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子夜十》:当猫头鹰衔来旧时光,我们在都市褶皱里找到了“停留”的勇气 | 爱阅读

4周前 (09-09)读一读22

《子夜十》:当猫头鹰衔来旧时光,我们在都市褶皱里找到了停留的勇气

去年冬天,我在加班到凌晨的出租屋里翻开《子夜十》,台灯暖黄的光漫过书页,徐望那句程昴,你看”——突然就把我拽进了旧书店的暖炉旁。等回过神时,窗外的北风还在吹,可我摸了摸发烫的眼角——原来最治愈的不是重逢,是有人愿意陪你等一场不可能的团圆

一、基本信息:从“鸮”到“十”,晋江顶流的“都市治愈宇宙”再升级

《子夜十》是耳东兔子继《子夜鸮》后的都市奇幻新作,2023年9月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推出实体书。这部被读者称为晋江治愈系天花板续作的小说,上市首月销量突破40万册,豆瓣评分稳定在8.9,更被改编为现象级广播剧(猫耳出品,上线一周播放量破5000万)、漫画(快看漫画人气榜TOP2)。有编辑透露,初稿因奇幻设定太日常’”被质疑不够惊艳,最终却凭借用旧时光写治愈的独特视角,成为2023年最受都市年轻人追捧的心灵解压神作

二、内容:10个藏在旧物里的故事,每个“鸮”都衔着未说出口的“我在”

主角程昴(急诊医生)和徐望(能看见神秘生物的特殊体质者)这对猫头鹰系CP,在《子夜十》里开启了更贴近市井的冒险——他们不再局限于解决死亡遗憾,而是钻进城市的褶皱里,帮普通人打捞被岁月淹没的未完成

有间藏在老巷子里的旧书店,老板总在深夜擦拭一本《飞鸟集》,书页间夹着1998年的火车票,票面上的目的地是未归

社区广场的修车摊,大爷总把一辆锈迹斑斑的自行车擦得锃亮,后座绑着个褪色的布娃娃,他说这是小孙女最爱的小马驹’”

甚至是程昴值班的急诊科,保洁阿姨总在垃圾桶里翻找带照片的输液贴,她说这些孩子的笑脸,比我儿子寄的照片还清楚”……

书中最让我鼻酸的,是旧相机店的单元:程昴跟着徐望去修一台老海鸥相机,老板娘盯着取景器突然哭了——镜头里映出的,是她20年前在西湖边拍的婚纱照,而照片里的新郎,早在十年前的车祸里永远停留在了28岁。徐望蹲在她脚边,轻轻摸出个铁盒:阿姨,我小时候也丢过爸爸送的相机,后来我妈说,相机的镜头会老,但按下快门的那声咔嚓,会永远在心里响。

没有狗血的误会,没有强行圆满的结局,有的只是这些藏在旧物里的未说出口”——而程昴和徐望,一个用医生的细腻接住眼泪,一个用的视角看见时光里的光。这种奇幻+市井的设定,像一颗裹着旧糖纸的水果糖,咬开时先是熟悉的甜,细品却有岁月的回甘。

三、写作特点:用“旧物”织就时光网,把“平凡”写成最动人的浪漫

耳东兔子的文字有种旧毛衣般的温暖:写旧书店的环境,不用陈旧”“昏暗,而是写木质地板踩上去会吱呀响,像极了外婆家的老床;窗台上的绿萝垂下来,叶子扫过《简·爱》的书脊,把你以为我穷、不好看,就没有感情那行字,轻轻扫得卷了边;写徐望的温柔,不用他很贴心,而是写有次程昴值大夜,早上推开旧书店门,发现徐望正踮脚擦最高层的书架,脚下垫着她落在他家的旧坐垫——边角磨破了,却被他用彩线绣了朵歪歪扭扭的向日葵

最妙的是他对的新诠释:这些神秘生物不再是情绪收集器,更像时光翻译官”——它们会把旧相机的咔嚓声译成心跳,把布娃娃的线头编成回忆,甚至在某个暴雨夜,程昴抱着发烧的小患者跑过老巷子,头顶突然掠过一只鸮,爪子里攥着张泛黄的病历单,上面的名字,正是二十年前救过小患者奶奶的老医生。这种奇幻即日常的巧思,让超自然元素像老茶渍般自然渗透在故事里,读起来毫无割裂感。

而程昴和徐望的互动更绝:一个是表面清冷,总把关心藏在病历本里的急诊科医生,一个是看起来吊儿郎当,却能记住你三年前随口说的喜欢热可可’”猫头鹰系男友。他们会因为程昴又忘记带伞吵架,也会在暴雨天挤在旧书店的藤椅上,徐望把伞倾向她那边,自己半边身子湿透,却笑着说我皮实,你别感冒,不然没人给我煮姜茶了。这种互怼又互宠的相处模式,像极了现实里那些嘴硬心软的情侣,让读者忍不住代入:这不就是我和我对象吗?

