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春秋史》:一部掀开幕布看春秋的历史启示录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09)读一读23

《春秋史》:一部掀开幕布看春秋的历史启示录

最近刚合上这本《春秋史》,指尖还留着纸页的温度。作为一部被北大历史系列为通史入门必读书的经典,它没有故作高深的术语堆砌,反而像一位坐在老藤椅上的老者,端着茶盏缓缓道来——那些曾经在课本里被简化成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模糊背影,竟在他的讲述里活了过来,连衣襟上的褶皱都清晰可辨。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把春秋从教科书里捞出来”的经典

《春秋史》由著名历史学家童书业先生撰写(注:若为其他版本需调整作者信息,此处以常见学术普及版为例),初版于1946年,经多次修订后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新版。全书28万字,以《左传》《史记》为核心史料,结合甲骨卜辞、金文等考古发现,系统梳理了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到公元前476年三家分晋的294年历史。不同于传统帝王将相史的宏大叙事,它更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剖开春秋社会的肌理——从井田制的瓦解到县制的萌芽,从周礼的形式坚守到的思想觉醒,连贵族宴饮时的酒器摆放、卿大夫家里的家臣如何架空主君,都被细细写进书中。

拿到书的第一印象是厚重但不沉重:深绿色硬壳封面印着青铜纹样,翻开内页却是通俗流畅的白话文,偶尔穿插几幅线描地图(比如春秋时期主要诸侯国分布)和文物照片(如郑国子产铸刑书的青铜鼎拓片),像给文字配了视觉注释,连我这种历史半吊子都能快速找到阅读节奏。

二、内容亮点:在“礼崩乐坏”里打捞文明的密码

如果说其他春秋史书像新闻头条,记录谁打了谁、谁当了霸主,那《春秋史》更像深度调查报道”——它追问的是:为什么周天子说话越来越没人听?那些不守规矩的诸侯,真的只是贪心吗?坏到最后,为什么反而催生了中国最早的法治民本思想?

书中最让我震撼的是对县制起源的考证。我们知道,战国时秦国郡县制奠定了大一统基础,但童书业先生翻遍《左传》,发现早在春秋中期,楚国就灭了权国,设权县;晋国灭祁氏后,分其地为七县。这些县的官员不再是世袭贵族,而是由国君直接任命的职业官僚”——这不就是后世中央集权的雏形吗?更妙的是,先生用晋国赵简子誓师的故事佐证:公元前493年,赵简子对士兵喊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原来地位更高,后来才演变成郡管县。读到这里,我突然明白:所谓礼崩乐坏,不过是旧秩序的外壳在脱落,新文明的种子正从裂缝里钻出来。

另一个让我反复回味的细节是孔子与《春秋》的关系。先生没有神化孔子,而是指出:孔子修《春秋》并非为帝王立传,而是借鲁国史书正名”——比如记录齐桓公会盟时,特意强调他尊王攘夷的实际行动,而非单纯歌颂霸业;写郑伯克段于鄢,用这个本指国与国相胜的词,暗讽郑庄公对弟弟的纵容其实是不教而诛。这些细节让我突然懂了:为什么后世说《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孔子不是在写历史,而是在给乱世立规则

三、写作特色:像说故事的人那样讲历史

童书业先生的文字有种老派文人的生动。他写城濮之战,不说晋军大败楚军,而是说:晋文公站在高台上,望着下边整整齐齐的战车阵,忽然想起当年流亡楚国时,楚成王曾问他若回国即位,拿什么报答我,他回答若两国交战,晋军会退避三舍。如今楚军追来了,他挥挥手,晋军真的向后退了九十里——不是怕,是要让天下人看看,晋国的比胜负更重要。

这种故事化叙事不是为了猎奇,而是为了还原现场。比如写子产治郑,先生特意提到子产不毁乡校:百姓在乡校里议论政策,有人劝子产关掉它,别让他们瞎说,子产却笑: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这段话放在今天,像不像领导说网友的批评是改进工作的动力?但放在2500年前,子产能把舆论当成治理工具,足见春秋人的思想有多超前。

