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当中国遇见〈国富论〉》:一场跨越两个世纪的“经济学思想漂流记” | 爱阅读

4周前 (09-09)读一读25

当中国遇见〈国富论〉》:一场跨越两个世纪的经济学思想漂流记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200页的“思想考古地图”

《当中国遇见〈国富论〉:严复译介〈原富〉百年回眸》由经济思想史学者赖建诚撰写,2023年3月由格致出版社出版。这本200页的小书,以严复1901年译介亚当·斯密《国富论》(译名《原富》)为切入点,像一把考古洛阳铲,深挖两个核心问题:

语言之困:当19世纪末中文尚无边际效用”“看不见的手等概念时,严复如何用计学”“分功等古雅词汇翻译现代经济学?

时代之问:这本主张自由放任”“最小政府的经济学圣经,如何被积贫积弱的晚清中国接招?是救世良方,还是水土不服?

二、核心价值:破解“西方思想东传”的密码本

这本书像一架思想X光机,让读者看清两个关键收获:

翻译的再创造:严复的译本绝非简单字对字,而是用晚清士大夫的语境重构经济学。例如,他将斯密的分工理论译为分功之理,并附案语:分功愈细,则生财愈速。这种古文+注释的翻译策略,让现代经济学概念在文言文中落地生根

思想的错位对话:斯密笔下的自由市场基于英国工业革命背景,而严复却试图用它解决晚清的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书中对比德国、日本对《国富论》的狂热翻译(德国10种译本,日本14种),揭示中国对西方经济思想的冷淡背后,是传统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深层碰撞。

个人触动:读到严复为翻译utility(效用)苦无对应词,最终用计学替代经济学时,我仿佛看到他在书房里来回踱步,眉头紧锁——这种语言之困,何尝不是所有跨文化传播者的共同宿命?作为新媒体从业者,我常为如何用中文表达西方概念焦虑,而严复的挣扎让我明白:翻译不仅是语言转换,更是思想世界的搭桥

三、内容亮点:一场“经济学全球漂流”的侦探游戏

赖建诚像一位经济学福尔摩斯,用三大线索串联起《国富论》的跨国之旅:

全球翻译图谱:书中揭秘,意大利1790年首译《国富论》是为参与启蒙运动,日本疯狂重译是为追赶西方,而德国即使被李斯特批评忽视国家利益,仍痴迷于斯密的理论——这种各国译本背后的动机差异,让经济学史从干巴巴的理论变成活生生的思想博弈

严复的托译言志:严复在《原富》中插入310条案语,表面是解释斯密,实则借机批判晚清弊政。例如,他借斯密的自由市场暗讽清廷重农抑商,又用斯密的分工理论呼吁开矿办厂”——这种夹带私货的翻译策略,让《原富》成为晚清知识分子的思想暗器

假版本与竞译闹剧:书中爆料,法国修士莫雷莱曾抱怨:布拉韦的译本抢了我的生意!原来,1779年两位修士同时翻译《国富论》,布拉韦靠连载抢先出版,莫雷莱则因总主教反对而流产——这种学术宫斗戏,让经济学史瞬间有了八卦的趣味

金句点睛:

翻译不是把字句从一种语言搬到另一种语言,而是把思想从一种文化土壤移植到另一种文化土壤。

严复的《原富》,是斯密的《国富论》在中国土地上长出的一株变异植物’——它既保留了原作的基因,又带着晚清的独特印记。

四、写作特点:学术严谨与叙事趣味的“混搭风”

赖建诚的笔法像一位经济学段子手,让硬核学术变得好吃又好消化

历史细节控:他考证出严复为翻译《国富论》,曾翻烂一本《克雷斯欧洲经济史资料集》,甚至因知识量不足被师友嘲笑——这种学术苦行僧的形象,让读者瞬间代入严复的挣扎。

跨学科视角:书中不仅聊经济学,还穿插政治学、社会学、翻译学。例如,分析严复案语时,引用哈佛商学院图书馆的《斯密研究范德布鲁纪念馆藏目录》,用学术考古的方式还原思想传播的路径。

画面感语言:形容德国对《国富论》的痴迷时,他说:德国人像一群经济学狂热粉,即使被李斯特骂卖国,也要一遍遍重译斯密——这种执着,堪比当代粉丝追更偶像新剧。

五、阅读体验:一场“烧脑”却“上瘾”的思想探险

真实体验:读前30页时,我因经济学史+翻译史+晚清史的跨学科内容一度脑容量告急,但赖建诚用严复的翻译困境这条主线串起所有碎片,像玩拼图游戏般逐渐清晰。读到严复用计学翻译economics时,我忍不住拍案:原来经济学这个词是这么来的!

