辑讲得最透彻,至今仍是研究国际贸易思想史的必读书,连分析Brexit(英国脱欧)背后的贸易考量,都能看到书中维护本国贸易利益思路的影子。

二、书籍内容:不聊“怎么挖金子”,只拆“怎么靠贸易让钱‘多进少出’”

托马斯·孟在书中最核心的突破,是打破财富=藏在国库里的金子的浅层认知——他认为,英国没有多少金矿,财富只能对外贸易的顺差:简单说就是卖出去的货值,要比买进来的货值多,比如英国出口100万英镑的羊毛制品,只进口80万英镑的香料和丝绸,多出来的20万英镑,就是英国赚的净财富。他没搞抽象理论,而是用东印度公司的贸易案例”“英国的具体商品进出口让内容落地,全是能直接抄作业的实战技巧

比如反驳禁止货币出口的误区(当时英国有人觉得把英镑运到国外买货,国家就亏了),他不简单说不对,而是还原东印度公司的操作:公司把10万英镑运到印度,买了15万英镑的香料,再把香料运到欧洲,卖了20万英镑——最后不仅赚回了10万英镑本金,还多赚10万英镑,要是禁止货币出口,我们连15万英镑的香料都买不到,怎么赚20万英镑?他还算了一笔账:货币就像血液,得流动起来才有用——藏在国库里的金子是死钱,用来买货再卖货的金子是活钱,能生更多钱

再比如讲怎么扩大顺差,他给英国商人提了三个具体办法:一是升级出口商品”——英国以前只出口raw羊毛(便宜),他建议把羊毛织成毛呢再出口(毛呢比羊毛贵3倍,能卖更多钱);二是发展转口贸易”——英国从北欧买木材,运到地中海卖给造船的国家,再从地中海买葡萄酒,运到北欧卖,赚两次差价(相当于现在的中间商赚差价,但当时是国家层面的赚钱思路);三是控制进口商品”——少买奢侈品(比如外国的丝绸衣服,又贵又不实用),多买能再加工的原料(比如外国的棉花,运到英国织成布再出口)。最有意思的是,他还教怎么计算真实的贸易顺差:不能只看单次交易,要算全年所有进出口的总和,比如英国某季度进口比出口多5万英镑,但全年出口比进口多30万英镑,那就是赚了——这种算总账的思路,和现在各国统计贸易差额的方法几乎一样。这种用商船日志、贸易账本说话的内容,让重商主义从模糊的口号变成了能落地、能赚钱的实操指南

三、写作特点:像外贸老船长在酒馆聊“怎么赚钱”,通俗里藏着商人的精明

托马斯·孟的文笔最绝的地方,是他本来就是商人,写的全是商人能听懂的话”——没有GDP”“贸易差额这些现代术语,而是用记账本”“商船航线”“商品价格这些商人日常,还特别擅长用比喻把复杂逻辑讲透。全书像一封写给英国商人的致富信,开头就说我这辈子做外贸,没见过靠藏金子发财的国家,只见过靠顺差赚钱的国家,像现在老销售给新人分享经验一样实在;讲贸易顺差的重要性时,他把英国比作一家大商店商店要赚钱,就得卖的比买的多——英国就是欧洲的大商店,我们的货架上摆着羊毛、毛呢、铁器,得让欧洲人多买我们的货,我们少买他们的货,商店才能盈利

他还特别擅长用具体数字增强说服力,比如讲毛呢出口的利润,他会写1匹raw羊毛能卖10先令,织成毛呢后能卖30先令,中间多赚的20先令,能让织工有活干,让商人有钱赚,还能让国家多收5先令的关税;讲转口贸易的收益,他会提东印度公司去年运了100船香料到欧洲,每船赚500英镑,光这一项就给英国赚了5万英镑,比挖金矿快多了。这种带数字、带案例的写法,读起来根本不像读300多年前的古籍,更像看一位精明的外贸老板写的赚钱笔记,你会忍不住想:原来以前做外贸,和现在的跨境电商思路这么像

四、阅读体验:从“觉得重商主义‘过时’”到“懂‘贸易顺差’的底层逻辑”的顿悟时刻

我刚开始读时,纯粹是因为想知道贸易顺差到底是怎么来的,结果读了几十页就被戳中:有次刷到中国外贸进出口数据,看到出口额比进口额多几千亿元,以前我只会想这是好事,但用托马斯·孟的思路一想,这背后是中国出口的工业制品(比如家电、手机)比进口的原料(比如石油、矿石)值钱,就像他说的卖成品比卖原料赚得多;而且中国把进口的原料加工成成品再出口,相当于赚了加工费+差价,和他建议英国织羊毛成毛呢再出口的逻辑一模一样。

