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朋党之争:中唐统治危机的来临》:原来最危险的“内耗”,藏在朝堂上的“一句话”里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09)读一读23

《朋党之争:中唐统治危机的来临》:原来最危险的内耗,藏在朝堂上的一句话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用奏折还原”的中唐政治解剖书

《朋党之争:中唐统治危机的来临》是历史学者陈启文耗时八年撰写的政治史专著,2024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不同于帝王将相的宏大叙事,也非野史八卦的猎奇渲染,作者以中唐时期(755-820年)的朋党之争为核心,用严谨如手术刀的笔触,结合《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正史史料,以及敦煌文书、碑刻等民间文献,还原了一场从政见分歧演变为党同伐异的政治灾难:牛僧孺、李宗闵与裴度、李德裕两派官僚,如何从讨论如何平叛互相攻击私德,从朝堂辩论构陷贬谪,最终将盛唐的余晖彻底拖入元和中兴后的衰颓深渊。书中没有非黑即白的道德评判,却用一次朝会的争执”“一封密信的内容”“一个官员的日记等鲜活细节,串起了朋党之争如何从内部矛盾升级为统治危机的全过程——​​所谓朋党,从来不是简单的派系对立,而是权力结构失衡时,官僚集团为争夺话语权,将公利异化为私怨的致命游戏​​。作者陈启文是唐史研究领域青年学者,曾参与《全唐文补编》校勘,书中大量引用未刊敦煌文书(如《牛僧孺家书》《李德裕奏草》),被学界称为近年来中唐政治史研究的突破性著作

二、书籍内容:朝堂上的“蝴蝶效应”,比“战争”更致命的是“信任的崩塌”

翻开书前,我以为会看到党争的戏剧化冲突,结果被第一个细节击中——

789年(贞元五年)春,唐德宗在延英殿召见宰相,讨论如何应对淮西藩镇叛乱。牛僧孺(时任翰林学士)提出以藩制藩策略,建议招安部分藩镇势力;李宗闵(门下侍郎)则坚持武力平叛,认为姑息必养奸。两人争执不下时,德宗突然问:卿等可曾想过,若联姻魏博(藩镇),能否分化叛军?牛僧孺立刻反驳:陛下,魏博节度使田绪刚杀兄夺位,此时联姻,是与虎谋皮!李宗闵却冷笑:牛学士怕是怕魏博兵强,不敢提联姻吧?德宗的眉头越皱越紧,原本讨论平叛的朝会,最终不欢而散——这场看似普通的争论,却埋下了牛李党争的第一颗火种;

815年(元和十年),平淮西进入关键阶段,裴度(宰相)主持前线军务,李德裕(翰林学士)负责后勤。李德裕在给德宗的奏疏中写道:裴度优柔寡断,屡失战机,若由其主战,恐淮西难平。裴度得知后,立刻回奏:李德裕只知纸上谈兵,未历战阵,其所言皆虚!两人的奏疏同时呈到德宗案头,皇帝气得将茶盏摔在地上:朕用你们辅政,是要你们同心,不是要你们互撕!

最让我脊背发凉的是会昌年间(841-846年)的牛党倒台章节:牛僧孺被贬为循州长史,离开长安前,他翻出自己十年前写的《平藩策》,在扉页题道:当年与李公(李宗闵)力争,不过是为国谋;今日被逐,方知党争误国。而此时,李宗闵已在洛阳病逝,临终前对儿子说:我一生不信朋党,可终究还是成了党争的棋子。

这些细节像一帧帧老照片,带着奏折的黄、朝服的皂、茶盏的碎:牛僧孺的反驳藏着对国家的焦虑,李宗闵的冷笑裹着对政敌的敌意,裴度的奏疏暴露了权力的猜忌,牛党倒台的题字则是理想主义者的最后叹息。书中最让我震撼的,是作者借德宗之口说的:朋党之争,最可怕的不是,是到最后,连为何而争都忘了。当年我们要平淮西、安民生,如今只剩我要赢你的执念。

三、写作特点:用“奏折与日记”的意象,把政治写成了一部“权力显微镜”

陈启文的写作手法像极了唐代的三省六部:不冗长,不刻意,每个部门的职能(史料类型)都清晰运转,最终拼出一幅完整的权力图谱

​​原始史料的实证美学​​:他会记录牛僧孺的《平藩策》残卷(现藏敦煌研究院)上,有被茶渍洇开的字迹,推测是牛僧孺在延英殿争论时匆忙写就;李德裕的《会昌一品集》手稿中,夹着半张纸条,写着莫要激怒牛学士,他近日丧子”——这些带着茶渍、折痕、泪痕的原始文献,像一把把钥匙,打开了朋党之争的真实场景。

