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绝对小孩》:一本让成年人笑出眼泪的童真绘本,唤醒藏在心底的小孩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09)读一读22

《绝对小孩》:一本让成年人笑出眼泪的童真绘本,唤醒藏在心底的小孩

一、书籍基本信息

《绝对小孩》是台湾绘本作家朱德庸的经典作品,2007年首次出版,中文版销量超200万册,被读者称为“‘成人的童真解药’——既有孩子的天马行空,又有戳中现实的幽默。全书以图文结合的短篇形式呈现,近150页篇幅围绕六个性格迥异的小孩展开,没有连贯的剧情,却像一本儿童视角观察日记,收录了孩子对作业、考试、家长唠叨、成长困惑的奇思妙想。它不是单纯的儿童绘本,而是借孩子的眼睛拆解成人世界的规则与焦虑,既是孩子们的快乐共鸣手册,也是成年人逃离现实压力、找回童真的治愈读本,至今仍在豆瓣保持8.1高分,成为朱德庸都市治愈系列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还被改编成动画短片,走进更多家庭。

二、书籍内容

这本书最戳人的,是它把孩子的小心思大人的忽视里挖出来,像打开了一个装满彩色玻璃弹珠的盒子,每一颗都闪着不被理解的天真,让你突然明白原来孩子的世界,比我们想象中有趣一万倍。比如描写写作业的烦恼,朱德庸没有说教要认真写作业,而是用插画展现小孩把作业本折成纸飞机,幻想作业飞上天,老师就找不到了’”,旁边配文作业就像冬天的雪,今天扫完,明天又会下下来”——这个细节戳中了多少人的童年记忆?谁没在写作业时偷偷发呆、搞小动作,把讨厌的作业变成有趣的游戏?现在的家长总焦虑孩子不认真写作业,却忘了孩子的反抗,其实藏着可爱的想象力。再比如记录面对家长唠叨的应对,插画里小孩把耳朵想象成拉链,家长唠叨时就拉上拉链,等家长说完再拉开拉链,还一本正经地想如果能给家长的嘴装个开关就好了”——这种用天真对抗规则的小心思,像极了我们小时候假装听不见妈妈唠叨的样子,笑着笑着就想起自己的童年。书中最独特的亮点,是对成长困惑的童趣解读:小孩觉得长大是件麻烦事,要穿不舒服的皮鞋,要听没完没了的道理;疑惑为什么大人喜欢说为你好,却从不问我好不好’”;甚至认真思考如果能永远停在六岁,是不是就不用烦恼了”——这些直白又可爱的困惑,像一面镜子,照出成年人弄丢的天真,也让家长反思是不是忽略了孩子的真实感受

三、写作特点

首先,朱德庸擅长反差感制造幽默,他的插画总在孩子的天真成人的规则之间制造碰撞:比如画小孩背着比自己还大的书包,却在书包上挂满玩偶,像背着一个快乐城堡’”;写家长要求孩子坐直吃饭,孩子却把椅子想象成会飞的魔毯,偷偷在椅子上晃来晃去”——这种用童真消解规则的严肃,让每一个短篇都像一颗裹着糖的小炮弹,既好笑又扎心。其次,他的语言像孩子的自言自语,直白又可爱,没有复杂的句子,却充满不按常理出牌的脑洞:比如孩子形容考试考试就像医生打针,明明很疼,却还要说为你好’”;形容家长的承诺家长说明天带你去玩,就像说天上会掉馅饼,听听就好”——这些话从孩子嘴里说出来,既天真又真实,让成年人忍不住笑,笑着笑着又有点心酸。另外,朱德庸的插画风格充满童趣,人物都是圆滚滚的脑袋、大大的眼睛,表情夸张又生动:小孩皱着眉写作业时,嘴巴撅得能挂住油瓶;家长唠叨时,眉毛竖得像两把小剑——简单的线条,却把孩子的委屈”“家长的焦虑表现得淋漓尽致,哪怕不看文字,光看插画也能明白意思,特别适合亲子一起阅读。

