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婚姻的镜子》:照见亲密关系里藏着的“小真相”与“小温柔” | 爱阅读

4周前 (09-08)读一读35

《婚姻的镜子》:照见亲密关系里藏着的小真相小温柔

一、书籍基本信息

这本书的作者是拥有15年婚姻家庭咨询经验的李念老师,2025年1月由暖光出版社推出,全书320页,封面设计特别戳人——不是常见的浪漫情侣照,而是一对夫妻的手:左手是妻子带着婚戒的手,指尖沾着面粉(像是刚揉完面团),右手是丈夫的手,正轻轻帮她擦掉指尖的面粉,背景是暖黄色的厨房灯光,像极了每个普通家庭里藏在烟火气里的温柔。它没有厚重的理论感,更像一本婚姻生活观察笔记,不管是已婚多年的夫妻,还是正准备进入婚姻的人,都能在里面找到共鸣。

二、书籍内容:不聊“大道理”,专讲“婚姻里的小疙瘩”

这本书最特别的地方,是把婚姻里那些说不出口的小矛盾拆成了36个真实案例,每个案例都像在说我家的事。比如为什么明明想关心对方,说出口却变成了指责”——书中记录了一对夫妻的故事:丈夫加班到深夜回家,妻子本来想问累不累,要不要煮碗面,结果开口却成了你怎么才回来?孩子今天哭着找爸爸你都不在,丈夫瞬间炸毛,两人吵到半夜。作者没有批评谁对谁错,而是帮他们拆解了情绪背后的需求:妻子其实是怕丈夫累坏,又委屈自己独自带娃;丈夫是觉得自己辛苦加班还被指责,没被理解。最后给出的小解法特别实在:下次先说出我担心你,再讲事情,比如老公你加班到这么晚,我好担心你累坏,不过孩子今天哭着找爸爸,明天能不能早点回来陪他十分钟呀?

还有夫妻之间要不要分你的钱我的钱’”这个超现实的问题,书中没有喊要AA制要全交给一方管的口号,而是分享了三对夫妻的不同做法:有对夫妻开了共同账户,每月各存50%收入用于家庭开支,剩下的各自自由支配;还有对夫妻是谁擅长管就谁管,妻子对数字敏感就负责记账,丈夫信任她,只要求每月看一次收支明细。这些案例没有标准答案,却让人明白:婚姻里的不是分对错,而是找适合两个人的方式

三、写作特点:像听咨询师朋友聊天,温柔却有力量

作者最会用画面感代替说教。比如写夫妻之间的冷战有多伤感情时,她没有说冷战会破坏信任,而是描述了一个场景:一对夫妻冷战三天,吃饭时坐在同一张桌子两端,筷子碰着碗的声音都透着尴尬,丈夫想开口道歉,又拉不下脸,只好假装看手机;妻子盯着碗里的饭,眼泪差点掉进去,却还是硬憋着。直到第四天早上,丈夫煮了妻子爱吃的馄饨,把醋瓶推到她面前,小声说上次你说这家馄饨馅大,我特意早起去买的,妻子咬着馄饨,眼泪终于掉下来,却笑着说醋放少了。这个场景没有华丽的词藻,却像发生在自己家一样真实——原来婚姻里的和好,从来不是谁先认错,而是谁先递出那碗馄饨

而且作者特别坦诚,会分享自己的婚姻小翻车经历:比如她曾因为丈夫忘记结婚纪念日而生气,冷战了两天,后来才发现丈夫偷偷给她买了她念叨了半年的项链,只是忘了纪念日当天拿出来。她笑着说原来男人的粗心里,也可能藏着没说出口的在意,这种不把自己当完美婚姻专家的真实感,让人读起来特别舒服,没有被教育的压力。

四、阅读体验:像在冬日里喝了一碗热汤,暖到心里

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正和先生因为谁来管孩子作业的事闹别扭——我觉得他总加班不管孩子,他觉得我不理解他工作的压力,两人每天说话都带着火药味,甚至有天晚上我躲在书房哭,觉得婚姻怎么这么累。直到翻到书中“‘分工不是分对错,而是分擅长’”那一节,作者说:有的夫妻里,妻子擅长耐心辅导作业,丈夫擅长带孩子运动,不用非要平均分配,找到彼此最擅长的事,反而能减少矛盾。