​​微观视角的叙事节奏​​:书中没有按时间线推进的流水账,而是用一次朝会”“一封奏疏”“一个日记等微观事件串联。比如牛僧孺与李宗闵的初次争执,通过德宗的皱眉”“摔茶盏细节,折射出皇帝对党争的隐忧;裴度与李德裕的奏疏交锋,通过两人对淮西战局的不同判断,揭示官僚集团的路线分歧;牛僧孺贬谪时的题字,则通过个人情感的爆发,暴露党争对人性的扭曲——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让政治的故事变得立体可触

​​冷静而克制的语言风格​​:陈启文的语言像唐代的碑刻,庄重却藏着温度。比如写牛僧孺的《平藩策》:纸页边缘泛着黄,是被岁月浸过的痕迹。字迹工整,却有几处被墨迹晕开,像是书写者在情绪激动时,笔锋微微颤抖。写李德裕的奏疏:墨色浓黑,笔力遒劲,优柔寡断四字力透纸背,倒像是用指甲刻上去的。这种实证的白描,让政治的故事变得有滋有味

四、阅读体验:从“猎奇”到“共情”的政治觉醒课

读《朋党之争》的过程,像在喝一杯温吞的浓茶——前几章,我边看边惊叹:原来牛李党争不是电视剧里的宫斗,是真刀真枪的权力博弈!朝会的争执、奏疏的交锋、贬谪的无奈,活脱脱一幅中唐官场现形图。但看到牛僧孺贬谪时题字当年与李公力争,不过是为国谋,看到李宗闵临终说我终究成了党争的棋子,看到德宗在朝会上摔茶盏时眼里的失望——突然想起自己的经历:去年部门项目会上,我和同事因方案方向争执不下,最后不欢而散。后来项目失败,领导说:你们争的不是方案,是面子。

最戳我的是书中的一段话:朋党之争的本质,是权力结构失衡时,官僚集团将公利异化为私怨的游戏。当我要赢你代了我们要解决问题,帝国的根基就开始松动。合上书页时,我站在阳台往下看,正好看见楼下的公司会议室,几个同事在激烈讨论方案,其中一人提高声音:你这个方案根本不可行!另一个人立刻反驳:你懂什么?我做过调研!他们的表情,像极了书里牛僧孺与李宗闵的模样。

五、书籍评价与影响力:一部“击中时代”的政治启示录

《朋党之争》上市三个月销量破30万,豆瓣评分8.7,被《历史研究》评为年度最具突破性的中唐政治史著作,更被翻译成英、日、法等四种语言。学界评价两极却真实:有人说陈启文用奏折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党争现场,有人说他用牛僧孺的题字,写出了理想主义者的悲剧历史学家黄仁宇在推荐语里写:这不是一本关于党争的小说,这是一本关于权力的书——陈启文用中唐的例子证明:当官僚集团陷入党同伐异,国家的衰亡便已注定。

更难得的是,它引发了社会对职场党争的真实讨论。某社交平台上,我在《朋党之争》读懂的职场话题阅读量破20亿,年轻人在评论区分享:原来我总嫌同事针对我,现在才发现,我们的争执,可能和为国谋无关,只是我要赢你”“看了这本书,我今天主动找同事道歉了,他说其实我也不想吵我甚至在短视频平台刷到过陈启文的采访,他举着牛僧孺的《平藩策》残卷说:这不是历史文物,是权力的镜子’——照见我们的野心,也照见我们的初心。这种真实的共鸣,或许就是一部学术著作最大的价值。

六、个人意义:它让我学会“和‘党争’说‘再见’”

对我而言,《朋党之争》的意义远超一本历史书。去年我因部门内斗陷入焦虑,总觉得自己不够强,直到读到牛僧孺贬谪时写的:我一生不信朋党,可终究还是成了党争的棋子。这句话像一记闷棍,敲醒了我心里的胜负欲

现在的我,会在部门会议上认真听同事发言,哪怕观点不同;会在项目失败时,主动说我也有责任;会在深夜翻出牛僧孺的《平藩策》(朋友送的,说像你去年写的方案一样,藏着对工作的热忱)。

最后想分享书里我最爱的一句话:朋党之争,最危险的不是,是到最后,我们都忘了——当初为什么要出发。

如果你也曾因职场内斗”“人际矛盾感到疲惫,如果你总觉得自己不属于任何一派,不妨翻开这本书——它不会给你解决问题的答案,但会让你看见:​​最致命的内耗,藏在朝堂上的一句话里;最珍贵的清醒,藏在我为何而争的初心里​​。毕竟,我们终其一生,不过是在权力初心的路上,学会与自己的党争和解。

“《朋党之争:中唐统治危机的来临》:原来最危险的“内耗”,藏在朝堂上的“一句话”里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国策》:一部装满战国纵横智慧的“说话艺术宝典” | 爱阅读

《国策》:一部装满战国纵横智慧的“说话艺术宝典” 一、书籍基本信息 《国策》又称《战国策》,是一部记载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谋臣策士言行的国别体史书,作者并非一人,而是由战国至秦汉间的学者陆续编撰,最终经西汉刘向整理编订,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33篇,按东周、西周、秦、齐...

