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我在精神病院种蘑》:一本消解精神疾病偏见的温暖手记 | 爱阅读

3周前 (09-17)读一读11

《我在精神病院种蘑》:一本消解精神疾病偏见的温暖手记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本书由精神科护士郁闷闷执笔,记录其14年从业经历中与16位患者的5000多个日夜。作为国内首部精神科护士手记,它以20章的体量呈现封闭病房的真实图景——从妄想症丈夫为护女儿高速狂飙,到被女明星附体的现代聊斋式患者,再到像毒液般从病床护栏到地面的解玮。核心价值在于打破精神病=危险的刻板印象,传递清醒与疯狂仅一念之隔的哲思,让读者看见患者作为的鲜活需求与情感挣扎。

二、内容亮点:具体细节中的独特性

书中没有猎奇式叙事,反而以平实笔触勾勒出令人心颤的细节:

解玮的流动:这位患者如黑色液体般从病床护栏渗落,无声滑至护士脚边,用而非的动词,瞬间击穿常人对精神病的想象边界;

花花与小静的治愈对话:轻度精神发育迟缓的花花与自罪妄想的小静,在病房角落说着悄悄话,她们的相互取暖让读者笑中带泪——这笑不是快乐,而是对精神病院亦有知己的庆幸;

高栋的寻根流浪:被收养的他用30年时间流浪寻根,认为流浪能缓解焦虑,其执着与清醒的矛盾,恰似对正常与异常定义的反诘。

三、写作特点:平实中的幽默与温度

作者以幼儿园老师视角记录医患互动,语言兼具专业性与生活感。如描述患者发病时感到一切都是动态的,为了遵循这个自然规律,他也不能安静,用动态规律四字轻巧点破躁狂症状;又如将精神科治疗比作揭裱古老水墨画,评估、修复、重新装裱的过程,既专业又充满诗意。这种不悲悯、不同情的平等视角,让精神病院更像幼儿园的比喻深入人心——医护人员用治疗小手段传递爱意,患者则以孩子般的纯粹回馈理解。

四、阅读体验:笑中带泪的共鸣之旅

读此书像打开一扇隐秘世界的窗。初读时会因解玮的流动笑出声,旋即又因这笑的非快乐本质惊悚;看到花花与小静的悄悄话会欣慰,转念又为她们的未来揪心。这种轻松笔触讲重量级话题的张力,让读者在笑泪交织中完成对精神疾病的认知迭代。正如作者所言:不是所有的笑都是快乐,但所有的理解都始于这种不避讳的笑

五、评价与影响力:社会热点的精准映射

精神健康关注度攀升的当下,本书恰如一把钥匙。豆瓣读者称其消解了90%的精神病偏见,简书用户则感慨第一次看见精神病院的温暖。书中精神病不应被标签化的呼吁,与近年来消除精神疾病歧视的社会运动形成共振。更难得的是,作者以从业者身份分享职业感悟——那些加了盐的酸甜苦辣,既是对医护群体的致敬,也是对理解比同情更珍贵的注解。

六、个人体验:触动与成长的瞬间

读至解玮流动段落时,我仿佛看见那个透视眼神的少年——十几年前陪友探病时,隔着铁栅栏看见的目光穿透我们的眼神,在此刻与文字重叠。这本书让我明白:所谓正常,不过是概率的幸运;所谓疯狂,不过是大脑的失控。它教会我用平视替代俯视仰视”——正如书中那句把他们当正常的陌生人对待,也是一种尊重。这种认知的转变,让我在面对生活中的非常态时,多了份从容与包容。

最后想分享书中最触动我的句子:精神病院的治疗,是重新揭裱一幅古老的水墨画。它不仅点出精神科治疗的复杂性,更暗喻着:每个非常态的灵魂,都值得被温柔修复。在这个精神健康日益受关注的时代,这本书恰似一株在精神荒原中生长的蘑菇——它用5000个日夜的守候,告诉我们:理解,才是最温暖的治愈。

“《我在精神病院种蘑》:一本消解精神疾病偏见的温暖手记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管理学》:在乐高积木与咖啡渍的交响中,解码组织生存的艺术 | 爱阅读

《管理学》:在乐高积木与咖啡渍的交响中,解码组织生存的艺术 一、书籍基本信息:管理学的“瑞士军刀” 罗宾斯《管理学》第15版以“情境-战略-执行”三螺旋模型重构经典框架,将泰勒的科学管理与数字时代的敏捷方法熔于一炉。全书通过星巴克门店运营、特斯拉生产流水线等200+真实案例,构建起从战略规划到...

