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秉常:传奇一生的爱国将领 │ 游曲靖
邱秉常:传奇一生的爱国将领 宣威板桥邱家屯村的老人们总记得,村口那棵三人合抱的老青冈栎树下,曾坐着位穿粗布对襟衫的白发老人。他总爱用布满老茧的手摩挲树皮上的刀痕,絮絮说着"当年跟着队伍过虎头山"的故事。直到1978年深秋,这株见证了一个世纪风雨的老树,终于送走了它最忠实的守望者——邱秉常。...
曲靖昆明电波观测站110雷达:从“大地球”到国家工业遗产的跌宕史诗 │ 游曲靖
曲靖昆明电波观测站110雷达:从“大地球”到国家工业遗产的跌宕史诗 一、1959-1977:18年磨一“盾”,中国雷达的“自力更生” 1.深山里的“绝密工程”——1581块玻璃钢板拼出的44米巨球......
曲靖110雷达:深山里的电磁传奇,三代人的天空守望 │ 游曲靖
曲靖110雷达:深山里的电磁传奇,三代人的天空守望 在云南东部,乌蒙山脉的褶皱里,一座灰白色的混凝土建筑静卧山间。它没有醒目的标识,却曾是中国西南边境最敏锐的“电磁耳目”;它退出国防一线已逾二十载,至今仍在为气象预报、空间监测输送数据。它就是曲靖昆明电波观测站110雷达——我国首台...
曲靖之所以是“世界天成花园” │ 游曲靖
曲靖之所以是"世界天成花园" 乙巳暮春,余赴珠江源。车近曲靖,但见金浪翻涌,无边无际,暖风拂过,暗香袭人,恍然置身诺亚方舟,漂向黄金彼岸。及至下车,方知此乃罗平油菜花海。但见田畴如毯,菜花似锦,峰林三两矗立,白云几缕飘荡。土屋茅舍,忽隐忽现于花海;布衣农人,时走时歇于阡陌。更有少女着蓝布衫、系...
探秘珠江源头的千年文脉:曲靖爨文化博物馆的独特魅力 │ 游曲靖
探秘珠江源头的千年文脉:曲靖爨文化博物馆的独特魅力 曲靖爨文化博物馆以“小而精”的姿态,将千年历史凝练于方寸之间。这里不仅是碑刻的栖息地,更是文化创新的试验场。从书法课堂的稚嫩笔触到国际论坛的学术激荡,从街巷间的爨字招牌到舌尖上的爨菜风味,这座珠江源头的文化地标,正以鲜活的方式讲述着中华文...
曲靖传奇:护国上将殷承瓛的刀锋与墨韵 │ 游曲靖
曲靖传奇:护国上将殷承瓛的刀锋与墨韵 在云贵高原的晨雾里,滇中大地的风掠过茶马古道,总会卷起一段尘封的剑气与墨香。殷承瓛,这位从曲靖陆良走出的护国上将,他的一生恰似一卷波澜壮阔的史书,在辛亥革命与护国烽火的熔炉中,锻造出不朽的篇章。......
乌蒙山里的星火:记会泽首任县委书记蒋开榜 │ 游曲靖
乌蒙山里的星火:记会泽首任县委书记蒋开榜 会泽县尚德乡大木厂村的晨雾还未散尽时,老人们总会指着村口那棵歪脖子皂角树说:"瞧那树桠桠,像不像当年蒋开榜捆书捆的绳结?"九十多年过去,树皮上的勒痕早已长成树瘤,可关于那个穿粗布短打的少年如何点燃乌蒙山星火的故事,仍在山风里轻轻传唱。......
师宗传奇将领马秀廷:从边地少年到护国名将 │ 游曲靖
师宗传奇将领马秀廷:从边地少年到护国名将 在云南师宗县的群山之间,至今仍流传着这样一位将军的故事:他三岁丧父,少年从军,曾在中法战争中与法军血战,花甲之年又率部阻击叛军,保卫桑梓。他就是马秀廷,一位从滇南大地走出的民族英雄。......
叶琳:从缠足童养媳到万里长征的铿锵玫瑰 │ 游曲靖
叶琳:从缠足童养媳到万里长征的铿锵玫瑰 命运的枷锁:童养媳的苦难童年 1914年6月,云南曲靖麒麟区三宝镇桥头村的一个贫苦农家,一声婴儿的啼哭划破了寂静。父亲因痨病早逝,家中仅靠母亲务农维生。8岁那年,年幼的叶琳被送入邻村赵家当童养媳,成为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她的双脚被裹成“三寸金莲”,每日...
深山“9804”:一部机器三厂的铁血与柔情 │ 游曲靖
深山“9804”:一部机器三厂的铁血与柔情 山坳里的军工图腾(1965-1979) “哈德门香烟”封存的秘密。1965年,几名军人踏勘陆良县芳华镇龙潭沟,向导接过两包“哈德门”香烟,被叮嘱“把今天的事烂在肚子里”。次年,数千军民开进深山,肩扛手凿四年,建起代号“9804”的军工厂。厂区由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