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给你一个团队,你能怎么管》:别再靠“吼”带队伍,这几招让团队主动成事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09)读一读25

《给你一个团队,你能怎么管?》:别再靠带队伍,这几招让团队主动成事

一、书籍基本信息

这本书的作者是拥有15年互联网团队管理经验的张磊,由中信出版社2023年10月出版,全书320页,封面设计特别戳管理者”——左侧是一群人朝着同一个箭头走,右侧用橙色粗字写着管理不是管手脚,是管人心’”,没有堆砌华丽辞藻,光看封面就知道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干货书。更贴心的是,书里穿插了很多彩色标注的重点框,比如新人入职前3天要做的3件事,不用在大段文字里找重点,随手翻就能划考点,对没时间细啃书的管理者太友好了。

二、书籍内容

它最反常识的一点是:不教怎么当权威,反而教怎么放掉权威。全书分了团队搭建”“沟通破障”“目标落地”“留人留心四个模块,每个模块都用真实困境+拆解方法的模式,没有空讲领导力。比如沟通破障里,讲了个技术部和运营部吵架的案例:运营要改功能,技术说做不了,作者没说你们要互相理解,反而给了个需求翻译表”——让运营写这个功能能帮用户解决什么问题,让技术写做这个功能需要多少时间、会遇到什么难点,还教了个3分钟沟通法:先讲需求目的,再讲具体要求,最后问你需要我提供什么支持,把吵架话题变成解决问题的话题。还有留人留心里,没说要给高工资,而是说要给成长感’”,比如有个案例:一个员工想离职,老板没劝别走,而是帮他列了在这个团队还能学到的3件事,最后员工不仅留下了,还主动承担了新项目——留人变成帮对方看到价值,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

三、写作特点

这本书的写法完全打破了管理书=枯燥理论的印象。第一,案例先行,道理后随,比如讲怎么定目标,先讲一个团队定了本月涨粉10万却没完成的失败案例,拆了目标太笼统的问题,再给SMART+R的改进方法(R是可实现性,比如把涨粉10万拆成每周做2场直播,每场涨粉5000),不是先抛公式,而是让你先懂为什么错,再学怎么改;第二,工具化输出,每章结尾都有可打印的管理表格,比如团队问题诊断表,列了员工经常迟到”“跨部门协作慢等10个常见问题,后面直接给应对方案,不是请自行思考,而是照着装填就能用;第三,语言像和老主管聊天,比如形容瞎指挥的管理者就像不会开车还抢方向盘,乘客慌,自己也累,又比如讲授权别把所有事都攥在手里,就像包饺子只让自己擀皮,别人只能等着,最后你累瘫了,大家还觉得没参与感’”,幽默又扎心,看完忍不住想这不就是我吗

四、阅读体验

我之前带过5个人的小团队,总觉得管理就是盯进度、催结果,结果越管越累——员工要么不敢提意见,要么做完的事总不符合预期,我甚至怀疑是不是自己没威信。直到看这本书里目标拆解的章节:有个管理者和我一样,把月底完成方案丢给员工,结果员工拖到最后才交,质量还差。作者点评你只给了终点,没给路标’——比如本周一确定方案框架,周三和客户对齐需求,周五完成初稿’”,我照着试了一次,员工不仅提前交了方案,还主动加了两个客户可能关心的点,瞬间感觉管理不是靠,是靠帮大家找对路’”。最舒服的是它不PUA管理者,比如讲团队业绩不好,没说你要反思自己,而是说先看目标是不是合理,再看资源给够了没’”,没有让我觉得自己很失败,反而有找到解决办法的踏实感

五、书籍评价与影响力

这本书上市半年加印了4次,某职场平台还把它评为2024年最值得读的管理书,理由是没有空话,全是能落地的操作手册’”。我身边做电商的朋友看完后,用书里的团队分工法调整了工作:之前客服、运营、发货混着干,现在按客户需求链路分工,客服负责接需求,运营负责解需求,发货负责落地需求,团队效率直接提了30%,他说原来不是员工不努力,是我没把分明白。还有读者在书评里说这书没教我当领导的架子,却教我当领导的温度’——比如怎么记住员工的生日,怎么在员工犯错时先帮他止损,再聊问题’”,这些细节让评价特别真实。

六、核心价值与个人意义

这本书最核心的价值,是帮管理者跳出盯细节、催执行的误区,明白管理的本质是激活人,不是控制人’”。它不会让你觉得管理很难,反而会让你觉得原来管理可以这么轻松’——只要找对方法,不用天天加班盯进度,团队也能主动成事。对我个人来说,它不仅解决了带团队累的问题,还改变了我对管理者的认知:之前我总觉得管理者要什么都懂,看完才知道管理者不用什么都懂,但要知道谁懂,并帮他发挥价值。比如我之前不懂设计,却总改设计师的图,结果设计师很抵触;现在我会说这个图要突出性价比,具体怎么设计你更专业,有需要协调的资源随时找我,设计师反而更愿意主动沟通,出的图也更符合需求——这种放手后的收获,比任何管理技巧都让我惊喜。

七、联系社会热点与精髓句子

现在很多管理者面临95后、00后员工难管”“小团队效率低”“跨部门协作难的问题,这本书刚好踩中了这些痛点——它不教怎么管年轻人,而是教怎么理解年轻人的需求(比如他们更在意工作意义”“成长空间);不教怎么强迫跨部门配合,而是教怎么找到共同利益点’”(比如技术部和运营部的共同利益是让产品更好用,用户更多),特别贴合当下柔性管理的需求。书里有句话我抄在了办公桌的便签上:**管理不是抓错误,是铺台阶’——帮员工避开坑,也帮他们一步步站到更高的地方,这样团队才能跟着你走得远**,每次遇到团队问题,看到这句话就会冷静下来,不再想着批评谁,而是想着怎么帮大家解决问题

