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资治通鉴》:一部能让人读懂历史与人性的“时空宝典” | 爱阅读

4周前 (09-09)读一读21

《资治通鉴》:一部能让人读懂历史与人性的时空宝典

一、书籍基本信息

《资治通鉴》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耗时19年编撰完成,全书共294卷,约300万字,记载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跨越16朝、1362年的历史。它最初是为宋神宗提供治国参考而编著,资治即帮助治理国家,通鉴则是贯通古今的借鉴,后来成为中国史学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编年体通史,与《史记》并称为史学双璧

二、书籍内容

这本书不像普通历史书那样只堆砌史料,而是以时间为脉络,把分散在不同史料中的重大事件、人物言行、制度变革串联起来,让读者能清晰看到历史发展的逻辑。比如写安史之乱,它不仅记录战乱爆发的时间、过程,还会追溯唐玄宗后期的政策失误、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甚至提及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让读者明白这场战乱不是偶然发生的。同时,书中还收录了大量君臣对话、奏疏,这些内容不仅能反映当时的政治思想,还能让读者看到古人是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三、写作特点

首先,《资治通鉴》的编年体写法非常严谨,司马光为了确保时间线的准确,查阅了大量史料,还专门编写了《通鉴考异》来考证史料的真伪,比如对于同一事件在不同史料中的不同记载,他会详细分析差异原因,然后选择最可信的说法,这种严谨的态度让这本书成为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依据。其次,书中的评论很有特色,司马光会在关键历史节点写下臣光曰,表达自己对历史事件、人物的看法,这些评论不是空泛的议论,而是结合历史事实,从治国、修身、处世等角度提出见解,比如在评价秦始皇统一六国时,他既肯定了统一的历史意义,也批判了秦始皇的暴政,给读者带来深刻的思考。另外,这本书的语言虽然是文言文,但文字简洁流畅,不像有些古籍那样晦涩难懂,比如描写赤壁之战时,用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这样生动的文字,让读者仿佛能亲眼看到那场惊心动魄的战役。

四、阅读体验

刚开始读《资治通鉴》时,我以为会是枯燥的史料罗列,可翻开几页就被吸引住了。比如读到荆轲刺秦王这段,书中不仅详细描写了荆轲出发前的准备、在秦国朝堂上的表现,还刻画了秦王嬴政的惊慌、群臣的混乱,那种紧张的氛围仿佛能透过文字传递出来,让我忍不住一口气读完。而且读这本书的过程中,经常会有原来如此的顿悟,比如之前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汉朝会出现外戚专权,读了书中对汉朝初期制度、后宫制度的记载后,才明白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皇权结构的漏洞。不过,这本书篇幅较长,需要耐心慢慢读,我通常会每天读一两卷,遇到不懂的地方就查阅注释,虽然花的时间多,但每次读完都觉得收获满满,就像在和古代的智者对话,能从他们的经历中学到很多东西。

五、书籍评价与影响力

从个人角度来说,《资治通鉴》对我影响很大。之前我看问题总是只看表面,比如看到一些社会事件时,只会跟着舆论发表看法,可读完这本书后,我学会了像司马光那样追溯事件的根源、分析背后的逻辑。有一次,公司遇到一个项目难题,大家争论不休,我想起书中记载的商鞅变法中,商鞅为了推行新法,先从解决小问题入手,逐步打破旧势力的阻碍,于是我借鉴这个思路,提出先从小环节调整,最后成功推动了项目进展。读完这本书后,我也变得更沉稳了,遇到困难时,会想起历史上那些经历挫折却依然坚持的人物,比如苏轼多次被贬却始终乐观豁达,这让我有了面对困难的勇气。

从社会评价来看,《资治通鉴》自问世以来就受到高度认可。宋神宗读完后评价它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认为这本书对治理国家有很大帮助;清代史学家王鸣盛说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把它列为学者必读书目;现代历史学家翦伯赞也称赞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其规模之宏大,体例之完善,内容之丰富,都是前所未有的。而且这本书的影响力不仅局限于中国,还传播到了日本、韩国等国家,成为这些国家研究中国历史、学习治国经验的重要书籍。

在当下社会,《资治通鉴》依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在很多人都面临着职场竞争、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而书中记载的古人处世智慧、管理经验,能给我们带来启发。比如书中记载的冯谖客孟尝君的故事,冯谖为孟尝君焚券市义,看似损失了钱财,却为孟尝君赢得了民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长远的眼光比眼前的利益更重要,这对我们处理职场关系、经营事业都很有帮助。同时,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多人容易被碎片化信息误导,而《资治通鉴》能让我们学会从历史的角度看待问题,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书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这句话不仅点明了《资治通鉴》的价值,也提醒我们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更好地面对当下的生活。如果你也想提升自己的认知、学会用更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那么《资治通鉴》绝对值得一读,相信你读完后,会和我一样被它的魅力所吸引。

“《资治通鉴》:一部能让人读懂历史与人性的“时空宝典”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海底两万里》:一本写给海洋的情书,更是一场跨越150年的“未来预演” | 爱阅读

《海底两万里》:一本写给海洋的情书,更是一场跨越150年的“未来预演” 一、书籍基本信息:藏在贝壳里的“科幻原点” 若要给“科幻小说的起点”找个体面的坐标,《海底两万里》一定在候选名单前列。它是法国“科幻之父”儒勒·凡尔纳“海洋三部曲”的高潮之作(前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神秘岛》),18...