四、阅读体验:像揣了杯热可可在旧巷子里散步,冷不丁就被暖到心尖

我是裹着珊瑚绒睡衣在零下的深夜读这本书的。读到旧相机店那章,程昴举着相机帮老板娘拍新照片,镜头里的老人笑出了眼泪,我盯着手机屏保上项目截止日的倒计时,突然想起自己去年生日,妈妈寄来的手工围巾——她总说我女儿穿红围巾最好看,可我嫌土,一次都没戴过。

书里有句话像根针,扎得我心疼:我们总以为是过时的,可有些东西,旧得越久,反而越清楚。

合上书的那晚,我翻出压在箱底的旧相册。照片里的妈妈穿着红毛衣,抱着襁褓里的我;爸爸举着相机,镜头盖还挂在脖子上。我给妈妈发了条消息:妈,明天陪我去拍张新照片吧,就用你当年那台海鸥相机。她在电话那头愣了三秒,然后笑出了眼泪:好,妈把你爸的老相机擦干净了,就放在玄关的柜子上。

那一刻,我突然懂了书里的话:鸮的眼睛能看见时光里的光,而我们的眼睛,能看见彼此的光。

五、评价与影响力:它不是“治愈文”,是面照见“停留”勇气的镜子

《子夜十》的热度远超文学圈。有读者在豆瓣留言:以为是小甜文,结果是治愈灵魂的药,哭湿了三包纸巾;有社会学博主分析:每个旧物都是被遗忘的情感的载体,耳东兔子用奇幻讲透了现代人的孤独症’——我们总在追赶,却忘了回头看看里藏着多少未说出口的爱

广播剧播出后,#子夜十旧物#话题阅读量破3亿,粉丝们整理旧物治愈清单,画程昴徐望旧书店日常图;漫画版更被家长称为亲子沟通神器”——孩子问为什么要保留旧东西,他们就翻到旧相机店那页:你看,这些旧物不是没用的垃圾,是爱我们的人留在这世上的

2024年,《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将这本书评为年度最具温度的都市文学。评委说:它用旧物的视角,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里慢下来——原来最珍贵的幸福,不是拥有新的,是珍惜旧的;不是追赶远方,是看见眼前

六、它对我意味着什么?

这本书出版时,我正陷在断舍离的焦虑里。我总觉得旧东西占地方,于是扔掉了奶奶的老木梳、高中同学送的手账本、甚至和前男友一起养的多肉。直到读到旧相机店里老板娘说的那句话:我不是留着旧物,是留着那些有人为我花过心思的证据。

现在的我,把奶奶的老木梳摆在梳妆台上,每天梳头时都会想起她帮我扎辫子的样子;把同学的手账本收进书架,翻到她写的妞妞要每天都开心时,会偷偷笑出声;甚至重新买了一盆多肉,放在窗台最显眼的位置——因为我知道,有些,不是负担,是时光给我们的情书

最后想分享书里最戳我的两句话:

他说,我们终其一生寻找的,不过是另一个愿意为我们停留的人;

我说,原来停留的人,早就站在我们回头就能看见的地方。

或许这就是《子夜十》最动人的地方——它没有教我们如何对抗时间,却教会我们:

要记得,

旧物里的每一道褶皱,

都是爱留下的痕迹;

要勇敢,

回头看看,

那些愿意为你停留的人,

从来都没走远。

“《子夜十》:当猫头鹰衔来旧时光,我们在都市褶皱里找到了“停留”的勇气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归晚》:雪落江南,一柄油纸伞撑开的江湖与人心 | 爱阅读

《归晚》:雪落江南,一柄油纸伞撑开的江湖与人心 一、基本信息:武侠版的《花样年华》,暗潮涌动的江南往事 《归晚》是作家退戈2024年出版的武侠言情小说,以民国初年的江南水乡为背景,讲述药铺少东家沈归晚与女刺客白蘅的十年纠缠。故事围绕“一柄刻有‘晚’字的油纸伞”展开,暗藏沈家灭门案真相与白蘅的复...

