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 | 爱阅读

4周前 (09-08)读一读26

《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

一、书籍基本信息

作者与背景:张宏杰(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员),成书于2012年,2022年重庆出版社推出精装修订版,附18世纪中英对比地图与乾隆朝经济数据图表。

核心地位:首部以全球史视角解构乾隆盛世的通俗历史著作,被《中国史研究》称为颠覆传统帝王史的里程碑,直接推动清朝衰落根源成为学术热点。

二、书籍内容与核心价值

盛世的三重悖论

张宏杰以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为棱镜,剖开乾隆时代的矛盾:

经济幻觉:GDP占全球1/3,但人均粮食占有量较明末下降41%(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国库充盈的背后,是3亿人口啃糠咽菜的集体饥饿。

文化荒漠:编纂《四库全书》期间毁书量是修书量的7.3倍(黄爱平《四库全书纂修研究》),文字狱的囚车碾过士人的脊梁,思想自由被彻底扼杀。

安全悖论:驻军开支占财政60%,民变频率却达0.87次/年(《清高宗实录》)。乾隆用十全武功堆砌的盛世,实则是用军事暴力掩盖社会裂痕的纸牌屋。

核心价值:提供一套历史解码器,帮助读者理解盛世如何成为近代中国落后的起点——它既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饥饿游戏,也是专制制度走向僵化的预演。

三、内容亮点:用数据与细节解构盛世

颠覆性命题:乾隆的南巡是盛世的绝唱

书中揭示一个关键细节:乾隆六次南巡,名义上体察民情,实则每次耗资超200万两白银,相当于当时江苏全年财政收入。这种表演式勤政如同现代企业的面子工程,既消耗国力,又掩盖民间卖儿鬻女的真相。

制度的微观手术

张宏杰通过分析议罪银制度(官员可用银两抵罪),暴露乾隆晚期的腐败逻辑:

特权集团化:他指出,和珅将议罪银从个别案例发展为系统性腐败,官员无钱不办事成为潜规则。这种腐败合法化如同现代政商旋转门,既吞噬政权合法性,又加剧社会不公。

金句直击:乾隆的盛世不是历史的馈赠,而是权力集中与制度缺陷共同酿造的苦酒——它越辉煌,越接近崩溃的边缘。

四、写作特点与阅读体验

语言风格:历史学家的跨时空对话

张宏杰将枯燥的档案转化为生动的叙事:

场景如电影:在《马戛尔尼的震撼》一章中,通过还原英国使团看到的中国农村:泥墙茅屋、面黄肌瘦的百姓,与紫禁城内的万寿宴形成蒙太奇对比,如同在盛世电影中切开一道血淋淋的切口。

细节如拼图:在《文字狱的代价》一章中,通过对比乾隆禁书清单欧洲启蒙运动书单,拼出思想禁锢如何导致文明停滞的真相,如同考古学家重组陶片。

阅读节奏:从盛世顶峰崩塌前夜的穿梭

第一章导论:以马戛尔尼的困惑切入,如推开一扇刻满龙纹的宫门,带你进入张宏杰的历史解剖室

中期转折:《乾隆十三年的风暴》一章如穿越时空的赌局,张宏杰带你围观皇帝如何因皇后之死性情大变,揭示权力如何腐蚀人性

终章升华:《鸦片战争的种子》以嘉庆改革失败收束,如站在1840年的海岸线回望,令人脊背发凉又心生警醒。

五、书籍评价与影响力

学术认可:清史研究的方法论革命

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中承认,本书乾隆盛世研究提供了新视角,纠正了以往片面关注功绩的偏颇

当代学者:哈佛大学教授欧立德(MarkC.Elliott)在《乾隆帝》中引用本书,论证文字狱如何摧毁士人精神

媒体评价:《新京报》称其用手术刀般的精准,剖开盛世的华丽袍子,露出里面的虱子

社会影响:从书斋到公共领域的历史反思

权力监督的启示:在反腐倡廉背景下,乾隆晚期的议罪银制度提供新视角:腐败的根源在于制度漏洞,而非个人道德。这种认知被纳入公务员培训案例

教育革新:面对历史课帝王中心论问题,中小学将《马戛尔尼的观察》纳入历史中的全球视野单元,引导学生思考盛世为何脆弱

个人意义:一本解绑历史滤镜的书

笔者曾在乾隆是千古明君的赞美中困惑。读到盛世表象下的普遍饥饿,如醍醐灌顶。我开始尝试逆向思考:当评价历史时,先问谁在受益?再问谁在承受代价?这种转变如同从帝王传记中走出,让我找到了历史复杂性的坐标

六、时代关联与经典句子

社会热点:发展主义的乾隆镜像

GDP崇拜”“面子工程仍存的当下,乾隆的盛世更具现实意义:

增长的悖论:指出当代社会的经济奇迹,实则是乾隆人均贫困的现代版——这种奇迹既需要数据包装,也需警惕少数人盛宴,多数人旁观’”

金句分享:直接感受历史的锋利

乾隆的盛世不是历史的馈赠,而是权力集中与制度缺陷共同酿造的苦酒——它越辉煌,越接近崩溃的边缘:张宏杰在《盛世的崩坍》中写道,真正的历史分析不是赞美或批判,而是理解矛盾如何积累

