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一游 > 正文内容

滇东深山里的“琴魂碑”:富源鬻琴碑的三百年琴音记忆 │ 游曲靖

9小时前游一游2

滇东深山里的琴魂碑:富源鬻琴碑的三百年琴音记忆

在云南富源县黄泥河镇阿汪村的青石板路上,一块高1.6米、宽0.8米的青石碑静静立在老戏台旁。碑身被岁月磨得发亮,正面刻着"鬻琴兴学"四个颜体大字,背面是一段斑驳的汉隶铭文:"乾隆三十年春,里人张允中鬻琴得银百两,建义塾于斯,凡贫家子弟皆可入塾读书......"这座被称为"鬻琴碑"的清代石碑,记录着一段"以琴易学"的温暖往事,是滇东高原"文教兴邦"精神的活态见证。

一、石碑上的"弦歌密码":从鬻琴到立碑的文化脉络

(一)清代富源的"弦诵困境"

富源地处滇黔交界的乌蒙山脉南麓,清代属"平彝县"(今富源)。《平彝县志·风俗志》记载:"邑多山箐,民朴而啬,读书者十不一二。"因山路阻隔、生计艰难,当地孩童多以放牛、砍柴为业,能进私塾者寥寥。阿汪村更因"地瘠民贫",连间像样的私塾都没有——村中唯一的老秀才王老先生,只能在自家漏雨的厢房里教7个孩子念《三字经》。

(二)张允中的"破琴之誓"

1765年(乾隆三十年)春,42岁的张允中(阿汪村粮商)从外地归来,途经曲靖府时,见街头艺人用古琴换米,突然想起村中孩子们趴在窗外听书的声音。他回家后翻出祖传的"焦尾琴"(琴腹刻有"松风"二字,传为明代琴师所制),在琴箱里压了张纸条:"此琴伴我半生,今换钱百两,愿为村童筑书斋。"据《阿汪村张氏族谱》记载,张允中当街击鼓,将琴卖给马帮客,得银120两(约合今3万元),又在村后荒坡砍了20棵松树,带着村民盖起3间土坯房。

(三)乡绅共立的"文化契约"

义塾落成当日,张允中邀全村80户人家到松树林里开会。他指着新刷的红漆门匾说:"这所学堂,不收束脩(学费),但求孩子每日来读半时辰书。"乡绅们纷纷解囊:李屠户捐了10石米作灯油钱,赵木匠送来20根房梁,连外村的私塾先生周夫子都搬来自己的书箱。为让后人铭记,村民推举老石匠陈二柱刻碑,碑文由周夫子执笔,写就"鬻琴兴学"四字,并将张允中卖琴的缘由、乡绅的捐助名录一一刻上。从此,阿汪村有了滇东高原最早的"义塾"之一。

二、碑文里的"双重叙事":文字与琴痕的跨时空对话

(一)汉隶中的"助学宣言"

鬻琴碑的碑文分前后两部分:阳面是80字的"建塾记",阴面是120字的"劝学文"。阳面文字端庄厚重:"乾隆三十年孟春,里人张允中,倾家鬻琴,得银百二十两,构庐三楹,延师课读。凡吾乡贫窭子弟,无论男女,皆可入塾......"阴面则是直白恳切的劝诫:"读书非为做官,乃明事理、知廉耻。纵为农夫,亦知丈量田亩;纵为商贾,亦懂童叟无欺......"据曲靖师范学院古籍研究所考证,这种"阴阳双文"的碑刻在清代滇东极为罕见,体现了"务实重教"的民间智慧。

(二)琴槽里的"岁月刻痕"

碑座下方,刻着一个浅浅的琴形凹槽——这是张允中卖琴时刻下的"记号"。2018年,富源县文物管理所对碑体进行X光检测时,发现琴形凹槽内竟藏有一张泛黄的纸条(因年代久远碳化严重)。经红外扫描,纸条上模糊可见:"松风琴,购于万历三十年,伴我娶妻生子、贩粮养家,今换村童读书声,值!"这张"琴心自白"的发现,让文物专家惊叹:"它让一块普通的石碑,变成了有温度的'家庭记忆档案'。"

(三)题跋中的"代际传承"

