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重商主义制度及其历史意义》:当19世纪德国学派撞上21世纪“逆全球化” | 爱阅读

4周前 (09-09)读一读22

《重商主义制度及其历史意义》:当19世纪德国学派撞上21世纪逆全球化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反潮流”的经济学小册子

《重商主义制度及其历史意义》是德国新历史学派领军人物古斯塔夫··施穆勒的代表作,2023年由东方出版中心推出中文译注本。这本184页的精装小书,像一把经济学考古铲,深挖16-18世纪欧洲重商主义政策与民族国家形成的共生关系。译者严鹏(华中师范大学教授)的导读堪称学术导游,不仅补全了德国历史学派的背景,还附上施穆勒未被广泛传播的《18世纪普鲁士丝绸工业》论文,让读者看清:重商主义不是过时政策,而是国家崛起的原始积累密码

二、核心价值:破解“国家与市场”的千年博弈

这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用历史演化论戳破了经济学界的两大迷思:

迷思一:重商主义是落后政策,自由贸易才是终极答案。

施穆勒用普鲁士丝绸工业的案例证明:当德国还是散装邦国时,重商主义的关税保护、产业补贴让丝绸从家庭作坊升级为规模化生产,最终推动德意志关税同盟成立——这不就是今天芯片战”“贸易战的19世纪翻版?

迷思二:经济法则放之四海而皆准

施穆勒直言:经济法则不是绝对的,而是具有时空特性。就像他笔下的腓特烈大帝,既能对英国商品加征关税,又能对荷兰商人开放市场——这种灵活重商主义,让我想起2020年疫情初期,某些主张小政府的学者突然呼吁国家干预经济——原来德国人100多年前就玩过这套现实主义变通

个人触动:读到施穆勒说历史上伟大的成就,产生于经济组织与政治权力同构的时代,我瞬间想起自己曾参与的工业遗产保护项目。那些被废弃的工厂,何尝不是重商主义时代国家-产业联动的遗迹?这本书让我明白:经济政策从来不是纯学术游戏,而是国家在历史舞台上的生存策略

三、内容亮点:用“显微镜”看重商主义的“AB面”

施穆勒的写作像一位学术侦探,用三大线索拆解重商主义:

线索一:经济演化的四阶段模型

他提出欧洲经济经历了乡村市镇领地邦国民族国家的进化,每个阶段都需要不同的政策工具。比如,中世纪的市镇靠行会垄断生存,而18世纪的民族国家则需要重商主义的贸易战争夺全球市场——这不就是从地方小老板到跨国巨头的升级路径?

线索二:重商主义的国家构建术

施穆勒揭露了一个残酷真相:重商主义的核心不是赚钱,而是造国家。他以神圣罗马帝国为例:由于货币区分散,各国竞相贬低货币,最终导致劣币驱逐良币”——这种内耗式竞争,让德国人痛定思痛,最终用关税同盟统一市场。读到这里,我忍不住想:今天的欧盟,是否也在重复这场重商主义2.0

线索三:被误解的零和博弈

施穆勒承认重商主义有狭隘性,但他更强调其合理性:当英国靠重商主义崛起后,却对落后国家宣扬自由贸易,这不就是登高抽梯?他引用李斯特的控诉:英国人靠《航海法令》富强,却告诉德国人自由竞争更好——这无异于让对手裸奔上赛场

金句点睛:

重商主义不是历史的终结,而是国家竞争的永恒工具——只要主权国家存在,它就不会退出舞台。

自由贸易论者畅想全球联合,却忘了历史上的重商主义战争,曾用殖民扩张与商业霸权连接世界。

四、写作特点:学术严谨与叙事趣味的“混搭风”

施穆勒的笔法像一位经济学段子手,让硬核理论变得好吃又好消化

历史细节控:他考证出,18世纪普鲁士丝绸工人每天工作14小时,但政府仍强制要求他们使用国产生丝——这种既压榨又保护的矛盾政策,让读者瞬间理解重商主义的父爱主义本质。

跨学科视角:书中穿插政治学、社会学甚至军事学。例如,分析重商主义与财政-军事国家的关系时,他引用委内瑞拉的例子:只要掌握财政和军事机器的国家希望血流成河,任何经济理论都是浮云。

画面感语言:形容重商主义时代时,他说:金银为血,商船作剑,国权凌驾万顷波涛。”——这哪是经济学著作?分明是经济学版《权力的游戏》

五、阅读体验:一场“烧脑”却“上瘾”的思想探险

真实体验:读前30页时,我被经济演化阶段”“领地邦国等概念炸得脑容量告急,但施穆勒用普鲁士丝绸工业这条主线串起所有碎片,像玩拼图游戏般逐渐清晰。读到德国人如何用关税同盟统一市场时,我忍不住拍案:原来德国模式的根,早在19世纪就埋下了!

社会评价:

豆瓣读者天人李子留言:译者的分析对理解原书很有帮助——只要多国竞争的格局还存在,重商主义的种种政策就不会消失。

熊彼特评价施穆勒:他的著作中最有价值的主题,包括经济政策与行政管理的关系、社会的阶级结构、工业组织形式——这些至今仍是经济学家的必修课

六、书籍评价与影响力:一部“没有终章”的经典

学术价值:这本书是第一部系统研究重商主义与国家形成关系的专著,填补了经济学思想史的空白。施穆勒的历史方法论,让读者明白:经济政策不是实验室产物,而是历史现场的应急方案

社会意义:在贸易战”“科技封锁横行的今天,施穆勒笔下残酷的重商主义竞争仿佛又复现于当下。他提醒我们:全球化从未终结,只是从重商主义1.0(殖民扩张)升级为重商主义2.0(技术霸权)。

个人推荐:如果你对以下问题好奇,这本书会给你思想暴击

为什么德国能从散装邦国崛起为工业强国?

