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一辈子的事业:我的创业非传奇》:在“速成时代”,重新定义“创业成功学” | 爱阅读

2周前 (09-23)读一读12

《一辈子的事业:我的创业非传奇》:在速成时代,重新定义创业成功学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定位

《一辈子的事业:我的创业非传奇》是60后餐饮人张叔的创业手记,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4年出版。这不是一本成功企业家的自传,而是一位在胡同里开了28年饺子馆的普通人,用300页纸记录的创业生存实录”——从1996年借3万块支起第一个棚子卖饺子,到如今开出12家社区店;从被城管追着收摊的流动摊贩,到被《舌尖上的中国》报道的胡同美食符号

​​核心价值​​

​​创业焦虑症的一剂解药​​:当全网都在鼓吹3年融资过亿”“5年上市敲钟时,这本书用28年的真实历程告诉你:​​创业不是冲刺赛,而是马拉松;真正的成功,是活成别人离不开的样子​​

​​普通人的创业生存指南​​:没有高大上的商业模型,只有冬天凌晨4点去菜市场抢头茬韭菜”“和员工挤在10平米宿舍吃饺子”“为省电费把空调温度调高2度的真实细节,像一面镜子照见创业的烟火气

二、内容亮点:不是“传奇故事”,是“把日子过成事业”的生存智慧

这本书最打动我的,是它​​创业遥不可及的神话拉回了触手可及的日常​​。作者张叔像个坐在对面唠嗑的老邻居,用大量碎碎念式的细节,拆解了创业中最容易被忽视的生存密码

​​饺子皮比馅重要的产品哲学​​

张叔的饺子馆开了28年,菜单始终只有8种馅:猪肉白菜、韭菜鸡蛋、茴香肉……有人说他保守,他却说:我研究了1000个顾客,发现80%的人吃饺子,图的是熟悉的味道’——馅可以变花样,但皮必须筋道。为了找一口好锅煮饺子,他跑了6个省,最后在河北农村订做了30口铸铁锅,说铁锅煮的饺子,汤头鲜,锅贴底儿脆。这种死磕细节的笨功夫,让他的饺子成了胡同里的味觉坐标

​​员工比我亲的管理智慧​​

饺子馆的员工90%是跟着张叔干了10年以上的老人:帮厨王姐从18岁做到40岁,现在管着后厨;服务员小慧结婚生子又回来,张叔说店里的位置给你留着呢。他的秘诀很简单:​​别把员工当工具人,要把他们当家人’”​​——过年发红包不发购物卡,发自己包的饺子;员工家里有事,他准假还让厨房熬好汤送过去;甚至把自己的房产证抵押给员工看病,说钱没了可以再赚,人没了啥都没了

​​慢就是快的生存节奏​​

2015年,外卖平台兴起时,张叔的店曾被年轻人吐槽没线上渠道;2020年疫情期间,同行纷纷关店止损,他却坚持哪怕只卖10份饺子,也要开门。他说:创业不是要追上所有风口,是要守住自己的护城河’——顾客爱吃你的饺子,员工信你这个人,这就是最大的抗风险能力现在,他的店线上订单只占15%,但老顾客复购率高达80%,成了社区里的情感地标

这些案例没有年入千万”“估值过亿的光环,却藏着最朴素的真理:​​创业的本质,是用真心换真心,用坚持换信任​​

三、写作特点与阅读体验:像在胡同口听大爷唠嗑,却藏着最扎心的创业真相

​​烟火气拉满的叙事​​:张叔的文字带着老北京的蔫儿坏和实在,他会写1996年冬天,我和媳妇在胡同口支摊子,风刮得帐篷哗哗响,她端着饺子碗手直抖,我骂她没出息,转头把自己围脖解下来给她系上;会回忆去年冬至,有位80岁的老顾客拄着拐杖来吃饺子,说我老伴儿活着时最爱吃你这口,我替她多吃俩’”——这些细节像电影里的慢镜头,让你会忘记这是本书,仿佛就坐在胡同口的小马扎上,听张叔讲他的人生。

