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让孩子掌控自己》:解锁孩子自我成长的密钥 | 爱阅读

1周前 (09-27)读一读11

《让孩子掌控自己》:解锁孩子自我成长的密钥

一、书籍基本信息

《让孩子掌控自己》由林甲针、杨海雁合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25年8月出版。ISBN为9787575805353,定价35元,属于亲子教育类图书。这本书聚焦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掌控力,目标读者是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尤其适合在育儿过程中感到焦虑、迷茫的父母。

二、书籍核心价值

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传递顾问型父母理念——父母应像航海顾问,而非掌舵者。书中强调:控制感是孩子应对压力的解药,只有让孩子拥有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感,才能培养独立、自信的人格。正如书中金句:孩子是伟大的观察者,糟糕的翻译官。”——他们能敏锐感知父母的焦虑,却常曲解其意图。父母需先修炼平静心态,才能传递真正的安全感。

三、内容亮点与阅读体验

书中结合脑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用鲜活案例拆解育儿难题。例如,通过陶行知摁鸡吃米的隐喻,揭示强制学习的荒诞:当孩子被摁着头吃知识,他们只会抗拒;唯有放手,才能激发内驱力。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三个需求理论:自主需求(自己选择)、胜任需求(相信自己能行)、归属需求(情感连接)。书中建议,从幼儿期开始,父母可逐步赋予孩子选择权——如选衣服、规划周末活动,在实操中培养掌控感。

阅读时,我多次产生这说的不就是我家吗?的共鸣。比如书中提到的作业之战:父母过度干预作业,反而让孩子觉得学习是爸妈的事。我曾因陪孩子写作业气到拍桌子,读到缺觉是慢性压力的章节时才恍然大悟——全家熬夜陪读,看似努力,实则破坏了孩子的睡眠节律,导致次日课堂效率更低。这种用战术勤奋掩盖战略懒惰的陷阱,书中用科学数据给出了破局之道。

四、写作特点与影响力

本书写作风格兼具科学严谨与生活趣味。林甲针、杨海雁用多巴胺”“眼窝前额皮质等脑科学术语解释行为动机,却又通过熊孩子”“直升机父母等生动比喻,让理论起来。例如,用劣质多巴胺解释孩子沉迷游戏:当日常学习无法提供足够的多巴胺,孩子就会转向游戏、饮料等外部刺激。这种科学性与可读性的平衡,让本书既有专业深度,又适合大众阅读。

社会影响力方面,本书获得卢勤、张思莱等专家联袂推荐。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许多家长分享放手后孩子更自律的案例:有妈妈尝试让孩子自己规划暑期行程,结果孩子主动制定了每天阅读1小时+户外运动的计划;有爸爸通过家庭会议让孩子参与决策,亲子矛盾明显减少。这些真实反馈,印证了本书的附加值”——它不仅是一本理论书,更是可复制的育儿工具箱。

五、个人意义与社会价值

对我而言,这本书像一面育儿镜子。它让我反思:过去我常以为你好之名替孩子做决定,实则剥夺了他们成长的机会。读完本书后,我尝试用顾问型父母姿态与孩子沟通——比如不再催促写作业,而是问:你计划今晚完成哪些作业?需要我帮忙吗?这种改变,让孩子从被推着走变为自己掌舵,亲子关系也从对抗转向合作

在当前鸡娃”“内卷盛行的社会背景下,本书如一股清流。它提醒我们:真正的教育,不是把孩子塑造成完美作品,而是帮他们找到自己掌舵的勇气与能力。正如书中所言:父母的精神成长,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当父母放下焦虑,专注自我成长,孩子自然会跟随向上的轨迹。

六、结语

《让孩子掌控自己》不是育儿宝典,而是一本成长启示录。它用科学理论、真实案例、实用技巧,为父母提供了培养孩子自我掌控力的路线图。读罢此书,我最大的感受是:最好的教育,是让孩子学会自己掌控自己;而父母最该做的,是成为那个在岸边鼓掌的人。如果你也曾在育儿路上迷茫、焦虑,不妨翻开这本书——它或许不能让你立刻成为完美父母,但会让你离让孩子掌控自己的目标更近一步。

“《让孩子掌控自己》:解锁孩子自我成长的密钥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哈姆莱特》:莎士比亚用台词雕刻的人性万花筒与存在主义预言 | 爱阅读

《哈姆莱特》:莎士比亚用台词雕刻的人性万花筒与存在主义预言 一、书籍基本信息:从伊丽莎白剧场到元宇宙的戏剧圣经 《哈姆莱特》是威廉·莎士比亚创作于1599-1601年的悲剧,1603年首次印刷出版,2023年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推出全息投影版剧本。这部被称作"戏剧界的珠穆朗玛峰"的作品,通过丹麦王...