我突然就醒了——其实先生虽然不擅长辅导作业,但每天早上都会早起带孩子跑步,周末还会陪孩子拼乐高,这些都是他对孩子的爱,只是我之前只盯着他不管作业这一点。那天晚上,我主动给先生泡了杯茶,说以后孩子作业我来辅导,你多带他运动,咱们分工来,他愣了一下,然后笑着说早知道这样,我就不用每天偷偷查怎么辅导作业。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见了我之前忽略的小幸福,也照见了婚姻里沟通的小误区。读完后,我把书放在客厅的茶几上,现在我们偶尔有小矛盾,都会翻一翻,像找婚姻小字典一样,特别安心。

五、书籍评价与影响力:不止是“婚姻指南”,更是“亲密关系说明书”

这本书刚出版三个月,就在豆瓣拿到了8.9的高分,评论区里全是太真实了”“救了我的婚姻的声音。有位读者说:因为书中如何和伴侣聊原生家庭的方法,我第一次和老公聊起了小时候的事,原来他一直怕我不喜欢他妈妈,才不敢提,聊开后,我们的关系近了好多;还有位读者分享:我和先生结婚十年,最近总觉得没话说,看了书中每天十分钟废话时间”’的建议,每天睡前聊十分钟今天发生的小事,比如楼下便利店的包子涨价了’‘今天看到一只超可爱的猫,慢慢又找回了刚恋爱时的感觉

而且这本书还被很多婚姻家庭咨询机构推荐,甚至有社区把它作为夫妻成长营的共读书目,组织夫妻一起讨论书中的案例,很多夫妻说原来不是只有我们家有矛盾,大家都一样,这样反而不慌了。知名婚姻心理学家张怡筠也评价这本书:它没有把婚姻写成完美的童话,也没有把矛盾写成不可调和的战争,而是告诉我们:婚姻里的不完美才是常态,重要的是学会在不完美里找幸福。这才是对婚姻最真诚的解读。

六、书籍核心价值:帮你照见婚姻里的“小误区”,找回“藏在细节里的爱”

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不是学会了多少解决婚姻矛盾的技巧,而是慢慢明白:婚姻不是找一个完美的人,而是和一个人一起,慢慢学会包容不完美。以前我总觉得,好的婚姻应该是不吵架、不冷战、什么都一致,但这本书让我知道,真正的婚姻里,有吵架、有误会、有说不出口的在意,这些都是正常的;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看见对方的心意,学会好好说话学会在小事里找温暖”——比如他记得你不吃香菜,她记得你爱喝冰可乐,这些小细节,才是婚姻里最珍贵的东西。

而且这本书还教会我:婚姻里的镜子,不仅照见对方,也照见自己。以前我总觉得是先生不懂我,后来才发现,我也没好好听他说”——他加班时的压力,他想陪孩子却没时间的愧疚,这些我之前都没认真听过。现在我学会了先听再说,婚姻里的火药味少了很多,烟火气多了很多。

七、与当下社会热点的关联:回应“婚姻焦虑”,给出“温柔的解法”

现在网上总在讨论婚姻是围城吗”“为什么越来越多人不想结婚,很多人对婚姻充满焦虑,觉得婚姻会失去自由”“会有很多矛盾。而这本书正好回应了这种焦虑——它没有说婚姻一定很美好,而是说婚姻里有矛盾,但也有很多小幸福,这些小幸福,值得我们去珍惜

比如面对婚后失去自我的担心,作者说:好的婚姻不是两个人变成一个人,而是两个人变成更好的自己’——你可以继续喜欢追剧,他可以继续喜欢打球,不用非要一起做所有事,保留彼此的小空间,反而能让婚姻更长久。这种观点像一股暖流,让对婚姻迷茫的人明白:婚姻不是牺牲,而是陪伴;不是完美,而是一起成长

最后,想分享书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婚姻这面镜子,照见的从来不是完美的彼此,而是愿意为对方改变一点的心意——可能是多煮一碗馄饨,可能是多听一句话,可能是多给一个拥抱,这些一点,慢慢就成了婚姻里最暖的光。如果你正处在婚姻的小迷茫里,或者对婚姻有小担心,那这本《婚姻的镜子》一定值得一读——它不会给你完美婚姻的模板,却会帮你找到属于你们的小幸福

“《婚姻的镜子》:照见亲密关系里藏着的“小真相”与“小温柔”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用真实与细节,讲好人间故事 | 爱阅读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用真实与细节,讲好人间故事 一、书籍核心价值:非虚构写作的“全能指南” 这本书像一把瑞士军刀,拆开是50余位普利策奖得主、奥斯卡编剧的实战经验,合起来是一本覆盖非虚构写作全流程的“方法论圣经”。从如何挖掘一个能引发共鸣的主题(比如书中提到的“婴儿被劫案”如何通过细节选择升...