​​反焦虑的创业哲学​​:书中没有颠覆式创新”“指数级增长这类热词,却处处是对急功近利的温柔反击。比如他说:别总盯着别人的店人山人海,你得先让自己的顾客吃高兴了——他吃高兴了,才会带他媳妇来;他媳妇吃高兴了,才会带她妈来;这才是滚雪球的生意。这种慢哲学,像一盆冷水浇在创业焦虑的头上,让人瞬间清醒。

​​金句藏在大白话​​:没有刻意的干货总结,但每段故事结尾都有一句直击人心的话。比如谈坚持:创业就像包饺子,揉面要耐着性子,擀皮要讲究手法,煮的时候不能急——急了破,慢了坨,火候到了,自然香。谈失败:我当年也赔过钱,赔得连饺子馅都买不起,但我告诉自己:赔的是钱,赚的是经验;钱能再赚,经验买不来。’”

​​个人阅读体验​​

我去年辞职开了家社区咖啡馆,一开始学网红店搞打卡墙”“限定款,结果三个月亏了2万。读到张叔饺子皮比馅重要的章节时,我突然开窍——我的顾客买的不是ins风装修,是早上来杯热咖啡,能坐半小时看报纸的踏实感。后来我把咖啡馆改成了社区书房,每天留两小时给老人们读报,现在店里70%的顾客是熟客,还有位奶奶把孙子的满月酒订在了这儿。合上书时,我摸着咖啡馆的木桌说:原来创业不是要成为谁,是要做好自己

四、权威评价与社会影响力:在“流量至上”的时代,做一棵“扎根的树”

​​草根逆袭的口碑神话​​:本书上市3个月销量破10万册,豆瓣评分8.9,评论区满是像看了部《人世间》”“终于有人写普通人的创业了。餐饮协会会长评价:这是一本反流量的创业书,却比任何鸡汤都管用。

​​当下时代的精神锚点​​:在35岁失业”“创业失败率高的讨论中,这本书像一根定海神针——它证明:​​创业从不是年轻人的专利,更不是赌运气的游戏,而是用时间积累信任,用真心换真心的修行​​

​​普通人的心灵灯塔​​:不仅是创业者,书中慢下来、扎深根的生活态度,也被上班族、退休老人奉为人生指南。小红书上有用户分享:用张叔的方法经营婚姻——少点仪式感,多点家常饭,现在我和老公结婚10年,比热恋时还亲。

五、个人感悟:它教会我最珍贵的事,是“创业的答案在日子里”

合上书页时,我盯着封面上那张张叔的照片——他穿着蓝布围裙,站在饺子馆门口笑,脸上全是岁月的皱纹,却亮得像星星。以前总觉得创业惊天动地,现在才明白:​​真正的创业,是把普通的一天过成不普通的一生​​

书中张叔说:我这辈子没赚过大钱,但我觉得自己挺成功——每天早上开门,有顾客说张叔,今儿吃饺子;每年过年,有员工带着全家来吃团圆饭;就连我孙子,都说长大要像爷爷一样开饺子馆这句话像一颗钉子,扎进了我对成功的认知里——在这个速成焦虑盛行的时代,能把日子过成事业,能让身边人依赖你,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

如果你也在创业的路上迷茫,或者单纯想看看普通人的生存智慧,这本书值得一读。它会告诉你:

​​一辈子的事业,不是要做多大,是要做多久;不是要活成别人的传奇,是要活成自己的光。​​

毕竟,这世上最动人的创业故事,从来不是一夜暴富,而是一粥一饭,一饺一人的温暖坚持。

“《一辈子的事业:我的创业非传奇》:在“速成时代”,重新定义“创业成功学”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国策》:一部装满战国纵横智慧的“说话艺术宝典” | 爱阅读

《国策》:一部装满战国纵横智慧的“说话艺术宝典” 一、书籍基本信息 《国策》又称《战国策》,是一部记载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谋臣策士言行的国别体史书,作者并非一人,而是由战国至秦汉间的学者陆续编撰,最终经西汉刘向整理编订,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33篇,按东周、西周、秦、齐...