社会评价:

豆瓣读者经济学小白留言:这本书让我明白,严复的《原富》不是简单的翻译,而是一场思想实验’——他用斯密的理论,给晚清开了一剂错位的药方

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评价:赖建诚的跨国研究,填补了《国富论》传播史的空白,尤其是对严复现象的解析,堪称经典。

六、书籍评价与影响力:一部“没有终章”的经典

学术价值:这本书是第一部系统研究《国富论》在中国传播的专著,为经济学思想史提供了中国视角。此前学者多聚焦单一国家或人物,而赖建诚通过对比德、日、法等10国的翻译史,揭示了思想传播的全球逻辑

社会意义:在内卷”“躺平撕裂社会的当下,书中对自由市场国家干预的讨论极具现实意义。例如,赖建诚指出,严复译介的经济自由主义对晚清积弱经济并不适用,真正的救亡图存应借鉴德国的国民经济学派”——这种历史照进现实的洞察,让读者反思:今天的我们,是否也在盲目崇拜西方药方

个人推荐:如果你对以下问题好奇,这本书会给你思想暴击

为什么德国人对《国富论》如此痴迷?

严复的翻译,如何让斯密的理论在晚清变形

经济学思想如何在全球漂流本土化

最后一句安利:

读这本书,就像坐上一台经济学时光机’——从18世纪的英国到晚清的中国,从德国的学术狂热到日本的翻译竞赛,你会看到:思想从未静止,它像一条河流,在不同土地上冲刷出独特的形状。而严复的《原富》,正是这条河流在中国土地上留下的第一道刻痕。

“当中国遇见〈国富论〉》:一场跨越两个世纪的“经济学思想漂流记”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顾维钧回忆录》:在“弱国外交”的棋盘上,触摸一个外交家的灵魂 | 爱阅读

《顾维钧回忆录》:在“弱国外交”的棋盘上,触摸一个外交家的灵魂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位“外交老将”的“人生自白书” 《顾维钧回忆录》是中国近代著名外交家顾维钧(1888-1985)晚年撰写的口述史,历时十余年完成(1960-1976),被视为“中国近代外交史的活字典”。全书以英文写成(后译为中...

《过程与实在》:在流动的宇宙中,重构“存在”的诗意地图 | 爱阅读

《过程与实在》:在流动的宇宙中,重构“存在”的诗意地图 一、书籍基本信息:过程哲学的“创世宣言”,怀特海的思维革命 《过程与实在》是英国哲学家怀特海1929年完成的形而上学著作,1987年由商务印书馆引入中文世界,隶属《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这本书像一场“思维的暴风雨”,既颠覆了传统实体论的...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解码未来社会的生存指南 | 爱阅读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解码未来社会的生存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写给时代的预言书 1973年,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如一颗思想炸弹,在西方学术界炸开。这位哈佛教授用20万字的篇幅,为人类描绘了一幅技术革命颠覆社会结构的未来图景。书中提出的"中轴原理"与"知识成为核心资源...

《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 | 爱阅读

《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 一、书籍基本信息 作者与背景:张宏杰(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员),成书于2012年,2022年重庆出版社推出精装修订版,附18世纪中英对比地图与乾隆朝经济数据图表。 核心地位:首部以“全球史视角”解构乾隆盛世的通俗历史著作,被《中国史研究》称为“...

《中国语言文化典藏》:翻开这本“语言博物馆”,听见中华文明的千年心跳 | 爱阅读

《中国语言文化典藏》:翻开这本“语言博物馆”,听见中华文明的千年心跳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活着的语言百科”,用3000张照片+500段录音“抢救”即将消失的文化密码 在方言逐渐消亡、民俗日益淡化的今天,我们该如何留住“乡音里的乡愁”? 《中国语言文化典藏》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策划...

《重读凯恩斯》:拨开百年迷雾,解码经济周期的“预言家密码” | 爱阅读

《重读凯恩斯》:拨开百年迷雾,解码经济周期的“预言家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让经济学“祛魅”的学术探险手册 2023年11月,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韦森携《重读凯恩斯》登陆学术江湖。这部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418页著作,以凯恩斯六部核心著作(《印度的通货与金融》《货币论》《就业、利息与货...

《重新定义公司:谷歌是如何运营的》:解锁互联网时代的管理密码 | 爱阅读

《重新定义公司:谷歌是如何运营的》:解锁互联网时代的管理密码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商业世界里,传统的公司管理模式似乎逐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就像马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再怎么努力也难以与飞速奔驰的汽车相媲美。而《重新定义公司:谷歌是如何运营的》这本书,就如同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管理世界的大门,让我...

《资本主义与自由》:一部拆解“自由与市场”逻辑的理性指南 | 爱阅读

《资本主义与自由》:一部拆解“自由与市场”逻辑的理性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 《资本主义与自由》是20世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的经典著作,1962年首次出版,全书不足200页,却以清晰的逻辑重构了“资本主义”与“个人自由”的关系。它并非晦涩的经济学专著,而是从教育、就业、货币、社会...

《资治通鉴》:一部能让人读懂历史与人性的“时空宝典” | 爱阅读

《资治通鉴》:一部能让人读懂历史与人性的“时空宝典” 一、书籍基本信息 《资治通鉴》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耗时19年编撰完成,全书共294卷,约300万字,记载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跨越16朝、1362年的历史。它最初是为宋神宗提供治国...

《自卑与超越》:用“个体心理学”拆解人性困境的成长地图 | 爱阅读

《自卑与超越》:用“个体心理学”拆解人性困境的成长地图 一、书籍核心价值:现代人专属的“自卑转化指南” 这本书像一把温柔的手术刀,剖开人类共同的“自卑情结”——通过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教会我们“自卑感不是弱点,而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原动力”。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创始人)用毕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