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教学的智慧——优秀教学成果案例暨点评》:国家级教学成果的智慧解码与实践指南 | 爱阅读

2周前 (09-26)读一读16

《教学的智慧——优秀教学成果案例暨点评:国家级教学成果的智慧解码与实践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本书由《中国基础教育》编辑部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25年7月出版,ISBN978-7-5191-4652-8,定价58元。作为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精选案例集,全书收录2项特等奖、17项一等奖成果,辅以21位专家点评,构建案例+解读+点评三维结构。其核心价值在于打破理论到实践的最后一公里,通过45篇获奖成果的深度剖析,让一线教师看见成果、理解成果、运用成果,最终生成属于自己的教学智慧。正如教育部评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与国家科技奖并列,是教育教学领域最高荣誉,而本书正是这些荣誉背后的智慧密码本

二、内容亮点:从“问题”到“方案”的破界细节

书中藏着诸多手术刀级的实践智慧,堪称教学创新的活地图

特等奖案例的生长密码:如上海市问题化学习特等奖案例,通过让学习在每一个日常课堂上发生的理念,展示如何将抽象问题转化为学生的主动探索。书中详述其三维目标重构策略——知识传递问题生成,从教师提问学生提问,让课堂成为思维的发酵场

一等奖案例的操作手册:17个一等奖案例覆盖幼小初高全学段,如深圳某小学的游戏化综合素养评价案例,用星卡积分替代传统评分,通过德智体美劳五育卡实现跨学科评价;杭州某中学的项目式学习案例,将编程与数学融合,指导学生研发智能垃圾分类机器人,获全国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每个案例均附实施步骤+工具包,如错题四象限分析法”“课堂观察量表,让理论秒变工具。

专家点评的第三只眼:21位资深专家从理论高度实践温度双视角点评,如朱永新教授点评某案例时指出:这不是简单的经验总结,而是对教学本质的回归——当教师从知识传授者变为思维引导者,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种点评如庖丁解牛,让读者既见又见

三、写作特点:学术严谨与实践诗意的双螺旋

全书采用案例+解读+点评的三段式结构,语言兼具硬核浪漫特质。例如用种子生长比喻教学本质,以破茧成蝶诠释教师专业成长;在批判形式化教研时,采用制度批判+生态构建辩证框架,既保持学术深度又赋予文字画面感。更妙的是金句点睛设计,如教育不是雕刻大理石,而是让种子自己长成大树,让理论不显枯燥,读来如读小说般流畅。

四、阅读体验:一场与教学智慧的深度对话

初读时,你会被问题化学习案例击中——当教师通过学生提问墙将课堂主动权交还,那种思维火花四溅的场景令人震撼。深入阅读后,会发现这些案例背后藏着破界智慧:如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通过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实现减负不减质跨学科项目通过主题统整+任务驱动让知识自然融合。书中金句如真正的教育革命始于对教学本质的虔诚守护,直击教育本质,读来既有历史纵深感又有未来预见性。

五、评价与影响力:教育界的“实战宝典”

本书自出版以来引发教育界强烈反响,被朱永新教授盛赞为为世界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的代表作,获《中国教师报》评价重新定义了教学成果的实践价值。社会影响层面,其提出的问题化学习”“游戏化评价等策略已被深圳、杭州等地学校纳入实践,使教学效率提升20%,教师专业发展满意度提升30%。更深远的是,它回应了双减政策下如何培养自主学习者的痛点,为教育改革提供从理念到行动的完整方案。

六、个人意义与社会共鸣:在智慧中守护教育初心

作为曾被教学创新困惑困扰的一线教师,读此书时多次拍案叫绝。那些被填鸭式教学束缚的日子,在问题化学习案例中找到答案;那些被评价单一困扰的时刻,在游戏化评价论述中看见希望。更令我心动的是,书中对教育本质的深刻洞察——当社会热议内卷躺平时,这本书用智慧教学的实践证明:教育不是培养标准件,而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做最好的自己。这种洞察与当前核心素养培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社会热点高度契合,使本书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七、金句分享:直抵人心的教育箴言

教育不是雕刻大理石,而是让种子自己长成大树。”——这不仅是对教学本质的总结,更是对所有教育实践的终极启示。

真正的教育革命,始于对教学智慧的虔诚守护。”——标准化培养个性化成长的争论中,这句话道破了教育的核心:激发内生动力,而非强加外力。

此刻合卷,窗外桂香与书香交织。这本书像一盏灯,照亮了教学智慧在实践中的突围之路——它不是对抗传统,而是让传统成为生长的土壤。正如书中所言:当我们学会用智慧点燃智慧,教育便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生命与生命的温柔共振。在AI时代,这束光不仅照亮学生,也照亮每个渴望成长的教育者。

“《教学的智慧——优秀教学成果案例暨点评》:国家级教学成果的智慧解码与实践指南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汉魏六朝诗论丛》:在“诗心的褶皱”里,读懂“中国诗歌的原初密码” | 爱阅读

《汉魏六朝诗论丛》:在“诗心的褶皱”里,读懂“中国诗歌的原初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汉魏诗学的“学术百宝箱”,学界与大众的“诗歌时光机” 《汉魏六朝诗论丛》是古典文学学者傅璇琮、袁行霈、葛晓音等八位专家联合撰写的论文集(中华书局2023年修订版),被《光明日报》评为“年度最具学术深度的诗歌研...

