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向阳而生:柱子哥的抗癌指南》:一本用生命写就的“抗癌工具箱”与心灵灯塔 | 爱阅读

3周前 (09-19)读一读22

《向阳而生:柱子哥的抗癌指南》:一本用生命写就的抗癌工具箱与心灵灯塔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不鸡汤的抗癌生存手册

作者柱子哥(周韵娇)是复旦大学法学院硕士、金融从业者,28岁确诊滤泡型淋巴瘤2级4期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两种罕见病叠加的发病率仅千万分之七。2020年出版的《向阳而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励志故事集,而是以项目管理思维构建的抗癌全流程指南。书中既有病历管理模板、医保报销攻略等硬核干货,也有对婚姻、生育、职场关系的犀利反思,更穿插着病房里的生死观察与哲学思考。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豆瓣评分9.1,被读者称为抗癌界的《生存手册》+《人间观察笔记》

二、核心价值:从绝境求生与病共舞的认知革命

这本书最颠覆性的价值在于:它撕碎了癌症=死亡的恐惧滤镜,将抗癌从一场被动挨打的战役,转化为一场需要科学规划、资源整合与心理建设的人生项目

对患者:书中提供病历时间轴管理法”“经济毒性应对策略等工具,让读者学会像管理项目一样掌控治疗进程。例如,柱子哥用思维导图拆解化疗周期、复查节点、药物副作用,甚至将如何向医生提问列成清单,避免因信息差耽误治疗。

对家属:书中直言不讳地探讨如何平衡照顾病人与自我生活”“如何应对亲友的过度关心或冷漠,甚至教家属如何写遗愿清单与病人坦诚沟通生死。

对社会:在35岁危机”“职场内卷盛行的当下,书中处境决定心态,而非特立独行”“脆弱是人类的共通语言等观点,让健康人也能从中获得应对生活变故的勇气。

最戳我的句子:

我们终将失去彼此,却永远做不好心理准备,永远有后悔不已的未尽感。”——这句话让我想起外婆去世时,我因工作没能见她最后一面的遗憾。柱子哥用病房里的生死故事告诉我:珍惜当下不是口号,而是需要具体行动的技术活

三、内容亮点:比小说更跌宕的真实人生,比科普更温暖的方法论

1. “硬核工具箱:抗癌也能标准化作业

柱子哥将金融从业者的理性思维发挥到极致:

病历管理:设计时间轴+症状+检查报告三栏表格,避免复诊时遗漏关键信息;

经济规划:对比不同医保政策、商业保险条款,甚至教患者如何申请慈善赠药;

医患沟通:列出必须问医生的10个问题,比如这个治疗方案的成功率是基于哪些数据?”“副作用的应对方案有哪些?

这些细节让我想起自己陪家人看病时的手忙脚乱——如果早看到这本书,或许能少走很多弯路。

2. “人间真实录:病房里的微型社会

书中没有回避治疗中的狼狈:化疗后呕吐到虚脱、骨髓穿刺的剧痛、因免疫力低下反复感染……但更震撼的是对人性复杂面的刻画:

有病友因经济压力偷偷减少药量;

有家属在病人去世后立刻删除微信;

也有陌生人主动捐献骨髓,只因不想让另一个家庭经历同样的痛苦

这些故事像一面镜子,照出疾病如何放大人性的光明与阴暗,也让我重新思考:如果有一天自己或亲人面临绝境,该如何守护内心的善意?