《和NPC抢装备》:当游戏里的铁匠敲碎屏幕,我读懂了“存在”最鲜活的“生存法则” | 爱阅读

《和NPC抢装备》:当游戏里的铁匠敲碎屏幕,我读懂了“存在”最鲜活的“生存法则” 一、书籍基本信息:游戏世界的“存在主义寓言”,2024年现象级游戏文学黑马 《和NPC抢装备》是95后作家“星野”2024年的现象级作品,由磨铁图书“游戏叙事”系列推出。封面设计极具赛博感——深紫色游戏界面中,一...

《混搭的承诺》:在观念的迷宫中触摸政治的脉搏 | 爱阅读

《混搭的承诺》:在观念的迷宫中触摸政治的脉搏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用"观念考古"重构的政治哲学通史 任剑涛所著的《混搭的承诺:现代政治观念史40讲》由云南人民出版社于2025年2月推出,全书484页,定价108元。这部学术著作以"混搭"为核心命题,系统梳理了14世纪至20世纪现代政治观念的演...

《总统班底》:在谎言的迷宫里,用鞋跟敲出真相的回声 | 爱阅读

《总统班底》:在谎言的迷宫里,用鞋跟敲出真相的回声 一、书籍基本信息:改变世界的新闻实验室 《总统班底》是卡尔·伯恩斯坦与鲍勃·伍德沃德合著的调查新闻巅峰之作,1974年出版后引发全球舆论海啸,直接导致尼克松总统辞职。这部被《纽约时报》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政治悬疑剧"的作品,不仅斩获普利策奖...

《最后的沉思》:柏格森用生命哲学,给科学时代的一封“温柔情书” | 爱阅读

《最后的沉思》:柏格森用生命哲学,给科学时代的一封“温柔情书” 一、书籍基本信息:哲学家晚年的“生命独白” 《最后的沉思》是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1911年出版的哲学随笔集,正值他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前四年。这部不足200页的“小书”,并非体系庞大的学术专著,而是柏格...

《罪与罚》:在圣彼得堡的雪地里,照见人性的深渊与光 | 爱阅读

《罪与罚》:在圣彼得堡的雪地里,照见人性的深渊与光 一、书籍基本信息:19世纪俄罗斯的道德实验室 作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心理现实主义"的巅峰之作,《罪与罚》以1866年圣彼得堡为舞台,通过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杀害放高利贷老妇人的罪案,构建了一座人性深渊的解剖台。这部45万字的巨著,用"理论-实践...

《终夜》:当时间成为囚笼,这场都市悬疑剧撕开了现代人最隐秘的焦虑 | 爱阅读

《终夜》:当时间成为囚笼,这场都市悬疑剧撕开了现代人最隐秘的焦虑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场由“时间循环”引发的都市逃亡 《终夜》是晋江文学城作者青丘夜雪创作的悬疑推理小说,全文32万字,以“时间循环+心理惊悚”为标签,被读者称为“都市版《开端》”。故事围绕广告公司策划陆明远展开,他因一场车祸被卷...

《资本主义的法律基础》:解锁法律规则与经济运行的深层关联 | 爱阅读

《资本主义的法律基础》:解锁法律规则与经济运行的深层关联 一、书籍基本信息 本次评述的《资本主义的法律基础》,是美国制度经济学先驱约翰・R.康芒斯的代表作,由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收录(权威译本由寿勉成翻译),堪称“打通‘法律’与‘经济’的跨界经典”。作者康芒斯深耕制度经济学与法律...

《自控力》:一本教我们“和欲望做朋友”的“心理健身房指南” | 爱阅读

《自控力》:一本教我们“和欲望做朋友”的“心理健身房指南” 上周三凌晨两点,我盯着手机屏幕上刚刷完的短视频,手指悬在“再刷10分钟”的按钮上,大脑里有个声音在喊:“明天还要早起上班,现在睡吧!”但另一个声音更响:“就看最后一个,反正明天一定改!”结果我又刷了半小时,直到眼睛酸涩才不甘心地关机—...

《自然价值》:重新定义资源价值的经济学启示录 | 爱阅读

《自然价值》:重新定义资源价值的经济学启示录 一、书籍基本信息:被时光打磨的经济学明珠 《自然价值》是奥地利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冯·维塞尔1889年的代表作,全书分6卷262页,从"价值的根源"到"国家经济中的价值",构建了边际效用理论的完整框架。作为奥地利学派的核心文献,它首次提出"边际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