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勇敢依旧》:在鸡零狗碎的日子里,我们如何成为自己的英雄 | 爱阅读

3周前 (09-17)读一读17

《勇敢依旧》:在鸡零狗碎的日子里,我们如何成为自己的英雄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普通人的勇气图鉴”

《勇敢依旧》是作家苏小满的首部长篇纪实散文集,2024年9月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推出。首印12万册,上市一个月加印至20万,豆瓣开分8.8,被读者称为2024年最治愈的勇气之书。书腰上印着作者的话:勇气不是披荆斩棘的超能力,是明知生活难,却依然愿意好好过的那股子拧巴劲儿

二、书籍内容:生活褶皱里的“勇敢切片”

翻开书,你会先撞见一杯凉掉的豆浆——那是32岁的林晓梅在早高峰地铁里攥着的早餐,她刚被领导当众骂方案像小学生作业,却在地铁口给流浪猫买了根香肠;第二章飘着中药味——58岁的退休工人老周蹲在医院走廊,攥着父亲的病危通知书,却想起年轻时给妻子煮的那碗热汤面;第三章有股子焦糊味——创业失败的阿杰蹲在出租屋阳台,盯着烤糊的面包机,手机屏亮起女儿发来的语音:爸爸,我今天学会自己系鞋带了。

全书没有拯救世界的宏大叙事,而是用27个普通人的真实故事,拼贴出勇敢的另一种模样:它可能是外卖员暴雨里护着餐盒的背影,是癌症患者化疗前给病友画的笑脸,是全职妈妈在家长会上强装镇定说我家孩子很棒时的心跳。这些故事像一面面镜子,照见我们自己——原来勇敢从来不是我不怕,而是我怕,但我偏要试试

三、写作特点:用“生活流”写“英雄气”

苏小满的文字像台老摄像机,镜头对准最普通的日常,却总能捕捉到动人的光:

​​细节的电影感​​:她写林晓梅给流浪猫买香肠时,指尖捏着皱巴巴的塑料袋,香肠在晨雾里冒着热气,她突然想起自己小学时,妈妈用围巾裹着给她买的烤红薯——原来有些温暖,隔了二十年,味道都没变

​​叙事的呼吸感​​:没有激烈的冲突,却用欲言又止的留白戳中人心。比如老周在医院走廊,作者只写他的喉结动了动,想给妻子打电话,又怕她在厨房择菜时接电话分心,最后摸出兜里的奶糖,剥开放进嘴里——是妻子最爱的橘子味

​​语言的烟火气​​:拒绝华丽辞藻,用最土的话讲最真的情。比如阿杰烤糊面包机后,他拍了拍机器上的灰,自言自语:没事儿,大不了明天早起半小时,手动揉面。咱这双手,能搬砖,能打螺丝,怎么就揉不好块面呢?’”

四、阅读体验:像在深夜,和一群“难兄难弟”喝热粥

我是缩在沙发里读完这本书的。窗外的路灯昏黄,书里的文字却比粥还暖——看到林晓梅蹲在地铁口喂猫,我想起自己上周加班到十点,在便利店门口遇见的流浪狗,它冲我摇尾巴时,我也鬼使神差买了根烤肠;看到老周摸出奶糖的细节,我突然鼻酸——我爸住院时,总偷偷把护士给的橘子塞给我,说我不爱吃甜的

最戳我的是阿杰的故事结尾:那天晚上,女儿举着自己系的歪歪扭扭的鞋带跑过来,说爸爸你看,像不像小蝴蝶。我蹲下来给她鼓掌,突然觉得,就算创业失败又怎样?我至少是个能给女儿系鞋带的爸爸。合上书页时,我摸了摸自己的手机壳——里面夹着女儿画的爸爸最棒,突然觉得,原来我们的勇敢,早就藏在那些不值一提的小事里了。

五、书籍评价与影响力:对抗“精神内耗”的“勇气疫苗”

躺平”“内耗成为热词的当下,《勇敢依旧》像一剂温柔的解药:

​​媒体的共鸣认证​​:《新京报》书评称:它没有教我们如何变得勇敢,而是告诉我们勇敢的人,本来就很普通’——这反而让勇气变得更可触、可学。

​​读者的心灵急救​​:豆瓣热门短评:我最近因为裁员焦虑到失眠,读这本书时突然哭了——原来不是只有我在硬撑,所有人都一样。”“妈妈把书放在我床头,说你看,阿姨们都能挺过去,你也行。现在我每天上班前,都会摸一摸书角,像摸一颗定心丸

​​社会的情绪共鸣​​:它被多地工会、社区列为职工心理建设推荐读物,社工说:书里的故事能让打工人们放下我不够好的焦虑——原来好好活着,已经是了不起的勇敢。

六、个人意义:它让我学会“和自己的‘怂’和解”

读这本书前,我总觉得勇敢天不怕地不怕;读完后才懂,勇敢承认自己害怕,却依然选择向前

上周我因项目搞砸被领导批评,躲在卫生间掉眼泪。翻到书中林晓梅的话:她对着镜子补口红,口红印子蹭在脸上,像朵歪歪扭扭的花。她说哭可以,但哭完得把妆补好——生活可不等人那天晚上,我擦干眼泪,给领导发了条消息:方案我重新改,今晚加班赶出来。虽然改到凌晨三点,但发送成功的那一刻,我突然想起书里的话:勇敢不是赢,是我在努力的姿态。

最后,分享两句让我反复回味的苏小满式勇气

勇气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你在生活里摔了无数次,爬起来时,裤腿沾着泥,眼睛里还闪着光。