3. “女性视角:当抗癌撞上婚育焦虑

作为28岁的已婚女性,柱子哥直面了社会对女性患者的双重规训:

婆婆暗示不能生育就离婚

同事议论年轻轻得癌,肯定是作息不规律

医生轻描淡写地说先治疗白血病,强直性脊柱炎忍忍就好

她用一句在婚姻里,我从不高估爱而低估人性道破现实,又用做自己简直是最轻松的事鼓励读者挣脱外界期待。这种温柔而锋利的表达,让无数女性读者直呼被看见

四、写作特点:理性与感性的冰火两重天

1. “:项目管理思维贯穿全文

柱子哥将抗癌拆解为目标设定-资源整合-风险控制-复盘优化的闭环,甚至用SWOT模型分析不同治疗方案的优劣。这种去情绪化的叙述方式,让复杂的治疗过程变得清晰可控,仿佛给读者递了一把打开绝境的钥匙

2. “:病房里的诗意与幽默

书中不乏金句与神比喻:

形容化疗副作用:像被卡车碾过,再被泼了一桶硫酸

描述病友群:像黑暗里的星星灯串,成了沉沉暗夜里的满天星

反思生死:死去之后,我们无法再获得被记得的证明,就像不曾存在过一样。

这些文字既有东北姑娘的直爽,又带着法学院毕业生的思辨,让人在笑中带泪里获得力量。

五、阅读体验:像在听闺蜜聊天,却收获了人生导师的智慧

翻开这本书,就像坐在病房的折叠椅上,听柱子哥一边输液一边唠嗑:

她会吐槽体检报告上的建议随访就是医生版的下次一定’”

会调侃医保报销流程比迷宫还复杂

也会突然严肃地说别等生病了才想起爱自己

这种真实到扎心的叙述方式,让我在阅读时频频点头:不就是我吗?而书中提供的解决方案,又让我忍不住拍大腿:原来可以这样做!

最触动我的瞬间:

当读到柱子哥说我要把每一天都过成生前道别会’”时,我突然意识到: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却忘了生活本就充满变数。这本书像一记警钟,提醒我珍惜当下,也教会我如何在无常中寻找确定感。

六、书籍评价与影响力:从病友圣经到社会共情催化剂

1. 读者口碑:豆瓣9.1分,百万读者云陪诊

癌症患者:像黑暗中的手电筒,让我知道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家属:终于有一本书教我们如何科学照顾病人,而不是只会哭

健康人群:看完后立刻给父母买了商业保险,并开始定期体检

2. 社会认可:抗癌领域的破圈之作

被《人民日报》、央视网等媒体报道,称其为中国版《当呼吸化为空气》

入选2020年度中国好书候选名单;

衍生出柱子哥抗癌社群,汇聚数万名患者及家属,形成独特的互助文化。

3. 时代意义:当内卷遇上健康危机

996”“35岁危机盛行的当下,这本书像一面镜子,照出我们对健康的忽视与对生命的轻慢。柱子哥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真正的向阳而生,不是无视风险地冲刺,而是学会在不确定性中守护内心的光。

七、为什么推荐这本书?

如果你:

正在与疾病斗争,需要一份抗癌生存指南

身边有患者,想学会如何科学陪伴;

渴望在焦虑的时代里,找到掌控生活的勇气;

单纯想读一个真实、温暖又充满力量的故事……

那么,《向阳而生》绝对值得放入你的书单。它不会告诉你癌症不可怕,但会教你如何与癌症和平共处;它不会粉饰生活的残酷,但会让你相信:即使身处绝境,我们依然可以选择如何活着。

最后,用柱子哥的话结尾:

人生没有标准答案,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书写自己的故事。

愿这本书,成为你故事里的一束光。

“《向阳而生:柱子哥的抗癌指南》:一本用生命写就的“抗癌工具箱”与心灵灯塔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勾心斗角》:在“笑脸背后”,读懂“人性的暗河” | 爱阅读

《勾心斗角》:在“笑脸背后”,读懂“人性的暗河” 一、书籍基本信息:职场与家庭的“人际显微镜”,当代人的“生存启示录” 《勾心斗角》是作家马伯庸2020年推出的现实主义小说,被《人民日报》评为“年度最具烟火气的人际寓言”,上市两年销量破200万册,入选“豆瓣读书职场类Top10”。故事以“广告...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场童话里的“心灵急救”,教我们与自己和解 | 爱阅读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场童话里的“心灵急救”,教我们与自己和解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不是“心理教材”,是“情绪低落时的温暖解药”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英国作家罗伯特·戴博德的心理学童话,1997年出版后被译成20多种语言,全球销量超500万册,被《卫报》称为“英国国民心理咨...