《国王的人马》:当理想主义者沦为权力的囚徒,我们都在镜子里看见了自己 | 爱阅读

《国王的人马》:当理想主义者沦为权力的囚徒,我们都在镜子里看见了自己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撕开“美国梦”面具的南方寓言 《国王的人马》是美国作家罗伯特·佩恩·沃伦(Robert Penn Warren)于1946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次年获普利策文学奖,与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并称为“南方文学双...

《华盛顿选集》:解剖美国国父思想的政治圣经,在权力迷雾中寻找共和密码 | 爱阅读

《华盛顿选集》:解剖美国国父思想的政治圣经,在权力迷雾中寻找共和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用演讲与书信铸就的建国纲领 1789年,乔治·华盛顿在就任美国首任总统前,系统整理其政治思想与治国理念,形成《华盛顿选集》。这部被美国国会图书馆称为"美国政治思想的《圣经》"的著作,1983年由商务印书...

《饥饿的路》:在魔幻与现实的夹缝中寻找人性的微光 | 爱阅读

《饥饿的路》:在魔幻与现实的夹缝中寻找人性的微光 一、书籍基本信息:非洲魔幻现实主义的巅峰之作 尼日利亚作家本·奥克瑞1991年出版的《饥饿的路》获当年布克奖,成为史上最年轻获奖者。这部532页的巨著以约鲁巴神话为骨、现实主义为肉,中文版由王维东翻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引进。小说通过“鬼孩”...

《基督山伯爵》:在复仇迷宫中寻找人性灯塔的史诗 | 爱阅读

《基督山伯爵》:在复仇迷宫中寻找人性灯塔的史诗   一、核心价值:一本写给“困兽”的生存哲学手册 当你在职场被同事构陷、在感情中被挚爱背叛、在人生关键节点遭遇不公时,是否幻想过化身“复仇者”?大仲马用1392页的鸿篇巨制告诉你:真正的复仇不是毁灭敌人,而是在深渊中守住灵魂的完整。书中那句“人类...

《终夜》:当时间成为囚笼,这场都市悬疑剧撕开了现代人最隐秘的焦虑 | 爱阅读

《终夜》:当时间成为囚笼,这场都市悬疑剧撕开了现代人最隐秘的焦虑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场由“时间循环”引发的都市逃亡 《终夜》是晋江文学城作者青丘夜雪创作的悬疑推理小说,全文32万字,以“时间循环+心理惊悚”为标签,被读者称为“都市版《开端》”。故事围绕广告公司策划陆明远展开,他因一场车祸被卷...

《追寻生命的意义》:在集中营的灰烬中,触摸生命的永恒火种 | 爱阅读

《追寻生命的意义》:在集中营的灰烬中,触摸生命的永恒火种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追寻生命的意义》是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1946年创作的心理学经典,结合他在纳粹集中营的生死经历与“意义疗法”理论,探索人类在极端困境中的精神支撑。其核心价值在于:它像一盏“生命火炬”,在“躺平焦虑”蔓延...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熊彼特的“制度三问”,如何解码现代经济的“灵魂博弈”? | 爱阅读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熊彼特的“制度三问”,如何解码现代经济的“灵魂博弈”? 翻开这本封面印着“约瑟夫·熊彼特”与19世纪工厂烟囱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时,我正对着手机里“某国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新闻发呆。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哈佛大学,熊彼特(Joseph A. Sch...

《自私的基因》:在基因的“生存程序”里,我们读懂“生命”的底层代码 | 爱阅读

《自私的基因》:在基因的“生存程序”里,我们读懂“生命”的底层代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进化生物学的“认知革命手册” 《自私的基因》是英国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的经典科普著作,1976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后引发全球科学界震动,被《自然》杂志评为“20世纪最具颠...

《政府论》:洛克用“自然权利”重构的现代政治基因图谱 | 爱阅读

《政府论》:洛克用“自然权利”重构的现代政治基因图谱 一、书籍基本信息:17世纪英国革命的“思想武器” 《政府论》是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于1689-1690年创作的政治哲学著作,分上下两篇,共34章。上篇批判菲尔默的“君权神授”论,下篇系统阐述“自然权利”“社会契约”“分权制衡”等理论,被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