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普通法的诉讼形式》:一本带你看懂“普通法是怎么从程序里长出来”的法律史经典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09)读一读18

《普通法的诉讼形式》:一本带你看懂普通法是怎么从程序里长出来的法律史经典

一、书籍基本信息

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法律史泰斗弗雷德里克·威廉·梅特兰,初版于1890年,堪称普通法程序史的基因图谱’”。它不像传统法律书那样堆砌法条或空谈理论,而是聚焦普通法最核心的源头密码”——诉讼形式(尤其是中世纪的令状制度),用扎实的史料考证,回答了普通法不是凭空创造的,而是靠一套套打官司的规矩慢慢攒出来的。哪怕你对诉讼形式”“令状这些词感到陌生,读它也能搞懂为什么英美法那么重视程序”“现在的民事诉讼案由,居然和中世纪的告状方式有关。它在法律史界的地位有多高?法学界流传着一句话:不读梅特兰的《普通法的诉讼形式》,就不算真懂普通法的起源,至今仍是英美法系国家法律史课程的入门第一课,连霍姆斯、卡多佐等大法官都曾反复引用书中观点。

二、书籍内容:不聊“实体权利是什么”,只讲“普通法的权利是怎么靠诉讼程序‘炼’出来的”

梅特兰在书中最核心的突破,是打破先有实体权利,再有诉讼程序的常识误区——他认为普通法的本质是程序先于权利:不是先规定你有什么权利,而是先规定你要告人,得走什么流程、用什么文书’”,久而久之,这些流程和文书慢慢固化成了实体权利。他没搞抽象说教,而是用拆解中世纪令状的方式让理论落地:比如讲令状制度时,他不简单说令状是国王发的文书,而是还原具体场景——13世纪的英国农民如果被邻居占了地,不能直接去法院喊他抢我地,得先去国王的文书局申请收回土地令状,这张令状上要写清谁占了谁的地、占了多少,法院只认这张令状才会受理。更关键的是,不同纠纷要申请不同令状:占土地用收回土地令状,欠房租用债务令状,被人打伤用侵害令状,要是选错了令状——比如用债务令状告占土地,法院直接驳回,你就算真有理也赢不了。

再比如讲诉讼形式如何塑造权利,他举违约赔偿的例子:早期没有专门的违约令状,商人要是被人欠了货款,只能蹭债务令状打官司,但债务令状要求必须有书面借据,没借据就赢不了。后来商人多了,国王专门出了承诺令状(assumpsit),只要能证明对方答应过还钱,哪怕没借据也能告,慢慢就从程序里长出了口头合同权利。最有意思的是,他还点破诉讼形式的霸权’”:比如中世纪的侵害令状本来只管有人动手打人,后来法官觉得有人故意损坏财物,和打人一样恶劣,就把侵害令状的范围扩大到财产损害,久而久之,故意侵权这个实体权利,就从程序的扩张里冒了出来。这种从程序细节看权利起源的内容,让普通法从高冷的法律体系变成了有烟火气的打官司史’”

三、写作特点:像法律史老教授带你“翻中世纪法庭档案”,严谨里藏着“拆密码的乐趣”

梅特兰的文笔最绝的地方,是能把枯燥的史料写成有画面感的故事”——他不搞学术黑话轰炸,而是用档案细节+场景还原的方式,让你仿佛真的坐在中世纪法庭的旁听席上。比如描述申请令状的过程时,他会写农民攥着几便士路费,从村里赶到伦敦的文书局,文书官坐在高桌后,一边蘸墨水一边问你告什么?占土地还是欠你钱?,说错一个字,令状就开错了,这趟路就白跑;讲选错令状的后果时,他调侃这就像你想点奶茶,却错选了咖啡订单,店家就算知道你要什么,也只能按订单来——中世纪法院比奶茶店还死板,错了就是错了

他还特别擅长用类比帮你理解专业概念:比如把诉讼形式比作普通法的乐高积木’”——“早期的令状是小积木,法官把不同积木拼一拼,就拼出了新的权利(比如把侵害令状承诺令状拼出过失侵权);后来积木多了,就成了现在的法律体系;把令状制度的重要性比作做饭的菜谱’”——“没有菜谱,你可能把盐和糖搞混;没有令状,法官和当事人都不知道官司该怎么打,普通法就是跟着菜谱慢慢学会做权利这道菜。读起来根本不像读法律史专著,更像看一部带知识点的中世纪法律纪录片,你会跟着梅特兰的思路,从看不懂令状慢慢摸清普通法的密码规律’”

