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自作自受》:在人生的“烂摊子”里,捡到最珍贵的礼物 | 爱阅读

4周前 (09-09)读一读22

《自作自受》:在人生的烂摊子里,捡到最珍贵的礼物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不完美”的成长手账,藏着成年人的真实生存指南

《自作自受》是作家阿梨2023年推出的首部长篇随笔体小说,没有华丽的营销造势,却凭借真实到扎心的叙事,在豆瓣读书拿下8.9分的高口碑。不同于传统成长故事的逆袭套路,这本书记录了一个普通都市女孩林小满是怎样把生活过成一锅乱炖”——辞职创业失败欠债、为证明自己硬着头皮接下烂项目、和家人吵架后摔门而出却在便利店哭到睡着……书中没有从此幸福生活的童话结局,却用37个小章节,把搞砸一件事后的狼狈、反思、和解,写成了比完美人生更动人的生存样本。

二、书籍内容:那些“作”出来的伤疤,最终都成了成长的勋章

若要用一个画面打开这本书,或许是深秋的深夜,林小满蹲在公司楼下的垃圾桶旁,手里捏着被甲方打回第7版的策划案,手机屏幕亮起——银行卡余额短信显示-2376.5元。她裹紧单薄的外套,闻着垃圾桶里飘来的咖啡渣味,突然想起三个月前信誓旦旦对妈妈说我养你的样子。

书中最戳人的细节,藏在搞砸后的琐碎里:她为了还债去咖啡馆兼职,总把拉花弄砸,却被老店长拍着肩膀说:拉花歪了才像人生,正的那是机器打的糖浆。;她硬着头皮参加同学会,席间被问现在月薪多少时撒谎还行,转头却在洗手间对着镜子练下次要怎么圆场;她翻出大学时的日记本,里面夹着一张30岁前要完成的10件事清单,而此刻她正对着清单上创业成功”“环游世界的字迹苦笑——原来最的,从来不是那些具体的错误,而是我们总以为必须完美的执念。

三、写作特点:像剥洋葱般层层剥开“体面”,露出生活最本真的汁水

阿梨的文字没有刻意的金句制造机感,却带着一种刚从生活里捞出来的鲜活。她擅长用错位感制造共鸣:比如写林小满第一次见客户时,精心穿了高跟鞋,却在挤地铁时被踩掉一只,只能光脚踩在发臭的地毯上,嘴里还念叨着这双鞋2000块呢;写她和发小吵架后,明明想道歉,却在微信里反复删改,最后发过去一句你上次借我的充电宝还没还,结果对方秒回早扔了,那破玩意儿充不进电

这种不美化的叙事,反而让读者更能代入——我们都曾是林小满:明明很在意,却偏要装无所谓;明明很努力,却总在关键场合掉链子。但阿梨的高明在于,她没有停在摆烂的情绪里,而是像拿着一把小铲子,慢慢铲开的外壳,露出里面的真心:我终于明白,那些被我称为的选择,其实都是我在用力活着的证据。

四、阅读体验:从“想骂她傻”到“想抱抱她”,像和过去的自己和解

初读《自作自受》时,我总忍不住想:这姑娘怎么这么不懂事?明明有份稳定的国企工作,偏要辞职开咖啡馆;明明不爱那个男生,偏要为了不被看轻和他谈恋爱;明明攒不下钱,偏要在生日时给自己买束贵得离谱的玫瑰。直到某个加班到凌晨的夜晚,我合上书页,突然在林小满的日记里读到一句话:我以前总觉得是我的缺点,现在才发现,原来我只是在拼命证明——我值得被好好对待。

这句话像一根细针,轻轻挑破了我心里的那层伪装。我也曾为了显得成熟压抑过情绪,为了符合期待做过违心的选择,像林小满一样,把自己的生活过成了一场表演。但书里的林小满教会我:搞砸没关系,后悔也没关系,重要的是,当我们终于敢承认我就是个不完美的人时,那些曾经让我们痛苦的,都会变成礼物——它们教会我们自己想要什么,教会我们如何更温柔地和世界相处

五、书籍评价与影响力:一本“反成功学”的成长之书,正在治愈千万“拧巴青年”

《自作自受》的爆火,恰恰印证了当代年轻人的精神困境:我们从小被教育要优秀”“要成功,却没人教过我们搞砸了怎么办。豆瓣上有读者留言:看完这本书,我把压在抽屉底的失败简历烧了——原来那些被我视为耻辱的经历,都是我活过的证据。小红书上#自作自受治愈我#的话题阅读量超2000万,无数人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故事:我也为了证明自己买了辆二手代步车,结果养车钱比工资还高,但现在我终于敢说我后悔了

更难得的是,这本书打破了成长必须逆袭的固有逻辑。没有霸道总裁,没有开挂人生,有的只是一个女孩在跌跌撞撞中学会的生存智慧:承认自己的脆弱,接纳生活的不完美,在出来的烂摊子里,种出一朵属于自己的小花。

六、个人意义:她让我敢说“我不够好”,却依然热爱自己

对我而言,《自作自受》的意义远不止共鸣。去年我因冲动辞职创业,结果血本无归,整个人陷入我不行的自我否定里。是林小满的故事救了我——她会在亏掉所有钱后,蹲在路边吃一碗加蛋的热汤面,会对着晚霞说今天的云真好看;她会在被客户骂到哭后,回家给妈妈打电话说我今天学到了新东西

现在的我依然会犯错,依然会,但不再急着否定自己。我开始把搞砸的经历写成手账,在旁边贴上当时的照片:比如第一次直播时忘开麦克风,对着空气说了一小时;比如给流浪猫搭的窝被雨冲垮,却意外拍下了它缩在纸箱里发抖的样子。这些不完美的瞬间,反而成了我生命里最鲜活的注脚。

