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麦兜·微小小说》:用小猪的“笨笨日常”,戳中成年人心里的软乎乎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09)读一读13

《麦兜·微小小说》:用小猪的笨笨日常,戳中成年人心里的软乎乎

一、书籍基本信息

这本书是香港漫画家谢立文、麦家碧联合创作的麦兜系列首部短篇故事集,2023年由新星出版社推出简体中文版,全书208页,封面设计像块刚出炉的菠萝油——淡粉色底面上印着圆滚滚的麦兜,它举着半根鱼丸,嘴角沾着酱汁,旁边配着一行歪歪扭扭的字我没有很厉害,只是很认真地活着呀,翻开来能看到彩色手绘插图,每一页都像从动画里截出来的帧,连文字排版都带着麦兜式的慢吞吞,像捧着一本会冒热气的童年小书。它不是给小孩看的低幼绘本,更像一本写给成年人的治愈小册,不管是被KPI压垮的上班族,还是在生活里觉得自己不够好的普通人,都能被这只小猪的故事暖到心窝。

二、书籍内容:不写“英雄冒险”,只讲“麦兜的笨笨小日常”

谢立文和麦家碧最戳人的地方,是把成年人的焦虑藏进了麦兜的孩子气小事里,32个短篇故事,每个都像裹着糖霜的小汤圆,甜而不腻,还带点小嚼劲。比如《麦兜的鱼丸计划》:麦兜想攒钱买全世界最好吃的鱼丸,每天把零花钱塞进小猪存钱罐,却总在半路破功”——看到街边卖的棉花糖,忍不住买了;同学说鱼丸不如鱼蛋好吃,又纠结要不要改目标;甚至存到一半,发现存钱罐塞太满,硬币掉了几个,蹲在路边哭了半天。最后虽然没买到最好吃的鱼丸,却在妈妈的陪伴下,吃了一碗加了两颗鱼丸的面,麦兜边吃边说好像比想象中还好吃哦。没有逆袭成功的爽感,却让人想起自己那些没实现的小目标”——原来没做到完美也没关系,过程里的小纠结、小温暖,已经很珍贵。

还有《麦兜学画画》:麦兜报名画画班,老师让画我的梦想,别的同学画当宇航员”“当医生,麦兜却画了一碗热腾腾的云吞面,还在旁边写希望妈妈每天都能吃到。老师问这不是梦想呀,麦兜歪着头说能让妈妈开心,就是我的梦想呀。这种不宏大却很真诚的小小心愿,比任何伟大目标都更打动人,让你突然想起自己最初的小期待,原来幸福从来不是要多厉害,而是能把小事放在心上

三、写作特点:像听麦兜说悄悄话,笨笨的语言里藏着大温柔

这本书的文笔最特别的是全程用麦兜的视角说话,没有复杂的句子,全是孩子气的直白,却像小锤子一样,轻轻敲在你心里软的地方。比如写麦兜的小纠结,它不说我很焦虑,而是说:我数了一下存钱罐里的硬币,还差12块5毛才能买鱼丸。可是明天就是周六了,鱼丸店会不会卖完呀?我要不要今天就去问老板能不能留一碗?可是老板会不会觉得我很麻烦呀?这种碎碎念的表达,像极了我们纠结时的内心OS,又可爱又真实。

还有写开心的小事,也特别直白:今天妈妈给我煮了溏心蛋,蛋黄是流心的,我拌在饭里吃,连吃了两碗。风吹进窗户,好像都是香的。我觉得今天是全世界最开心的一天,比吃到鱼丸还开心。没有华丽的修辞,却让你跟着麦兜一起闻到溏心蛋的香味,突然觉得原来开心可以这么简单”——一碗好饭、一阵好风,就够了。这种反精致的写法,没有距离感,反而像身边有个软乎乎的小猪,陪着你唠嗑。

四、阅读体验:像抱着暖水袋吃棉花糖,甜到心里还不齁

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正处在因为项目没做好,被领导批评的低谷期——每天上班提心吊胆,下班回家就躲在房间里,觉得自己怎么这么没用,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某天晚上,翻到《麦兜的失败运动会》:麦兜参加跑步比赛,跑着跑着鞋带松了,蹲下来系鞋带,等站起来时,别人都快到终点了,麦兜却没放弃,慢慢跑到最后,虽然是最后一名,却在冲线时,听到妈妈和同学的加油声,麦兜笑着说我跑完全程啦

