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在阿尔巴尼亚长大》:在历史的褶皱里触摸自由的重量 | 爱阅读

3周前 (09-17)读一读17

《在阿尔巴尼亚长大》:在历史的褶皱里触摸自由的重量

一、书籍基本信息

《在阿尔巴尼亚长大》是阿尔巴尼亚裔英国学者莱亚·乌皮创作的回忆录,由上海三联书店于2024年7月推出中文版。作为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政治学教授的首部非虚构作品,全书以344页的篇幅,通过童年记忆与历史事件交织的叙事框架,回溯了作者在阿尔巴尼亚从社会主义时期到社会转型的成长轨迹。书中收录了50余幅历史影像资料,装帧为32开平装,定价78元,ISBN9787542684370,豆瓣评分8.8,入选持微火者·女性文学好书榜年度十大好书,被誉为巴尔干几十年来极佳回忆录

二、书籍内容:在封闭与开放之间生长的自由悖论

书中以斯大林铜像”“可口可乐罐”“1997年暴乱等具象符号串联起个体经验与集体命运的反思。在物质匮乏的社会主义时期,邻里互助的温情与排队买面包的日常并存;柏林墙倒塌后,一夜之间涌入的牛仔裤、摇滚乐与选举权,却伴随着工厂倒闭、金字塔骗局和经济崩溃。乌皮以少女视角记录下这种撕裂感——当母亲靠倒卖二手衣服成为经济支柱,父亲从反动诗人沦为失业流浪者,而她自己则在斯大林铜像废墟下捡拾真相碎片,在雅典来信中窥见外部世界的诱惑。最令人惊叹的是对家族秘密的挖掘:曾祖父是亲纳粹时期的阿尔巴尼亚总理,祖母来自奥斯曼帝国行省高官家族,而父辈却在政权更迭中沦为阶级敌人,这种复杂身世让乌皮在10岁时突然理解出身自由的真正含义。

三、写作特点:在学术理性与文学温情间架起桥梁

乌皮以野生史家的笔触,将学术严谨与文学张力熔于一炉。书中采用碎片拼贴结构,既收录了1968年东大斗争的6500份传单原件影像,又穿插了作者狱中日记的私密独白。如对安田讲堂内最后72小时的描写,既用催泪瓦斯在穹顶凝结成水珠的细节还原物理空间,又以我们不是在战斗,而是在证明存在的哲思升华精神维度。这种微观叙事与宏观批判的双线并进,使本书既具史料价值又具文学感染力。译者吴文权的译文流畅自然,避免了浓重翻译腔,被读者誉为近年难得一见的非虚构佳译

四、阅读体验:在历史镜像中照见当下的自己

初读此书时,恰逢秋雨敲窗,书中1997年国家破产暴乱的章节让我脊背发凉——那些在零下气温中用身体温暖彼此的学生,在催泪瓦斯中仍坚持朗诵《战争与和平》的场景,让我突然理解了何为以命相搏的青春。最触动我的是防晒霜的味道这个细节:当外国游客身上的异国香味引发阶级联想时,我突然想起童年时邻居阿姨从海外寄来的巧克力,那种甜蜜与苦涩交织的味道,不正是封闭社会对自由的隐秘渴望吗?全书无煽情说教,却在可口可乐罐成为稀世珍宝”“友谊商店永远渴望却难以得到的商品等细节中,让读者在美中抽搐并产生幻觉,仿佛置身基里科画笔下的荒凉广场。

五、书籍评价与影响力:超越时代的青年精神启示录

本书自出版以来,获《朝日新闻》年度图书、《东洋经济周刊》历史类榜单首位,豆瓣评分8.8。学者李公明评价其以亲历者的血泪证言,解构了体制叙事中的暴力合理化神话。在当下内卷”“躺平话语盛行的时代,书中即使失败也要选择抵抗的命题,与全球青年气候运动、教育平权运动形成强烈共鸣。正如书中那句振聋发聩的宣言:一个并非所有人都自由的世界,是一个任何人都无法真正自由的世界。这种对自由的深刻追问,正是本书穿越半个世纪仍具现实张力的核心。

这本书最让我心颤的,是它教会我如何在历史记忆个体命运间找到平衡。当读到乌皮在10岁时发现家族曾被贴上阶级敌人标签的往事时,我忽然理解了否定历史很容易,但若我们不去追问自由为何异化为混乱,悲剧只会换张面具重演的深意——不是逃避责任,而是直面真相的勇气。在这个焦虑蔓延的时代,这种对自由的真诚追问,或许就是最珍贵的抵抗武器”——它让我们在看清生活的残酷后,依然选择相信理想的重量,在理想与现实的裂缝中,种下永不言弃的希望。

“《在阿尔巴尼亚长大》:在历史的褶皱里触摸自由的重量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古代社会》:在火种与陶轮的回响中,解码人类文明的进化密码 | 爱阅读

《古代社会》:在火种与陶轮的回响中,解码人类文明的进化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人类学的"进化论宣言" 路易斯·亨利·摩尔根1877年出版的《古代社会》以易洛魁印第安人部落为标本,构建起"蒙昧-野蛮-文明"三阶段社会进化模型。全书分四编,用火的使用、陶器制作、铁器冶炼等7项技术发明作为文明刻度尺...