最后:一句值得刻进心里的话

生活从不会因为你做对了就奖励你,却会在你认真活过时,悄悄给你递上糖。”——这不是书中的原话,却精准概括了林小满的人生哲学。在这个鼓吹完美”“高效的时代,阿梨用一个不完美的女孩告诉我们:最珍贵的成长,往往藏在那些出来的伤疤里——当你不再害怕搞砸,当你学会和自己的不完美和解,你会发现,生活早就给你准备好了最温柔的礼物。

如果你也曾在应该想要之间挣扎,如果你也受够了必须完美的枷锁,不妨翻开《自作自受》。这一次,别急着当人生赢家,试着做一个自作自受的普通人——你会在那些真实的狼狈里,找到最珍贵的勇气。

“《自作自受》:在人生的“烂摊子”里,捡到最珍贵的礼物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诡秘之主》:在雾都的迷雾里,读懂“人性如何在混沌中发光” | 爱阅读

《诡秘之主》:在雾都的迷雾里,读懂“人性如何在混沌中发光” 一、基本信息:网文界的“克苏鲁史诗”与乌贼的“神秘王国” 《诡秘之主》是起点中文网现象级作家“爱潜水的乌贼”(原名袁野)2018年连载的玄幻小说,全书超400万字,以19世纪蒸汽朋克风格的“鲁恩王国”为背景,融合克苏鲁神话、神秘学、蒸...

《国际警察组织》:在全球罪案的迷雾里,看见“合作”的光 | 爱阅读

《国际警察组织》:在全球罪案的迷雾里,看见“合作”的光 一、基本信息:解密“全球安全守护者”的入门指南 《国际警察组织》(The International Police)是英国犯罪学专家艾玛·莱文(Emma Levine)2022年的非虚构著作,由牛津大学出版社推出“全球治理系列”首作。这部...

《哈佛中国史》:一部用全球棱镜折射的文明长卷,如何让我重新爱上中国历史? | 爱阅读

《哈佛中国史》:一部用全球棱镜折射的文明长卷,如何让我重新爱上中国历史?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场跨越千年的“学术派对” 《哈佛中国史》由加拿大汉学家卜正民主编,联合陆扬、迪特·库恩等六位国际顶尖汉学家耗时十余年完成,2016年由中信出版社引入中文版。全书共六卷,以“早期中华帝国(秦汉)—分裂的...

《海军战略》:一本让你看懂海洋博弈逻辑的“战略说明书” | 爱阅读

《海军战略》:一本让你看懂海洋博弈逻辑的“战略说明书” 一、书籍基本信息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海权论”奠基人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初版于1911年,是马汉晚年整合自己数十年海军研究与实战观察的集大成之作。它不算厚,但字字透着“实战派智慧”——不是堆砌晦涩的军事术语,而是用历史案例拆解海军战略...

《和谐与自由的保证》:当“和谐”不再是“自由的代价”,我们终于读懂了生活的“平衡术” | 爱阅读

《和谐与自由的保证》:当“和谐”不再是“自由的代价”,我们终于读懂了生活的“平衡术”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位“社会观察家”的“平衡哲学”手记 《和谐与自由的保证》出版于2020年,作者是美国社会哲学家、社区研究专家玛雅·辛格(MayaS ingh)。这部被译为8种语言的著作,并非传统意义上的“...

《黑暗的心》:一场关于人性与殖民的灵魂叩问 | 爱阅读

《黑暗的心》:一场关于人性与殖民的灵魂叩问 一、书籍基本信息:穿透殖民迷雾的文学手术刀 《黑暗的心》是波兰裔英国作家约瑟夫·康拉德于1899年创作的中篇小说,以刚果河为舞台,用马洛船长的非洲之行揭开殖民主义的华丽帷幕。这部不足百页的作品,却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剖开了帝国主义扩张下人性的扭曲与文...

《红字》:一枚刺在灵魂上的勋章,照见人性最隐秘的光 | 爱阅读

《红字》:一枚刺在灵魂上的勋章,照见人性最隐秘的光 一、书籍基本信息:清教时代的“人性解剖刀”,美国文学的精神原点 《红字》是美国作家纳撒尼尔·霍桑(1804-1864)于1850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以17世纪波士顿清教社区为背景,围绕年轻母亲海丝特·白兰因“通奸罪”被判处佩戴红色字母“A”(A...

《基督山伯爵》:一场灵魂的复仇与救赎之旅 | 爱阅读

《基督山伯爵》:一场灵魂的复仇与救赎之旅   一、书籍基本信息 (一)作者与背景 《基督山伯爵》是法国作家大仲马(Alexandre Dumas)于1844年至1846年创作的长篇小说。以19世纪法国拿破仑“百日王朝”为背景,通过主人公爱德蒙·唐泰斯的复仇与救赎,展现了一个关于人性、命运与正义...

《极高明而道中庸:经济学读书札记》:在理性与烟火气之间,搭一座通向生活的桥 | 爱阅读

《极高明而道中庸:经济学读书札记》:在理性与烟火气之间,搭一座通向生活的桥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经济学散文诗”的跨界实验 《极高明而道中庸:经济学读书札记》是学者李想(化名)2024年出版的经济学随笔集,由中信出版社推出。与常见的“经济学教科书”或“政策分析报告”不同,这本书用“札记”...

《极简央行课》:拆解货币“魔法师”的秘密武器库 | 爱阅读

《极简央行课》:拆解货币“魔法师”的秘密武器库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卧底”美联储的实战手册 《极简央行课》由前纽约联储公开市场交易室高级交易员王造撰写,2023年由格致出版社推出。作者拥有牛津大学经济学硕士、哥伦比亚大学法学博士背景,现任MonetaryMacro公司首席投资官,曾在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