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重读凯恩斯》:拨开百年迷雾,解码经济周期的“预言家密码” | 爱阅读

4周前 (09-09)读一读18

《重读凯恩斯》:拨开百年迷雾,解码经济周期的预言家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让经济学“祛魅”的学术探险手册

2023年11月,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韦森携《重读凯恩斯》登陆学术江湖。这部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418页著作,以凯恩斯六部核心著作(《印度的通货与金融》《货币论》《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等)为经纬,结合作者15年研读笔记与全球金融危机案例,用文本考古的方式,将这位20世纪最被误解的经济学家从历史褶皱中打捞出来。定价88元的硬壳精装本,上市半年即登顶财经类图书影响力榜单,豆瓣评分8.7,被读者誉为经济学界的《达芬奇密码》

二、核心价值:给现代经济装上“凯恩斯滤镜”

这本书最颠覆的认知是:凯恩斯从来不是政府干预狂魔,而是一位用显微镜观察货币本质的现实主义诗人

韦森教授用三大发现重构认知坐标系:

货币本质论:货币是债务的影子,而非黄金的替身。书中揭秘凯恩斯1913年《印度的通货与金融》已提出内生货币理论,比现代货币理论(MMT)早80年,直言银行信贷决定物价,而非央行印钞

预期决定论:企业家动物精神才是经济周期的发动机。凯恩斯在《通论》中写道:资本边际效率的崩溃,往往始于企业家对未来的信心坍塌。

政策边界论:政府干预是急救药而非补药。韦森引用凯恩斯原话:除临时情况外,贷款不需要对货币宽松产生重大影响。

读者收获:

理解为何2008年金融危机与1929年大萧条如出一辙;

看透央行放水就能救经济的认知陷阱;

掌握用企业家预期指数预判经济拐点的秘籍。

三、内容亮点:在凯恩斯的“思想迷宫”中寻宝

1.细节控的狂欢:从剑桥手稿到华尔街风暴

1926年,凯恩斯在剑桥深夜批改论文,突然顿悟:货币的本质不是交换媒介,而是债务关系的符号!这一灵感被韦森捕捉,与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时的信用冻结现象形成跨时空呼应。

书中还原1933年凯恩斯与哈耶克的世纪论战:当哈耶克坚持市场自我修复时,凯恩斯拍案而起:在等待自我修复的过程中,我们可能已经饿死了!

韦森独家披露凯恩斯投资日记:这位经济学家1920年炒股亏掉80%身家,却写下市场非理性比理性更持久的箴言。

2.理论创新的锋芒:三招破解凯恩斯误解

破除干预教父神话:通过对比凯恩斯1925年《自由放任的终结》与1936年《通论》,证明其思想从未突变,只是对市场失灵的预警越来越迫切。

还原记账货币真容:凯恩斯在《货币论》中写道:记账货币是与债务和价目单一起诞生的。韦森用比特币案例佐证:数字货币本质仍是去中心化的债务契约

重释流动性陷阱:结合日本失去的三十年,揭示当利率趋近于零时,企业宁愿囤现金也不投资的真实心理——对未来的恐惧战胜了贪婪。

3.跨时空的镜像:凯恩斯预言的中国验证

书中对比中国2015年股灾与1929年华尔街崩盘,引用凯恩斯1931年演讲:当杠杆率超过临界点,恐慌会像传染病一样蔓延。

针对当前资产负债表衰退讨论,韦森指出凯恩斯1936年已预警:过度去杠杆会扼杀经济复苏的火种。

四、写作特点:学术严谨性与文学感染力的“完美混搭”

1.数据叙事:用经济曲线勾勒人性图谱

韦森构建了凯恩斯时代的英国GDP、失业率、货币供应量等20组核心数据序列,但拒绝为数据而数据。例如,在分析1929年大萧条时,他写道:

失业率曲线像一座陡峭的悬崖,从1929年的3%垂直坠落到1933年的25%;而企业家信心指数则像被抽干的水银柱,从100跌至10——这是人性对未来的集体投票。

2.场景化写作:让历史在当下

描写1936年凯恩斯在剑桥演讲:他挥舞着烟斗,烟圈在讲台上空盘旋,仿佛要罩住台下那些质疑的目光。

还原2008年伯南克与保尔森在白宫的争论:一个高喊救市!,另一个低语道德风险’——这场景与80年前凯恩斯与财政大臣的对话如出一辙。

3.学术彩蛋:隐藏的思想交锋

书中暗藏对诺奖理论的挑战:

针对道格拉斯·诺斯制度变迁理论,韦森引用凯恩斯1936年日记:制度变革若不触及土地所有权,就像给破车刷新漆。

回应阿马蒂亚·发展即自由观点,用凯恩斯案例证明:没有经济公平的自由,只是少数人的特权游戏。

五、阅读体验:一场“穿越百年的头脑风暴”

1.真实触动:在失衡中看见中国的影子

读到凯恩斯1930年预言技术进步将导致有效需求不足时,我瞬间联想到当前AI革命下的就业焦虑;看到他分析通货膨胀本质是政府对民众的隐性征税,又想起2020年全球大放水后的资产价格飙升。这本书像一面镜子,让我不断反思:中国如何避免凯恩斯式陷阱?如何在开放中保持制度韧性?

2.幽默时刻:学术著作的反差萌

韦森吐槽凯恩斯与哈耶克的论战:这两位经济学巨匠的辩论,像极了《哈利波特》中格兰芬多与斯莱特林的对决——一个挥舞市场魔杖,一个高举政府盾牌

3.视觉化语言:让历史起来

形容凯恩斯思想的影响:像一场经济学的文艺复兴,从剑桥的暮色中升起,照亮了全球资本主义的迷雾。

描写全球化风险:国际资本像一群贪婪的蜜蜂,在各国经济花园里采蜜,却把蜂刺留给了底层劳动者。

六、评价与影响力:从学术圈到政策界的“现象级著作”

1.学术认可

获2024年清华大学地区研究丛书·译著年度图书奖,评委评价:用凯恩斯的案例,重新定义了发展政治经济学的边界。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推荐: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今天,全球需求面临严峻挑战,我们需要从凯恩斯角度思考问题。

豆瓣读者经济学小白留言:原来凯恩斯不是大政府代言人,而是一位看清人性弱点的现实主义者——这本书拯救了我被教材扭曲的认知!

2.社会反响

在2025年全球发展中国家治理峰会上,多位政策制定者引用书中货币内生理论,讨论资源型国家的治理挑战。

书中对企业家预期的分析,被纳入2025年中央党校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课程案例库。

3.金句分享

现代化不是一场西式时装秀,而是一场需要扎根本土的持久战。

当事实改变之后,我就会改变观点。那么,您呢,先生?”——凯恩斯对丘吉尔的回应,道出了学者最珍贵的品质:理性与谦逊。

七、结语:一本值得“反复咀嚼”的书

《重读凯恩斯》不是一本一次性阅读的书,而是一部国家转型的启示录。它用凯恩斯的200年,照见了所有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命运——在全球化浪潮中,如何平衡开放与自主?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协调效率与公平?在制度变迁中,如何驯服非正式权力

如果你对国家如何在历史重负下突围充满好奇,这本书会带你穿越百年风雨,在数据与故事中,看见一个国家的韧性与迷茫。所有发展中国家的征途,都是在伪现代主义的迷雾中寻找光明的永恒旅程。

“《重读凯恩斯》:拨开百年迷雾,解码经济周期的“预言家密码”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化学原论》:用原子之眼重构物质世界的认知革命 | 爱阅读

《化学原论》:用原子之眼重构物质世界的认知革命 一、书籍基本信息:从炼金术到现代化学的承袭之作 《化学原论》是英国化学家约翰·道尔顿于1808年出版的科学巨著,2023年由商务印书馆推出中文全译本。这本书以原子论为核心,系统阐述了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与物质组成规律,被视为近代化学从炼金术转向科学...

《霍乱时期的爱情(2015版)》:当爱情成为一场跨越世纪的“霍乱” | 爱阅读

《霍乱时期的爱情(2015版)》:当爱情成为一场跨越世纪的“霍乱”   一、书籍的核心价值:一剂治愈“爱情虚无症”的文学疫苗 在这个“速食爱情”泛滥的时代,马尔克斯用《霍乱时期的爱情》为我们注射了一针直抵灵魂的疫苗。它不是教你如何“脱单”的恋爱指南,而是一面照见爱情本质的魔镜——书中穷尽人类爱...

