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中国古代姓氏与避讳起源》:一场穿越时空的姓氏考古与文化解码 | 爱阅读

4周前 (09-09)读一读21

《中国古代姓氏与避讳起源》:一场穿越时空的姓氏考古与文化解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颠覆认知的“姓氏百科全书”

2023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了一部让历史学界炸锅的著作——《中国古代姓氏与避讳起源》。作者虞万里,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副会长,凭借《榆枋斋学术论集》《上博馆藏楚竹书〈缁衣〉综合研究》等著作斩获王力语言学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这部精装书定价78元,却因内容厚重被读者戏称字字千金”——它用51万字的篇幅,将中国姓氏与避讳的起源扒得底朝天,连甲骨文、金文、简帛文献都成了考古工具,堪称姓氏界的《人类简史》

二、核心价值:解开中国人“身份密码”的钥匙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收获是:终于搞懂了根本不是一回事!

我们从小被灌输姓氏不分家,但虞万里用考古证据和文献互证,狠狠撕开了这层认知遮羞布

姓是政治符号:周武王灭商后,为巩固统治,给三恪二王等显赫氏族赐姓,比如黄帝十二姓、尧之祁、舜之姚(妫)。这些姓不是血缘标签,而是姬周的统治工具包,目的是通过同姓不婚政策,让姬姓与异姓联姻,把诸侯变成姻亲联盟

氏是生存标识:远古先民以男性首领为氏族核心,手持标志物插地定居,就是他们的门牌号。比如孔子姓子、孔氏,因为祖先孔父嘉是宋国公族,五代后失去公族身份,子孙便以为氏。

更颠覆的是,虞万里指出:中国三万多个姓氏中,真正的古姓只有四十多个,《百家姓》开头的赵钱孙李全是!这就像发现你以为的家族族谱,可能只是姬周发的政治身份证’”,瞬间让人对我是谁产生哲学思考。

三、内容亮点:用“考古现场”式叙事,让历史“活”过来

虞万里的写作像一位历史侦探,带着读者钻进甲骨文的裂缝、金文的纹路里找线索:

姓氏起源:从的权力游戏

他扒出殷商甲骨文中没有字,只有上千个氏族族徽;西周金文中多从而非,直接打脸姓与母系社会有关的传统观点。更绝的是,他用同姓不婚政策反推:如果姓真代表母系血缘,为何周初只禁姬姓同婚,却鼓励与异姓联姻?答案很简单——姓是姬周的政治联姻通行证

避讳起源:从怕鬼敬权的文明进化

古人避讳不是矫情,而是源于原始巫术思维:先民认为名字是身体的一部分,被鬼或人知道会遭殃,于是用代替名(比如孔子字仲尼)。周代将这种珍名心理制度化,形成上可名下、下不可名上的等级称谓制。虞万里还考证出殷商日干庙号的真相——不是生日或死日,而是商王下葬后刻在石主上的祔庙日,方便后代祭祀。这一发现直接让百年学术争论一锤定音

书中最让我拍案叫绝的,是虞万里对姓氏合一的解读:东周灭亡后,姬周的失去政治光环,与混为一谈,就像贵族头衔沦为普通姓氏。他调侃:司马迁在《史记》里写秦王姓赵氏,其实是在说秦王以赵氏为姓,可惜后人没看懂,还怪太史公混淆姓氏,真是冤枉了千年!

四、写作特点:学术严谨性×趣味考古风,让硬知识“软着陆”

虞万里的文字像一把手术刀,既精准又带点冷幽默

学术深度:用显微镜看历史

他引用弗雷泽《金枝》中原始民族的名字禁忌,对比中国避讳习俗;用安阳后冈殷代墓葬出土的朱书石柄形饰,验证殷王日干是祔庙日的推论。书中光参考文献就列了40页,堪称学术界的福尔摩斯探案集’”

叙事温度:让甲骨文开口说话

他写周代冠而字之的礼仪,说古人二十岁取字,就像今天年轻人发朋友圈官宣从此请叫我XX’”;讲殷商动态称谓时,比喻当时的社交场合,就像一场等级称谓的舞蹈,谁该叫什么,一步都不能错。这种写法让枯燥的学术话题变得像历史脱口秀

五、阅读体验:一场“认知大扫除”的爽感

合上书的那天,我盯着户口本上的姓氏栏发了半小时呆——原来我引以为傲的家族姓氏,可能只是姬周分封的政治遗!这种被历史戏弄的荒诞感,恰恰是阅读的乐趣所在。

更妙的是,书中对身份认同的探讨,与当下社会热点不谋而合:

姓氏与文化自信:当年轻人热衷复姓改单姓”“网红姓氏,虞万里用考古证据提醒我们:姓氏的本质是文化符号,而非血缘标签

避讳与现代礼仪:古人避讳的等级智慧,在今天演变为职场称谓学”“社交分寸感。比如书中提到的上可名下、下不可名上,不就是领导可以叫你小张,你不能叫领导老王的古代版吗?

六、评价与影响力:学术圈“封神”,读者圈“种草”

官方认证:入选《中华读书报》2023年度十佳图书,评委评价:胜义纷呈,论证绵密,值得学界重视。

读者口碑:豆瓣评分8.9,有读者留言:读完这本书,我终于能在饭局上装文化人——当别人聊姓氏时,我能淡定地说:其实赵钱孙李都是氏,姓是周武王发明的政治符号。’”

学术影响:书中提出的殷王日干祔庙说”“姓氏政治符号论,已被多篇论文引用,成为姓氏研究领域的新标杆

七、金句分享:一字千钧的历史洞见

姓是西周为稳定政局而创立的政治符号,氏是新石器时代氏族部落的名称。

避讳由鬼魂波及生人,由宗法推衍到社会,于是产生称谥号、称官职、称庙号之种种避讳方法,形成中国古代特殊的称谓系统。

八、为什么我推荐这本书?

