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8页
翠山影视城:曲靖的影视明珠与旅游胜地 │ 游曲靖
翠山影视城:曲靖的影视明珠与旅游胜地 在曲靖市麒麟区的西部,有一颗闪耀的旅游明珠,它就是翠山影视旅游城。无论是想感受明清时期的古风古韵,还是想体验影视拍摄的幕后故事,亦或是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和了解历史文化,这里都能满足你的需求。 一、建筑风格:穿越时空的明清风情画卷 (一)明清古建的精妙再现。翠山影视城的建筑风格以明清为主,由著名古建筑设计师钱运选先生设计,他曾主持过无锡“三国城”“水浒城”的设计,其设计水平和专业素养自不必说。影视城内的建筑,从山海关城楼到明王府、木鼓寨、明朝一条街等,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明清时期的建筑特色。比如山海关城楼,按真楼的1∶0.9比例仿建,其逼真程度仿佛将原...
大河之光:富源大河遗址的时空密码与文明启示录 │ 游曲靖
大河之光:富源大河遗址的时空密码与文明启示录 历史长河中的文明坐标 东西方文明的时空对话。大河遗址出土的2000余件石制品中,勒瓦娄哇技术制作的盘状石核、三角形尖状器与欧洲莫斯特文化典型器物高度吻合,实证4万年前东西方技术交流。更罕见的是,遗址中发现的30平方米人工石铺地面——西南地区最早"史前装修",采用圆石碎块铺筑,厚度达20厘米,展现了古人类应对潮湿环境的智慧。 四万年文明叠层揭秘。遗址地层剖面宛如一部立体史书:底层旧石器时代石器加工场与动物屠宰遗迹叠压,中层明代军事城墙遗迹隐现,表层彝族火把节祭祀痕迹清晰可辨。特别是2024年新发现的赭石颜料层,经检测含赤铁矿成分,为...
地球“时光胶囊”:曲靖古鱼王国的4.1亿年生命奇观 │ 游曲靖
地球“时光胶囊”:曲靖古鱼王国的4.1亿年生命奇观 在滇东红土高原的褶皱深处,沉睡着一部跨越寒武纪至泥盆纪的"无字天书"。曲靖市以震惊世界的古鱼化石群,构筑起全球最完整的远古海洋生态系统标本库。这里不仅是地质学家的朝圣地,更是普通游客触摸地球生命密码的奇幻之境。 凝固的时光胶囊:4.1亿年的海洋记忆 在曲靖市潇湘盆地的紫色页岩中,封存着地球史上最关键的进化证据——中国最早寒武纪古鱼化石群。2006年发现的"昆明鱼"化石,将脊椎动物起源时间前推至5.18亿年前,改写了人类对生命演化的认知。更令人惊叹的是,这里完整保存着从原始甲胄鱼到真掌鳍鱼的完整演化链条,320余种古生物化石构成连续演化...
地球“时光胶囊”:曲靖古鱼王国的4.1亿年生命奇观 │ 游曲靖
地球“时光胶囊”:曲靖古鱼王国的4.1亿年生命奇观 在滇东红土高原的褶皱深处,沉睡着一部跨越寒武纪至泥盆纪的"无字天书"。曲靖市以震惊世界的古鱼化石群,构筑起全球最完整的远古海洋生态系统标本库。这里不仅是地质学家的朝圣地,更是普通游客触摸地球生命密码的奇幻之境。 凝固的时光胶囊:4.1亿年的海洋记忆 在曲靖市潇湘盆地的紫色页岩中,封存着地球史上最关键的进化证据——中国最早寒武纪古鱼化石群。2006年发现的"昆明鱼"化石,将脊椎动物起源时间前推至5.18亿年前,改写了人类对生命演化的认知。更令人惊叹的是,这里完整保存着从原始甲胄鱼到真掌鳍鱼的完整演化链条,320余种古生物化石构成连续演化...
帝师魂断大别山:何桂珍的忠烈一生 │ 游曲靖
帝师魂断大别山:何桂珍的忠烈一生 咸丰五年深秋,大别山麓的英山县衙内烛火摇曳。47岁的何桂珍提笔在素笺上写下"宁死沙场,不作降虏"八字,墨迹未干,院外已传来纷沓的马蹄声。这位曾为咸丰帝讲授《大学》的帝师,即将以最惨烈的方式,为自己三十三载春秋画上句点。 城隍庙的晨钟里,走出个神童 嘉庆二十二年的云南师宗,何家宅院飘着淡淡的墨香。六岁的何桂珍裹着棉袍,踩着薄霜走向书院,城隍庙的朱漆大门在晨光中泛着幽光。这日清晨,看庙老道惊见城隍爷神像手中玉笏竟倒转指向门外,正与孩童背影重合。当夜,老道在何桂珍床头看见奇异光晕,直呼"文曲星下凡"。 这个被传得神乎其神的孩子,实则有着最朴实的求学经历。父亲...
