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不止是幻想冒险,更是教会你“平衡”的成长书 | 爱阅读

3周前 (09-17)读一读22

《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不止是幻想冒险,更是教会你平衡的成长书

一、书籍基本信息

这本书的作者是德国作家米切尔·恩德——他本是戏剧编剧,最懂故事的魔力,于是用现实与幻想交织的写法,把成长的困惑藏进了奇幻冒险里。书籍原版1979年出版,中文版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9年引进,至今仍是儿童文学里的哲学经典,全球销量超2000万册;全书432页,厚度像一本能抱在怀里的魔法书,封面设计特别勾人:深紫色背景上,金色的羽毛笔在会发光的书页上写字,主角巴斯蒂安的侧脸藏在书影里,像在偷偷听故事,下方配文当你翻开这本书,你就成了故事的一部分,光看封面就忍不住想翻开它,看看里面藏着什么。更贴心的是内页,每章开头都有幻想王国小地图,比如会唱歌的森林”“象牙塔的位置,不用记复杂的世界观,跟着地图就能跟上冒险。

二、书籍内容

它最妙的地方,是把成长的道理藏进拯救幻想王国的冒险——全书没讲你要勇敢、要负责这种说教,反而让12岁的孤独男孩巴斯蒂安,在旧书店偷了一本《永远讲不完的故事》,结果发现书里的幻想王国正在消失,而他,居然是唯一能拯救它的人。比如讲想象力的力量:幻想王国的虚无会吞噬一切,只有人类的幻想能对抗它,巴斯蒂安第一次用想象创造出会飞的独角兽时,书页里仿佛真的飘出了彩虹色的雾气;再比如讲欲望与责任:他得到了幻想王国的魔法名字奥林,能实现任何愿望——想要强大的力量,就会长出铠甲;想要别人崇拜,就会变得高大,可慢慢的,他开始忘记自己是谁,甚至想永远留在幻想王国,直到朋友阿特莱尤提醒他你拯救王国,不是为了把它变成你的游乐场

全书藏着双重线索:一层是巴斯蒂安拯救幻想王国的冒险(他跟着幸运龙福克,穿过会说话的森林、对抗虚无的怪物);另一层是他拯救自己的成长(从现实里怕被嘲笑的孤独男孩,到学会正视自己,平衡幻想与现实)。最戳人的是不回避迷茫’”——比如巴斯蒂安在幻想王国里,曾想干脆不回去了,这里没人嘲笑我,可当他看到幻想王国的居民,因为他的犹豫开始消失,才明白真正的拯救,不是逃离,是带着勇气回去面对,没有强行正能量,却让成长的纠结变得格外真实。

三、写作特点

米切尔·恩德的写法完全打破了儿童文学=简单故事的印象。第一,读者走进故事’”:书里有个神奇设定”——巴斯蒂安读《永远讲不完的故事》时,书里的角色会感知到他,甚至对着书外的他说话,比如阿特莱尤会在危急时刻喊看书的朋友,快帮我想想办法,你会忍不住觉得我真的在帮他拯救王国;第二,幻想里藏着日常的影子’”:比如幻想王国的象牙塔,是能实现一切欲望的地方,像极了现实里让人沉迷的虚拟世界(比如刷不完的短视频、打不完的游戏),而巴斯蒂安在塔里差点迷失,像极了我们想逃避现实的瞬间;第三,语言像在你耳边讲故事:形容幸运龙福克的翅膀展开时像撒了一把星星,飞起来的风里带着焦糖的甜味;描述虚无的可怕不是黑漆漆的怪物,是你看着身边的花慢慢变透明,听着朋友的声音慢慢消失,却抓不住任何东西,画面感拉满,连哲学思考都裹着糖衣”——比如福克说幸运不是天生的,是当你怕得发抖时,还敢往前迈一步,没有大道理的生硬,只有朋友般的温柔

四、阅读体验

我第一次读是10岁,躲在衣柜里看(因为怕妈妈说看闲书),看到巴斯蒂安偷书时,我紧张得捂住嘴,怕书里的店主发现;看到福克带着他飞过会唱歌的森林,我甚至伸出手,想摸摸风里的焦糖味;最让我着急的是,当巴斯蒂安开始忘记自己的名字,我在衣柜里小声喊你是巴斯蒂安!你要回家!,好像我真的能帮到他。