《撼龙经》:一部解锁龙脉密码的“地理圣经” | 爱阅读

《撼龙经》:一部解锁龙脉密码的“地理圣经” 一、书籍基本信息:从唐代典籍到风水界的“龙脉图谱” 《撼龙经》是唐代风水大师杨筠松(号“救贫仙人”)晚年闭门十载完成的形峦派核心典籍,2010年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整理出版,配以“九星龙脉图”“水口闭合示意图”等24幅木刻地形图。全书以“龙脉九形”为核...

《呼兰河传》:在萧红的东北小城里触摸时代的裂痕与温情 | 爱阅读

《呼兰河传》:在萧红的东北小城里触摸时代的裂痕与温情 一、书籍基本信息:民国文坛的"东北叙事明珠" 《呼兰河传》是民国女作家萧红于1940年创作的自传体小说,202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经典文学典藏"系列精装本。这部被鲁迅称为"北方人民的民间传说"的作品,以东北小城呼兰河为舞台,用孩童视角解...

《化学原论》:用原子之眼重构物质世界的认知革命 | 爱阅读

《化学原论》:用原子之眼重构物质世界的认知革命 一、书籍基本信息:从炼金术到现代化学的承袭之作 《化学原论》是英国化学家约翰·道尔顿于1808年出版的科学巨著,2023年由商务印书馆推出中文全译本。这本书以原子论为核心,系统阐述了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与物质组成规律,被视为近代化学从炼金术转向科学...

《幻想农场》:在田园牧歌里种出奇幻的治愈良药 | 爱阅读

《幻想农场》:在田园牧歌里种出奇幻的治愈良药 一、书籍基本信息:当“社畜”撞上“会下金币的母鸡” 《幻想农场》是晋江签约作者西子绪于2018年创作的现代奇幻轻喜剧,全文52.3万字,2020年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实体书,累计销量突破8万册。故事以“龙溪镇”为背景,将被迫辞职的社畜林洛,与神秘...

《黄金罗盘》:当真理仪指向未知,我们终于读懂了“成长”的形状 | 爱阅读

《黄金罗盘》:当真理仪指向未知,我们终于读懂了“成长”的形状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尘埃写就的奇幻成长圣经” 《黄金罗盘》是英国作家菲利普·普尔曼(Philip Pullman)“黑暗物质三部曲”的开篇之作,1995年出版后横扫全球,销量超1200万册,被译成40多种语言,斩获惠特布莱德奖...

《活着》:于苦难深渊中窥见生命本真 | 爱阅读

《活着》:于苦难深渊中窥见生命本真 一、书籍基本信息 (一)作者:余华,中国当代文学界极具影响力的作家,其作品以冷峻的笔触剖析人性,《活着》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自问世以来便引发广泛关注与热议。 (二)创作背景:这部作品创作于20世纪90年代,彼时社会正经历着剧烈的变革,人们在时代的浪潮中面临着诸...

《饥饿游戏》:当“生存游戏”撕开人性的面具,我们终于看清了“勇敢”的形状 | 爱阅读

《饥饿游戏》:当“生存游戏”撕开人性的面具,我们终于看清了“勇敢”的形状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鲜血写就的反乌托邦青春寓言” 《饥饿游戏》是美国作家苏珊·柯林斯(Suzanne Collins)于2008年出版的反乌托邦经典小说,首印仅20万册,却凭借“对极权社会的极致隐喻”和“青少年生存...

《基督教的本质》:当“神的画像”被人性拆解,我读懂了“信仰的镜中自己” | 爱阅读

《基督教的本质》:当“神的画像”被人性拆解,我读懂了“信仰的镜中自己” 一、书籍基本信息:费尔巴哈的“宗教手术刀”,用300页写透“神是人的本质的投影” 《基督教的本质》(Das Wesen des Christentums)是德国哲学家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于1841年出版的哲学经典,全书约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