滇池剑魄:殷承瓛的跌宕人生 │ 游曲靖
滇池剑魄:殷承瓛的跌宕人生 一、书香门第的少年英才 1877年深秋,云南陆良马街镇良迪村的青石板路上,一声婴儿啼哭划破了宁静的夜空。这个被取名为殷承瓛(字叔桓)的男孩,注定将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抹耀眼的星光。 殷家世代书香,耕读传家。6岁启蒙的殷承瓛自幼聪颖过人,16岁便以县试榜首中秀才,成为乡里口中的“神童”。然而,晚清的风雨早已浸透这片土地——鸦片战争的硝烟、帝国主义的侵略、清廷的腐朽,让少年殷承瓛的书案上,除了《四书五经》,更多了《时务报》《革命军》。他常对同窗感慨:“读书非为功名,而为救国!” 1903年,26岁的殷承瓛毅然东渡日本,踏上甲板时,他紧握着刚读完的《革命军》,眼神中燃...
滇东才子窦垿:解元世家的风雨人生 │ 游曲靖
滇东才子窦垿:解元世家的风雨人生 咸丰年间的昆明城,暮色中的贡院飞檐翘角如剑指苍穹。一位身着布衣的中年文人驻足红墙外,手中握着祖父窦晟留下的《洪洞县志》,目光穿过斑驳的槐树影,仿佛看见二十年前自己在此摘得解元桂冠的场景。这是窦垿人生中第三次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前两次他以解元、进士的荣耀叩开仕途大门,而今,因弹劾权臣遭贬的阴云正笼罩着这位滇东才子。 书香世家的文脉传承 在师宗县淑基村斑驳的窦氏宗祠里,至今仍能触摸到这个家族跨越三百年的文脉跳动。明万历年间,窦氏先祖窦兴随军入滇,十子皆为武将,七人获封“七雄冠世”。至清代,这个武勋世家却以笔墨惊世:窦晟于乾隆戊子科夺得云南解元,其子窦欲...
滇东高原的碧玉明珠:曲靖胡家坟水库的生态密码与人文交响 │ 游曲靖
滇东高原的碧玉明珠:曲靖胡家坟水库的生态密码与人文交响 在云贵高原的褶皱里,曲靖市麒麟区茨营镇的胡家坟水库如一颗遗落的翡翠,静静镶嵌于群山之间。这座以“胡家坟”为名的水库,既非古墓遗迹,亦非单纯的蓄水工程,而是一部活着的水利史诗,承载着滇东高原的生态智慧、移民传奇与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高原水库的生态密码 地质奇观与水利匠心的融合。胡家坟水库的诞生,是地质运动与人类智慧的双重馈赠。水库坐落于喀斯特地貌发育区,地下暗河纵横,地表水与地下水在此交汇。1970年代,当地政府利用天然洼地筑坝,将山泉、溪流汇聚成库,形成总库容2106万立方米的中型水库。大坝采用黏土心墙坝型,坝体与山体无缝衔...
滇东高原上的红色丰碑——富村乡烈士陵园的时空交响 │ 游曲靖
滇东高原上的红色丰碑——富村乡烈士陵园的时空交响 在滇东高原的褶皱里,富村乡烈士陵园如一部镌刻着革命史诗的石刻典籍,静默诉说着烽火年代的热血传奇。这里不仅是安放英魂的圣地,更是一座活态的红色基因库——红军长征的足迹、地方武装斗争的烽火、数字化时代的创新传承,在2069米的海拔上交织成一首时空交响曲。本文将以“历史回响”“山河对话”“时代新声”三大篇章,解码这座烈士陵园的独特魅力。 三重时空的红色叙事 红军足迹 滇东高原的革命坐标 1935年4月,中央红军长征部队在老岩脚隘口与民团展开殊死搏斗,红军战士用血肉之躯撕开敌人防线;1936年红二方面军再临富村,沙寨阻击战中,战士们以“人在...
滇东寒士杨本昌:从卖菜郎到“杨半城”的传奇人生 │ 游曲靖
滇东寒士杨本昌:从卖菜郎到“杨半城”的传奇人生 在曲靖古城北门外的石板路上,至今仍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某个寒冬清晨,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蹲在街角,面前摆着几把沾着霜花的青菜。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叫杨本昌的卖菜郎,会在数十年后成为掌控两淮盐政的封疆大吏,更不会料到他散尽家财时,整座城池半数商铺都曾蒙受其恩泽。 一、寒门崛起:卖菜郎的逆袭之路 乾隆二十年的腊月,麒麟区湛家屯村一户土坯房里传来婴儿的啼哭。杨朗山看着襁褓中的幼子,将最后半碗粟米粥喂进妻子口中。这个以卖菜为生的庄稼汉不曾想到,他的小儿子本昌,会在十五年后改变整个家族的命运。 乾隆三十四年大旱,杨家菜园枯萎,次年山洪冲垮土屋。十二岁的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