最后想说,如果你也是带团队累到怀疑人生,或者刚当管理者不知道从哪下手,别错过这本书——它不是管理圣经却是一本能帮你少走3年弯路的实战手册。看完你会发现,好的管理不是靠吼、靠催、靠盯,而是靠找对方法、激活人心,让团队和你一起轻松成事

“《给你一个团队,你能怎么管》:别再靠“吼”带队伍,这几招让团队主动成事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富兰克林传》:用“笨办法”改写命运的美国国父 | 爱阅读

《富兰克林传》:用“笨办法”改写命运的美国国父 一、书籍基本信息:美国梦的“原始代码” 2024年,沃尔特·艾萨克森以一部《富兰克林传》为读者解码了“美国梦”的底层逻辑。这部由中信出版集团推出的传记巨著,以“印刷匠-科学家-外交家-民主先驱”为脉络,从波士顿贫民窟的“逃学少年”到起草《独立宣言...

《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法律史》:在北魏公主的冤案中,触摸法律与人性的千年博弈 | 爱阅读

《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法律史》:在北魏公主的冤案中,触摸法律与人性的千年博弈 一、书籍基本信息 作者与背景:李贞德(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妇女史研究权威),成书于2001年,2024年三联书店推出修订版,附北魏法律文书残件与唐代墓志拓片。 核心地位:首部以“女性视角”切入中国古代法律的经典...

《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本带你重新思考“国家与自由”边界的无政府主义经典 | 爱阅读

《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本带你重新思考“国家与自由”边界的无政府主义经典 一、书籍基本信息 这本书的作者是俄国无政府主义运动领袖米哈伊尔·巴枯宁,初版于1873年,是19世纪无政府主义思想的“标志性宣言”。它诞生于欧洲工人运动风起云涌的年代——当时马克思主张“无产阶级专政”,巴枯宁却针锋相...

《呼啸山庄》:在暴风雪中燃烧的禁忌之爱,一场跨越世纪的灵魂复仇 | 爱阅读

《呼啸山庄》:在暴风雪中燃烧的禁忌之爱,一场跨越世纪的灵魂复仇 一、书籍基本信息:约克郡荒原上的"黑色浪漫" 《呼啸山庄》是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于1847年创作的唯一一部小说,2023年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勃朗特姐妹经典"系列新版。这部被夏洛蒂·勃朗特称为"野兽般的独白"的作品,以约克郡荒原...

《化身博士》:在善恶的裂缝里,触摸人性最真实的温度 | 爱阅读

《化身博士》:在善恶的裂缝里,触摸人性最真实的温度 一、基本信息:19世纪伦敦的“人性实验室” 《化身博士》是苏格兰作家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Robert Louis Stevenson)1886年的“哥特文学巅峰作”,与《弗兰肯斯坦》《德古拉》并称为“维多利亚时代三大恐怖经典”。这部以伦...

《极端的年代》:在20世纪的多米诺骨牌中解码文明危机的时空预言 | 爱阅读

《极端的年代》:在20世纪的多米诺骨牌中解码文明危机的时空预言 一、书籍基本信息:从左翼史学到全球危机的20世纪解剖刀 《极端的年代》是英国历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年代四部曲”的第三部,1994年首次出版,2023年由中信出版社推出全新译本。这本书以“极端的年代”为核,系统剖析了1914-...

《寄簃文存》:一座连接“传统法脉”与“现代法治”的“思想灯塔” | 爱阅读

《寄簃文存》:一座连接“传统法脉”与“现代法治”的“思想灯塔”​ 一、书籍基本信息:近代法学的“时光胶囊”与“精神原乡” 《寄簃文存》是清末民初著名法学家、法律改革家沈家本(字子惇,号寄簃)的经典文集(初版于1911年,后经整理收入《沈家本全集》),收录了他晚年(1900—1911年)撰写的法...

《最美不过诗经》:三千年的情话,藏着中国人最原始的心动 | 爱阅读

《最美不过诗经》:三千年的情话,藏着中国人最原始的心动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会呼吸的《诗经》译注本” 《最美不过诗经》是当代学者、《诗经》研究专家李山的新注本,2018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不同于传统注疏的晦涩,这本书以“现代人的眼睛”重新审视《诗经》——保留原诗的韵律美感,用口语化的解读拆解...

《醉眼看金庸》:以醉眼观江湖,以真性情解武侠密码 | 爱阅读

《醉眼看金庸》:以醉眼观江湖,以真性情解武侠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非典型”的金庸研究指南 《醉眼看金庸》是2005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金庸研究重磅炸弹”,作者孔庆东(北大醉侠)与蒋泥联手,用329页的篇幅,将金庸15部武侠小说的“灵魂切片”摆上学术解剖台。它既不是传统文学评...

《中国小说史略(外一种:汉文学史纲要)》:读罢两册“文学地图”,方懂中国故事的“基因密码” | 爱阅读

《中国小说史略(外一种:汉文学史纲要)》:读罢两册“文学地图”,方懂中国故事的“基因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位“文学考古学家”的“古今勘探手册” 若要给《中国小说史略(外一种:汉文学史纲要)》找个贴切的标签,我会说它是“中国文学史的‘双筒望远镜’”——左筒对准“小说”,右筒聚焦“汉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