《航空港:一部揭开机场神秘面纱的行业史诗》 | 爱阅读

《航空港:一部揭开机场神秘面纱的行业史诗》 一、书籍基本信息:机场跑道上的"社会解剖课" 阿瑟·黑利1968年创作的《航空港》像架精密的CT扫描仪,用72小时的时间切片,将芝加哥奥黑尔机场解剖成微型社会模型。这部被《纽约时报》评为"改变人类对交通枢纽认知"的小说,不仅被改编成同名电影,更成为航...

《混子也有自尊》:原来“混”不是躺平,是戴着镣铐的生存史诗 | 爱阅读

《混子也有自尊》:原来“混”不是躺平,是戴着镣铐的生存史诗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用“油污”和“烟火”写成的边缘群体生存志 《混子也有自尊》是社会观察者老周耗时两年,深入城中村、夜市、修车摊、外卖站等“边缘地带”,记录23位“混子”真实生活的纪实作品,2024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不同于“底...

《饥饿的毛毛虫》:在虫茧里,我们读懂“成长”的温柔密码 | 爱阅读

《饥饿的毛毛虫》:在虫茧里,我们读懂“成长”的温柔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全球宝宝的“生命启蒙圣经” 《饥饿的毛毛虫》是美国绘本大师艾瑞·卡尔(Eric Carle)的经典代表作,1969年出版后风靡全球,被《纽约时报》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儿童绘本”,更被美国国会图书馆列入“每个孩子必读...

《基督山伯爵》:一部在复仇与救赎中燃烧的史诗,藏着人生最极致的爽与悟 | 爱阅读

《基督山伯爵》:一部在复仇与救赎中燃烧的史诗,藏着人生最极致的爽与悟 一、书籍基本信息 《基督山伯爵》是法国作家大仲马的巅峰之作,1844年首次以连载形式发表,至今已被翻译成百余种语言,全球销量超2亿册,被读者称为“‘世界通俗小说的天花板’——既有过山车般的剧情,又有直抵人心的思考”。全书以1...

《极简主义》:用减法撬动人生重量的生活革命 | 爱阅读

《极简主义》:用减法撬动人生重量的生活革命 一、书籍基本信息:从美国车间到全球的生活实验 《极简主义》是美国两位前企业高管乔舒亚·菲尔茨和瑞安·尼科迪默斯合著的"反消费主义宣言"。2011年首版即引发轰动,中文版由江西人民出版社于2017年引进,书中记录了两位作者从年薪六位数却深陷债务危机,到...

《极速应对》:当金融海啸来袭时,他们如何按下“暂停键”? | 爱阅读

《极速应对》:当金融海啸来袭时,他们如何按下“暂停键”?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危机应对者写的操作手册” 2023年末,中信出版社推出了一本重磅经济著作——《极速应对:美国应对2007-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背后的逻辑》。这本书的作者阵容堪称“金融界复仇者联盟”:202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疾病解说者》:在病菌与人性之间,读懂生命的韧性 | 爱阅读

《疾病解说者》:在病菌与人性之间,读懂生命的韧性 一、书籍基本信息:医学科普的“破圈者” 《疾病解说者》是青年医学作家林深的科普代表作,2023年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后迅速登顶各大图书榜单,首印15万册,上市三个月加印至25万,豆瓣评分长期稳定在8.9,被《健康报》评为“年度最懂人心的医学科普书”...

《纪伯伦散文诗全集》:用诗意的哲思,照亮生命的每一寸荒芜 | 爱阅读

《纪伯伦散文诗全集》:用诗意的哲思,照亮生命的每一寸荒芜 一、书籍基本信息:跨越东西方的“精神诗桥”,纪伯伦的“灵魂自白集” 《纪伯伦散文诗全集》是黎巴嫩诗人卡里·纪伯伦(Kahlil Gibran)毕生创作的散文诗合集,收录了他从1903年到1931年间的160余篇作品,涵盖《先知》《沙与沫...

《罪与罚》:在圣彼得堡的雪地里,照见人性的深渊与光 | 爱阅读

《罪与罚》:在圣彼得堡的雪地里,照见人性的深渊与光 一、书籍基本信息:19世纪俄罗斯的道德实验室 作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心理现实主义"的巅峰之作,《罪与罚》以1866年圣彼得堡为舞台,通过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杀害放高利贷老妇人的罪案,构建了一座人性深渊的解剖台。这部45万字的巨著,用"理论-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