《哈克贝利·芬尼历险记》:在木筏上漂流的道德觉醒指南 | 爱阅读

《哈克贝利·芬尼历险记》:在木筏上漂流的道德觉醒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美国文学的"童年解剖刀" 《哈克贝利·芬尼历险记》是马克·吐温1884年创作的成长小说,被海明威称为"美国文学的起源"。人民文学出版社2023年推出的插图本,用300余幅原版插画将密西西比河的晨雾、木筏上的烤火鸡永久封存,...

《哈姆莱特》:莎士比亚用台词雕刻的人性万花筒与存在主义预言 | 爱阅读

《哈姆莱特》:莎士比亚用台词雕刻的人性万花筒与存在主义预言 一、书籍基本信息:从伊丽莎白剧场到元宇宙的戏剧圣经 《哈姆莱特》是威廉·莎士比亚创作于1599-1601年的悲剧,1603年首次印刷出版,2023年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推出全息投影版剧本。这部被称作"戏剧界的珠穆朗玛峰"的作品,通过丹麦王...

《海底两万里》:读罢“钢铁鲸鱼”,方懂“深海”的“双重面孔” | 爱阅读

《海底两万里》:读罢“钢铁鲸鱼”,方懂“深海”的“双重面孔”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预言未来”的“海洋科幻圣经” 若要给《海底两万里》找个贴切的标签,我会说它是“19世纪的‘深海预言书’”。这部由法国科幻大师儒勒·凡尔纳(1828-1905)创作(1870年初版)的经典之作,是“海洋三部曲”...

《呼啸山庄》:在暴风雪中燃烧的禁忌之爱,一场跨越世纪的灵魂复仇 | 爱阅读

《呼啸山庄》:在暴风雪中燃烧的禁忌之爱,一场跨越世纪的灵魂复仇 一、书籍基本信息:约克郡荒原上的"黑色浪漫" 《呼啸山庄》是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于1847年创作的唯一一部小说,2023年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勃朗特姐妹经典"系列新版。这部被夏洛蒂·勃朗特称为"野兽般的独白"的作品,以约克郡荒原...

《忽必烈的挑战》:在马蹄与账本间重构的欧亚帝国启示录 | 爱阅读

《忽必烈的挑战》:在马蹄与账本间重构的欧亚帝国启示录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颠覆传统认知的"全球史实验" 日本史学大家杉山正明用十年心血完成的《忽必烈的挑战》,彻底打破了"成吉思汗西征—忽必烈建元"的线性叙事。全书以"跨文明网络构建者"的视角,将忽必烈定位为13世纪欧亚大陆的"首席架构师"。书...

《互动仪式链》:一本带你看懂“人与人互动背后情感密码”的社会学经典 | 爱阅读

《互动仪式链》:一本带你看懂“人与人互动背后情感密码”的社会学经典 一、书籍基本信息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当代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初版于1986年,是“情感社会学”与“符号互动论”领域的里程碑著作。它跳出了“把互动当日常小事”的认知,第一次用系统理论告诉我们:哪怕是“和朋友吃顿饭”“在电梯里...

《化学原论》:用原子之眼重构物质世界的认知革命 | 爱阅读

《化学原论》:用原子之眼重构物质世界的认知革命 一、书籍基本信息:从炼金术到现代化学的承袭之作 《化学原论》是英国化学家约翰·道尔顿于1808年出版的科学巨著,2023年由商务印书馆推出中文全译本。这本书以原子论为核心,系统阐述了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与物质组成规律,被视为近代化学从炼金术转向科学...

《荒原》:当1922年的伦敦雾霾撞上2025年的“信息荒原” | 爱阅读

《荒原》:当1922年的伦敦雾霾撞上2025年的“信息荒原” 一、当艾略特的打字机撞上Z世代的"精神雾霾" 翻开这部被称作"现代主义诗歌地标"的长诗,就像打开了一台穿越时空的情绪解码器——1922年伦敦的咖啡馆里,艾略特用碎片化的意象拼贴出战后欧洲的精神废墟;2025年,我们在刷到"年轻人集体...

《混乱的图书馆》:一本用乱序写就的“人间烟火标本集” | 爱阅读

《混乱的图书馆》:一本用乱序写就的“人间烟火标本集” 上周三下午,我在公司茶水间抱怨“家里书架乱得像被台风扫过”,邻座的退休老教师突然从帆布包里掏出一本旧书:“你该读读这个——《混乱的图书馆》。我家楼下那家社区图书馆,比书里写的还乱,但比任何地方都温暖。”我接过书翻了两页,立刻被第一行字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