《饥饿游戏》:当“生存游戏”撕开人性的面具,我们终于看清了“勇敢”的形状 | 爱阅读

《饥饿游戏》:当“生存游戏”撕开人性的面具,我们终于看清了“勇敢”的形状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鲜血写就的反乌托邦青春寓言” 《饥饿游戏》是美国作家苏珊·柯林斯(Suzanne Collins)于2008年出版的反乌托邦经典小说,首印仅20万册,却凭借“对极权社会的极致隐喻”和“青少年生存...

《基督山伯爵》:在仇恨与宽恕的烈焰中,我们读懂“人性”的重量 | 爱阅读

《基督山伯爵》:在仇恨与宽恕的烈焰中,我们读懂“人性”的重量 一、书籍基本信息:通俗文学的“史诗级巅峰” 《基督山伯爵》是法国文学巨匠大仲马(Alexandre Dumaspère)的长篇复仇小说代表作,1844-1846年连载于巴黎《辩论报》,单行本出版后横扫欧洲,全球销量超5亿册,被《纽约...

《极简央行课》:拆解货币“魔法师”的秘密武器库 | 爱阅读

《极简央行课》:拆解货币“魔法师”的秘密武器库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卧底”美联储的实战手册 《极简央行课》由前纽约联储公开市场交易室高级交易员王造撰写,2023年由格致出版社推出。作者拥有牛津大学经济学硕士、哥伦比亚大学法学博士背景,现任MonetaryMacro公司首席投资官,曾在美...

《最能促进人类幸福的财富分配原理的研究》:19世纪的“幸福经济学”,如何教我们用财富点亮生活? | 爱阅读

《最能促进人类幸福的财富分配原理的研究》:19世纪的“幸福经济学”,如何教我们用财富点亮生活? 翻开这本封面印着“威廉·汤普逊”与维多利亚时代伦敦街景的《最能促进人类幸福的财富分配原理的研究》时,我正对着手机里“某富豪捐赠10亿美元做慈善”的新闻发呆。19世纪的英国曼彻斯特,功利主义经济学家威...

《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新译本)》:在废墟中打捞文明的微光 | 爱阅读

《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新译本)》:在废墟中打捞文明的微光   一、书籍基本信息:流亡者的时代墓志铭 1942年,巴西佩特罗波利斯的山林间,61岁的茨威格在打字机前敲下最后一个句号。这部耗时三年、以“欧洲人”自居的犹太作家,用德语写就的回忆录《昨日的世界》,在流亡生涯的终点,为消逝的黄...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当“欲望”与“幻相”在灵魂镜中相遇,我读懂了“痛苦”的真相 | 爱阅读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当“欲望”与“幻相”在灵魂镜中相遇,我读懂了“痛苦”的真相 一、书籍基本信息:德国哲学的“意志启示录”,用500页写透“世界的本质是欲望的战场”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Die Welt als Wille und Vorstellung)是德国哲学家亚瑟·叔本华于...

《坐牢家爸爸给女儿的八十封信》:一封封穿越高墙的父爱,照亮成长的每一步 | 爱阅读

《坐牢家爸爸给女儿的八十封信》:一封封穿越高墙的父爱,照亮成长的每一步 一、书籍基本信息 《坐牢家爸爸给女儿的八十封信》是作家李敖在狱中写给女儿李文的书信集,1990年首次出版,中文版销量超60万册,被读者称为“‘高墙内开出的父爱之花’——没有华丽辞藻,却字字戳中人心”。全书收录了李敖1971...

《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黑死病与大航海之间的“经济变奏曲”,如何解码现代欧洲的“基因密码”? | 爱阅读

《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黑死病与大航海之间的“经济变奏曲”,如何解码现代欧洲的“基因密码”? 翻开这本封面印着“汤普逊”与中世纪欧洲商队骆驼商队的《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时,我正对着手机里“某跨国公司宣布全球供应链重组”的新闻发呆。20世纪中叶的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史学家查尔斯·汤普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