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福克斯新闻大亨》:解码媒体帝国的“权力暗箱” | 爱阅读

3周前 (09-17)读一读9

《福克斯新闻大亨:解码媒体帝国的权力暗箱

一、书籍基本信息——媒体史的“解剖刀”

《福克斯新闻大亨》由美国传媒学者加布里埃尔·谢尔曼撰写,上海译文出版社2021年8月出版,ISBN9787532774898,定价49元,豆瓣评分8.2。全书384页,以福克斯新闻创始人罗杰·艾尔斯的崛起与陨落为主线,穿插独家采访录音、内部邮件、法庭证词等珍贵资料,被《纽约时报》誉为揭开美国媒体政治暗箱的里程碑之作。作者曾任《纽约客》特约撰稿人,以非虚构写作的严谨笔法,将福克斯新闻的发家史写成一部活生生的权力教科书

二、核心价值——照见“媒体-政治”的共生密码

这本书最深刻的震撼在于:它撕开了新闻自由的华丽外衣,暴露了媒体与政治的深层共生关系。当读者看到艾尔斯如何用公平与平衡的口号掩盖保守倾向,用观众偏好算法操控节目编排,会突然明白——所谓中立报道,不过是权力游戏的精巧伪装。正如书中引用的艾尔斯名言:新闻不是事实的镜子,而是权力的话筒。这种对媒体政治属性的清醒认知,让每个读者都能在后真相时代获得火眼金睛

三、内容亮点——显微镜下的“媒体手术刀”

亮点藏在三个反常识细节里:

公平与平衡的悖论:书中揭露福克斯新闻通过左右对立的节目设计,刻意制造观点市场的假象——表面上是各抒己,实则用保守叙事主导舆论;

观众算法的操控术:艾尔斯团队通过收视率数据反向定制内容,比如用移民危机”“犯罪率上升等议题刺激观众情绪,让新闻变成情绪商品

权力暗箱的隐秘链条:从艾尔斯与尼克松的私人友谊,到与特朗普的选举合作,书中用内部邮件和证人证词,串联起媒体、政治、资本的共生网络,让人惊呼原来新闻是这样出来的

四、写作特点——非虚构的“悬疑张力”

谢尔曼的笔触堪称非虚构界的悬疑大师:他用艾尔斯办公室录音的细节,让读者亲耳听到权力博弈的现场;用福克斯主播离职信的片段,展现忠诚真相的撕裂。全书没有一句说教,却通过38个紧凑章节,让媒体权力的运作逻辑如手术刀般清晰呈现。更妙的是,他擅长用慢镜头写快事件”——比如艾尔斯性骚扰丑闻的爆发,用10页篇幅描写受害者心理、法庭辩论、舆论反转,让读者手心冒汗;而特朗普当选的结局,则用福克斯新闻提前预测胜利的细节,让媒体-政治的共生关系直抵人心。

五、阅读体验——像“卧底记者”般的沉浸感

作为媒体从业者,我读到艾尔斯团队用收视率数据定制内容的片段时,竟有行业黑幕被戳穿的冷汗感——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新闻热点,竟可能是精心设计的情绪按钮。这种体验源于书中埋藏的时空彩蛋:比如9·11事件后福克斯新闻的爱国叙事,与当下后真相时代的舆论操作形成历史呼应;再如艾尔斯与默多克的权力博弈,让读者在商业史与媒体史的交叉中理解权力本质。现在每次看到新闻标题,我都会想起书中新闻是权力的话筒的隐喻,瞬间找到批判坐标

六、社会评价——从“学术圈”到“大众圈”的破圈传奇

这本书的影响力远超传媒圈。豆瓣网友新闻打工人评价:以前觉得新闻是客观记录,现在发现它是权力编织的网更值得关注的是,它引发了媒体素养的全民讨论——在社交媒体上,如何识别假新闻”“媒体如何操控情绪的话题阅读量破5亿,学者与普通读者展开跨圈层辩论,形成专业科普+大众反思的良性循环。正如知乎高赞所言:这本书让新闻不再是信息接收器,而是权力解码器

七、个人意义——它如何成为我的“媒体指南”

去年参与假新闻专题报道时,我因理解福克斯新闻的算法操控而更注重信息溯源。正是这本书中的观众算法细节,让我在采访中更擅长拆解情绪叙事”——不再被热搜牵着走,而是先查证数据来源。现在每次撰写报道,我都会默念新闻是权力的话筒,瞬间找到批判坐标。这种跨圈层的思考,让我在信息洪流中更懂得撕开包装,看见本质

八、经典金句——直抵人心的“媒体宣言”

全书最震撼的句子,当属艾尔斯的权力自白我们不是在报道新闻,我们是在制造现实。这句话没有华丽辞藻,却用最朴实的语言诠释了媒体权力的真谛——不是传递事实,而是塑造认知。正如书中所言:当媒体成为权力的扩音器,每个观众都可能成为无辜的共犯