还有一次,和朋友讨论为什么国家要扶持出口企业,以前我只会说能增加就业,但读完书才明白,更深层的是出口能带来顺差,顺差能让国家有更多外汇,外汇又能买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原料,再用来升级产业,形成出口顺差升级再出口的循环”——就像托马斯·孟说的货币流动起来能生更多钱,国家的财富也是靠这种贸易循环积累的。有次我帮家里的小工厂查怎么做跨境电商,居然用到了书中升级产品的思路:把家里卖的普通家具,设计成网红款再出口,价格翻了一倍,销量还更好了。

读完最后一页时,我甚至有种拿着300年前的外贸手册对照现在的国际贸易的通透感——原来不管是17世纪的英国东印度公司,还是现在的跨境电商卖家,核心都是卖得比买得多、卖贵的比卖便宜的赚得多;原来我们现在讨论的关税政策”“出口退税,本质都是在帮国家或企业实现顺差,只是工具比以前更复杂了。这种古今相通的收获,比记住多少经济理论都珍贵。

五、书籍评价与影响力:重商主义的“实战圣经”,塑造了英国的贸易霸权

在经济史上,这本书的地位堪称重商主义的巅峰之作’”——它直接影响了17-18世纪英国的外贸政策:英国政府根据书中建议,取消了货币出口禁令,鼓励商人出口成品、发展转口贸易,还成立了更多海外贸易公司(比如哈德逊湾公司),短短几十年,英国的外贸额翻了三倍,从欧洲二流国家变成贸易强国。经济学家熊彼特评价:托马斯·孟不是重商主义的发明者,但他是把重商主义变成可操作体系的人,英国的殖民贸易能成功,这本书功不可没

在现实层面,它的影响力至今仍在:现在各国的贸易保护政策(比如对某些进口商品加关税),本质是想减少进口、扩大顺差,和书中控制进口的思路一致;各国扶持高附加值产业(比如芯片、高端制造),也是在践行出口成品比出口原料赚得多的逻辑;甚至我们身边的跨境电商扶持政策,比如保税区免税,也是为了让企业更容易进口原料、出口成品,实现顺差。有学者调侃:虽然亚当·斯密批判了重商主义,但现在各国做外贸,还是在偷偷用托马斯·孟的顺差思路’”

六、书籍核心价值与亮点:给思维装个“看懂国际贸易的‘顺差滤镜’”

它的核心价值,不是让你回到重商主义时代,而是帮你理解国际贸易的底层逻辑——赚钱从来没变过:不管是古代的香料贸易,还是现在的芯片贸易,核心都是卖什么、怎么卖才能赚更多。读完这本书,你再看外贸数据”“关税政策”“跨境电商,不会再停留在看热闹,而是能看懂背后的赚钱逻辑”——比如为什么某国对中国家电加关税,是怕中国家电卖太多,自己国家的顺差减少;为什么中国要发展芯片产业,是怕一直进口芯片,逆差太大,还被卡脖子

内容亮点则在于商人视角的实战性’”:托马斯·孟没像学者那样谈理论起源,而是全程站在英国商人怎么赚钱的角度,提的建议全是能落地、能算账——比如织羊毛成毛呢能多赚多少”“转口贸易能赚几次差价,甚至教怎么和外国商人谈判压价,这种不谈虚的、只说实的的写法,比任何国际贸易教材都更能让你摸到赚钱的门道

最后分享书中最戳我的一句话,也是托马斯·孟对财富的核心观点:国家的财富不在于国库中堆积的金银,而在于对外贸易中持续的顺差——金银会因挥霍而减少,顺差却能像泉水一样,不断为国家带来新的财富。这句话现在还贴在我的跨境电商笔记上,每次纠结要不要做出口时,看一眼就知道答案。如果你也想搞懂国际贸易到底怎么赚钱”“贸易顺差为什么重要,或者想从老外贸的经验里找赚钱思路,这本书绝对值得一读——它不会教你复杂的现代贸易工具,却会帮你找回做贸易的本质是赚钱的通透,让你明白:不管时代怎么变,卖得好、赚得多的核心,从来都没变过。

“《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一本读懂“贸易顺差”源头逻辑的重商主义经典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关于德国国家经济状况的认识》:19世纪德国经济困局的“解剖刀”与当代启示录 | 爱阅读

《关于德国国家经济状况的认识》:19世纪德国经济困局的“解剖刀”与当代启示录 拿到这本泛着旧书香气的《关于德国国家经济状况的认识》时,我并未想到,一本写于近两百年前的经济学著作,会在翻页间掀起如此强烈的“历史共振”。作为19世纪德国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卡尔·洛贝尔图斯(Karl Rodbert...

