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钟情》:在速食时代,重新学会“慢火炖爱” | 爱阅读

4周前 (09-09)读一读23

《钟情》:在速食时代,重新学会慢火炖爱

最近整理书架时,《钟情》的书脊蹭过指尖,突然想起上周和男友的争吵——他加班到十点,我对着冷掉的火锅抱怨你根本不在乎我,他却摸着黑从冰箱里掏出一盒还温热的杨枝甘露:路过便利店时看到你爱喝的,想着你可能还没睡。那一刻,我忽然懂了书里那句话:钟情不是惊天动地的誓言,是把我在熬成日常的烟火。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写给“爱无能”时代的“情感急救手册”

《钟情》是作家林晚近年的非虚构作品,2023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全书没有晦涩的理论,而是用27个真实情感故事(采访对象涵盖年轻情侣、中年夫妻、老年伴侣),串联起钟情在当代的千万种模样。书封是暖调的米白色,烫金的钟情二字像一滴融化的蜂蜜,翻开来时,纸页间飘着若有若无的墨香——像极了故事里那些细水长流的温度。

二、内容与核心价值:用“不完美”的深情,打破“完美爱情”的幻觉

如果说现在的情感类书籍爱教如何快速吸引爱人,《钟情》却在做一件反套路的事:它撕开了钟情的滤镜,让我们看见,真正的深情藏在不完美的褶皱里。

书里有个让我反复回味的故事:上海弄堂里的周阿姨和李叔叔,结婚四十年没说过我爱你,但李叔叔每天早晨会把周阿姨的药瓶按服用顺序摆成123,周阿姨则偷偷把他磨破的袜子袜尖缝上小熊补丁。作者问他们什么是钟情,周阿姨想了半天:大概是他知道我吃鱼要挑掉所有鱼刺,哪怕我已经能吃整条了;是他退休后主动去学太极,因为我总说他走路慢。

这种不完美的默契,恰恰戳中了当代人的情感痛点——我们太习惯用秒回消息”“节日仪式感”“朋友圈秀恩爱来证明,却忘了钟情的本质,是即使你不够好,我也愿意陪你慢慢变好。就像书里写的:钟情不是找一个满分爱人,是和一个六十分的人,一起活成彼此的一百分

三、写作特点与内容亮点:像剥洋葱般,剥出生活里的“深情内核”

林晚的写作手法,用读者评论说叫温柔的手术刀”——她不煽情、不评判,只是像个蹲在巷口的老邻居,把镜头对准普通人的日常:

写年轻情侣,她会捕捉到男生在女生痛经时手忙脚乱煮的红糖姜茶(糖放多了发苦,却偷偷把最甜的那杯推过去);

写中年夫妻,她聚焦于结婚纪念日当天,丈夫翻出二十年前拍的婚纱照,背面写着等老了也要和你穿成这样,而妻子红着眼眶说今年体检你胆固醇高,明年咱们不拍了吧

写老年伴侣,她记录下爷爷临终前对奶奶说:我床头抽屉里有张存折,是你当年给我的买菜钱,我没花,存了五十年。

这些细节像一颗颗散落的珍珠,被作者用钟情的主线串成项链。最妙的是她的留白:从不说这是爱,却让读者在他记着你二十年前的口味”“她偷偷藏起你的旧物里,自己品出就是钟情的甜。

四、阅读体验与个人意义:它教会我“爱不是天赋,是动词”

第一次读《钟情》是在地铁上,看到第三个故事时,眼泪啪嗒啪嗒砸在手机屏上——那是对退休教师夫妇,妻子得了阿尔茨海默症,每天清晨都会给丈夫煮两个鸡蛋,却总忘记自己已经吃过。丈夫每次都笑着说好吃,然后偷偷把第二个鸡蛋冻进冰箱,攒够一个月,再假装发现一堆没吃的鸡蛋,骗妻子今天咱们吃双黄蛋

合上书页时,窗外的晚霞把玻璃染成了粉色。我突然想起自己和男友的相处:总因为他忘记纪念日吵架,却忽略了他会在我熬夜写方案时默默点一杯热奶茶,会在我感冒时翻遍全网找最有效的姜茶配方(哪怕最后煮得像中药)。书里有句话像根细针,轻轻挑破了我对的傲慢:我们总在等完美的爱,却忘了爱是需要练习的——是记住对方的口味,是包容对方的小缺点,是我本来不想做这些,但为了你,我愿意

现在,我和男友约定:不再刻意制造浪漫仪式,而是每天记录一件为对方做的事。昨天他给我发消息:今天路过花店,看到蓝玫瑰,想起你说像极了我们第一次约会时的天空,就买了一支。不过怕放坏,先拍给你看~照片里,蓝玫瑰插在矿泉水瓶里,花瓣上还沾着水珠——这是我收到过最钟情的礼物。

五、评价与影响力:从“情感博主”到“普通读者”的“现象级共鸣”

《钟情》的火爆,是非典型的:它没有营销号的标题党,却在豆瓣拿到9.2分,小红书相关笔记超10万篇;它不是爆款书,却被多地图书馆列为情感疗愈推荐书目,甚至被心理咨询师带入亲密关系工作坊

有位读者在书评里写:我曾是恋爱脑,总觉得爱就要轰天动地,直到读了这本书——原来最珍贵的爱,藏在他帮我系松掉的鞋带里,在她记住我不吃香菜的习惯里,在我们一起养了三年的绿萝发了新芽里。这样的改变,或许正是《钟情》最动人的影响力:它让无数人在速食爱情里慢下来,重新学会好好爱

六、金句摘录:藏在故事里的“爱情清醒剂”

钟情不是非你不可,是有你更好’——但我庆幸,是你。(《弄堂里的四十年》)

