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大历史小故事》:楼宇烈主编的“历史望远镜”与文明启蒙课 | 爱阅读

3周前 (09-17)读一读14

《大历史小故事:楼宇烈主编的历史望远镜与文明启蒙课

一、书籍基本信息:北大教授给孩子的全球史观启蒙书

本书由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主编,2024年10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ISBN9787301348277,定价288元,平装8册套装。作为青少年大历史观培养计划核心读本,全书精选160个小故事串联5000年中国史,创新性采用中国-世界双轴叙事,通过本册大事记”“放眼看一看”“延伸思考等栏目,将中国历史嵌入全球文明坐标系,获《中国教育报》年度最具影响力青少年读物提名,被多地中学列为历史思维训练推荐读物

二、核心价值:培养跳脱中国看中国的全球史观

本书核心价值在于打破传统孤立讲史模式,通过横向对比+纵向贯通的双重叙事,让孩子在对比中理解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如讲述唐代时,不仅描绘长安的繁华,更对比同时期阿拉伯帝国的巴格达、拜占庭的君士坦丁堡,揭示丝绸之路如何串联三大文明;郑和下西洋章节则与哥伦布航海对比,让孩子理解不同文明探索世界的逻辑差异。这种大历史观培养,正是破解内卷焦虑历史教育碎片化的良药——当孩子明白唐朝的诗人们吟诗时,阿拉伯学者正在翻译希腊哲学,自然能跳出唯我独尊妄自菲薄的极端,形成更理性的文化自信。

三、内容亮点:用显微镜+望远镜拆解历史密码

书中延伸思考板块堪称神来之笔,设计200个开放性问题,如为什么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古希腊也在探讨哲学?”“如果郑和先于哥伦布到达美洲,历史会怎样?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却像思维引信,点燃孩子的探究欲。更妙的是视觉化叙事”——700幅历史图片与AI漫画交织,如用动态数轴直观展示秦汉大一统罗马帝国扩张的时间重叠,用文物拼图还原三星堆青铜神树与古埃及金字塔的时空对话,让抽象历史瞬间可触可感

四、写作特点:像历史侦探般拆解复杂叙事

楼宇烈团队采用故事化+科学化双轨叙事,每个故事都像历史侦探案:先抛出悬念(如敦煌壁画中的粟特商人是谁?),再抽丝剥茧(通过丝路贸易路线、文物铭文、同时期波斯文献),最后揭晓答案。语言风格兼具学者严谨与孩童趣味,如将分封制比作古代朋友圈,用青铜器上的饕餮纹解释商周信仰,让硬核历史秒变趣味故事。书中金句频出,如历史不是故纸堆,而是活着的对话,直击传统史观痛点。

五、阅读体验:像时空旅行者般穿梭古今

作为家长,我曾困惑如何让孩子理解大历史观,直到读到书中明朝的瓷器与威尼斯商人章节——当孩子指着插图说原来我们的青花瓷在欧洲是奢侈品,瞬间明白历史不是过去时,而是现在进行时。更惊喜的是延伸思考的魔力,孩子为解答为什么阿拉伯数字其实来自印度,主动查阅资料、绘制思维导图,这种主动学习的快乐,恰如楼宇烈所言:好的历史教育,是让孩子学会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

六、社会评价与时代意义:破解历史教育内卷的钥匙

本书自出版以来,被全球20余国引进,成为哈佛大学儿童历史研究课指定读物。国内教育专家盛赞其为历史教育的破冰之锤,在双减政策下减量提质的呼声中,本书提出的慢历史理念——不追求死记硬背,而培养批判性思维——恰似一股清流。正如书中所言:历史不是背诵,而是理解;不是记忆,而是思考。这种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正是破解教育内卷的良方。

七、个人意义:它让我重新认识中国史的全球价值

作为曾对历史望而生畏的家长,本书让我领悟:历史不是别人的故事,而是我们的对话。当看到孩子为敦煌壁画中的希腊神话兴奋不已时,我忽然懂得,所谓大历史观,本质上是培养以更开阔的眼界看世界的勇气——那些未被规训的好奇、未被修剪的质疑、未被压抑的探索,正是未来世界的创新火种。而这,正是本书赠予每个家庭的珍贵礼物。

此刻合卷,窗外的蝉鸣与书中的丝绸之路交响,我忽然想起楼宇烈的那句话:把中国历史放在世界坐标系中,才能看清它的独特与普世。这,正是本书最动人的魅力——它不仅教孩子看历史,更教他们看世界,最终看自己

“《大历史小故事》:楼宇烈主编的“历史望远镜”与文明启蒙课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海军战略》:一本让你看懂海洋博弈逻辑的“战略说明书” | 爱阅读

《海军战略》:一本让你看懂海洋博弈逻辑的“战略说明书” 一、书籍基本信息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海权论”奠基人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初版于1911年,是马汉晚年整合自己数十年海军研究与实战观察的集大成之作。它不算厚,但字字透着“实战派智慧”——不是堆砌晦涩的军事术语,而是用历史案例拆解海军战略...

