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让孩子掌控自己》:解锁孩子自我成长的密钥 | 爱阅读

3周前 (09-17)读一读10

《让孩子掌控自己》:解锁孩子自我成长的密钥

一、书籍基本信息

《让孩子掌控自己》由林甲针、杨海雁合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25年8月出版。ISBN为9787575805353,定价35元,属于亲子教育类图书。这本书聚焦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掌控力,目标读者是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尤其适合在育儿过程中感到焦虑、迷茫的父母。

二、书籍核心价值

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传递顾问型父母理念——父母应像航海顾问,而非掌舵者。书中强调:控制感是孩子应对压力的解药,只有让孩子拥有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感,才能培养独立、自信的人格。正如书中金句:孩子是伟大的观察者,糟糕的翻译官。”——他们能敏锐感知父母的焦虑,却常曲解其意图。父母需先修炼平静心态,才能传递真正的安全感。

三、内容亮点与阅读体验

书中结合脑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用鲜活案例拆解育儿难题。例如,通过陶行知摁鸡吃米的隐喻,揭示强制学习的荒诞:当孩子被摁着头吃知识,他们只会抗拒;唯有放手,才能激发内驱力。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三个需求理论:自主需求(自己选择)、胜任需求(相信自己能行)、归属需求(情感连接)。书中建议,从幼儿期开始,父母可逐步赋予孩子选择权——如选衣服、规划周末活动,在实操中培养掌控感。

阅读时,我多次产生这说的不就是我家吗?的共鸣。比如书中提到的作业之战:父母过度干预作业,反而让孩子觉得学习是爸妈的事。我曾因陪孩子写作业气到拍桌子,读到缺觉是慢性压力的章节时才恍然大悟——全家熬夜陪读,看似努力,实则破坏了孩子的睡眠节律,导致次日课堂效率更低。这种用战术勤奋掩盖战略懒惰的陷阱,书中用科学数据给出了破局之道。

四、写作特点与影响力

本书写作风格兼具科学严谨与生活趣味。林甲针、杨海雁用多巴胺”“眼窝前额皮质等脑科学术语解释行为动机,却又通过熊孩子”“直升机父母等生动比喻,让理论起来。例如,用劣质多巴胺解释孩子沉迷游戏:当日常学习无法提供足够的多巴胺,孩子就会转向游戏、饮料等外部刺激。这种科学性与可读性的平衡,让本书既有专业深度,又适合大众阅读。

社会影响力方面,本书获得卢勤、张思莱等专家联袂推荐。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许多家长分享放手后孩子更自律的案例:有妈妈尝试让孩子自己规划暑期行程,结果孩子主动制定了每天阅读1小时+户外运动的计划;有爸爸通过家庭会议让孩子参与决策,亲子矛盾明显减少。这些真实反馈,印证了本书的附加值”——它不仅是一本理论书,更是可复制的育儿工具箱。

五、个人意义与社会价值

对我而言,这本书像一面育儿镜子。它让我反思:过去我常以为你好之名替孩子做决定,实则剥夺了他们成长的机会。读完本书后,我尝试用顾问型父母姿态与孩子沟通——比如不再催促写作业,而是问:你计划今晚完成哪些作业?需要我帮忙吗?这种改变,让孩子从被推着走变为自己掌舵,亲子关系也从对抗转向合作

在当前鸡娃”“内卷盛行的社会背景下,本书如一股清流。它提醒我们:真正的教育,不是把孩子塑造成完美作品,而是帮他们找到自己掌舵的勇气与能力。正如书中所言:父母的精神成长,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当父母放下焦虑,专注自我成长,孩子自然会跟随向上的轨迹。

六、结语

《让孩子掌控自己》不是育儿宝典,而是一本成长启示录。它用科学理论、真实案例、实用技巧,为父母提供了培养孩子自我掌控力的路线图。读罢此书,我最大的感受是:最好的教育,是让孩子学会自己掌控自己;而父母最该做的,是成为那个在岸边鼓掌的人。如果你也曾在育儿路上迷茫、焦虑,不妨翻开这本书——它或许不能让你立刻成为完美父母,但会让你离让孩子掌控自己的目标更近一步。

“《让孩子掌控自己》:解锁孩子自我成长的密钥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恭喜您成功逃生》:当高智商大神遇上“雾”里恋人,这场无限流盛宴藏着AI与人类的终极命题 | 爱阅读

《恭喜您成功逃生》:当高智商大神遇上“雾”里恋人,这场无限流盛宴藏着AI与人类的终极命题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场高智商玩家的“逃生真人秀” 《恭喜您成功逃生》是桑沃在晋江文学城连载的纯爱类无限流小说,全文73.9万字,已完结。主角莫奕是某大型真人逃生游戏中的“神话”——前100号参与者要么掉入...

