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第87页
《修辞学发凡》:我用三个月,学会了给语言“穿花衣” | 爱阅读
《修辞学发凡》:我用三个月,学会了给语言“穿花衣”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把修辞从云端拽进生活”的现代修辞学“圣经” 若要快速定位《修辞学发凡》(陈望道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年修订版),不妨记住几个关键词:中国现代修辞学奠基作、12篇30万字“修辞百科全书”、融合传统“辞格”与西方语言学、附2000+古今例句。它不是刻板的“修辞规则手册”,更像一位“语言化妆师”的经验手札——从先秦诸子的“比喻大战”,到鲁迅杂文的“反语锋芒”;从民间谚语的“双关智慧”,到现代广告的“文案玄机”,用12篇内容把“语言如何更有魅力”的底层逻辑,拆解得明明白白。书腰上那句“修辞不是‘耍花招’,是‘...
《修辞学》:一本让语言“长出翅膀”的沟通圣经 | 爱阅读
《修辞学》:一本让语言“长出翅膀”的沟通圣经 一、书籍基本信息:亚里士多德的“语言炼金术” 《修辞学》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于公元前4世纪完成的经典著作,全书共3卷,系统探讨了说服的艺术——如何通过语言影响他人、构建观点、赢得认同。中文版由商务印书馆、上海人民出版社等多次出版,被誉为“西方修辞学的奠基之作”。如果说语言是思想的载体,那么这本书就是它的“雕刻刀”——教你如何把零散的字词,打磨成直击人心的“语言利器”。 二、核心价值:一本让“笨嘴拙舌”变“妙语连珠”的沟通手册 在信息过载、观点撕裂的今天,《修辞学》的价值早已超越“说话技巧”,成为现代人必备的...
《休谟经济论文选》:18世纪苏格兰的“经济哲思”,如何照见现代财富迷局? | 爱阅读
《休谟经济论文选》:18世纪苏格兰的“经济哲思”,如何照见现代财富迷局? 翻开这本装帧古朴的《休谟经济论文选》时,我正对着手机里“某国央行宣布降息”的新闻发呆。18世纪的苏格兰爱丁堡,哲学家大卫·休谟(David Hume)在鹅毛笔下写下《论货币》《论贸易差额》《论利息》等文章时,或许不会想到:他笔下对“货币数量”“贸易平衡”“利息本质”的追问,会在三百年后,成为理解“通胀调控”“全球化逆潮”“低利率困境”的思想密钥。 作为苏格兰启蒙运动的“双料巨匠”(哲学家+经济学家),休谟一生未专攻经济学,却在《人性论》《人类理解研究》的哲学框架下,用“人性观察者”的视角,撕开了古典经济学的表层,触...
《兄有弟攻》:当“兄弟”成了最陌生的“爱人”,我读懂了亲情的另一种模样 | 爱阅读
《兄有弟攻》:当“兄弟”成了最陌生的“爱人”,我读懂了亲情的另一种模样 一、书籍基本信息:耽美圈的“亲情寓言”,一本让读者“又哭又笑”的现象级作品 《兄有弟攻》是95后耽美作家“宴宴”2024年的爆款新作,由上海文艺出版社“新声代”系列推出。封面设计极具反差感——褪色的蓝布衫搭在竹椅上,布衫下摆露出半截白衬衫袖口(像是兄长常穿的旧衣),配文用手写体写着“他是我最亲的弟弟,也是我最陌生的‘爱人’”。全书26万字,以“重组家庭+兄弟羁绊”为核心,通过“日常琐碎+情感暗涌”双轨叙事,上市首月销量突破40万册,豆瓣评分8.7,被读者称为“2024年最扎心的‘亲情与爱情’成人礼”。 二、书籍内容:...
《性心理学》:霭理士用科学之光照亮被遮蔽的“人性地图” | 爱阅读
《性心理学》:霭理士用科学之光照亮被遮蔽的“人性地图” 一、书籍基本信息:性科学的“破冰船”与“导航图” 《性心理学》是英国生物学家、性学先驱哈夫洛克·霭理士(Havelock Ellis)耗时30年写成的经典著作,首版于1894年(后经7次修订)。这部近500页的“大书”,并非晦涩的学术专著,而是以生物学、人类学、心理学为底色,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系统梳理了人类性本能的本质、发展与表达。它像一把“思想的手术刀”,划开了维多利亚时代笼罩在性之上的道德面纱;又像一张“人性地图”,为现代性科学、性别研究、性教育奠定了最初的坐标——直至今日,它仍是全球高校性学课程的核心教材,被《纽约时报》称为“...