《汉魏六朝诗论丛》:在“诗心的褶皱”里,读懂“中国诗歌的原初密码” | 爱阅读

《汉魏六朝诗论丛》:在“诗心的褶皱”里,读懂“中国诗歌的原初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汉魏诗学的“学术百宝箱”,学界与大众的“诗歌时光机” 《汉魏六朝诗论丛》是古典文学学者傅璇琮、袁行霈、葛晓音等八位专家联合撰写的论文集(中华书局2023年修订版),被《光明日报》评为“年度最具学术深度的诗歌研...

《航空港:一部揭开机场神秘面纱的行业史诗》 | 爱阅读

《航空港:一部揭开机场神秘面纱的行业史诗》 一、书籍基本信息:机场跑道上的"社会解剖课" 阿瑟·黑利1968年创作的《航空港》像架精密的CT扫描仪,用72小时的时间切片,将芝加哥奥黑尔机场解剖成微型社会模型。这部被《纽约时报》评为"改变人类对交通枢纽认知"的小说,不仅被改编成同名电影,更成为航...

《好的孤独》:当独处成为礼物,我终于读懂了生命的另一种丰盈 | 爱阅读

《好的孤独》:当独处成为礼物,我终于读懂了生命的另一种丰盈 去年深秋,我在图书馆角落翻到《好的孤独》时,封面是幅淡墨画——一个人坐在老藤椅上,膝头摊开一本书,窗外是飘着银杏叶的街道,标题字体像被风揉过的云,温柔又疏离。翻到第一章,作者写:“孤独不是‘没人陪’,是‘我与自己,与世界,与所有未说出...

《黑暗的心》:一场关于人性与殖民的灵魂叩问 | 爱阅读

《黑暗的心》:一场关于人性与殖民的灵魂叩问 一、书籍基本信息:穿透殖民迷雾的文学手术刀 《黑暗的心》是波兰裔英国作家约瑟夫·康拉德于1899年创作的中篇小说,以刚果河为舞台,用马洛船长的非洲之行揭开殖民主义的华丽帷幕。这部不足百页的作品,却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剖开了帝国主义扩张下人性的扭曲与文...

《黑色巨塔》:当手术刀划开体制的褶皱,我们看见人性的光与疮 | 爱阅读

《黑色巨塔》:当手术刀划开体制的褶皱,我们看见人性的光与疮 作为一名在医院急诊科实习过三个月的“半吊子医学生”,拿到《黑色巨塔》时,我以为这不过是又一本揭露医疗黑幕的“爽文”。但翻到第73页——那个暴雨夜,急诊室主任举着CT片对住院医师吼“你以为患者是来听你讲学术的?他们是来要命的!”——我突...

《黄囊穴髓》:一本把“风水玄学”熬成“生活浓汤”的民间智慧手册 | 爱阅读

《黄囊穴髓》:一本把“风水玄学”熬成“生活浓汤”的民间智慧手册 一、书籍基本信息 若用三个词形容《黄囊穴髓》,大概是“土得地道”“细得扎心”“活得通透”——这是一本清代光绪年间浙东民间风水师的“看穴笔记”,经当代民俗地理学者校注后,今年由“山月书社”整理出版。全书约18万字,分“穴体辨”“气脉...

《极简主义》:用减法撬动人生重量的生活革命 | 爱阅读

《极简主义》:用减法撬动人生重量的生活革命 一、书籍基本信息:从美国车间到全球的生活实验 《极简主义》是美国两位前企业高管乔舒亚·菲尔茨和瑞安·尼科迪默斯合著的"反消费主义宣言"。2011年首版即引发轰动,中文版由江西人民出版社于2017年引进,书中记录了两位作者从年薪六位数却深陷债务危机,到...

《最美不过诗经》:在烟火人间,打捞三千年前的温柔 | 爱阅读

《最美不过诗经》:在烟火人间,打捞三千年前的温柔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会呼吸的译注本” 《最美不过诗经》是青年作家李颜垒的《诗经》通俗读本,2010年首次出版后风靡全国,2019年推出典藏版。全书精选《诗经》中30余篇经典诗作,围绕爱情、劳作、战争等主题划分为七大章节,如“情为何物”“男耕...

《做一个内核稳定的成年人》:当情绪不再“随风倒”,我终于活成了自己的“定海神针” | 爱阅读

《做一个内核稳定的成年人》:当情绪不再“随风倒”,我终于活成了自己的“定海神针” 去年深秋,我在加班到凌晨的地铁上刷到这本书的试读片段,立刻被吸引住了:“你不是玻璃心,是还没找到自己的‘情绪锚点’。”那一刻,我盯着手机屏幕,想起上周因为同事一句“你这个方案不行”,躲在卫生间哭了半小时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