今天的芯片战”“贸易战,与19世纪的丝绸战争有何本质区别?

经济政策真的能超越国家利益吗?

最后一句安利:

读这本书,就像坐上一台经济学时光机’——从16世纪的汉萨同盟商船,到19世纪的普鲁士工厂,再到21世纪的贸易战现场,你会看到:重商主义从未消失,它只是换上了不同的皮肤,继续在国家竞争的舞台上狂欢。

“《重商主义制度及其历史意义》:当19世纪德国学派撞上21世纪“逆全球化”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管理学》:在乐高积木与咖啡渍的交响中,解码组织生存的艺术 | 爱阅读

《管理学》:在乐高积木与咖啡渍的交响中,解码组织生存的艺术 一、书籍基本信息:管理学的“瑞士军刀” 罗宾斯《管理学》第15版以“情境-战略-执行”三螺旋模型重构经典框架,将泰勒的科学管理与数字时代的敏捷方法熔于一炉。全书通过星巴克门店运营、特斯拉生产流水线等200+真实案例,构建起从战略规划到...

《好人难寻》:在南方公路的尘土里,触摸人性的深渊与救赎 | 爱阅读

《好人难寻》:在南方公路的尘土里,触摸人性的深渊与救赎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场关于“善与恶”的南方哥特式寓言 《好人难寻》是美国文学大师弗兰纳里·奥康纳的短篇小说代表作,收录于1953年出版的同名小说集(新星出版社,2020年)。这部被视为“20世纪最尖锐的道德寓言”的作品,通过一个普通家庭在...

《痕深刀浅》:金木要用6.89万字写就的“武侠情感诗”,传统江湖里的时间与爱情的双重变奏 | 爱阅读

《痕深刀浅》:金木要用6.89万字写就的“武侠情感诗”,传统江湖里的时间与爱情的双重变奏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被低估的传统武侠短篇 《痕深刀浅》是阅文集团Lv.1作家金木要2018年创作的传统武侠小说,全书共20章,约6.89万字,于起点中文网、起点女生网等平台免费试读。小说以诗歌形式开篇,...

《红流三部曲》:在古典长河里打捞人性的星光 | 爱阅读

《红流三部曲》:在古典长河里打捞人性的星光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红流三部曲》是深圳作家杨勤耗时三年完成的百万字续红巨著,由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于2024年5月推出。全书分《榴花纪》《桃叶渡》《凌波行》三册,以元春、秦可卿、妙玉、薛宝琴、探春、柳湘莲等人物为经纬,依据《红楼梦》前八十回...

《货币万能》:18世纪经济预言家的现代回响 | 爱阅读

《货币万能》:18世纪经济预言家的现代回响 一、书籍基本信息:被数学武装的货币宣言 《货币万能》是英国经济学家雅各布·范德林特1734年完成的经济学著作,1987年由商务印书馆首次中文出版,王兆基译,收录于"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全书以"货币数量论"为核心,提出"商品价格与货币流通量成正比"...

《极简主义》:用减法撬动人生重量的生活革命 | 爱阅读

《极简主义》:用减法撬动人生重量的生活革命 一、书籍基本信息:从美国车间到全球的生活实验 《极简主义》是美国两位前企业高管乔舒亚·菲尔茨和瑞安·尼科迪默斯合著的"反消费主义宣言"。2011年首版即引发轰动,中文版由江西人民出版社于2017年引进,书中记录了两位作者从年薪六位数却深陷债务危机,到...

《最终的江湖之十涯》:在末日与重生间,解码江湖的终极生存法则 | 爱阅读

《最终的江湖之十涯》:在末日与重生间,解码江湖的终极生存法则 一、书籍基本信息:末日江湖的生态启示录 《最终的江湖之十涯》是网络作家十涯客于2025年在晋江文学城连载的"武侠+生态寓言"跨界小说,全文约78万字。小说以"江湖末日倒计时"为核心设定,将传统武侠与生态学理论融合,构建了"十种江湖生...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在“忙碌漩涡”里,找到“人生定盘星” | 爱阅读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在“忙碌漩涡”里,找到“人生定盘星” 一、书籍基本信息:管理圈的“清醒剂”,普通人的“效率指南”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是美国企业家加里·凯勒(Gary Keller)与管理顾问杰伊·帕帕森(Jay Papasan)2013年合著的“反内耗指南”,被《纽约时报》《福布斯...

《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新译本)》:在废墟中打捞文明的微光 | 爱阅读

《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新译本)》:在废墟中打捞文明的微光   一、书籍基本信息:流亡者的时代墓志铭 1942年,巴西佩特罗波利斯的山林间,61岁的茨威格在打字机前敲下最后一个句号。这部耗时三年、以“欧洲人”自居的犹太作家,用德语写就的回忆录《昨日的世界》,在流亡生涯的终点,为消逝的黄...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在欲望的迷宫里寻找出口 | 爱阅读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在欲望的迷宫里寻找出口 一、书籍基本信息:撕开表象世界的哲学手术刀 叔本华的这部哲学巨著像一把锋利的冰锥,1818年首次出版便刺穿了康德哲学的华丽帷幕。这位柏林大学教授用德语写就的"痛苦宣言",将西方哲学从理性主义的温床拽进意志的深渊,被尼采称为"欧洲精神的地震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