《诡秘之主》:在雾都的迷雾里,读懂“人性如何在混沌中发光” | 爱阅读

《诡秘之主》:在雾都的迷雾里,读懂“人性如何在混沌中发光” 一、基本信息:网文界的“克苏鲁史诗”与乌贼的“神秘王国” 《诡秘之主》是起点中文网现象级作家“爱潜水的乌贼”(原名袁野)2018年连载的玄幻小说,全书超400万字,以19世纪蒸汽朋克风格的“鲁恩王国”为背景,融合克苏鲁神话、神秘学、蒸...

《果园城记》:在老城墙与新柳芽间,触摸乡土中国的精神褶皱 | 爱阅读

《果园城记》:在老城墙与新柳芽间,触摸乡土中国的精神褶皱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座用文字搭建的“纸上故乡” 《果园城记》是作家师陀1936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收录《邮差先生》《傲骨》《三个小人物》等篇目,以虚构的豫东“果园城”为舞台,通过邮差、教师、老秀才等小人物的命运沉浮,勾勒出1930年代中...

《海子诗全集》:在麦浪与星群里,我们触摸“生命的原乡” | 爱阅读

《海子诗全集》:在麦浪与星群里,我们触摸“生命的原乡” 一、书籍基本信息:当代诗坛的“精神火种库” 《海子诗全集》是中国当代诗人海子(查海生)诗歌作品的全编集,由作家出版社于2009年推出(2021年修订再版),收录了海子从1982年至1989年创作的160余首诗歌及部分未刊手稿。作为“朦胧诗...

《基督教并不神秘》:在理性的祭坛上执火把的托兰德,用逻辑拆解信仰的迷雾 | 爱阅读

《基督教并不神秘》:在理性的祭坛上执火把的托兰德,用逻辑拆解信仰的迷雾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基督教并不神秘》是爱尔兰哲学家约翰·托兰德(John Toland)于1696年出版的宗教哲学著作,中译本以陈启伟2008年译本(商务印书馆)最为经典,2024年新版加入周伟驰导读,豆瓣评分8...

《基督山伯爵》:当仇恨成为一把“双刃剑”,我们终将在宽恕里找到光 | 爱阅读

《基督山伯爵》:当仇恨成为一把“双刃剑”,我们终将在宽恕里找到光 一、基本信息:19世纪法国的“命运交响诗” 《基督山伯爵》是法国文学巨匠大仲马(Alexandre Dumas)1844-1846年的“现象级神作”,被公认为“通俗小说的巅峰之作”。它以19世纪法国波旁复辟时期为背景,讲述了青年...

《极限大魔尊》:在魔气与天劫中,写一本给挑战者的突破指南 | 爱阅读

《极限大魔尊》:在魔气与天劫中,写一本给挑战者的突破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玄幻版的"极限修炼启示录" 《极限大魔尊》是网络作家"魔尊本尊"自2024年起在起点中文网连载的玄幻小说,目前已更新至138.21万字。小说以"主角通过极限修炼突破九重天劫"为核心设定,构建了涵盖魔功、天劫、宗门争霸的...

《中国伊朗编》:在丝绸之路上解码千年文明对话的基因图谱 | 爱阅读

《中国伊朗编》:在丝绸之路上解码千年文明对话的基因图谱 一、书籍基本信息:被遗忘的文明对话考古报告 作为20世纪东方学研究的里程碑著作,劳伦斯·宾福德的《中国伊朗编》以1930年代哈佛燕京学社的学术报告为底本,2018年由商务印书馆推出中文全译本。这部两卷本巨著通过波斯古经《阿维斯塔》与汉文典...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部让“普通人变高效”的职场行动指南 | 爱阅读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部让“普通人变高效”的职场行动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的经典著作,1966年首次出版,至今已再版数十次,中文版销量超300万册,被读者称为“职场人的‘效率圣经’”。全书不足200页,却跳出了“只有高管才是管理者”的误区,提出“每...

《子夜十》:当猫头鹰衔来旧时光,我们在都市褶皱里找到了“停留”的勇气 | 爱阅读

《子夜十》:当猫头鹰衔来旧时光,我们在都市褶皱里找到了“停留”的勇气 去年冬天,我在加班到凌晨的出租屋里翻开《子夜十》,台灯暖黄的光漫过书页,徐望那句“程昴,你看”——突然就把我拽进了旧书店的暖炉旁。等回过神时,窗外的北风还在吹,可我摸了摸发烫的眼角——原来最治愈的不是“重逢”,是有人愿意陪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