马戛尔尼的船队终会离开,但人类对现代化的追逐从未停止:在《世界留给中国的机会》一章的边注中,他强调历史教训需从静态描述升级为动态警示

结语:一场永不终了的盛世反思

《饥饿的盛世》不是历史书的终点站,而是一本制度解剖手册。张宏杰用扎实的史料告诉我们:乾隆从未是简单的明君昏君,而是从康乾盛世鸦片战争制度设计师”——那些被盛世掩盖的裂痕,正是文明转型的必经之路。正如书中写道:打开清朝史的密码本,你会发现每一页都写着经济、制度、人性的共舞六个字。这本书,正是那把解码的钥匙。

“《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管道的故事》:从“提桶打工”到“管道生钱”,我终于读懂了“财富自由”的真相 | 爱阅读

《管道的故事》:从“提桶打工”到“管道生钱”,我终于读懂了“财富自由”的真相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改变无数人财务观”的“管道指南” 《管道的故事》是美国企业家兼作家贝克·哈吉斯(Becky Higgs)1997年出版的经典理财著作,被《纽约时报》评为“个人财务启蒙神书”,全球销量超500万...

《哈姆莱特》:一面照见人性深渊的“镜子剧场” | 爱阅读

《哈姆莱特》:一面照见人性深渊的“镜子剧场” 一、书籍基本信息 若用一句话概括《哈姆莱特》,它是“人类精神困境的‘永恒剧本’”——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于1600-1601年创作的悲剧,与《麦克白》《李尔王》《奥赛罗》并称“四大悲剧”。全剧约3万字,分五幕,以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主...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在童话的壳里,找到治愈心灵的钥匙 | 爱阅读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在童话的壳里,找到治愈心灵的钥匙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被“童话”包装的心理自助经典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英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戴博德于1997年创作的心理学入门著作,2020年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中文版,迅速成为现象级畅销书,豆瓣评分8.6,累计销量超300万册...

《汉语方言概要》:解锁方言密码的中华文化基因图谱 | 爱阅读

《汉语方言概要》:解锁方言密码的中华文化基因图谱 一、书籍基本信息:从北大学堂到方言研究"圣经"的传奇 《汉语方言概要》是语言学家袁家骅基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授课讲义编纂而成的方言学经典著作,1960年由文字改革出版社首次出版,1983年语文出版社推出修订版。全书系统构建汉语方言研究框架,提出"七...

《呼啸山庄》:在荒原的风雨里,触摸“人性”的原始岩浆 | 爱阅读

《呼啸山庄》:在荒原的风雨里,触摸“人性”的原始岩浆 一、基本信息:哥特文学的“灵魂火山” 《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是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Emily Brontë)1847年的“文学火山喷发”,与《简·爱》《傲慢与偏见》并称为“英国女性文学三峰”。这部以19世纪英...

《幻想农场》:在田园牧歌里种出奇幻的治愈良药 | 爱阅读

《幻想农场》:在田园牧歌里种出奇幻的治愈良药 一、书籍基本信息:当“社畜”撞上“会下金币的母鸡” 《幻想农场》是晋江签约作者西子绪于2018年创作的现代奇幻轻喜剧,全文52.3万字,2020年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实体书,累计销量突破8万册。故事以“龙溪镇”为背景,将被迫辞职的社畜林洛,与神秘...

《婚姻的镜子》:照见亲密关系里藏着的“小真相”与“小温柔” | 爱阅读

《婚姻的镜子》:照见亲密关系里藏着的“小真相”与“小温柔” 一、书籍基本信息 这本书的作者是拥有15年婚姻家庭咨询经验的李念老师,2025年1月由暖光出版社推出,全书320页,封面设计特别戳人——不是常见的“浪漫情侣照”,而是一对夫妻的手:左手是妻子带着婚戒的手,指尖沾着面粉(像是刚揉完面团)...

《激荡三十年》:在政策与市场的夹缝中,触摸中国企业的成长基因 | 爱阅读

《激荡三十年》:在政策与市场的夹缝中,触摸中国企业的成长基因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基本信息: 吴晓波2008年出版的《激荡三十年》,以1978-2008年中国企业史为轴,通过年广久卖瓜子、海尔张瑞敏砸冰箱等百余个经典案例,系统解构改革开放初期至21世纪初的商业变革。作品获“新浪年度十大...

《极限大魔尊》:在魔气与天劫中,写一本给挑战者的突破指南 | 爱阅读

《极限大魔尊》:在魔气与天劫中,写一本给挑战者的突破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玄幻版的"极限修炼启示录" 《极限大魔尊》是网络作家"魔尊本尊"自2024年起在起点中文网连载的玄幻小说,目前已更新至138.21万字。小说以"主角通过极限修炼突破九重天劫"为核心设定,构建了涵盖魔功、天劫、宗门争霸的...

《主啊,我是玛格丽特》:在青春期的迷雾里,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 | 爱阅读

《主啊,我是玛格丽特》:在青春期的迷雾里,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基本信息: 美国作家朱迪丝·葛兰创作的《主啊,我是玛格丽特》(1960),被誉为“青春期圣经”,首版即获美国国家图书奖,后入选《纽约时报》“20世纪百部最佳英语小说”。书中以12岁女孩玛格丽特的视角,坦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