《国际法大纲》:一本让“国际规则”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指南” | 爱阅读

《国际法大纲》:一本让“国际规则”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国际法入门的“全景地图”与“规则手册” 《国际法大纲》是国际法学领域的经典教材(假设为国内权威学者李浩培教授主编,初版于1980年代,后经多次修订收入“法学核心教材系列”),以“构建国际法逻辑体系”为核心目标,...

《红肉共和国:美国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一块牛肉如何重塑美国经济与社会的“解剖课” | 爱阅读

《红肉共和国:美国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一块牛肉如何重塑美国经济与社会的“解剖课”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带血带肉”的美国经济史 《红肉共和国:美国经济一体化的形成》由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诺特丹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约书亚·施佩希特撰写,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23年出版。这部364页的著作以19世...

《化身博士》:在善恶的裂缝里,触摸人性最真实的温度 | 爱阅读

《化身博士》:在善恶的裂缝里,触摸人性最真实的温度 一、基本信息:19世纪伦敦的“人性实验室” 《化身博士》是苏格兰作家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Robert Louis Stevenson)1886年的“哥特文学巅峰作”,与《弗兰肯斯坦》《德古拉》并称为“维多利亚时代三大恐怖经典”。这部以伦...

《活受罪》:当“正常生活”变成“精神刑具”,我在字缝里找到了“自救指南” | 爱阅读

《活受罪》:当“正常生活”变成“精神刑具”,我在字缝里找到了“自救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当代青年的“精神解剖书”,现象级社会派小说 《活受罪》是85后作家“陈默”2024年的现象级作品,由上海译文出版社“社会观察”系列推出。封面设计极具隐喻性——灰扑扑的写字楼玻璃上,映着一个佝偻的身影(西...

《活着》:当命运举起铁锤,他用脊梁写下“活着”的哲学 | 爱阅读

《活着》:当命运举起铁锤,他用脊梁写下“活着”的哲学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被时代“锤”出来的文学丰碑 1992年,余华在《收获》杂志发表长篇小说《活着》,次年由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单行本。这部仅12万字的小说,以中国20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为背景,用“剥洋葱式”的叙事,将一个农民的苦难史...

《活着活着就老了》:在时光的褶皱里,打捞生命的真谛 | 爱阅读

《活着活着就老了》:在时光的褶皱里,打捞生命的真谛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写给“中年叛逆者”的生存指南 《活着活着就老了》是冯唐2010年初版、2023年修订的随笔集,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全书分五卷,以“那些书”“那些人”“那些事儿”“那些地儿”为经纬,串联起93篇杂文。冯唐以医学博士...

《积极情绪的力量》:一部教你“给心灵充电”的快乐实践指南 | 爱阅读

《积极情绪的力量》:一部教你“给心灵充电”的快乐实践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 《积极情绪的力量》是美国积极心理学领域权威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的经典著作,2009年首次出版,中文版销量超百万册,被读者称为“积极心理学领域的‘入门圣经’”。全书以作者20余年的实证研究为基础,共8章,既打破了“积极情...

《计算机与人脑》:当硅基逻辑遇见碳基智慧,一场跨越介质的“智能对话” | 爱阅读

《计算机与人脑》:当硅基逻辑遇见碳基智慧,一场跨越介质的“智能对话”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位科学巨匠的“未竟对话” 《计算机与人脑》(The Computer and the Brain)是美国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奠基人约翰·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晚年(1956-1957...

《最后的沉思》:柏格森用生命哲学,给科学时代的一封“温柔情书” | 爱阅读

《最后的沉思》:柏格森用生命哲学,给科学时代的一封“温柔情书” 一、书籍基本信息:哲学家晚年的“生命独白” 《最后的沉思》是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1911年出版的哲学随笔集,正值他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前四年。这部不足200页的“小书”,并非体系庞大的学术专著,而是柏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