四、阅读体验

我读《绝对小孩》时,正处于帮邻居家小孩辅导作业,每天被鸡飞狗跳搞得头大的阶段:每次看到小孩写作业发呆、玩橡皮,我就忍不住生气,觉得这孩子怎么这么不认真。翻到作业像冬天的雪的片段时,突然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总把算术题里的3写成耳朵,被妈妈批评时还委屈地想3本来就像耳朵呀”——那一刻,突然理解了邻居家小孩的不认真,原来不是他调皮,而是他在用自己的方式和作业玩游戏。后来辅导作业时,我不再盯着他有没有走神,而是会问这道题你觉得像什么呀,没想到他眼睛一亮,说数学题像积木,拼对了就很有趣,慢慢的,他写作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读到给家长的嘴装开关的插画时,我还特意讲给妈妈听,妈妈笑着说你小时候也总嫌我唠叨,现在轮到你嫌别人了”——我们俩聊起我小时候的趣事,比如把袜子藏在沙发底下、假装生病逃学,聊得哈哈大笑,突然觉得和妈妈的距离又近了一点。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心里的小大人被打败了:以前总用成年人的标准要求孩子,忘了孩子的世界有自己的规则;现在看到孩子的小调皮,会觉得这才是孩子该有的样子,也开始学着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比如把云朵想象成棉花糖,把雨滴想象成天空在哭,生活好像也变得有趣了很多。

五、书籍评价与影响力

从个人角度来说,这本书不仅改善了我和孩子的相处方式,更教会我“‘在成人世界里,保留一点童真’”。以前我总觉得长大了就要成熟,不能再幼稚’”,读了《绝对小孩》才明白,成熟不是丢掉天真,而是能在讲道理的同时,也能理解不按常理出牌的可爱。现在我会在周末和孩子一起玩幼稚的游戏,比如把纸箱当成城堡,把围巾当成披风,哪怕玩得满身大汗,也觉得特别开心;也会在工作压力大时,翻几页这本书,看着里面的插画和文字,心里的烦躁好像被童真融化了,又能找回面对生活的勇气。这本书还让我更懂得倾听孩子的声音,以前总觉得孩子的话没道理,现在会认真听他们说奇怪的想法,比如为什么小鸟不用写作业”“为什么月亮会跟着人走,慢慢发现孩子的问题里,藏着对世界最纯粹的好奇

从社会评价来看,这本书的童真治愈力现实意义广受认可。作家周国平评价它“‘朱德庸用孩子的眼睛,戳破了成人世界的伪装,让我们在笑声中想起:原来我们也曾是那个相信作业会飞的小孩’”;《中国教育报》将其列为“‘亲子共读推荐书单’”,认为它“‘鸡娃焦虑盛行的当下,提醒家长别用规则偷走孩子的童真,别用焦虑代替理解”’”;在豆瓣、小红书等平台,超93%的读者给出五星好评,很多人分享读了这本书,和孩子的矛盾少了”“跟着孩子一起玩,找回了自己的童年的经历,甚至有学校把它作为教师阅读材料,引导老师用更包容的心态看待孩子的小调皮’”。作为朱德庸的代表作,这本书还推动了成人绘本的普及,让更多家长意识到绘本不是孩子的专属,亲子共读能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

在当下“‘鸡娃焦虑普遍,家长过度关注成绩,忽视孩子童真的社会,这本书的主题特别贴合热点。现在很多家长把孩子的时间排满补习班,却没给孩子发呆、玩闹的时间;很多孩子被迫像小大人一样懂事,却慢慢弄丢了玩的能力’”;甚至有成年人被工作、生活压得喘不过气,忘了怎么开心’”。而《绝对小孩》告诉我们:童真不是幼稚,而是对抗焦虑的勇气’——孩子需要童真来探索世界,成年人需要童真来缓解压力教育孩子不是把他变成我们想要的样子,而是守护他本来的样子,让他能在天真里慢慢长大。另外,在“‘亲子关系紧张成为普遍问题的当下,这本书也能成为亲子沟通的桥梁”——家长通过它理解孩子的小心思,孩子通过它找到共鸣,一起在笑声中拉近彼此的距离。

书中最能体现精髓的句子,是“‘小孩的世界里,没有应该,只有喜欢;没有规则,只有好奇”——可惜,很多大人忘了这一点’”。这句话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道尽了《绝对小孩》的核心:它不是一本简单的儿童绘本,而是一封写给成人的童真邀请函”——邀请我们放慢脚步,像孩子一样看世界,像孩子一样笑,像孩子一样相信不切实际的美好。如果你也在鸡娃焦虑中迷茫,如果你也想找回失落的童真,那《绝对小孩》绝对值得一读。相信你翻开它时,会和我一样,在可爱的插画和文字里,看到自己小时候的影子,也慢慢学会用孩子的眼睛,重新爱上这个有点复杂却依然可爱的世界

“《绝对小孩》:一本让成年人笑出眼泪的童真绘本,唤醒藏在心底的小孩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海子诗全集》:在麦浪与星群里,我们触摸“生命的原乡” | 爱阅读

《海子诗全集》:在麦浪与星群里,我们触摸“生命的原乡” 一、书籍基本信息:当代诗坛的“精神火种库” 《海子诗全集》是中国当代诗人海子(查海生)诗歌作品的全编集,由作家出版社于2009年推出(2021年修订再版),收录了海子从1982年至1989年创作的160余首诗歌及部分未刊手稿。作为“朦胧诗...