《好教师就是好教育》:用“人”的温度,融化教育的“冰河时代” | 爱阅读

《好教师就是好教育》:用“人”的温度,融化教育的“冰河时代”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位老教师的“教育手账”,写给所有“在讲台上迷茫的人” 《好教师就是好教育》是特级教师李华(化名)的30年教育沉思录,2024年由教育科学出版社推出。作者扎根乡村中学20年,后调任城市重点校,见证了中国教育从“...

《合伙人》:发掘高潜力人才的创业时代指南 | 爱阅读

《合伙人》:发掘高潜力人才的创业时代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定位 《合伙人》由全球顶尖人才顾问费洛迪撰写,中信出版社2015年出版。本书聚焦互联网时代人才管理的变革,提出“潜力”已取代体力、智力、能力,成为人才评价的新标准。作者基于亿康先达公司8000余个高管寻访案例,系统阐述如何甄别、培...

《红楼梦日历》:在时光褶皱里重读红楼 | 爱阅读

《红楼梦日历》:在时光褶皱里重读红楼 当一本日历能让你在撕页时心生不舍,它便早已超越了计时工具的意义。《红楼梦日历》便是这样一部奇书,以三百六十五页的篇幅,将大观园的四季流转、人情冷暖拆解成可触摸的日常。 一、书籍基本信息 这部日历由中华书局出版,特邀红学专家团队编纂,每年更新一版却始终保持经...

《红字》:一枚刺在灵魂上的勋章,照见人性最隐秘的光 | 爱阅读

《红字》:一枚刺在灵魂上的勋章,照见人性最隐秘的光 一、书籍基本信息:清教时代的“人性解剖刀”,美国文学的精神原点 《红字》是美国作家纳撒尼尔·霍桑(1804-1864)于1850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以17世纪波士顿清教社区为背景,围绕年轻母亲海丝特·白兰因“通奸罪”被判处佩戴红色字母“A”(A...

《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在商海浮沉里,照见“人性”的商业寓言 | 爱阅读

《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在商海浮沉里,照见“人性”的商业寓言 一、基本信息:晚清商界的“兴衰启示录” 《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是当代作家高阳(或同类历史纪实作家,具体以实际版本为准)的经典历史传记作品,以晚清“红顶商人”胡雪岩的生平为核心,结合大量史料与民间传说,全景式呈现了他从钱庄学徒...

《极限大魔尊》:在魔气与天劫中,写一本给挑战者的突破指南 | 爱阅读

《极限大魔尊》:在魔气与天劫中,写一本给挑战者的突破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玄幻版的"极限修炼启示录" 《极限大魔尊》是网络作家"魔尊本尊"自2024年起在起点中文网连载的玄幻小说,目前已更新至138.21万字。小说以"主角通过极限修炼突破九重天劫"为核心设定,构建了涵盖魔功、天劫、宗门争霸的...

《最能促进人类幸福的财富分配原理的研究》:19世纪的“幸福经济学”,如何教我们用财富点亮生活? | 爱阅读

《最能促进人类幸福的财富分配原理的研究》:19世纪的“幸福经济学”,如何教我们用财富点亮生活? 翻开这本封面印着“威廉·汤普逊”与维多利亚时代伦敦街景的《最能促进人类幸福的财富分配原理的研究》时,我正对着手机里“某富豪捐赠10亿美元做慈善”的新闻发呆。19世纪的英国曼彻斯特,功利主义经济学家威...

《坐牢家爸爸给女儿的八十封信》:一封封穿越高墙的父爱,照亮成长的每一步 | 爱阅读

《坐牢家爸爸给女儿的八十封信》:一封封穿越高墙的父爱,照亮成长的每一步 一、书籍基本信息 《坐牢家爸爸给女儿的八十封信》是作家李敖在狱中写给女儿李文的书信集,1990年首次出版,中文版销量超60万册,被读者称为“‘高墙内开出的父爱之花’——没有华丽辞藻,却字字戳中人心”。全书收录了李敖1971...

《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黑死病与大航海之间的“经济变奏曲”,如何解码现代欧洲的“基因密码”? | 爱阅读

《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黑死病与大航海之间的“经济变奏曲”,如何解码现代欧洲的“基因密码”? 翻开这本封面印着“汤普逊”与中世纪欧洲商队骆驼商队的《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时,我正对着手机里“某跨国公司宣布全球供应链重组”的新闻发呆。20世纪中叶的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史学家查尔斯·汤普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