更绝的是先生的冷知识穿插。比如讲到贵族婚礼,他说:周代婚礼要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步,其中纳征要送玄纁(黑色和浅红色的布帛),所以后来玄纁成了聘礼的代称;而亲迎时新郎要穿爵弁服(一种红黑色的礼帽),新娘则蒙着红盖头——这红盖头的习俗,其实从春秋就开始了。这些细节能让你突然意识到:我们今天的某些生活习惯,原来和2500年前的人共享着同一段基因。

四、阅读体验:在历史褶皱里触摸到温度

读《春秋史》的过程,像在玩一场历史解谜游戏。刚开始读时,我也觉得春秋不过是一堆诸侯打架,但随着先生抽丝剥茧,我逐渐看到了更立体的图景:那些争霸的背后,是小贵族想往上爬(比如三家分晋的韩、赵、魏),是底层百姓想求安稳(比如《诗经·七月》里农民十月获稻的辛苦),是思想家在寻找新的天命(比如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

最触动我的是书中对普通人的关注。春秋的史书大多记贵族,但先生从《诗经》《左传》的缝隙里,扒出了许多小人物的影子:比如有个叫裨谌的郑国大夫,擅长出主意却总爱发牢骚,子产就用他的计策,还故意哄他开心;再比如曹刿论战里的曹刿,本是个没资格参政的乡野之人,却能在国难时站出来说肉食者鄙。这些细节让我突然明白:历史从来不是大人物的独角戏,而是无数个小人物用脚投票、用手推动的结果——就像今天的我们,看似平凡,却在用自己的选择影响时代的走向。

合上书的那一刻,我盯着封面的青铜纹样发了会儿呆。曾经觉得春秋是个遥远得像另一个星球的时代,现在却发现:他们的困惑(旧秩序与新变革的冲突)、他们的探索(如何建立更公平的社会)、他们的智慧(用约束权力,用凝聚人心),其实都藏在我们的日常里——比如我们讨论996时对的追求,讨论传统文化复兴时对的追寻,都能在春秋的历史里找到共鸣。

五、评价与影响力:跨越两千年的“历史说明书”

《春秋史》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是一部好看的春秋通史,更在于它是一本教你怎么看历史的说明书。北大历史系教授李零曾说:童书业的《春秋史》胜在’——通史料、通脉络、通古今。这种让它在学术圈和大众读者中都广受欢迎:中学历史老师用它讲春秋战国的社会转型,企业培训师用它聊变革管理,甚至还有汉服爱好者从书中考据春秋服饰的形制

对我个人而言,这本书的意义远不止涨知识。它让我学会了用立体视角看历史:不把古人当傻子(他们面临的困境,我们未必能解决),也不把历史当故事(每个选择都有复杂的因果)。更重要的是,它让我对传统有了新的理解——春秋不是落后的代名词,而是中国文明的青春期:旧的框架在打破,新的可能在生长,一切都充满了生命力。

书中有句话我反复摘抄:春秋的乱,是文明的痛;春秋的变,是文明的醒。读完全书再看这句话,突然懂了:所谓历史,从来不是过去的事,而是现在的镜子”——我们在春秋里看到的,是每个时代都在重复的命题:如何在变化中保持秩序?如何在多元中寻找共识?而这些答案,或许就藏在我们对历史的理解里。

如果你也想掀开春秋五霸的幕布,看看幕布后那个鲜活的时代;如果你也想在历史里找到一点面对当下的勇气,那这本《春秋史》,值得一读。

“《春秋史》:一部掀开幕布看春秋的历史启示录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关注自我》:一部教你在喧嚣中“锚定自己”的生活觉醒指南 | 爱阅读

《关注自我》:一部教你在喧嚣中“锚定自己”的生活觉醒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 《关注自我》是当代心理学者李松蔚与生活观察家陈海贤联合撰写的自我成长随笔集,2024年出版后迅速登上生活类畅销书榜,全书分为“看见自己”“接纳自己”“滋养自己”“活出自己”4辑,收录48篇短文,每篇围绕一个具体的自我关...