它像一把时光钥匙,不仅解开了姓氏的千年谜团,更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身份:我们以为的血缘传承,可能是历史的偶然;我们习以为常的称谓规则,藏着古人的生存智慧。

如果你也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充满好奇,或者想在饭局上用姓氏冷知识惊艳全场,《中国古代姓氏与避讳起源》绝对是你的必读书单TOP1。毕竟,了解过去,才能更好地定义现在——而这本书,就是那面最清晰的历史镜子

“《中国古代姓氏与避讳起源》:一场穿越时空的姓氏考古与文化解码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哈利波特》:翻开这封“魔法信”,我找到了对抗世界的勇气 | 爱阅读

《哈利波特》:翻开这封“魔法信”,我找到了对抗世界的勇气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会生长的童话书”,从伦敦破屋到全球文化现象 《哈利波特》是英国作家J.K.罗琳创作的奇幻文学系列,1997年至2007年间陆续出版7部正文,后被改编为8部电影、舞台剧《被诅咒的孩子》,以及漫画、游戏、主题公园等多...

《黑塞诗意三部曲》:在灵魂荒原上,种一株会开花的树 | 爱阅读

《黑塞诗意三部曲》:在灵魂荒原上,种一株会开花的树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装着三颗“灵魂解药”的月光宝盒 《黑塞诗意三部曲》收录了赫尔曼·黑塞三本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悉达多》《德米安》《荒原狼》。这套豆瓣评分9.0的经典译本,采用德文原版直译,无删减保留黑塞文字的诗意与哲思。封面是抽象的墨...

《饥饿游戏》:当“生存游戏”撕开人性的面具,我们终于看清了“勇敢”的形状 | 爱阅读

《饥饿游戏》:当“生存游戏”撕开人性的面具,我们终于看清了“勇敢”的形状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鲜血写就的反乌托邦青春寓言” 《饥饿游戏》是美国作家苏珊·柯林斯(Suzanne Collins)于2008年出版的反乌托邦经典小说,首印仅20万册,却凭借“对极权社会的极致隐喻”和“青少年生存...

《极高明而道中庸:经济学读书札记》:在理性与烟火气之间,搭一座通向生活的桥 | 爱阅读

《极高明而道中庸:经济学读书札记》:在理性与烟火气之间,搭一座通向生活的桥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经济学散文诗”的跨界实验 《极高明而道中庸:经济学读书札记》是学者李想(化名)2024年出版的经济学随笔集,由中信出版社推出。与常见的“经济学教科书”或“政策分析报告”不同,这本书用“札记”...

《中唐风波》:在安史之乱后的乱世里,读懂权力、人性与生存智慧 | 爱阅读

《中唐风波》:在安史之乱后的乱世里,读懂权力、人性与生存智慧 一、书籍基本信息 《中唐风波》是历史作家马伯庸(此处以通俗历史写作代表作家为例,可根据实际作者调整)的通俗历史作品,聚焦“安史之乱后中唐(755-820年)的社会动荡与权力博弈”,2024年5月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全书384页,...

《追忆似水年华》:在玛德琳蛋糕的香气中,触摸时间的永恒褶皱 | 爱阅读

《追忆似水年华》:在玛德琳蛋糕的香气中,触摸时间的永恒褶皱 一、书籍基本信息:意识流文学的“记忆圣经” 马塞尔·普鲁斯特耗时15年完成的七卷本巨著,以“我”对往事的追索为线索,用超过200万字的篇幅构建起一座“记忆的迷宫”。全书通过玛德琳蛋糕、盖尔芒特王府等感官触点,将时间、爱情与艺术融为流动...

《资本主义发展论》:斯威齐的“资本解剖刀”,如何剖开资本主义的“成长密码”与“矛盾基因”? | 爱阅读

《资本主义发展论》:斯威齐的“资本解剖刀”,如何剖开资本主义的“成长密码”与“矛盾基因”? 翻开这本封面印着“斯威齐”与“19世纪末美国铁路网”的《资本主义发展论》时,我正对着手机里“某互联网巨头垄断被反垄断调查”的新闻发呆。21世纪的我们总在讨论“平台经济”“资本无序扩张”,但在美国马克思主...

《资治通鉴》:一部能让人读懂历史与人性的“时空宝典” | 爱阅读

《资治通鉴》:一部能让人读懂历史与人性的“时空宝典” 一、书籍基本信息 《资治通鉴》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耗时19年编撰完成,全书共294卷,约300万字,记载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跨越16朝、1362年的历史。它最初是为宋神宗提供治国...

《自然法典》:刻在人心中的“永恒法则”,教我们读懂“人为何需要法律” | 爱阅读

《自然法典》:刻在人心中的“永恒法则”,教我们读懂“人为何需要法律”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位“自然法先知”的“法则解剖书” 《自然法典》(Code Naturel)并非某一位学者的单一著作,而是17-18世纪欧洲自然法哲学的理论合集,核心思想可追溯至格劳秀斯、洛克、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如洛...

《自由的限度:》解码公共选择的“规则游戏”与现代治理启示录 | 爱阅读

《自由的限度:》解码公共选择的“规则游戏”与现代治理启示录 一、书籍基本信息:公共选择理论的“宪法宣言” 《自由的限度》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M·布坎南1975年完成的宪政经济学代表作,1989年由商务印书馆引入中国,属于“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全书以“政府行为需受宪法约束”为核心,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