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中国第一套情绪管理系列》:给情绪装上“导航仪”,一本让中国人读懂自己情绪的“心理工具箱” | 爱阅读

3周前 (09-17)读一读15

《中国第一套情绪管理系列》:给情绪装上导航仪,一本让中国人读懂自己情绪的心理工具箱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情绪管理的“本土化革命”

《中国第一套情绪管理系列》是由国内顶尖心理学家团队历时五年打造的国民级情绪管理丛书,2023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推出首版。作为国内首套系统化情绪管理教材,它用中国情绪地图+西方心理学工具的融合创新,撕开情绪管理=西方理论的刻板标签,提出颠覆性理念:中国人的情绪问题,需要中国式的解决方案。

核心价值在于它重构了情绪管理的范式——既非生硬搬运西方理论,也非空洞喊口号,而是通过情绪温度计”“情绪急救包等本土化工具,让读者学会:与情绪共处,而不是对抗情绪。这套书像一面镜子,照见那些压抑情绪的中国家庭中隐藏的情感需求。

二、内容亮点:用“中国智慧”解构情绪管理的密码

1.情绪温度计:给情绪量体温

书中首创情绪温度计工具:用0-10分评估情绪强度,结合喜怒哀乐四种基本情绪,生成情绪健康报告。例如,当你在职场被批评时,可以记录:愤怒值8分,触发场景:领导当众指责”——这种量化情绪的方法,让抽象的情感变成可感知的数据,就像给汽车装上了情绪仪表盘

2.情绪急救包:从忍气吞声有效沟通

针对中国式隐忍,书中设计情绪急救包

场景1:与父母争吵时,用三明治沟通法(先肯定+再表达感受+后提需求)代替冷战

场景2:孩子哭闹时,用情绪角色扮演(让孩子扮演情绪小怪兽)代替不许哭

这种本土化解决方案让读者秒懂:情绪管理不是憋回去,而是说出来

3.传统文化中的情绪智慧:从中庸之道情绪平衡

书中深度挖掘《论语》《道德经》中的情绪智慧:

孔子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被解读为情绪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不失控’”

老子说上善若水,被转化为情绪像水,宜疏不宜堵

这种古今对话让读者明白:情绪管理不是新技能,而是老祖宗的智慧

三、个人体验:它像一把“钥匙”,打开我与情绪的“和解之门”

读这套书前,我总觉得情绪管理=压抑自己。直到某天因工作失误被领导批评,突然想起书中情绪温度计的记录方法,第一次意识到:原来我的愤怒值高达9分,是因为被否定的恐惧在作祟。后来我试着用三明治沟通法与领导交流,不仅化解了矛盾,还意外获得了他的认可。

最触动我的是情绪急救包中的家庭会议工具。书中建议:每周固定时间开家庭会议,用情绪红绿灯(红灯停-说事实,黄灯想-说感受,绿灯行-提需求)代替争吵。这让我想起自己曾因谁做家务与伴侣冷战三天,后来试着用情绪红绿灯沟通,居然在笑声中解决了问题——原来,所谓的矛盾,只是换种方式说我需要被看见

四、社会评价与影响力:一本“改变中国家庭”的情绪管理圣经

学术地位: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评价:这是国内首套真正接地气的情绪管理教材,填补了本土化研究的空白。

销量奇迹:上市3个月销量突破50万册,成为中小学心理课指定教材”“企业EAP培训必备书目

时代性:在青少年抑郁率上升”“职场PUA成为热点的今天,书中的情绪量化工具恰似一剂解药:当我们在讨论如何让孩子快乐时,是否该先问我们是否在教会他们如何与情绪和解

五、经典语句:一句话戳破情绪管理的本质

情绪不是敌人,而是信使——它在告诉你:这里有个需求,需要被看见

管理情绪,不是把它装进盒子里,而是给它松绑’——就像给高压锅开个气阀,压力自然会散。

结语:情绪管理不是技术活,而是生活智慧

《中国第一套情绪管理系列》没有心灵鸡汤,却给了我们更珍贵的东西:用中国智慧打开情绪之门的勇气。它像一把手术刀,剖开压抑情绪的传统文化枷锁,让我们明白:情绪管理不是修炼,而是回归”——就像古人说的中庸之道,不是有情绪,而是情绪来了,我能接住。当你在职场用情绪温度计记录压力、在家庭用三明治沟通法化解矛盾、在亲子关系中用情绪角色扮演建立连接时,这套书会让你突然明白:哦,原来这就是情绪管理的重量

如果你正在寻找一本读起来像工具书,用起来像生活指南的情绪管理圣经,请翻开它。但记住:不要用书中的工具控制情绪,否则你会变成自己讨厌的情绪警察’”——毕竟,情绪管理的终极意义,是让所有人都能在和解中活成情绪自由者

“《中国第一套情绪管理系列》:给情绪装上“导航仪”,一本让中国人读懂自己情绪的“心理工具箱”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航空港:一部揭开机场神秘面纱的行业史诗》 | 爱阅读

《航空港:一部揭开机场神秘面纱的行业史诗》 一、书籍基本信息:机场跑道上的"社会解剖课" 阿瑟·黑利1968年创作的《航空港》像架精密的CT扫描仪,用72小时的时间切片,将芝加哥奥黑尔机场解剖成微型社会模型。这部被《纽约时报》评为"改变人类对交通枢纽认知"的小说,不仅被改编成同名电影,更成为航...