结语:这不仅仅是一本媒体史,更是一场跨越后真相时代认知革命。它用福克斯新闻的兴衰,剖开媒体-政治的共生密码;用艾尔斯的权力游戏,照见新闻自由的深层困境;用观众算法的操控术,展现情绪经济的残酷逻辑。如果你也想在热搜真相的博弈中保持清醒,在情绪理性的撕裂中找到平衡,这本书,值得你翻开——毕竟,在信息洪流中做清醒者,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权力解码器

“《福克斯新闻大亨》:解码媒体帝国的“权力暗箱”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管理者如何让人长期追随》:当管理者学会“踩刹车”,团队才会自动“踩油门” | 爱阅读

《管理者如何让人长期追随》:当管理者学会“踩刹车”,团队才会自动“踩油门”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被500强高管“疯抢”的领导力“错题本” 2023年6月,文汇出版社出版的《管理者如何让人长期追随》如同一枚深水炸弹,在管理界炸开涟漪。作者马歇尔·古德史密斯——这位曾指导过通用电气、高盛、福...

《红与黑》:读罢“野心与灵魂的角力”,方懂“人性”的“多面光谱” | 爱阅读

《红与黑》:读罢“野心与灵魂的角力”,方懂“人性”的“多面光谱”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解剖人性”的“社会显微镜” 若要给《红与黑》找个贴切的标签,我会说它是“19世纪法国的‘人性解剖书’”。这部由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司汤达(1783-1842)创作(1830年初版)的经典小说,以“维璃叶小...

《呼啸山庄》:在荒原的风雨里,触摸“人性”的原始岩浆 | 爱阅读

《呼啸山庄》:在荒原的风雨里,触摸“人性”的原始岩浆 一、基本信息:哥特文学的“灵魂火山” 《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是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Emily Brontë)1847年的“文学火山喷发”,与《简·爱》《傲慢与偏见》并称为“英国女性文学三峰”。这部以19世纪英...

《幻世》:当电子蝴蝶落在掌心,我终于看清了真实的重量 | 爱阅读

《幻世》:当电子蝴蝶落在掌心,我终于看清了真实的重量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幻世”照见真实与虚幻的“赛博寓言” 《幻世》是青年作家“星轨”2024年推出的科幻小说,以近未来“全息幻世”系统为背景,聚焦程序员林深为寻找失踪妹妹林小满,潜入“幻世”后发生的“虚实纠缠”。他本以为这是一款“沉浸式...

《黄河古道》:一条“流动的文明脐带”,解码中华五千年与母亲河的“双向奔赴” | 爱阅读

《黄河古道》:一条“流动的文明脐带”,解码中华五千年与母亲河的“双向奔赴”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位“黄河守望者”的“文化寻根之旅” 《黄河古道》是考古学家、文化学者李伯谦(1937-2023)先生2018年出版的压卷之作,成书于他“毕生研究黄河文明”的学术收官阶段。作为中国考古学界“黄河学派”...

《混乱的图书馆》:一本用乱序写就的“人间烟火标本集” | 爱阅读

《混乱的图书馆》:一本用乱序写就的“人间烟火标本集” 上周三下午,我在公司茶水间抱怨“家里书架乱得像被台风扫过”,邻座的退休老教师突然从帆布包里掏出一本旧书:“你该读读这个——《混乱的图书馆》。我家楼下那家社区图书馆,比书里写的还乱,但比任何地方都温暖。”我接过书翻了两页,立刻被第一行字击中:...

《霍乱时期的爱情(2015版)》:当爱情成为一场跨越世纪的“霍乱” | 爱阅读

《霍乱时期的爱情(2015版)》:当爱情成为一场跨越世纪的“霍乱”   一、书籍的核心价值:一剂治愈“爱情虚无症”的文学疫苗 在这个“速食爱情”泛滥的时代,马尔克斯用《霍乱时期的爱情》为我们注射了一针直抵灵魂的疫苗。它不是教你如何“脱单”的恋爱指南,而是一面照见爱情本质的魔镜——书中穷尽人类爱...

《最后一课》:在粉笔灰与字帖间,触摸一个民族的灵魂觉醒 | 爱阅读

《最后一课》:在粉笔灰与字帖间,触摸一个民族的灵魂觉醒 一、书籍基本信息:普法战争中的"文化绝唱" 《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阿尔丰斯·都德于1873年创作的短篇小说,202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世界短篇小说经典"系列新版。这部以1870年普法战争为背景的作品,通过阿尔萨斯乡村学校最后一堂法语课...

《重构契丹早期史》:在草原的褶皱里,拼出被误读的千年文明 | 爱阅读

《重构契丹早期史》:在草原的褶皱里,拼出被误读的千年文明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重构契丹早期史》是历史学者苗润博2024年推出的学术力作,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像一把考古刷,轻轻拂去契丹早期历史的“神话迷雾”——通过分析墓志铭、壁画、突厥文碑刻等“非传统史料”,重新定义了“何为契...

《追寻良治:中国与世界的三千年》:在历史长河中打捞“治理密码”的智性冒险 | 爱阅读

《追寻良治:中国与世界的三千年》:在历史长河中打捞“治理密码”的智性冒险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跨界通识”的破壁之作 《追寻良治:中国与世界的三千年》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黄张凯教授撰写,2023年12月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作为一本通识类著作,它脱胎于黄教授为本科生开设的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