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新五代史》:一部写透乱世人心的“五代风云启示录” | 爱阅读

2周前 (09-21)读一读17

《新五代史》:一部写透乱世人心的五代风云启示录

一、书籍基本信息

《新五代史》是北宋文豪欧阳修编撰的纪传体五代史,也是二十四史中唯一一部私人修撰的正史,前后耗时近三十年完成。全书共74卷,分为12本纪、45列传、3考、11世家、1附录,记载了从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到后周显德七年(公元960年),短短53年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短命王朝的兴衰史,还顺带记录了十国政权的重要事迹。它与薛居正编撰的《旧五代史》并称五代双璧,但欧阳修以春秋笔法重构五代历史,不仅是史料的梳理,更藏着对乱世秩序与人性的深刻思考,堪称解读五代乱世的密钥

二、书籍内容

如果说《旧五代史》是五代历史的史料仓库,那《新五代史》就是用这些史料酿出的陈年佳酿”——既有故事的醇味,又有思想的回甘。比如本纪部分写后唐庄宗李存勖,不只是罗列他灭梁建唐的功绩,更细写他称帝后沉迷戏曲、宠信伶人,最终被伶人背叛的结局,短短几段文字,就把一个能打天下却守不住天下的帝王形象刻得入木三分。列传里的伶官传更是神来之笔,欧阳修专门为一群身份低微的伶人立传,通过他们干预朝政、祸乱国家的故事,暗讽五代时期礼崩乐坏、贵贱颠倒的乱象。最特别的是的部分,欧阳修只写了《司天考》《职方考》两篇,却精准抓住了五代的核心问题:《司天考》记录天文灾异,暗含天道与人事呼应的思考;《职方考》梳理疆域变迁,直观展现乱世中政权更迭如走马灯的混乱,读来让人直观感受到五代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动荡。

三、写作特点

《新五代史》最鲜明的特点,是欧阳修把春秋笔法玩出了新高度,文字里藏着刀光剑影。比如同样写将领投降,对主动叛敌的人,他会直接写某叛降于某;对被迫投降的人,会加一句势穷而降,用词的细微差异,藏着对人物品行的褒贬。而且他特别擅长用细节杀,比如写后晋出帝被俘后,虏主遣其将崔延勋以兵卫送帝及其家人于黄龙府,没写一句悲惨,但兵卫送”“黄龙府这几个词,把亡国之君的屈辱与凄凉全烘托了出来。另外,欧阳修还大胆删减了《旧五代史》中冗余的诏令、奏疏,让文字更精炼,比如写后梁太祖朱温弑唐哀帝,《旧五代史》写了几百字的诏书,《新五代史》只用梁遣人弑唐哀帝于曹州一句话概括,简洁却更有冲击力,就像一把锋利的刀,精准剖开历史的核心。

四、阅读体验

刚开始读《新五代史》,我是被乱世故事吸引的——毕竟五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乱的时期之一,今天称帝明天亡国,比古装剧还刺激。可越往后读,越觉得这书像一面镜子,照见的不只是历史,还有人性。比如读到冯道传,看到冯道一生侍奉四朝十帝,既不忠诚也不背叛,在乱世中活得风生水起,我一开始觉得他没骨气,可再看欧阳修对他的评价道之为人,其初亦非无意于为善者,突然明白在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冯道的选择或许是一种无奈的生存智慧。有一次我在工作中遇到站队难题,纠结要不要为了利益妥协,突然想起冯道的故事,也想起欧阳修在书中强调的守正不阿,最后选择按原则办事,反而赢得了领导的认可。不过读这本书也有烧脑的时候,比如欧阳修的春秋笔法太隐晦,有时候一句话要翻好几遍注释才能懂背后的深意,但每次读懂,都像解开了一个历史谜题,那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比看爽文还过瘾。

五、书籍评价与影响力

从个人角度来说,《新五代史》教会了我在混乱中看清本质。以前我遇到复杂的问题,总容易被表面的热闹迷惑,比如看历史只关注谁打赢了谁,读了这本书才明白,五代的乱不只是军事上的混战,更是制度的崩塌、道德的失序。这让我看问题时学会了往深了想”——比如看到职场上的竞争,不再只关注谁升职谁落选,而是思考背后的规则与逻辑。而且这本书还让我变得更清醒,知道在任何环境下,都要守住自己的底线,就像欧阳修在书中推崇的忠臣义士,哪怕在乱世中,也有坚守初心的人,这种精神特别打动我。

从社会评价来看,《新五代史》自问世后就备受推崇。南宋史学家朱熹说欧阳公修《五代史》,自谓窃取《春秋》之义,然其议论,亦有未尽合于《春秋》者,然已是难得,既肯定了它对《春秋》精神的继承,也客观指出了不足;清代学者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称赞它简而有法,褒贬分明,认为它的笔法远超《旧五代史》;现代历史学家陈寅恪更是说欧阳永叔之《新五代史》,其佳处在于议论,其病处亦在于议论,精准点出了这本书以议论见长的特点。而且《新五代史》的影响力还延伸到了文学领域,它的叙事风格简洁有力,对后世的散文创作影响深远,很多文人都把它当作写作范本。

在当下社会,《新五代史》的价值依然很突出。现在很多人都面临内卷”“焦虑,总觉得环境混乱、身不由己,而五代的乱世比我们现在的处境难多了,可书中依然有坚守道义的人、积极作为的人。这提醒我们,无论环境多复杂,都能选择做对的事”——就像职场中,与其抱怨竞争激烈,不如像后周世宗柴荣那样,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靠实干赢得未来。而且现在大家都喜欢快阅读,习惯了碎片化的信息,《新五代史》这种慢读才懂的书,反而能让我们静下心来,培养深度思考的能力。