《过于喧嚣的孤独》:在废纸堆里打捞文明的灵魂 | 爱阅读

《过于喧嚣的孤独》:在废纸堆里打捞文明的灵魂 一、书籍基本信息:废纸堆里的文学圣殿 捷克作家博胡米尔·赫拉巴尔的《过于喧嚣的孤独》出版于1989年(捷克版),中文版由杨乐云翻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引进。这部仅120页的“微型史诗”酝酿二十年,三易其稿,被赫拉巴尔称为“用生命写就的作品”。小说获...

《基督山伯爵》:在复仇的火焰里淬炼人性的金矿 | 爱阅读

《基督山伯爵》:在复仇的火焰里淬炼人性的金矿 一、书籍基本信息:复仇文学的"百科全书" 《基督山伯爵》是法国作家大仲马1844年创作的长篇小说,被雨果称为"通俗小说的天花板"。上海译文出版社2023年推出的插图本,用300余幅原版铜版画将伊夫堡监狱的潮气、基督山岛的宝藏永久封存,让19世纪的复...

《极高明而道中庸:经济学读书札记》:在理性与烟火气之间,搭一座通向生活的桥 | 爱阅读

《极高明而道中庸:经济学读书札记》:在理性与烟火气之间,搭一座通向生活的桥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经济学散文诗”的跨界实验 《极高明而道中庸:经济学读书札记》是学者李想(化名)2024年出版的经济学随笔集,由中信出版社推出。与常见的“经济学教科书”或“政策分析报告”不同,这本书用“札记”...

《最后的诊断》:当白衣天使坠入人性沼泽,我们该信谁? | 爱阅读

《最后的诊断》:当白衣天使坠入人性沼泽,我们该信谁? 一、书籍基本信息:医疗行业的"照妖镜" 阿瑟·黑利1959年创作的《最后的诊断》以加拿大三郡医院为舞台,用362页的篇幅撕开医疗行业的华丽袍子。这部被称作"行业小说鼻祖"的作品,通过婴儿溶血病误诊事件,将医院收受红包、药物回扣等潜规则暴露在...

《罪与罚》:在圣彼得堡的雪地里,照见人性的深渊与光 | 爱阅读

《罪与罚》:在圣彼得堡的雪地里,照见人性的深渊与光 一、书籍基本信息:19世纪俄罗斯的道德实验室 作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心理现实主义"的巅峰之作,《罪与罚》以1866年圣彼得堡为舞台,通过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杀害放高利贷老妇人的罪案,构建了一座人性深渊的解剖台。这部45万字的巨著,用"理论-实践...

《做老板的条件》:不是“有钱敢闯”就够,这几点才是真门槛 | 爱阅读

《做老板的条件》:不是“有钱敢闯”就够,这几点才是真门槛 一、书籍基本信息 这本书的作者是深耕商业管理领域10年的李悦,由机械工业出版社2024年3月出版,全书288页,不算厚重却字字戳中“想当老板”或“刚当老板”的人的痛点——没有堆砌晦涩理论,更像把100多个真实创业案例拆成了“避坑指南”,...

《中国哲学史》:用“旧学新知”织就的文化基因图谱,看透中华思想的底层逻辑 | 爱阅读

《中国哲学史》:用“旧学新知”织就的文化基因图谱,看透中华思想的底层逻辑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会呼吸”的中国哲学“活史书” 《中国哲学史》是冯友兰1931-1934年出版的经典著作,历经七十余年修订,至今仍是高校哲学系“镇系之宝”。不同于传统“学案体”哲学史(如《明儒学案》)的“人物堆砌”...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盲盒”盛宴 | 爱阅读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盲盒”盛宴   一、书籍基本信息:从北大到台大的文化摆渡船 2011年,余秋雨将他在北京大学开设的中华文化史课程整理成书,由岳麓书社出版。这本书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术专著”,而是一场跨越海峡两岸的“文化真人秀”——课程实录里穿插着北大...

《重返暗夜》:在犯罪现场的褶皱里,触摸社会的溃疡与治愈 | 爱阅读

《重返暗夜》:在犯罪现场的褶皱里,触摸社会的溃疡与治愈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用“犯罪现场”解构社会病灶的黑色寓言 《重返暗夜》是智利作家罗贝托·波拉尼奥的短篇小说集,2009年首次出版,2024年世纪文景引进中文版。全书收录14个短篇,以“暗夜”为共同母题,通过凶杀案、失踪案等极端事件,解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