《航空港:一部揭开机场神秘面纱的行业史诗》 | 爱阅读

《航空港:一部揭开机场神秘面纱的行业史诗》 一、书籍基本信息:机场跑道上的"社会解剖课" 阿瑟·黑利1968年创作的《航空港》像架精密的CT扫描仪,用72小时的时间切片,将芝加哥奥黑尔机场解剖成微型社会模型。这部被《纽约时报》评为"改变人类对交通枢纽认知"的小说,不仅被改编成同名电影,更成为航...

《黑色巨塔》:当手术刀划开体制的褶皱,我们看见人性的光与疮 | 爱阅读

《黑色巨塔》:当手术刀划开体制的褶皱,我们看见人性的光与疮 作为一名在医院急诊科实习过三个月的“半吊子医学生”,拿到《黑色巨塔》时,我以为这不过是又一本揭露医疗黑幕的“爽文”。但翻到第73页——那个暴雨夜,急诊室主任举着CT片对住院医师吼“你以为患者是来听你讲学术的?他们是来要命的!”——我突...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一本撕开“天才”标签,让你看见疯狂与赤诚的灵魂自白 | 爱阅读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一本撕开“天才”标签,让你看见疯狂与赤诚的灵魂自白 第一次翻开《活着就为改变世界》时,我盯着封面上那张标志性的乔布斯侧影——凌乱的头发、深邃的眼神,像一把未入鞘的剑。这本由杰弗里·扬与威廉·西蒙合著的传记,不是后来那本更知名的“官方授权传记”,而是乔布斯在1980年代亲自...

《基督教的本质》:当“神的画像”被人性拆解,我读懂了“信仰的镜中自己” | 爱阅读

《基督教的本质》:当“神的画像”被人性拆解,我读懂了“信仰的镜中自己” 一、书籍基本信息:费尔巴哈的“宗教手术刀”,用300页写透“神是人的本质的投影” 《基督教的本质》(Das Wesen des Christentums)是德国哲学家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于1841年出版的哲学经典,全书约30...

《基督山伯爵》:当复仇的利刃化作人性救赎的钥匙 | 爱阅读

《基督山伯爵》:当复仇的利刃化作人性救赎的钥匙   一、书籍基本信息:跨越世纪的“爽文鼻祖”与人性教科书 1844年,法国作家大仲马在《辩论报》上开启了一场持续两年的连载狂欢——这部名为《基督山伯爵》的百万字巨著,以拿破仑“百日王朝”为历史幕布,讲述了一个水手从“天之骄子”沦为“政治囚徒”,再...

《记忆萦回:布鲁姆文学回忆录》:一场与文学巨匠的灵魂对话 | 爱阅读

《记忆萦回:布鲁姆文学回忆录》:一场与文学巨匠的灵魂对话   一、书籍基本信息:文学泰斗的临终绝唱 2024年8月,中信出版社推出哈罗德·布鲁姆生前最后一部著作《记忆萦回:布鲁姆文学回忆录》。这位被誉为“西方传统中最具原创性的文学批评家”,在90岁高龄时,用700余页的厚重文本,将一生阅读体验...

《既要成功,也要成仁》:在追逐世俗成就的路上,如何守住内心的光 | 爱阅读

《既要成功,也要成仁》:在追逐世俗成就的路上,如何守住内心的光 最近翻完这本被朋友塞进背包的“职场解药”,合上书页时,窗外的晚霞正把写字楼玻璃染成蜜色——忽然想起书里的一句话:“我们总以为成功是爬到山顶,却忘了山路上脚下的花。”这大概就是它最戳我的地方:不否定“成功”的世俗意义,却温柔提醒我们...

《寄簃文存》:一座连接“传统法脉”与“现代法治”的“思想灯塔” | 爱阅读

《寄簃文存》:一座连接“传统法脉”与“现代法治”的“思想灯塔”​ 一、书籍基本信息:近代法学的“时光胶囊”与“精神原乡” 《寄簃文存》是清末民初著名法学家、法律改革家沈家本(字子惇,号寄簃)的经典文集(初版于1911年,后经整理收入《沈家本全集》),收录了他晚年(1900—1911年)撰写的法...

《自然价值》:重新定义资源价值的经济学启示录 | 爱阅读

《自然价值》:重新定义资源价值的经济学启示录 一、书籍基本信息:被时光打磨的经济学明珠 《自然价值》是奥地利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冯·维塞尔1889年的代表作,全书分6卷262页,从"价值的根源"到"国家经济中的价值",构建了边际效用理论的完整框架。作为奥地利学派的核心文献,它首次提出"边际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