300年来,鬻琴碑不断被后人"续写":1890年,村中举人刘伯谦在碑阴补刻"增修学田记",记录用义塾田租扩建校舍的事迹;1958年,生产队在碑旁立木牌,写"要像先辈一样重视教育";2015年,阿汪村小学生用铅笔在碑脚画了幅"孩子们读书"的简笔画。最动人的是碑顶的"裂痕"——1936年地震时碑身断裂,村民用糯米浆粘合,如今裂痕里长出几株青苔,像一道自然的"历史封印"。

三、老碑与新声:从"助学碑"到"文化芯"的当代重生

(一)断碑重立的"修复密码"

2012年,鬻琴碑因风化严重,碑身出现3道裂缝,部分文字模糊。富源县文物局启动"抢救性修复":邀请西安碑林博物馆专家指导,采用"传统工艺+科技保护"——用本地红砂岩补配断裂部分(与原碑材质一致),用矿物颜料调和环氧树脂填补文字缝隙,最特别的是琴形凹槽的处理:先用3D扫描记录凹槽形状,再用软质玉石复制原琴轮廓,嵌入凹槽作为"保护盖"。修复历时14个月,花费45万元(来源:《富源县文物保护工程验收报告》),但村民说:"老碑的'魂'没丢,就像张允中当年卖琴,钱花了,但换来了更珍贵的东西。"

(二)小学生的"琴碑课堂"

2020年,阿汪村小学将鬻琴碑列为"校本课程基地"。每周三下午,语文老师王秀芳会带孩子们围坐在碑前:"同学们,你们摸一摸碑上的字——这是300年前和我们一样大的孩子,用毛笔一笔一笔刻下的。"课堂上,孩子们会用方言朗读碑文,用彩笔临摹"鬻琴兴学"四字,还会表演自编的小剧《张爷爷卖琴》。10岁的朵朵在作文里写:"原来我们的学校,是用爷爷的爷爷的琴换来的!我以后要好好读书,像张爷爷一样帮助别人。"

(三)文旅融合的"活态样本"

如今的鬻琴碑,成了阿汪村的"文化名片"。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传统读书日)和九月九(丰收节),村里会举办"琴碑文化节":老人们弹起古琴(复制的"松风琴"),孩子们诵读碑文,游客可以体验"拓碑"(用传统墨汁拓印碑文)、"写助学信"(给未来的自己写学习目标)。2023年,阿汪村依托鬻琴碑打造"耕读文化园",吸引2万余名游客,带动村民卖土蜂蜜、手工绣品增收15万元。村支书说:"老碑不是'老古董',是我们的'文化发动机'——它告诉我们,教育能让穷山沟变成金窝窝。"

站在鬻琴碑前,阳光透过松树的枝叶洒在碑身上,"鬻琴兴学"四个大字泛着温润的光。这块300岁的石碑,从未真正"老去"——它是清代山民的"助学申请书",是代际传承的"文化接力棒",更是当代乡村振兴的"精神灯塔"。正如富源县文旅局在保护报告中所言:"保护鬻琴碑,不是保护一块石头,而是保护一种信念——无论何时何地,'让每个孩子有书读',都是最珍贵的文化基因。"

“滇东深山里的“琴魂碑”:富源鬻琴碑的三百年琴音记忆 │ 游曲靖” 的相关文章

找准发力点寻求新突破 宣威持续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 游曲靖

找准发力点寻求新突破 宣威持续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 游曲靖

找准发力点寻求新突破 宣威持续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尼珠河大峡谷之山高水长。晏廷勇摄 近年来,宣威市围绕“川滇黔渝节点旅游城市、滇东旅游环线明珠、‘清凉曲靖’客源承接地”目标定位,在“民族团结+文旅”创新融合发展上找准发力点、寻求新突破,让“诗与远方”紧密牵手,不断奏响互嵌共融“交响曲”。今年上半...

悬崖电梯贯通民生与旅游,云南尼珠河村振兴双引擎 | 游曲靖

悬崖电梯贯通民生与旅游,云南尼珠河村振兴双引擎 | 游曲靖

悬崖电梯贯通民生与旅游,云南尼珠河村振兴双引擎 云南尼珠河村的悬崖电梯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工程。这项工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交通设施,更是当地民生改善与旅游发展的重要标志。电梯的垂直高度达到268米,运行速度为每秒4米,承载重量为1600公斤,单程耗时约90秒至2分钟。自2019年11月动工以来,...