长大后再读,才发现书里藏着给成年人的彩蛋”——工作后我总怕做得不够好,遇到压力就想干脆辞职,躲在家里看剧,像极了巴斯蒂安想永远留在幻想王国。直到看到书里的一句话:幻想不是用来逃避的,是当你累了时,给你勇气回到现实的力量,突然就醒了。现在我书桌里还放着这本书,累的时候翻两页,看到福克说哪怕走得慢,只要朝着对的方向,就是幸运,就觉得还能再坚持一下。最奇妙的是,每次读都有新发现:小时候没注意到巴斯蒂安偷书,是因为现实里没人听他说话,长大后才懂他拯救幻想王国,其实是在拯救孤独的自己’”,这种不同年龄读出不同味道的体验,太珍贵了。

五、书籍评价与影响力

这本书堪称“‘跨年龄的文学经典:它曾获德国青少年文学奖、欧洲儿童文学奖,甚至被翻译成70多种语言,连哲学家哈贝马斯都曾推荐它用幻想讲透了自我认知的本质;国内很多小学把它列为必读书目,有老师说欲望与责任时,只要提巴斯蒂安的象牙塔,孩子就懂了不能贪心’”;豆瓣评分9.0,超50万人标记读过,高赞评论说小时候觉得是冒险故事,长大后才发现是成长说明书’——它没教我怎么赢,却教我怎么不迷失自己’”

更深远的影响是唤醒平衡的智慧’”:以前很多人觉得幻想是不务正业’”,但这本书让大家明白想象力不是逃离现实的借口,而是面对现实的勇气来源;有读者说读完后,我不再阻止孩子发呆幻想,反而会问你刚才在想什么有趣的故事?’”;甚至有心理咨询师用它来开导沉迷虚拟世界的年轻人,告诉他们像巴斯蒂安一样,偶尔去幻想里充充电,但别忘了,现实里还有需要你拯救的自己’”

六、核心价值与个人意义

这本书最核心的价值,是教会你平衡’——平衡幻想与现实,平衡欲望与责任,平衡想逃避要面对’”。它不是让你丢掉幻想,而是让你用好幻想:比如巴斯蒂安用幻想拯救了王国,也用幻想的勇气,回到现实和爸爸和解;它也不是让你压抑欲望,而是让你看清欲望:比如他想要强大的力量,最后发现真正的强大,是承认自己的弱小

对我个人来说,它是童年到成年的陪伴者’”:小时候读,它帮我敢想”——我会对着天空发呆,想会不会有幸运龙飞过;长大后读,它帮我敢面对”——工作失误时,我会想起巴斯蒂安在幻想王国里做错了也敢改,于是鼓起勇气去道歉;甚至和家人吵架时,我会想起幻想王国里的居民互相帮助,主动去和解。读完这本书的感觉,就像有个老朋友在身边:它不会催你快长大,只会告诉你慢慢来,哪怕偶尔想躲进故事里,也没关系——但别忘了,你也是自己故事里的英雄

七、联系社会热点与精髓句子

现在很多人陷入“‘虚拟与现实的纠结:有人刷短视频到深夜,想逃避工作压力;有人沉迷游戏,不愿面对现实的人际关系;还有人觉得现实太无聊,不如活在幻想里”——这本书刚好戳中了这个痛点,它用巴斯蒂安的故事提醒我们:幻想是充电宝,不是避难所;现实或许有难,但只有在现实里,你才能真正做自己’”

书里有两句话我抄在了书桌的便签上,每次迷茫时都会读:一句是幸运龙福克说的幸运不是一直顺利,是当你害怕得想后退时,还敢往前迈一小步”——这句话陪我度过了第一次做演讲”“第一次谈客户的紧张时刻;另一句是巴斯蒂安最后说的真正的故事,不是永远待在幻想里,而是带着幻想的勇气,把现实的故事继续写下去”——这句话让我明白,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不是书里的冒险,而是我们自己敢想、敢面对的人生。

最后想说,如果你是孩子,它会带你走进一个能飞、能幻的世界;如果你是成年人,它会帮你找回小时候的勇气,也学会成年人的责任。别觉得这是本儿童书’”——好的故事,从来都不分年龄,就像永远讲不完的故事,其实是永远讲不完的成长’”

“《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不止是幻想冒险,更是教会你“平衡”的成长书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汉学书评》:读罢“古籍的解码器”,方懂“传统的活态传承” | 爱阅读

《汉学书评》:读罢“古籍的解码器”,方懂“传统的活态传承”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用当代视角重审汉学”的学术随笔集,传统学问的“现代转译器” 若要给《汉学书评》找个贴切的标签,我会说它是“21世纪的‘汉学解剖刀’”。这部由中国古典文学学者陈平原(化名)耗时8年撰写的学术随笔集(2021年初版...