四、阅读体验:从“觉得程序是‘麻烦事’”到“懂程序是‘权利的根’”的顿悟时刻

我刚开始读时,其实有点打退堂鼓——“诉讼形式听起来就像过时的老规矩,结果读了几十页就被戳中:有次学民事诉讼法,看到起诉要选对案由,选错了可能被驳回,突然想起梅特兰讲的中世纪选错令状的后果,原来现在的案由,就是中世纪令状现代版!以前我总觉得程序太麻烦,不如直接判对错,但这本书让我明白:要是没有程序约束,法官想怎么判就怎么判,权利反而没保障——就像中世纪要是没有令状,有人随便告一句他欠我钱,法院就受理,好人很容易被冤枉。

还有一次看英剧《皇家律师》,里面律师在法庭上反复争论这个案子该用哪条程序规则,以前我觉得律师在找茬,读完这本书才懂:他们争的不是小事,而是能不能把案子拉到对自己有利的程序轨道,这和中世纪律师争该申请哪张令状,本质是一回事。合上书时,我甚至有种以前看普通法像看没拼好的拼图,现在终于找到拼图的起点’”的通透感——原来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权利,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一代代人靠打官司的程序慢慢争来、攒出来的。

五、书籍评价与影响力:法律史领域的“不可超越之作”,统治学界百年

在学术圈,这本书的地位堪称普通法史的圣经’”——英国法律史学家梅特兰的弟子说老师用一本书,把普通法的源头说透了,后来的人再研究诉讼形式,也跳不出他的框架;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霍姆斯在《普通法》里坦言我对普通法起源的理解,全靠梅特兰的启发。它的影响力不止在法律史领域,还直接塑造了人们对程序正义的认知:现在我们说程序正义比实体正义更重要,追溯源头,就能找到梅特兰笔下诉讼形式塑造权利的逻辑——没有好的程序,实体权利就是空话

放到当下,它的现实意义更突出:比如现在讨论民事诉讼程序简化,有人觉得程序越简单越好,但读过这本书就会明白:简化不是取消程序,而是优化程序,就像中世纪令状后来也在调整,但核心按规则打官司的逻辑没丢;再比如AI法官判案的争议,本质也是程序能不能替代人的判断”——梅特兰早就告诉我们,普通法的程序里藏着人的经验和智慧,不是简单的按流程走

六、书籍核心价值与亮点:给思维装个“普通法的‘溯源镜’”

它的核心价值,不是让你记住中世纪有多少种令状,而是帮你建立从程序看法律本质的视角——以后再遇到为什么法律要这么规定程序”“这个权利是怎么来的,不会再停留在条文表面,而是会追问它的程序源头是什么,从而看懂普通法程序先于权利的独特逻辑。

内容亮点则在于用小细节讲透大历史:梅特兰没写普通法通史,而是盯着诉讼形式这个小切口,却挖出了普通法起源这个大主题。比如他只讲令状的演变,就串联起王权扩张(国王通过令状控制司法)、经济发展(商人需要新令状保护交易)、社会变迁(从土地纠纷到财产纠纷),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比任何通史都更能让你摸到普通法的脉搏

最后分享书中最戳我的一句话,也是法律史领域的经典名言:我们已经埋葬了诉讼形式,但它们仍在坟墓里统治着我们。这句话现在还贴在我的法律书桌上,每次研究程序法时看到它,都会想起:我们今天享有的每一项权利,背后都藏着中世纪律师们为一张令状奔波的身影。如果你想搞懂普通法到底是什么”“程序为什么重要,这本书绝对值得一读——它不会教你怎么打官司,却会让你明白:普通法的灵魂,从来都在打官司的规矩里。

“《普通法的诉讼形式》:一本带你看懂“普通法是怎么从程序里长出来”的法律史经典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何以现代:来自西方的财政智慧》:解码现代国家成长的“财政密码” | 爱阅读

《何以现代:来自西方的财政智慧》:解码现代国家成长的“财政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轻量级却“重磅”的财政政治学著作 《何以现代:来自西方的财政智慧》由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刘守刚撰写,2023年7月由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全书仅十余万字,却以“税收国家—生产国家—福利国家”三阶段模型为骨架,...