别总等准备好才出发——生活给你烂牌时,你捏着牌的手,本身就是勇气。

如果你问我这本书值不值得读?我会说:它可能不会让你变得超级勇敢,但一定会让你敢承认自己不够勇敢”——而这,才是我们普通人最需要的英雄主义。毕竟,我们谁不是自己人生里的孤勇者?只不过,我们的战场可能藏在一次加班里,一场争吵后,或者一次再试一次的坚持里——而这本书,会帮你轻轻擦去眼角的泪,说:你看,你已经很棒了。

“《勇敢依旧》:在鸡零狗碎的日子里,我们如何成为自己的英雄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哈佛中国史》:在全球化坐标中重写五千年文明史 | 爱阅读

《哈佛中国史》:在全球化坐标中重写五千年文明史 一、书籍基本信息:跨国学者团队的文明解码工程 这套六卷本、300万字的巨著由卜正民等国际顶尖汉学家领衔,用"全球史"视角重构中国历史。全书像一套精密的文明拼图,前脚还在分析秦始皇陵的希腊式雕塑,后脚就揭秘郑和下西洋的海洋贸易网络。作为首部由西方学...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场童话里的“心灵急救”,教我们与自己和解 | 爱阅读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场童话里的“心灵急救”,教我们与自己和解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不是“心理教材”,是“情绪低落时的温暖解药”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英国作家罗伯特·戴博德的心理学童话,1997年出版后被译成20多种语言,全球销量超500万册,被《卫报》称为“英国国民心理咨...

《好饿的毛毛虫》:在洞洞书与成长痛中,啃出童年的第一道光 | 爱阅读

《好饿的毛毛虫》:在洞洞书与成长痛中,啃出童年的第一道光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基本信息: 艾瑞·卡尔1969年创作的《好饿的毛毛虫》,以一只“永远吃不饱”的毛毛虫为主角,通过洞洞书设计串联起“星期概念”“数数启蒙”“自然蜕变”三大主题。作品获“美国图书馆协会年度童书”,全球销量超500...

《好妻子》:婚姻里的“她视角”,原来可以这样被看见 | 爱阅读

《好妻子》:婚姻里的“她视角”,原来可以这样被看见 去年冬天,我和相恋五年的男友因为“婚后谁主内”的问题吵得不可开交。他拍着胸脯说“我养你”,我却想起朋友圈里全职妈妈凌晨三点挤奶的背影——那种疲惫和不甘,像根刺扎在我心里。就在那时,朋友塞给我一本《好妻子》,说:“别急着吵架,先看看这本书。”...

《环绕世界八十天》:当1872年的蒸汽火车撞上2025年的“时间焦虑”赛道 | 爱阅读

《环绕世界八十天》:当1872年的蒸汽火车撞上2025年的“时间焦虑”赛道 一、凡尔纳的"时间管理圣经":如何用80天撬动19世纪全球化野心 翻开这部被称作"冒险文学模板"的典籍,就像坐进了一台穿越150年的时光机——1872年伦敦改革俱乐部的壁炉旁,菲利亚斯·福格用2万英镑赌注开启环球狂奔;...

《混子也有自尊》:原来“混”不是躺平,是戴着镣铐的生存史诗 | 爱阅读

《混子也有自尊》:原来“混”不是躺平,是戴着镣铐的生存史诗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用“油污”和“烟火”写成的边缘群体生存志 《混子也有自尊》是社会观察者老周耗时两年,深入城中村、夜市、修车摊、外卖站等“边缘地带”,记录23位“混子”真实生活的纪实作品,2024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不同于“底...

《活出全新的自己》:一本解锁自我成长密码的实践指南,帮你跳出内耗活成想要的样子 | 爱阅读

《活出全新的自己》:一本解锁自我成长密码的实践指南,帮你跳出内耗活成想要的样子 一、书籍基本信息 《活出全新的自己》是华语世界知名心灵成长作家张德芬的经典作品,2012年首次出版,中文版销量超300万册,被读者称为“‘自我觉醒的地图’——既有戳中痛点的心理剖析,又有可落地的改变方法”。全书以“...

《货币万能》:18世纪经济预言家的现代回响 | 爱阅读

《货币万能》:18世纪经济预言家的现代回响 一、书籍基本信息:被数学武装的货币宣言 《货币万能》是英国经济学家雅各布·范德林特1734年完成的经济学著作,1987年由商务印书馆首次中文出版,王兆基译,收录于"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全书以"货币数量论"为核心,提出"商品价格与货币流通量成正比"...

《吉檀迦利》:在灯芯与星光的对话中,触摸永恒的神性褶皱 | 爱阅读

《吉檀迦利》:在灯芯与星光的对话中,触摸永恒的神性褶皱 一、书籍基本信息:东方哲思的“诺奖诗典” 泰戈尔1913年凭借《吉檀迦利》成为首位亚洲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这部由103首散文诗组成的“献给神的诗”,以“采果人”“旅人”等意象为载体,构建起对生命、自然与神性的终极叩问。诗集融合印度《奥义书》...

《极限大魔尊》:在魔气与天劫中,写一本给挑战者的突破指南 | 爱阅读

《极限大魔尊》:在魔气与天劫中,写一本给挑战者的突破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玄幻版的"极限修炼启示录" 《极限大魔尊》是网络作家"魔尊本尊"自2024年起在起点中文网连载的玄幻小说,目前已更新至138.21万字。小说以"主角通过极限修炼突破九重天劫"为核心设定,构建了涵盖魔功、天劫、宗门争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