《幸运的吉姆》:在荒诞的泥潭里,种一朵“真实”的花 | 爱阅读
《幸运的吉姆》:在荒诞的泥潭里,种一朵“真实”的花 一、基本信息:战后英国的“精神浮世绘” 《幸运的吉姆》(Lucky Jim)是英国作家金斯利·艾米斯(Kingsley Amis)1954年的“反成长小说”,与《愤怒的回顾》《向上攀登》并称为“英国战后三代青年精神三部曲”。这部以1950年代牛津大学为背景的小说,讲述了穷小子吉姆·迪克逊在大学担任临时讲师期间,经历的求职失败、情感纠葛、社交荒诞与自我觉醒的故事。如今最常见的版本是上海译文出版社2020年版(陈体芳译),书中保留了艾米斯标志性的“黑色幽默”与“市井烟火气”:比如他写吉姆面试时“西装袖口磨得发亮,领带歪在锁骨处,活像一只被雨...
《幸运的吉姆》:当笨拙青年撞上虚伪学术圈,一场社死引发的生存启示录 | 爱阅读
《幸运的吉姆》:当笨拙青年撞上虚伪学术圈,一场社死引发的生存启示录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英国作家金斯利·艾米斯1954年创作的《幸运的吉姆》,以二战后英国大学为背景,讲述历史系助教吉姆·迪克森如何在虚伪的学术圈中,用笨拙与真诚杀出一条血路。这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它用一场场"社死现场",撕开了中产阶级的体面伪装——当所有人都戴着"精英"面具跳舞时,吉姆的摔跤、口误和冒烟的鞋子,反而成了最锋利的生存武器。 二、内容亮点:细节里的荒诞与真实 "冒烟的鞋子"事件 吉姆为讨好教授,穿着借来的皮鞋参加派对,结果鞋子因质量太差在炉边烤焦冒烟。当他手忙脚乱扑灭浓烟时,教授女儿却说:"你像在给脚办葬...
《幸福婚姻圣经》:一部拆穿“婚姻神话”的务实指南,不灌鸡汤只给相处方法论 | 爱阅读
《幸福婚姻圣经》:一部拆穿“婚姻神话”的务实指南,不灌鸡汤只给相处方法论 一、书籍基本信息 《幸福婚姻圣经》是美国婚姻家庭治疗师约翰·戈特曼与朱莉·戈特曼夫妇的经典著作,基于两人40余年婚姻研究与临床咨询经验撰写,2015年首次出版中文版,累计销量超150万册,被读者称为“‘婚姻的CT扫描仪’——能精准找到相处痛点,还给修复方案”。全书共12章,近350页,覆盖婚姻中的沟通矛盾、金钱分歧、亲密关系维护、冲突解决等核心议题,既没有堆砌“完美婚姻”的幻想,也没有说教式的情感语录,而是用“大数据研究+真实案例”,提炼出“幸福婚姻的7个核心法则”,既是已婚人士解决相处难题的实用工具,也为未婚人群...
《形影不离》:在少女与火焰间,照见女性觉醒的隐秘史诗 | 爱阅读
《形影不离》:在少女与火焰间,照见女性觉醒的隐秘史诗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本书由西蒙娜·德·波伏瓦创作于1954年,2022年由浙江教育出版社推出中文版,译者曹冬雪。作为《第二性》作者未公开的手稿,它以少女时代挚友扎扎为原型,通过希尔维与安德蕾的成长羁绊,揭示20世纪初法国女性在宗教礼法与家庭压迫下的精神觉醒。其核心价值在于以“双生花”式叙事,展现女性从“被规训”到“自我定义”的艰难突围——正如扉页金句:“我绝不让我的生命屈服于他人的意志”,让读者在百年后的今天,仍能触摸到女性追求自由的炽热心跳。 二、内容亮点:岩浆奔涌的青春暗涌 书中无宏大叙事,却以“地下岩浆”般的细节刺穿时代...
《形而上学导论》:在存在迷雾中打捞生命的锚点 | 爱阅读
《形而上学导论》:在存在迷雾中打捞生命的锚点 一、书籍基本信息:哲学界的"密室逃脱手册" 1953年出版的这部哲学奠基作,被海德格尔称为"用锤子敲打概念石墙的著作"。全书像座迷宫般的思维宫殿,用"此在""被抛状态""向死而生"等20多个颠覆性概念,重构了西方形而上学的认知框架。有趣的是,海德格尔在序言中自嘲:"这些文字是未完成的草图,请勿用尺子丈量",这种反学术的姿态反而让全书透出原始的哲学张力——就像看着思想家在悬崖边用粉笔写公式。 二、内容亮点:存在哲学的"X光机" 存在与存在者:冰层下的暗流 书中那个颠覆性区分:存在(Sein)是冰层下的暗流,存在者(Seiendes)是浮冰。比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