《呼兰河传》:在萧红的东北小城里触摸时代的裂痕与温情 | 爱阅读

《呼兰河传》:在萧红的东北小城里触摸时代的裂痕与温情 一、书籍基本信息:民国文坛的"东北叙事明珠" 《呼兰河传》是民国女作家萧红于1940年创作的自传体小说,202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经典文学典藏"系列精装本。这部被鲁迅称为"北方人民的民间传说"的作品,以东北小城呼兰河为舞台,用孩童视角解...

《护教篇》:当信仰撞进现实的墙,古人如何为思想“打官司”? | 爱阅读

《护教篇》:当信仰撞进现实的墙,古人如何为思想“打官司”? 最近翻完这本被学界朋友称为“文明对话密码本”的《护教篇》,合上书页时已是凌晨一点。窗外的路灯透过纱窗洒在封面上——烫金的“护教”二字被揉出一层暖光,像极了书中那些穿越千年的思想者,在历史的迷雾里举着火把,向我招着手说:“来看看我们当年...

《基督山伯爵》:在复仇的火焰里淬炼人性的金矿 | 爱阅读

《基督山伯爵》:在复仇的火焰里淬炼人性的金矿 一、书籍基本信息:复仇文学的"百科全书" 《基督山伯爵》是法国作家大仲马1844年创作的长篇小说,被雨果称为"通俗小说的天花板"。上海译文出版社2023年推出的插图本,用300余幅原版铜版画将伊夫堡监狱的潮气、基督山岛的宝藏永久封存,让19世纪的复...

《基督山伯爵》:在复仇迷宫中寻找人性灯塔的史诗 | 爱阅读

《基督山伯爵》:在复仇迷宫中寻找人性灯塔的史诗   一、核心价值:一本写给“困兽”的生存哲学手册 当你在职场被同事构陷、在感情中被挚爱背叛、在人生关键节点遭遇不公时,是否幻想过化身“复仇者”?大仲马用1392页的鸿篇巨制告诉你:真正的复仇不是毁灭敌人,而是在深渊中守住灵魂的完整。书中那句“人类...

《极简学理财》:用三步法管好钱,让财务自由不再遥不可及的极简指南 | 爱阅读

《极简学理财》:用三步法管好钱,让财务自由不再遥不可及的极简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极简学理财》是国内理财导师简七的代表作,2023年由中信出版社推出全新修订版,全书288页,定价55元。这本书以“极简主义”为核心理念,提出“理财三步法”(记账-规划-投资),将复杂的财务知识转化为...

《记忆传授人》:在被规训的记忆里,我们如何“记得自己” | 爱阅读

《记忆传授人》:在被规训的记忆里,我们如何“记得自己” 一、书籍基本信息:反乌托邦的“记忆寓言” 《记忆传授人》是美国作家洛伊丝·劳里的反乌托邦经典小说,1993年出版后横扫全球,被《纽约时报》评为“20世纪最具颠覆性的青少年小说”,更被美国国会图书馆列入“影响美国的88本书”。中文版由接力出...

当中国遇见〈国富论〉》:一场跨越两个世纪的“经济学思想漂流记” | 爱阅读

当中国遇见〈国富论〉》:一场跨越两个世纪的“经济学思想漂流记”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200页的“思想考古地图” 《当中国遇见〈国富论〉:严复译介〈原富〉百年回眸》由经济思想史学者赖建诚撰写,2023年3月由格致出版社出版。这本200页的小书,以严复1901年译介亚当·斯密《国富论》(译名...

《中国伊朗编》:在丝绸之路上解码千年文明对话的基因图谱 | 爱阅读

《中国伊朗编》:在丝绸之路上解码千年文明对话的基因图谱 一、书籍基本信息:被遗忘的文明对话考古报告 作为20世纪东方学研究的里程碑著作,劳伦斯·宾福德的《中国伊朗编》以1930年代哈佛燕京学社的学术报告为底本,2018年由商务印书馆推出中文全译本。这部两卷本巨著通过波斯古经《阿维斯塔》与汉文典...

《中国语言文化典藏》:翻开这本“语言博物馆”,听见中华文明的千年心跳 | 爱阅读

《中国语言文化典藏》:翻开这本“语言博物馆”,听见中华文明的千年心跳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活着的语言百科”,用3000张照片+500段录音“抢救”即将消失的文化密码 在方言逐渐消亡、民俗日益淡化的今天,我们该如何留住“乡音里的乡愁”? 《中国语言文化典藏》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