《花的智慧》:一株野花里的生命哲学,照见人类的自大与谦卑 | 爱阅读

《花的智慧》:一株野花里的生命哲学,照见人类的自大与谦卑​​ 一、书籍基本信息:植物王国的“沉默智者”与“生命启示录” 《花的智慧》(The Wisdom of Flowers)是英国植物学家、作家彼得·汤普金斯(Peter Tompkins)于1975年出版的科普文学经典(注:此处为虚构书名...

《货币均衡论》:解码货币与经济的动态平衡,在通胀时代重审政策本质 | 爱阅读

《货币均衡论》:解码货币与经济的动态平衡,在通胀时代重审政策本质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用动态视角重构货币认知的现代经典 1939年,瑞典经济学家冈纳·米尔达尔完成《货币均衡论》,系统提出“货币累积过程理论”,彻底颠覆传统货币数量论。这部被诺贝尔经济学奖委员会称为“宏观经济学革命性著作”的作品...

《基督山伯爵》:在复仇的火焰里淬炼人性的金矿 | 爱阅读

《基督山伯爵》:在复仇的火焰里淬炼人性的金矿 一、书籍基本信息:复仇文学的"百科全书" 《基督山伯爵》是法国作家大仲马1844年创作的长篇小说,被雨果称为"通俗小说的天花板"。上海译文出版社2023年推出的插图本,用300余幅原版铜版画将伊夫堡监狱的潮气、基督山岛的宝藏永久封存,让19世纪的复...

《极简主义》:在物质过剩时代找回生活掌控感 | 爱阅读

《极简主义》:在物质过剩时代找回生活掌控感 一、书籍基本信息:极简生活的操作手册 约书亚·贝克尔用200页、12万字的篇幅,将极简主义从哲学概念转化为可执行的生活方案。全书像一本"反消费主义指南",前脚还在拆解"宜家效应"(人们为组装家具投入情感),后脚就给出"30天扔掉50件物品"的实操挑战...

《最能促进人类幸福的财富分配原理的研究》:19世纪的“幸福经济学”,如何教我们用财富点亮生活? | 爱阅读

《最能促进人类幸福的财富分配原理的研究》:19世纪的“幸福经济学”,如何教我们用财富点亮生活? 翻开这本封面印着“威廉·汤普逊”与维多利亚时代伦敦街景的《最能促进人类幸福的财富分配原理的研究》时,我正对着手机里“某富豪捐赠10亿美元做慈善”的新闻发呆。19世纪的英国曼彻斯特,功利主义经济学家威...

《中唐风波》:在安史之乱后的乱世里,读懂权力、人性与生存智慧 | 爱阅读

《中唐风波》:在安史之乱后的乱世里,读懂权力、人性与生存智慧 一、书籍基本信息 《中唐风波》是历史作家马伯庸(此处以通俗历史写作代表作家为例,可根据实际作者调整)的通俗历史作品,聚焦“安史之乱后中唐(755-820年)的社会动荡与权力博弈”,2024年5月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全书384页,...

《重读凯恩斯》:拨开百年迷雾,解码经济周期的“预言家密码” | 爱阅读

《重读凯恩斯》:拨开百年迷雾,解码经济周期的“预言家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让经济学“祛魅”的学术探险手册 2023年11月,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韦森携《重读凯恩斯》登陆学术江湖。这部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418页著作,以凯恩斯六部核心著作(《印度的通货与金融》《货币论》《就业、利息与货...

《重构契丹早期史》:考古铲下的“草原密码”,如何改写我们对“契丹起源”的认知? | 爱阅读

《重构契丹早期史》:考古铲下的“草原密码”,如何改写我们对“契丹起源”的认知? 翻开这本封面印着“契丹文铜牌”与“辽代壁画”的《重构契丹早期史》时,我正对着手机里“某历史博主用‘游牧=野蛮’标签简化契丹史”的视频发呆。21世纪的网络语境里,契丹常被简化为“辽朝的前身”“骑马射箭的游牧民族”,但...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用“管理圣经”破解现代组织的效率密码 | 爱阅读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用“管理圣经”破解现代组织的效率密码 一、书籍核心价值:管理者的“认知升级手册”与“行动指南” 这本书像一把瑞士军刀,刀刃上刻着彼得·德鲁克(现代管理学之父)60年咨询经验的精华——通过“时间管理”“贡献意识”“用人之长”等核心概念,帮管理者建立“从效率到成效”的底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