《和NPC抢装备》:当游戏里的铁匠敲碎屏幕,我读懂了“存在”最鲜活的“生存法则” | 爱阅读

《和NPC抢装备》:当游戏里的铁匠敲碎屏幕,我读懂了“存在”最鲜活的“生存法则” 一、书籍基本信息:游戏世界的“存在主义寓言”,2024年现象级游戏文学黑马 《和NPC抢装备》是95后作家“星野”2024年的现象级作品,由磨铁图书“游戏叙事”系列推出。封面设计极具赛博感——深紫色游戏界面中,一...

《疾病解说者》:在病菌与人性之间,读懂生命的韧性 | 爱阅读

《疾病解说者》:在病菌与人性之间,读懂生命的韧性 一、书籍基本信息:医学科普的“破圈者” 《疾病解说者》是青年医学作家林深的科普代表作,2023年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后迅速登顶各大图书榜单,首印15万册,上市三个月加印至25万,豆瓣评分长期稳定在8.9,被《健康报》评为“年度最懂人心的医学科普书”...

《纪伯伦散文诗全集》:读罢“灵魂的诗笺”,方懂“生命的原乡” | 爱阅读

《纪伯伦散文诗全集》:读罢“灵魂的诗笺”,方懂“生命的原乡”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位“用诗写就人生哲学”的“东方哲人” 若要给《纪伯伦散文诗全集》找个贴切的标签,我会说它是“20世纪的‘灵魂诗笺’”。这部由黎巴嫩诗人、哲学家卡里·纪伯伦(1883-1931)创作(1923年初版,后结集为《先知...

《最美不过诗经》:三千年的情话,藏着中国人最原始的心动 | 爱阅读

《最美不过诗经》:三千年的情话,藏着中国人最原始的心动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会呼吸的《诗经》译注本” 《最美不过诗经》是当代学者、《诗经》研究专家李山的新注本,2018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不同于传统注疏的晦涩,这本书以“现代人的眼睛”重新审视《诗经》——保留原诗的韵律美感,用口语化的解读拆解...

《罪与罚》:在圣彼得堡的雪地里,照见人性的深渊与光 | 爱阅读

《罪与罚》:在圣彼得堡的雪地里,照见人性的深渊与光 一、书籍基本信息:19世纪俄罗斯的道德实验室 作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心理现实主义"的巅峰之作,《罪与罚》以1866年圣彼得堡为舞台,通过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杀害放高利贷老妇人的罪案,构建了一座人性深渊的解剖台。这部45万字的巨著,用"理论-实践...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在黑死病的阴影下触摸欧洲文明的基因突变 | 爱阅读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在黑死病的阴影下触摸欧洲文明的基因突变 一、书籍基本信息:被误解千年的"文明转折点" 作为剑桥大学中世纪史系教授克里斯托弗·道森的代表作,《中世纪与文艺复兴》以1348年黑死病爆发为分水岭,用十二章篇幅拆解了欧洲从"神权统治"到"人文觉醒"的惊险一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

《重回我爸的高中时代》:当老照片遇见旧校服,我读懂了父爱最隐秘的“青春密码” | 爱阅读

《重回我爸的高中时代》:当老照片遇见旧校服,我读懂了父爱最隐秘的“青春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代际记忆的“时光标本”,2024年现象级温情爆款 《重回我爸的高中时代》是90后作家“苏小满”2024年的现象级作品,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家春秋”系列推出。封面设计极具年代感——米白色封皮上,一张泛...

《重商主义制度及其历史意义》:当19世纪德国学派撞上21世纪“逆全球化” | 爱阅读

《重商主义制度及其历史意义》:当19世纪德国学派撞上21世纪“逆全球化”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反潮流”的经济学小册子 《重商主义制度及其历史意义》是德国新历史学派领军人物古斯塔夫·冯·施穆勒的代表作,2023年由东方出版中心推出中文译注本。这本184页的精装小书,像一把“经济学考古铲”...

《重生后,我的奶猫变成了疯狗》:当软萌重生梗撞上疯批反差,这只狗子撕开了我最柔软的疤 | 爱阅读

《重生后,我的奶猫变成了疯狗》:当软萌重生梗撞上疯批反差,这只狗子撕开了我最柔软的疤 一、书籍基本信息:奶猫与疯狗的“双面人生”说明书 《重生后,我的奶猫变成了疯狗》是97后网络作家“毛球”2024年的现象级代表作,由晋江文学城“星火工作室”推出。封面设计极具巧思——左侧是团成毛球的奶白色小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