宣威市普立乡:“空中校车”带火峡谷旅游尼珠河景区多措并举促发展 | 游曲靖

宣威市普立乡:“空中校车”带火峡谷旅游尼珠河景区多措并举促发展 | 游曲靖

宣威市普立乡:“空中校车”带火峡谷旅游尼珠河景区多措并举促发展 随着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对宣威市普立乡尼珠河村“空中校车”的持续报道,尼珠河大峡谷景区迎来了发展新机遇。春节期间,景区单日接待量突破万人次,跻身全国热门景区前二十强。面对流量红利,景区通过三大举措推进提质升级,探索“网红效应...

宣威尼珠河:带你玩转水墨普立 领略“世界之最” | 游曲靖

宣威尼珠河:带你玩转水墨普立 领略“世界之最” | 游曲靖

宣威尼珠河:带你玩转水墨普立 领略“世界之最” 这里风光旖旎,尼珠河大峡谷、农业学大寨遗址、涧水海草山等自然风光数不胜数,有“水墨普立、户外天堂”的美誉。这里神奇壮美,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大桥、世界第一高户外露地观光电梯青云电梯、世界第一悬挑玻璃观景台520观景台等独特的旅游资源星罗棋布,在中...

宣威市“四坚持”打造旅游促“三交”特色品牌 | 游曲靖

宣威市“四坚持”打造旅游促“三交”特色品牌 近年来,曲靖市宣威市立足全市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积极融入全国、全省旅游发展大环境,着力在文化旅游业创新融合发展上找准发力点、寻求新突破,让“诗与远方”紧密牵手,不断奏响和合共生“交响曲”。 坚持高位推动,下好规划引领“先手棋”。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

孙西远:山高水长等你来——尼珠河大峡谷 | 游曲靖

孙西远:山高水长等你来——尼珠河大峡谷 严格意义上说,尼珠河大峡谷仅仅是指可渡河下游木东河大桥至腊龙岔河这一段,长约20千米,距北盘江第一桥1千米许,随着革香河和可渡河交汇成北盘江。就是这样一条名不见经传的深山峡谷,随着众多高科技人文景观的落地和旅游开发的深入,瞬间变得天下闻名。 尼珠河大峡谷...

世界上最迷人地球裂缝——云南宣威尼珠河大峡谷,户外达人最爱 | 游曲靖

世界上最迷人地球裂缝——云南宣威尼珠河大峡谷,户外达人最爱 | 游曲靖

世界上最迷人地球裂缝——云南宣威尼珠河大峡谷,户外达人最爱 这里水墨天成的千仞峭壁、飞泻百米的雌雄双瀑、佛光普照的千年菩提、星罗棋布的亿万奇石、与世隔绝的桃源仙境成为世人永恒的向往。 这就是尼珠河大峡谷,一个隐藏在深山中与世隔绝的秘境,这里典型的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保留了最原始、最自然的景观。...

从“飞檐走壁”到“空中校车” 宣威市监督护航学生安全上学路 | 游曲靖

从“飞檐走壁”到“空中校车” 宣威市监督护航学生安全上学路 | 游曲靖

从“飞檐走壁”到“空中校车” 宣威市监督护航学生安全上学路 “同学们,坐缆车上学感觉怎么样?” “开心!”“安全!” 近日,曲靖宣威市纪委监委干部到普立乡官寨小学开展回访时,来自普立乡尼珠河村的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说起上学的变化。 尼珠河村位于云贵交界处的大峡谷中。村里的小学生需要攀峭壁、涉河...

尼珠河大峡谷景区:探秘自然秘境的冬日之旅 | 游曲靖

尼珠河大峡谷景区:探秘自然秘境的冬日之旅 | 游曲靖

尼珠河大峡谷景区:探秘自然秘境的冬日之旅 尼珠河大峡谷,这颗隐藏在云南深山中的璀璨明珠,以其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地质景观,成为了无数旅行者梦寐以求的终极目的地。这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不仅蕴藏着深邃的峡谷、壮观的瀑布、奇特的山石,还隐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深厚的民族文化。随着冬季的到来...

尼珠河大峡谷探秘:入冬5日游,美食与自然的绝美交响 | 游曲靖

尼珠河大峡谷探秘:入冬5日游,美食与自然的绝美交响 | 游曲靖

尼珠河大峡谷探秘:入冬5日游,美食与自然的绝美交响 尼珠河大峡谷,位于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以其壮观的峡谷风光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吸引着无数游客。而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还隐藏着许多令人垂涎的美食。接下来,我们将为您带来一份详尽的尼珠河大峡谷入冬5日游美食攻略,让您在探寻自然奇观的同时,也能尽情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