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教育的可能》:在追问与反思中探寻教育的本质 | 爱阅读

2周前 (09-26)读一读16

《教育的可能:在追问与反思中探寻教育的本质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本书由北京四中国际校区执行校长徐加胜博士撰写,漓江出版社2025年6月出版(ISBN9787580103277),定价78元。作为深耕教育一线20余年的资深教育者,徐加胜以独立人格、长期主义、高质量关系三大共识为锚点,直击当前教育焦虑的核心——我们培养了太多精通答题的空心人,却丢失了会思考、会痛苦的灵魂。其核心价值在于提供从育分育人的转型密码,如用教育现场关系质量论重新定义教育质量,让读者在双减内卷的夹缝中找到破局之道。

二、内容亮点:真实案例与教育哲思的交响

书中拒绝空泛说教,以六一儿童节海滩对话等鲜活案例穿透表象:朋友聚餐时一言未发的孩子,在饭后海滩与作者推心置腹,直言希望天下父母不要自以为是,瞬间击穿以爱之名的期望投射。又如长期主义教育章节,通过农耕、工业、后工业时代教育模式对比,揭示教育不能急功近利的底层逻辑——健康身心、思维品质比短期分数更能支撑孩子终身发展。这些细节如手术刀般剖开教育痛点,比填鸭式说教更具说服力。

三、写作特点:平实语言与深刻洞察的融合

徐加胜的文字兼具学者深度与一线教师的温度。章节采用问题-案例-反思三段式,如教育需要哥白尼式革命篇,先以儿童优先理念设问,再用风乎舞雩,咏而归的《论语》意象作比,最后以李吉林情境教育案例落地,形成理论-文化-实践的闭环。全书无艰涩术语,却处处闪烁着教育是让我们变成更好的人,而非更会考试的人的哲思火花。

四、阅读体验:真实共鸣与思维激荡

作为班主任,我曾在双减背景下深陷如何平衡减负与提质的困惑。书中高质量关系章节如当头棒喝——通过每天记录学生一个优点的微小互动,我成功化解了转校生的对抗情绪。合上书页时,那种原来教育可以这样做的顿悟感,比任何赞美都真实动人。更惊喜的是,书中独立人格论与当前反内卷社会热点深度绑定,如空心人现象与鸡娃焦虑的精准剖析,让理论有了现实温度。

五、社会评价与影响力:从书斋到实践的桥梁

本书获豆瓣9.8分(13人评价),读者盛赞值得一读再读。教育专家评价其将教育哲学转化为可复制的行动指南,如独立人格培养路径被多所学校纳入教师培训课程。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书中长期主义理念与高质量关系策略,成为家校共育的破冰器”——如深圳某小学借鉴情境教育案例,通过集体意识培养活动提升学生合作能力,成效显著。

六、个人意义与时代回响:在“双减”中寻找教育本真

书中金句教育的质量取决于教育现场中诸多关系的质量,成为我处理师生、家校关系的北斗星。在双减政策落地后,我尝试用长期主义视角调整教学:减少机械刷题,增加项目式学习;通过亲子阅读计划改善家庭关系,让教育回归培养完整的人的本质。正如徐加胜所言:唯有坚定地在这条路上走下去,才能与孩子彼此成全,彼此照亮。

结语:在不确定中锚定教育的确定性

站在教育变革的十字路口,《教育的可能》不仅是一部书,更是一面未来之镜”——它让我们看到:当社会陷入内卷焦虑时,教育仍需守护独立人格的火种;当技术冲击传统模式时,高质量关系才是最坚韧的教育纽带。愿每位教育者都能手持此书,在教育的星河里,书写属于自己的成长诗篇

“《教育的可能》:在追问与反思中探寻教育的本质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好兵帅克》:当傻瓜的枪口对准战争的荒诞心脏 | 爱阅读

《好兵帅克》:当傻瓜的枪口对准战争的荒诞心脏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捷克作家雅洛斯拉夫·哈谢克1923年创作的《好兵帅克》,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讲述"傻瓜士兵"帅克用天真逻辑在奥匈帝国军营中制造连环荒诞的黑色喜剧。这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它用一柄"傻瓜的手术刀",剖开了战争的华丽外套——...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本让育儿焦虑“软着陆”的“生活教育指南” | 爱阅读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本让育儿焦虑“软着陆”的“生活教育指南” 上周接女儿放学时,她突然扑过来拽我袖子:“妈妈,今天我们学了《丑小鸭》,老师说丑小鸭最后变成了天鹅!你说,我要是现在不够漂亮,以后还能变厉害吗?”我蹲下来抱她,想起半年前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时做的笔记——“孩子的自信,藏在每一...