书中最能体现精髓的句子,是欧阳修在《伶官传序》里写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句话不仅总结了后唐庄宗从兴盛到灭亡的教训,更道尽了所有个人与国家的兴衰规律——无论是治理天下,还是经营自己的人生,贪图安逸就会走向衰败,努力奋斗才能长久兴盛。如果你也想在复杂的世界里保持清醒,想读懂人性与历史的规律,那《新五代史》绝对值得一读。相信你在翻开这本书时,会和我一样,被五代的风云与欧阳修的智慧深深吸引。

如果觉得书评里某个部分需要补充具体案例,或者想调整语言风格,比如增加更多轻松幽默的表述,都可以随时告诉我,咱们一起把这篇书评做得更贴合你的需求~

“《新五代史》:一部写透乱世人心的“五代风云启示录”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哈姆莱特》:当王子掉进思想的迷宫,每个现代人都在围观 | 爱阅读

《哈姆莱特》:当王子掉进思想的迷宫,每个现代人都在围观 一、书籍基本信息 (一)作者与年代 威廉・莎士比亚的巅峰之作,诞生于17世纪初的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这位被称为“时代的灵魂”的戏剧大师,用鹅毛笔在羊皮纸上勾勒出的不仅是一个王子的悲剧,更像在时光胶囊里埋下了一面照见人性的魔镜。 (二)体裁与...

《河上一周》:自然与心灵的交融之旅 | 爱阅读

《河上一周》:自然与心灵的交融之旅 《河上一周》是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的经典之作。1839年,梭罗与哥哥约翰开启了一场康科德河与梅里马克河的两周漂流之旅。然而,三年后哥哥的猝然离世,让梭罗悲痛万分。在瓦尔登湖隐居期间,他怀着对哥哥的深切怀念,将这段旅程回忆整理,写成了《河上一周》,把原本两...

《宏观经济学》:用政策之舵驾驭经济巨轮的思维指南 | 爱阅读

《宏观经济学》:用政策之舵驾驭经济巨轮的思维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让经济政策"活过来"的教科书 《宏观经济学》由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N.格里高利·曼昆撰写,与《微观经济学》并称"经济学双璧"。初版于1992年,第九版封面采用抽象化的经济周期曲线设计,仿佛在暗示读者:翻开书页就能掌握调控经济...

《呼兰河传》:在萧红的东北小城里触摸时代的裂痕与温情 | 爱阅读

《呼兰河传》:在萧红的东北小城里触摸时代的裂痕与温情 一、书籍基本信息:民国文坛的"东北叙事明珠" 《呼兰河传》是民国女作家萧红于1940年创作的自传体小说,202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经典文学典藏"系列精装本。这部被鲁迅称为"北方人民的民间传说"的作品,以东北小城呼兰河为舞台,用孩童视角解...

《化身博士》:在善恶的裂缝里,触摸人性最真实的温度 | 爱阅读

《化身博士》:在善恶的裂缝里,触摸人性最真实的温度 一、基本信息:19世纪伦敦的“人性实验室” 《化身博士》是苏格兰作家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Robert Louis Stevenson)1886年的“哥特文学巅峰作”,与《弗兰肯斯坦》《德古拉》并称为“维多利亚时代三大恐怖经典”。这部以伦...

《活出意义来》:在绝望与希望间,找到生命的锚点 | 爱阅读

《活出意义来》:在绝望与希望间,找到生命的锚点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基本信息: 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的经典著作《活出意义来》(1946)以纳粹集中营的亲身经历为蓝本,开创了“意义疗法”流派。作品获“美国图书馆协会畅销书”称号,被《时代周刊》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10本心理学著作...

《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 | 爱阅读

《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 一、书籍基本信息 作者与背景:张宏杰(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员),成书于2012年,2022年重庆出版社推出精装修订版,附18世纪中英对比地图与乾隆朝经济数据图表。 核心地位:首部以“全球史视角”解构乾隆盛世的通俗历史著作,被《中国史研究》称为“...

《罪与罚》:在圣彼得堡的雪地里,照见人性的深渊与光 | 爱阅读

《罪与罚》:在圣彼得堡的雪地里,照见人性的深渊与光 一、书籍基本信息:19世纪俄罗斯的道德实验室 作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心理现实主义"的巅峰之作,《罪与罚》以1866年圣彼得堡为舞台,通过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杀害放高利贷老妇人的罪案,构建了一座人性深渊的解剖台。这部45万字的巨著,用"理论-实践...

《中国韵文史》:一支穿越千年的“文学歌谣” | 爱阅读

《中国韵文史》:一支穿越千年的“文学歌谣”​​ 一、书籍基本信息:被“散曲”串起的“声音博物馆” 《中国韵文史》是词学泰斗龙榆生(字沐勋)的代表作(初版于1934年,后经修订收入《龙榆生全集》)。这部近40万字的专著,打破传统“诗”“词”“曲”“赋”分而治之的框架,以“韵文”为线索——从《诗经...

《中华帝国晚期的性、法律与社会》:白凯的“晚清性别密码”,如何解码传统社会的“权力与规训”? | 爱阅读

《中华帝国晚期的性、法律与社会》:白凯的“晚清性别密码”,如何解码传统社会的“权力与规训”? 翻开这本封面印着“大清律例”“贞节牌坊”与“晚清市井图”的《中华帝国晚期的性、法律与社会》时,我正对着手机里“某历史博主用‘封建礼教=压迫女性’标签简化晚清史”的视频发呆。21世纪的网络语境里,晚清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