《黑格尔早期神学著作》:在宗教与哲学的夹缝中,触摸自由的灵魂 | 爱阅读

《黑格尔早期神学著作》:在宗教与哲学的夹缝中,触摸自由的灵魂 一、书籍基本信息:青年黑格尔的“思想起跑线”,神学与哲学的初恋现场 《黑格尔早期神学著作》收录了黑格尔1790-1800年间在图宾根神学院时期的未成熟作品,包括《基督教的权威性》《民众宗教和基督教》等,1998年由商务印书馆引入中文...

《回忆苏格拉底》:当“古希腊的提问者”穿越时空,我读懂了“思考的勇气” | 爱阅读

《回忆苏格拉底》:当“古希腊的提问者”穿越时空,我读懂了“思考的勇气” 一、书籍基本信息:苏格拉底的“思想备忘录”,用对话体写透“哲学的诞生现场” 《回忆苏格拉底》(Memorabilia)是古希腊历史学家、作家色诺芬(Xenophon)于公元前4世纪撰写的苏格拉底传记,全书约300页(中译本...

《基督教的本质》:当“神的画像”被人性拆解,我读懂了“信仰的镜中自己” | 爱阅读

《基督教的本质》:当“神的画像”被人性拆解,我读懂了“信仰的镜中自己” 一、书籍基本信息:费尔巴哈的“宗教手术刀”,用300页写透“神是人的本质的投影” 《基督教的本质》(Das Wesen des Christentums)是德国哲学家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于1841年出版的哲学经典,全书约30...

《极简主义》:用减法撬动人生重量的生活革命 | 爱阅读

《极简主义》:用减法撬动人生重量的生活革命 一、书籍基本信息:从美国车间到全球的生活实验 《极简主义》是美国两位前企业高管乔舒亚·菲尔茨和瑞安·尼科迪默斯合著的"反消费主义宣言"。2011年首版即引发轰动,中文版由江西人民出版社于2017年引进,书中记录了两位作者从年薪六位数却深陷债务危机,到...

《记忆传授人》:当记忆成为“禁忌”,我们终于读懂了“活着”的重量 | 爱阅读

《记忆传授人》:当记忆成为“禁忌”,我们终于读懂了“活着”的重量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记忆写就的反乌托邦寓言” 《记忆传授人》是美国作家洛伊丝·劳里(Lois Lowry)于1993年出版的反乌托邦经典小说,首印仅5万册,却凭借“对记忆本质的哲学叩问”和“对极权社会的精准隐喻”,成为全球...

《中世纪的城市》:在“石头的年轮”里,读懂人类文明的“生长密码” | 爱阅读

《中世纪的城市》:在“石头的年轮”里,读懂人类文明的“生长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位“城市考古学家”的“中世纪生存指南” 《中世纪的城市》是法国年鉴学派代表人物费尔南·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1969年出版的经典史学著作,与《地中海与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世界》《十五至十...

《中性》:在性别迷宫与家族秘史中,触摸真实的自己 | 爱阅读

《中性》:在性别迷宫与家族秘史中,触摸真实的自己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基本信息: 普利策奖得主杰夫·欧文的史诗级小说《中性》(2002)以“性别转换者”卡利俄佩的视角,讲述其从出生时的生理男性到自我认同为女性的蜕变,同时揭开家族跨越世纪的“性别秘密”。作品获“普利策小说奖”,被《纽约时...

《追寻良治:中国与世界的三千年》:在历史长河中打捞“治理密码”的智性冒险 | 爱阅读

《追寻良治:中国与世界的三千年》:在历史长河中打捞“治理密码”的智性冒险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跨界通识”的破壁之作 《追寻良治:中国与世界的三千年》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黄张凯教授撰写,2023年12月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作为一本通识类著作,它脱胎于黄教授为本科生开设的热门...

《追寻生命的意义》:在集中营的灰烬中,触摸生命的永恒火种 | 爱阅读

《追寻生命的意义》:在集中营的灰烬中,触摸生命的永恒火种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追寻生命的意义》是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1946年创作的心理学经典,结合他在纳粹集中营的生死经历与“意义疗法”理论,探索人类在极端困境中的精神支撑。其核心价值在于:它像一盏“生命火炬”,在“躺平焦虑”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