好的爱情不是把对方改造成理想型,是和他一起,活成比理想更温暖的模样。(《冰箱里的蓝玫瑰》)

爱不是我爱你,是我陪你’——陪你从清晨的粥,到深夜的灯。(《阿尔茨海默症的爱情练习》)

放下《钟情》时,窗外的月光正漫过书桌。我忽然明白:在这个一键匹配”“秒删好友的时代,钟情反而成了最珍贵的能力——它需要我们放下对完美的执念,弯下腰,去捡拾生活里那些细碎的、温暖的、不完美的

或许这就是《钟情》最想告诉我们的:所谓钟情,不过是我在的另一个名字——是你需要的时候,我刚好在;是你不需要的时候,我依然在。而这,就是最长情的告白。

“《钟情》:在速食时代,重新学会“慢火炖爱”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管道的故事》:读罢“挖管道的寓言”,方懂“财富的慢哲学” | 爱阅读

《管道的故事》:读罢“挖管道的寓言”,方懂“财富的慢哲学”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用故事讲透财富逻辑”的理财寓言,普通人的“财务自由指南” 若要给《管道的故事》找个贴切的标签,我会说它是“20世纪的‘财富寓言教科书’”。这部由美国企业家贝克·哈吉斯(Buck Harkins)创作(1990年...

《哈克贝利·芬尼历险记》:在木筏上漂流的道德觉醒指南 | 爱阅读

《哈克贝利·芬尼历险记》:在木筏上漂流的道德觉醒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美国文学的"童年解剖刀" 《哈克贝利·芬尼历险记》是马克·吐温1884年创作的成长小说,被海明威称为"美国文学的起源"。人民文学出版社2023年推出的插图本,用300余幅原版插画将密西西比河的晨雾、木筏上的烤火鸡永久封存,...

《海底两万里》:读罢“钢铁鲸鱼”,方懂“深海”的“双重面孔” | 爱阅读

《海底两万里》:读罢“钢铁鲸鱼”,方懂“深海”的“双重面孔”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预言未来”的“海洋科幻圣经” 若要给《海底两万里》找个贴切的标签,我会说它是“19世纪的‘深海预言书’”。这部由法国科幻大师儒勒·凡尔纳(1828-1905)创作(1870年初版)的经典之作,是“海洋三部曲”...

《赫索格》:当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成为一面镜子,我们照见了什么? | 爱阅读

《赫索格》:当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成为一面镜子,我们照见了什么?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用书信写就的知识分子心灵史诗” 《赫索格》是美国犹太作家索尔·贝娄于1964年出版的长篇小说,获普利策文学奖(1965)、美国国家图书奖(1965),被《纽约时报》评为“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犹太小说”。...

《画怖》:当名画变成逃生副本,这场艺术与恐怖的狂欢藏着人类对自由的终极叩问 | 爱阅读

《画怖》:当名画变成逃生副本,这场艺术与恐怖的狂欢藏着人类对自由的终极叩问 一、书籍基本信息:用名画做“杀人迷宫”的无限流神作 《画怖》是晋江文学城签约作者啾啾大王创作的无限流小说,全文134万字,已完结。主角柯寻与队友牧怿然意外卷入一幅会“吃人”的古画,从此必须在《白泽》《薛定谔的猫》《最后...

《混乱的图书馆》:一本用乱序写就的“人间烟火标本集” | 爱阅读

《混乱的图书馆》:一本用乱序写就的“人间烟火标本集” 上周三下午,我在公司茶水间抱怨“家里书架乱得像被台风扫过”,邻座的退休老教师突然从帆布包里掏出一本旧书:“你该读读这个——《混乱的图书馆》。我家楼下那家社区图书馆,比书里写的还乱,但比任何地方都温暖。”我接过书翻了两页,立刻被第一行字击中:...

《基度山伯爵》:当复仇的宝藏凿穿命运的牢笼 | 爱阅读

《基度山伯爵》:当复仇的宝藏凿穿命运的牢笼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法国作家大仲马1844年创作的《基度山伯爵》,以拿破仑"百日王朝"为背景,讲述水手邓蒂斯遭人诬陷入狱十四年,化身"基度山伯爵"完成惊天复仇的传奇故事。这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它用一柄"复仇的镐头",凿开了命运的铁壁——当世界把...

《吉米·科瑞根:世界上最聪明的小子》:当天才的“聪明”遇上人间烟火,我们终于读懂了“天赋”的真相 | 爱阅读

《吉米·科瑞根:世界上最聪明的小子》:当天才的“聪明”遇上人间烟火,我们终于读懂了“天赋”的真相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幽默拆解天才”的成长寓言 《吉米·科瑞根:世界上最聪明的小子》是美国作家克里斯托弗·巴克利(Christopher Buckley)于1990年出版的幽默成长小说,全球销...

《记忆萦回:布鲁姆文学回忆录》:一场与文学巨匠的灵魂对话 | 爱阅读

《记忆萦回:布鲁姆文学回忆录》:一场与文学巨匠的灵魂对话   一、书籍基本信息:文学泰斗的临终绝唱 2024年8月,中信出版社推出哈罗德·布鲁姆生前最后一部著作《记忆萦回:布鲁姆文学回忆录》。这位被誉为“西方传统中最具原创性的文学批评家”,在90岁高龄时,用700余页的厚重文本,将一生阅读体验...

当中国遇见〈国富论〉》:一场跨越两个世纪的“经济学思想漂流记” | 爱阅读

当中国遇见〈国富论〉》:一场跨越两个世纪的“经济学思想漂流记”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200页的“思想考古地图” 《当中国遇见〈国富论〉:严复译介〈原富〉百年回眸》由经济思想史学者赖建诚撰写,2023年3月由格致出版社出版。这本200页的小书,以严复1901年译介亚当·斯密《国富论》(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