《黑暗的心》:一场关于人性与殖民的灵魂叩问 | 爱阅读

《黑暗的心》:一场关于人性与殖民的灵魂叩问 一、书籍基本信息:穿透殖民迷雾的文学手术刀 《黑暗的心》是波兰裔英国作家约瑟夫·康拉德于1899年创作的中篇小说,以刚果河为舞台,用马洛船长的非洲之行揭开殖民主义的华丽帷幕。这部不足百页的作品,却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剖开了帝国主义扩张下人性的扭曲与文...

《黑郁金香》:在17世纪荷兰的疯狂赌局中,一株黑花如何改写爱情与命运 | 爱阅读

《黑郁金香》:在17世纪荷兰的疯狂赌局中,一株黑花如何改写爱情与命运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法国作家大仲马1850年创作的《黑郁金香》,以17世纪荷兰"郁金香狂热"为背景,讲述园艺师与贵族少女为培育世间首株黑色郁金香,卷入权力、爱情与投机漩涡的传奇。这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它用一株花的命运,...

《忽必烈的挑战》:在马蹄与账本间重构的欧亚帝国启示录 | 爱阅读

《忽必烈的挑战》:在马蹄与账本间重构的欧亚帝国启示录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颠覆传统认知的"全球史实验" 日本史学大家杉山正明用十年心血完成的《忽必烈的挑战》,彻底打破了"成吉思汗西征—忽必烈建元"的线性叙事。全书以"跨文明网络构建者"的视角,将忽必烈定位为13世纪欧亚大陆的"首席架构师"。书...

《化学原论》:用原子之眼重构物质世界的认知革命 | 爱阅读

《化学原论》:用原子之眼重构物质世界的认知革命 一、书籍基本信息:从炼金术到现代化学的承袭之作 《化学原论》是英国化学家约翰·道尔顿于1808年出版的科学巨著,2023年由商务印书馆推出中文全译本。这本书以原子论为核心,系统阐述了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与物质组成规律,被视为近代化学从炼金术转向科学...

《基度山伯爵》:当复仇的宝藏凿穿命运的牢笼 | 爱阅读

《基度山伯爵》:当复仇的宝藏凿穿命运的牢笼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法国作家大仲马1844年创作的《基度山伯爵》,以拿破仑"百日王朝"为背景,讲述水手邓蒂斯遭人诬陷入狱十四年,化身"基度山伯爵"完成惊天复仇的传奇故事。这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它用一柄"复仇的镐头",凿开了命运的铁壁——当世界把...

《最能促进人类幸福的财富分配原理的研究》:19世纪的“幸福经济学”,如何教我们用财富点亮生活? | 爱阅读

《最能促进人类幸福的财富分配原理的研究》:19世纪的“幸福经济学”,如何教我们用财富点亮生活? 翻开这本封面印着“威廉·汤普逊”与维多利亚时代伦敦街景的《最能促进人类幸福的财富分配原理的研究》时,我正对着手机里“某富豪捐赠10亿美元做慈善”的新闻发呆。19世纪的英国曼彻斯特,功利主义经济学家威...

《醉眼看金庸》:以醉眼观江湖,以真性情解武侠密码 | 爱阅读

《醉眼看金庸》:以醉眼观江湖,以真性情解武侠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非典型”的金庸研究指南 《醉眼看金庸》是2005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金庸研究重磅炸弹”,作者孔庆东(北大醉侠)与蒋泥联手,用329页的篇幅,将金庸15部武侠小说的“灵魂切片”摆上学术解剖台。它既不是传统文学评...

《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新译本)》:在废墟中打捞文明的微光 | 爱阅读

《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新译本)》:在废墟中打捞文明的微光   一、书籍基本信息:流亡者的时代墓志铭 1942年,巴西佩特罗波利斯的山林间,61岁的茨威格在打字机前敲下最后一个句号。这部耗时三年、以“欧洲人”自居的犹太作家,用德语写就的回忆录《昨日的世界》,在流亡生涯的终点,为消逝的黄...

当中国遇见〈国富论〉》:一场跨越两个世纪的“经济学思想漂流记” | 爱阅读

当中国遇见〈国富论〉》:一场跨越两个世纪的“经济学思想漂流记”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200页的“思想考古地图” 《当中国遇见〈国富论〉:严复译介〈原富〉百年回眸》由经济思想史学者赖建诚撰写,2023年3月由格致出版社出版。这本200页的小书,以严复1901年译介亚当·斯密《国富论》(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