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5年10月 第5页

滇东深山里的“琴魂碑”:富源鬻琴碑的三百年琴音记忆 │ 游曲靖

7小时前游一游1
滇东深山里的“琴魂碑”:富源鬻琴碑的三百年琴音记忆 │ 游曲靖
滇东深山里的“琴魂碑”:富源鬻琴碑的三百年琴音记忆 在云南富源县黄泥河镇阿汪村的青石板路上,一块高1.6米、宽0.8米的青石碑静静立在老戏台旁。碑身被岁月磨得发亮,正面刻着"鬻琴兴学"四个颜体大字,背面是一段斑驳的汉隶铭文:"乾隆三十年春,里人张允中鬻琴得银百两,建义塾于斯,凡贫家子弟皆可入塾...

滇东深山里的千年密码:师宗铜柱铭勋碑的前世今生 │ 游曲靖

7小时前游一游1
滇东深山里的千年密码:师宗铜柱铭勋碑的前世今生 │ 游曲靖
滇东深山里的千年密码:师宗铜柱铭勋碑的前世今生 在云南师宗县雄壁镇的大黑山深处,一块半掩于灌木丛中的青铜柱常被当地村民称为"老祖宗的记事碑"。这块高约1.8米、直径30厘米的铜柱,表面虽被岁月磨去锋芒,却仍能辨认出斑驳的汉隶与彝文刻痕。经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19年科考认定,此为唐代南诏时期...

滇东深巷里的“民主试验田”:陆良波漠村凤雏乡公所的百年回响 │ 游曲靖

7小时前游一游1
滇东深巷里的“民主试验田”:陆良波漠村凤雏乡公所的百年回响 │ 游曲靖
滇东深巷里的“民主试验田”:陆良波漠村凤雏乡公所的百年回响 在云南陆良县龙海乡波漠村的青石板巷尽头,一座灰墙青瓦的民国建筑静静矗立。门楣上"凤雏乡公所"五个楷书大字虽已褪色,却仍能触摸到80余年前乡村治理的温度。这座占地800平方米的旧址,曾是滇东高原最具创新性的基层政权载体,见证了从民国初年...

滇南深山里的百年密码:富源多乐张氏宅院的三重生 │ 游曲靖

7小时前游一游1
滇南深山里的百年密码:富源多乐张氏宅院的三重生 │ 游曲靖
滇南深山里的百年密码:富源多乐张氏宅院的三重生 在云南曲靖富源县墨红镇多乐村的山坳里,一座青瓦白墙的院落静卧于青山之间。门楣上“积善余庆”四个隶书大字虽已褪色,却仍能看出当年雕刻的力道;天井里青石板被岁月磨得发亮,缝隙间长出的野菊正随风轻摇——这里是张氏宅院,一座承载着张氏家族七代人记忆、见证...

麒麟区东山革命烈士纪念碑:矗立在历史与山水间的精神丰碑 │ 游曲靖

7小时前游一游1
麒麟区东山革命烈士纪念碑:矗立在历史与山水间的精神丰碑 │ 游曲靖
麒麟区东山革命烈士纪念碑:矗立在历史与山水间的精神丰碑   在云贵高原的褶皱里,矗立着一座用红色信仰浇筑的丰碑。它三面环山,坐东向西,俯瞰着麒麟区东山镇的苍莽大地。这里,每一块砖石都镌刻着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每一缕清风都传颂着红色基因的不朽传奇。麒麟区东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不仅是一座纪念英雄的建...

麒麟区三宝街道五联社区三百户营村:红色热土上的乡村振兴典范 │ 游曲靖

7小时前游一游1
麒麟区三宝街道五联社区三百户营村:红色热土上的乡村振兴典范 │ 游曲靖
麒麟区三宝街道五联社区三百户营村:红色热土上的乡村振兴典范 在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的广袤大地上,有一个被红色文化深深浸润的村庄——三宝街道五联社区三百户营村。这里不仅是曲靖市红色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更是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地。三百户营村以其独特的红色文化底蕴、丰富的历史遗迹、秀美的自然风光以及蓬勃的...

富源酸汤猪脚:滇东山坳里的酸香密码,一碗煮透人间烟火的烟火味 │ 游曲靖

7小时前游一游1
富源酸汤猪脚:滇东山坳里的酸香密码,一碗煮透人间烟火的烟火味 │ 游曲靖
富源酸汤猪脚:滇东山坳里的酸香密码,一碗煮透人间烟火的烟火味 在曲靖的美食版图中,富源酸汤猪脚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诱人的魅力。这道佳肴将肥嫩的猪脚与酸爽的酸菜巧妙融合,以其独特的风味,征服了无数食客的味蕾。......

桂涛声:字字皆烽火 声声振太行 │ 游曲靖

7小时前游一游1
桂涛声:字字皆烽火 声声振太行 │ 游曲靖
桂涛声:字字皆烽火 声声振太行 1906年3月17日,在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菱角乡卡郎村的一处回族农舍内,桂涛声诞生了。幼年丧父的他,在贫苦中艰难成长,却在母亲的呵护与伯父的支持下,凭借着对知识的热切渴望,踏上了求学之路。从村中私塾到县立高小,再到云南省立曲靖师范公费学校,桂涛声一步一个脚印,在...

桂涛声:从乌蒙山麓到太行山巅的烽火诗人 │ 游曲靖

7小时前游一游1
桂涛声:从乌蒙山麓到太行山巅的烽火诗人 │ 游曲靖
桂涛声:从乌蒙山麓到太行山巅的烽火诗人   1906年3月17日,云南曲靖沾益县菱角乡卡郎村的晨雾中,一声婴儿啼哭划破了回族村落的宁静。这个诞生在贫寒农家的孩子,或许从未想过自己的人生将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他叫桂独生,字仰之,后以笔名“涛声”名垂青史——一个用诗句点燃抗战烽火的文化战士,...

桂涛声:从乌蒙山麓走出的抗战战歌之父 │ 游曲靖

7小时前游一游1
桂涛声:从乌蒙山麓走出的抗战战歌之父 │ 游曲靖
桂涛声:从乌蒙山麓走出的抗战战歌之父   寒门孤星与命运初启(1906-1923) 1906年农历三月十七日,滇东北沾益县菱角乡卡郎村的一间土坯房里,一声婴儿的啼哭划破了乌蒙山的晨雾。这个被取名“桂独生”的回族男婴,注定与苦难为伴——两岁时父亲病逝,母亲带着他艰难度日。幼小的桂涛声常常坐在村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