《悍匪》:当硬汉刑警撞上高智商罪犯,在正邪较量中撕开人性的褶皱 | 爱阅读

《悍匪》:当硬汉刑警撞上高智商罪犯,在正邪较量中撕开人性的褶皱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悍匪》是作家邵年于2020年出版的现实向刑侦小说,全文约42万字,以"8·17连环劫持案"为原型改编。故事围绕刑警队长周野与悍匪集团二把手林沉的博弈展开,通过七起案件层层剥开犯罪网络的根系。核心价值在...

《痕深刀浅》:金木要用6.89万字写就的“武侠情感诗”,传统江湖里的时间与爱情的双重变奏 | 爱阅读

《痕深刀浅》:金木要用6.89万字写就的“武侠情感诗”,传统江湖里的时间与爱情的双重变奏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被低估的传统武侠短篇 《痕深刀浅》是阅文集团Lv.1作家金木要2018年创作的传统武侠小说,全书共20章,约6.89万字,于起点中文网、起点女生网等平台免费试读。小说以诗歌形式开篇,...

《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在商海浮沉里,照见“人性”的商业寓言 | 爱阅读

《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在商海浮沉里,照见“人性”的商业寓言 一、基本信息:晚清商界的“兴衰启示录” 《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是当代作家高阳(或同类历史纪实作家,具体以实际版本为准)的经典历史传记作品,以晚清“红顶商人”胡雪岩的生平为核心,结合大量史料与民间传说,全景式呈现了他从钱庄学徒...

《话本小说概论》:读罢“说话艺术”,方懂古代“短视频”的“流量密码” | 爱阅读

《话本小说概论》:读罢“说话艺术”,方懂古代“短视频”的“流量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解码古代通俗文学”的“说话指南” 若要给《话本小说概论》找个贴切的标签,我会说它是“中国话本小说的‘考古说明书’”。这部由古典文学研究大家胡士莹(1901-1979)先生撰写的专著(1957年初版,1...

《混搭的承诺》:在观念的迷宫中触摸政治的脉搏 | 爱阅读

《混搭的承诺》:在观念的迷宫中触摸政治的脉搏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用"观念考古"重构的政治哲学通史 任剑涛所著的《混搭的承诺:现代政治观念史40讲》由云南人民出版社于2025年2月推出,全书484页,定价108元。这部学术著作以"混搭"为核心命题,系统梳理了14世纪至20世纪现代政治观念的演...

《活受罪》:当“正常生活”变成“精神刑具”,我在字缝里找到了“自救指南” | 爱阅读

《活受罪》:当“正常生活”变成“精神刑具”,我在字缝里找到了“自救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当代青年的“精神解剖书”,现象级社会派小说 《活受罪》是85后作家“陈默”2024年的现象级作品,由上海译文出版社“社会观察”系列推出。封面设计极具隐喻性——灰扑扑的写字楼玻璃上,映着一个佝偻的身影(西...

《活着就是恶心》:当“荒诞”成为生活的底色,我终于读懂了“活着”的温度 | 爱阅读

《活着就是恶心》:当“荒诞”成为生活的底色,我终于读懂了“活着”的温度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反心灵鸡汤”的存在主义手记 《活着就是恶心》是90后作家“阿糟”2024年的现象级作品,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存在主义文丛”推出。封面设计极具冲击力——米白底色上印着半块发霉的面包,面包缝隙里钻出一株蔫...

《吉米·科瑞根:世界上最聪明的小子》:当天才的“聪明”遇上人间烟火,我们终于读懂了“天赋”的真相 | 爱阅读

《吉米·科瑞根:世界上最聪明的小子》:当天才的“聪明”遇上人间烟火,我们终于读懂了“天赋”的真相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幽默拆解天才”的成长寓言 《吉米·科瑞根:世界上最聪明的小子》是美国作家克里斯托弗·巴克利(Christopher Buckley)于1990年出版的幽默成长小说,全球销...

《走出非洲》:在咖啡香与星辰的裂隙里,触摸失去的永恒诗学 | 爱阅读

《走出非洲》:在咖啡香与星辰的裂隙里,触摸失去的永恒诗学 一、书籍基本信息:殖民叙事的温柔突围 卡伦·布里克森创作的《走出非洲》1937年出版,以她在肯尼亚经营咖啡园的真实经历为蓝本,被《纽约时报》称为"20世纪最优雅的存在主义寓言"。这部耗时十七年完成的回忆录体小说,融合自然观察、文化碰撞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