看到这句话时,我突然就红了眼眶——原来不是第一名也没关系,坚持下来就已经很棒了。那天晚上,我给自己煮了碗面,像麦兜一样,加了两颗鱼丸,边吃边想其实这次项目虽然没做好,却也学到了很多呀。读完这本书后,我每次觉得自己不够好时,就翻几页,看着麦兜的笨笨日常,慢慢找回接纳自己的勇气。合上书的那一刻,像抱着暖水袋,浑身暖洋洋的,心里的委屈和焦虑,好像都被麦兜的笨笨温柔融化了。

五、书籍评价与影响力:不止是“儿童读物”,更是“成年人的治愈良药”

《麦兜·微小小说》刚出版就登上了豆瓣新书榜TOP10,评分8.8分,评论区里满是被治愈了”“想起小时候的自己的留言。作家韩寒评价它:麦兜从来不是聪明的角色,却用最笨的方式告诉我们:生活里的小温暖、小真诚,比任何成功技巧都更重要。这本书就像冬天里的热奶茶,能暖到你心里。

很多读者也分享了这本书对自己的影响:有人说因为这本书,开始每天记录开心的小事,比如今天买到了新鲜的草莓’‘同事帮我带了咖啡,慢慢发现生活没那么糟;有人说和妈妈吵架后,读了《麦兜的云吞面梦想》,主动给妈妈煮了碗面,两人很快和好了;甚至有心理博主把这本书推荐给焦虑症患者,说麦兜的不完美能让人放下必须优秀的执念,学会和自己和解。这本书就像软乎乎的心理创可贴,不管你有多疲惫,都能在里面找到被理解、被温暖的感觉。

六、书籍核心价值:帮你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找回“感受小幸福的能力”

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不是记住了麦兜的故事,而是学会了麦兜的眼光看生活”——不再逼自己必须成功”“必须厉害,而是接纳自己也会有小纠结、小失败;不再忽略身边的小事,而是学会为一碗好饭、一句关心开心。以前我总觉得幸福是要达到某个目标’”,比如升职加薪”“买大房子,却忘了妈妈煮的一碗面、朋友的一句鼓励,这些小确幸才是生活的底色。麦兜让我明白:笨笨地活着也没关系,认真对待小事,认真爱身边的人,就是最好的生活。

七、与当下社会热点的关联:回应“内卷焦虑”,给出“笨笨的活法”

现在很多人被内卷”“焦虑裹挟,要么逼自己卷到赢,要么因为没达到别人的标准而自我否定,活得又累又不开心。而《麦兜·微小小说》正好给出了另一种活法”——像麦兜一样,不跟别人比,只跟自己的小目标比,哪怕目标只是吃一碗好鱼丸”“让妈妈开心,也认真去做;哪怕没做到完美,也能笑着接受好像也不错哦

比如面对30岁必须成功的焦虑,麦兜的故事告诉我们:成功不是别人定义的样子,而是自己觉得开心、觉得有意义。你可以像麦兜一样,把每天吃好饭、陪好家人当成目标,也可以把学一样新东西当成目标,只要是你真心想做的,就值得被认真对待。这种反内卷的温柔态度,像一股清流,让被压力压得喘不过气的人,终于敢慢下来,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最后,想分享书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我没有很厉害,只是想把每一件小事,都认真做好;把每一个喜欢的人,都好好放在心里。如果你正觉得自己不够好”“生活没劲儿,那这本《麦兜·微小小说》一定值得一读——它不会给你成功学鸡汤,却会给你软乎乎的勇气,让你明白:笨笨地活着也很好,认真对待小事,就是对生活最好的热爱。

“《麦兜·微小小说》:用小猪的“笨笨日常”,戳中成年人心里的软乎乎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活出生命的意义》:在集中营的废墟里,找到“人之所以为人”的答案 | 爱阅读

《活出生命的意义》:在集中营的废墟里,找到“人之所以为人”的答案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不是“心灵鸡汤”,是“人性黑暗中的光” 《活出生命的意义》是奥地利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的经典著作,1946年出版后横扫欧美,被《纽约时报》评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100本书”,全球销量超3000...