《黑格尔著作》:在思想的迷宫里,找到照亮现实的火把 | 爱阅读

《黑格尔著作》:在思想的迷宫里,找到照亮现实的火把   一、书籍基本信息:哲学界的“俄罗斯套娃”,层层嵌套的智慧宇宙 黑格尔的著作堪称哲学界的“巨型俄罗斯套娃”——从《精神现象学》到《法哲学原理》,从《逻辑学》到《哲学史讲演录》,每一部都是对前作的深化与扩展。以《精神现象学》为例,这部1807...

《货币和资本理论的研究》:解码动态经济的密码,在波动中把握资本本质 | 爱阅读

《货币和资本理论的研究》:解码动态经济的密码,在波动中把握资本本质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用动态视角重构经济认知的现代经典 1939年,瑞典经济学家埃里克·罗伯特·林达尔完成《货币和资本理论的研究》,系统提出“动态经济理论”,彻底颠覆传统静态均衡分析框架。这部被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缪尔达尔称为“...

《棘心》:一部藏在旧时光里的女性成长与家国情怀书 | 爱阅读

《棘心》:一部藏在旧时光里的女性成长与家国情怀书 一、书籍基本信息 《棘心》是现代作家苏雪林的自传体长篇小说,1929年首次出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较早聚焦“女性求学与家国矛盾”的作品之一,中文版累计销量超50万册,被读者称为“‘民国女性的心灵独白’——既有留学的开阔,又有故土的牵绊”。全书以...

《纪伯伦散文诗全集》:用诗意的哲思,照亮生命的每一寸荒芜 | 爱阅读

《纪伯伦散文诗全集》:用诗意的哲思,照亮生命的每一寸荒芜 一、书籍基本信息:跨越东西方的“精神诗桥”,纪伯伦的“灵魂自白集” 《纪伯伦散文诗全集》是黎巴嫩诗人卡里·纪伯伦(Kahlil Gibran)毕生创作的散文诗合集,收录了他从1903年到1931年间的160余篇作品,涵盖《先知》《沙与沫...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在黑死病的阴影下触摸欧洲文明的基因突变 | 爱阅读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在黑死病的阴影下触摸欧洲文明的基因突变 一、书籍基本信息:被误解千年的"文明转折点" 作为剑桥大学中世纪史系教授克里斯托弗·道森的代表作,《中世纪与文艺复兴》以1348年黑死病爆发为分水岭,用十二章篇幅拆解了欧洲从"神权统治"到"人文觉醒"的惊险一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

《中世纪之秋》:在衰败的裂痕中窥见文明转型的曙光 | 爱阅读

《中世纪之秋》:在衰败的裂痕中窥见文明转型的曙光 一、基本信息:一部颠覆"黑暗时代"认知的经典 《中世纪之秋》是荷兰历史学家约翰·赫伊津哈的欧洲文化史研究专著,1924年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首次引进中文版,后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全本足译版。全书共26章,以14、15世纪法兰西和尼德兰地区为...

《中性》:在性别迷宫与家族秘史中,触摸真实的自己 | 爱阅读

《中性》:在性别迷宫与家族秘史中,触摸真实的自己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基本信息: 普利策奖得主杰夫·欧文的史诗级小说《中性》(2002)以“性别转换者”卡利俄佩的视角,讲述其从出生时的生理男性到自我认同为女性的蜕变,同时揭开家族跨越世纪的“性别秘密”。作品获“普利策小说奖”,被《纽约时...

《重新定义公司:谷歌是如何运营的》:解锁互联网时代的管理密码 | 爱阅读

《重新定义公司:谷歌是如何运营的》:解锁互联网时代的管理密码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商业世界里,传统的公司管理模式似乎逐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就像马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再怎么努力也难以与飞速奔驰的汽车相媲美。而《重新定义公司:谷歌是如何运营的》这本书,就如同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管理世界的大门,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