《哈利波特》:翻开这封“魔法信”,我找到了对抗世界的勇气 | 爱阅读

《哈利波特》:翻开这封“魔法信”,我找到了对抗世界的勇气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会生长的童话书”,从伦敦破屋到全球文化现象 《哈利波特》是英国作家J.K.罗琳创作的奇幻文学系列,1997年至2007年间陆续出版7部正文,后被改编为8部电影、舞台剧《被诅咒的孩子》,以及漫画、游戏、主题公园等多...

《海底两万里》:读罢“钢铁鲸鱼”,方懂“深海”的“双重面孔” | 爱阅读

《海底两万里》:读罢“钢铁鲸鱼”,方懂“深海”的“双重面孔”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预言未来”的“海洋科幻圣经” 若要给《海底两万里》找个贴切的标签,我会说它是“19世纪的‘深海预言书’”。这部由法国科幻大师儒勒·凡尔纳(1828-1905)创作(1870年初版)的经典之作,是“海洋三部曲”...

《画怖》:当名画变成逃生副本,这场艺术与恐怖的狂欢藏着人类对自由的终极叩问 | 爱阅读

《画怖》:当名画变成逃生副本,这场艺术与恐怖的狂欢藏着人类对自由的终极叩问 一、书籍基本信息:用名画做“杀人迷宫”的无限流神作 《画怖》是晋江文学城签约作者啾啾大王创作的无限流小说,全文134万字,已完结。主角柯寻与队友牧怿然意外卷入一幅会“吃人”的古画,从此必须在《白泽》《薛定谔的猫》《最后...

《皇袍加身》:当龙袍裹住血肉,我终于看清了权力的“温度” | 爱阅读

《皇袍加身》:当龙袍裹住血肉,我终于看清了权力的“温度”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龙袍”解剖权力与人性的“古代生存启示录” 《皇袍加身》是青年作家“锦瑟”2024年推出的历史权谋小说,以架空王朝“大胤”为背景,聚焦从市井乞儿到权倾朝野的“魏九郎”的“上位之路”。他本是汴梁城街头卖糖人的小乞丐...

《饥饿的路》:在魔幻与现实的夹缝中寻找人性的微光 | 爱阅读

《饥饿的路》:在魔幻与现实的夹缝中寻找人性的微光 一、书籍基本信息:非洲魔幻现实主义的巅峰之作 尼日利亚作家本·奥克瑞1991年出版的《饥饿的路》获当年布克奖,成为史上最年轻获奖者。这部532页的巨著以约鲁巴神话为骨、现实主义为肉,中文版由王维东翻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引进。小说通过“鬼孩”...

《基督山伯爵》:在复仇的火焰里淬炼人性的金矿 | 爱阅读

《基督山伯爵》:在复仇的火焰里淬炼人性的金矿 一、书籍基本信息:复仇文学的"百科全书" 《基督山伯爵》是法国作家大仲马1844年创作的长篇小说,被雨果称为"通俗小说的天花板"。上海译文出版社2023年推出的插图本,用300余幅原版铜版画将伊夫堡监狱的潮气、基督山岛的宝藏永久封存,让19世纪的复...

《极限大魔尊》:在魔气与天劫中,写一本给挑战者的突破指南 | 爱阅读

《极限大魔尊》:在魔气与天劫中,写一本给挑战者的突破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玄幻版的"极限修炼启示录" 《极限大魔尊》是网络作家"魔尊本尊"自2024年起在起点中文网连载的玄幻小说,目前已更新至138.21万字。小说以"主角通过极限修炼突破九重天劫"为核心设定,构建了涵盖魔功、天劫、宗门争霸的...

《记忆传授人》:在被规训的记忆里,我们如何“记得自己” | 爱阅读

《记忆传授人》:在被规训的记忆里,我们如何“记得自己” 一、书籍基本信息:反乌托邦的“记忆寓言” 《记忆传授人》是美国作家洛伊丝·劳里的反乌托邦经典小说,1993年出版后横扫全球,被《纽约时报》评为“20世纪最具颠覆性的青少年小说”,更被美国国会图书馆列入“影响美国的88本书”。中文版由接力出...

《最美不过诗经》:在烟火人间,打捞三千年前的温柔 | 爱阅读

《最美不过诗经》:在烟火人间,打捞三千年前的温柔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会呼吸的译注本” 《最美不过诗经》是青年作家李颜垒的《诗经》通俗读本,2010年首次出版后风靡全国,2019年推出典藏版。全书精选《诗经》中30余篇经典诗作,围绕爱情、劳作、战争等主题划分为七大章节,如“情为何物”“男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