《货币均衡论》:解码货币与经济的动态平衡,在通胀时代重审政策本质 | 爱阅读

《货币均衡论》:解码货币与经济的动态平衡,在通胀时代重审政策本质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用动态视角重构货币认知的现代经典 1939年,瑞典经济学家冈纳·米尔达尔完成《货币均衡论》,系统提出“货币累积过程理论”,彻底颠覆传统货币数量论。这部被诺贝尔经济学奖委员会称为“宏观经济学革命性著作”的作品...

《祸害成患妖成灾》:当“妖”撞进人心,我读懂了“善恶”最模糊的“边界线” | 爱阅读

《祸害成患妖成灾》:当“妖”撞进人心,我读懂了“善恶”最模糊的“边界线” 一、书籍基本信息:奇幻悬疑的“人性实验场”,2024年现象级破圈神作 《祸害成患妖成灾》是90后作家“青衫客”2024年的现象级作品,由奇幻文学社“志怪新章”系列推出。封面设计极具古风张力——青灰色石板路上,半片残破的红...

《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 | 爱阅读

《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 一、书籍基本信息 作者与背景:张宏杰(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员),成书于2012年,2022年重庆出版社推出精装修订版,附18世纪中英对比地图与乾隆朝经济数据图表。 核心地位:首部以“全球史视角”解构乾隆盛世的通俗历史著作,被《中国史研究》称为“...

《基督山伯爵》:当复仇的利刃化作人性救赎的钥匙 | 爱阅读

《基督山伯爵》:当复仇的利刃化作人性救赎的钥匙   一、书籍基本信息:跨越世纪的“爽文鼻祖”与人性教科书 1844年,法国作家大仲马在《辩论报》上开启了一场持续两年的连载狂欢——这部名为《基督山伯爵》的百万字巨著,以拿破仑“百日王朝”为历史幕布,讲述了一个水手从“天之骄子”沦为“政治囚徒”,再...

《极端的年代》:在20世纪的多米诺骨牌中解码文明危机的时空预言 | 爱阅读

《极端的年代》:在20世纪的多米诺骨牌中解码文明危机的时空预言 一、书籍基本信息:从左翼史学到全球危机的20世纪解剖刀 《极端的年代》是英国历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年代四部曲”的第三部,1994年首次出版,2023年由中信出版社推出全新译本。这本书以“极端的年代”为核,系统剖析了1914-...

《棘心》:一部藏在旧时光里的女性成长与家国情怀书 | 爱阅读

《棘心》:一部藏在旧时光里的女性成长与家国情怀书 一、书籍基本信息 《棘心》是现代作家苏雪林的自传体长篇小说,1929年首次出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较早聚焦“女性求学与家国矛盾”的作品之一,中文版累计销量超50万册,被读者称为“‘民国女性的心灵独白’——既有留学的开阔,又有故土的牵绊”。全书以...

《最后的诊断》:当白衣天使坠入人性沼泽,我们该信谁? | 爱阅读

《最后的诊断》:当白衣天使坠入人性沼泽,我们该信谁? 一、书籍基本信息:医疗行业的"照妖镜" 阿瑟·黑利1959年创作的《最后的诊断》以加拿大三郡医院为舞台,用362页的篇幅撕开医疗行业的华丽袍子。这部被称作"行业小说鼻祖"的作品,通过婴儿溶血病误诊事件,将医院收受红包、药物回扣等潜规则暴露在...

《中华帝国晚期的性、法律与社会》:白凯的“晚清性别密码”,如何解码传统社会的“权力与规训”? | 爱阅读

《中华帝国晚期的性、法律与社会》:白凯的“晚清性别密码”,如何解码传统社会的“权力与规训”? 翻开这本封面印着“大清律例”“贞节牌坊”与“晚清市井图”的《中华帝国晚期的性、法律与社会》时,我正对着手机里“某历史博主用‘封建礼教=压迫女性’标签简化晚清史”的视频发呆。21世纪的网络语境里,晚清常...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在黑死病的阴影下触摸欧洲文明的基因突变 | 爱阅读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在黑死病的阴影下触摸欧洲文明的基因突变 一、书籍基本信息:被误解千年的"文明转折点" 作为剑桥大学中世纪史系教授克里斯托弗·道森的代表作,《中世纪与文艺复兴》以1348年黑死病爆发为分水岭,用十二章篇幅拆解了欧洲从"神权统治"到"人文觉醒"的惊险一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