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兄有弟攻》:当“兄弟”成了最陌生的“爱人”,我读懂了亲情的另一种模样 | 爱阅读

2周前 (09-22)读一读15

《兄有弟攻》:当兄弟成了最陌生的爱人,我读懂了亲情的另一种模样

一、书籍基本信息:耽美圈的“亲情寓言”,一本让读者“又哭又笑”的现象级作品

《兄有弟攻》是95后耽美作家宴宴2024年的爆款新作,由上海文艺出版社新声代系列推出。封面设计极具反差感——褪色的蓝布衫搭在竹椅上,布衫下摆露出半截白衬衫袖口(像是兄长常穿的旧衣),配文用手写体写着他是我最亲的弟弟,也是我最陌生的爱人’”。全书26万字,以重组家庭+兄弟羁绊为核心,通过日常琐碎+情感暗涌双轨叙事,上市首月销量突破40万册,豆瓣评分8.7,被读者称为2024年最扎心的亲情与爱情成人礼

二、书籍内容:当“哥哥”开始“偷看”弟弟,血缘里藏着最野的“心动”

故事的起点藏在梅雨季的老房子里:27岁的林昭蹲在阁楼翻旧相册,一张泛黄的全家福滑落——照片里,他抱着三岁的弟弟林野,两人都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衫,身后是漏雨的瓦檐。这是他最后一次见母亲:母亲临终前说野野是你弟弟,要护着他,可林昭没想到,十年后,这个要护着的弟弟,会在深夜敲他的房门,说:哥,我梦见你亲我了。

林昭的混乱从弟弟的越界开始:

他会趁林昭洗澡时,把温热的毛巾搭在浴室门口(哥,你总说毛巾凉,我帮你焐了);

他会在林昭加班时,端着热粥蹲在书房门口(哥,医生说你胃不好,我熬了小米粥);

最让他心跳的是暴雨夜——林昭发烧39度,林野翻出他藏在抽屉里的退烧药,却因为紧张打翻了水杯,湿了半张床单。林昭迷迷糊糊抓住他的手腕,触到少年掌心的薄茧(是上周帮我修水管磨的),突然说:野野,你是不是……喜欢我?

书中最让我鼻酸的细节,是林昭整理母亲遗物时发现的日记本:母亲在最后一页写,昭昭从小怕黑,野野出生那天,他攥着小拳头说我保护弟弟;野野上初中时被欺负,昭昭把人揍到住院,自己缝了七针;现在野野长大了,可昭昭还是把他当小孩……”日记本里夹着张皱巴巴的糖纸——是林野十岁时塞给林昭的,哥,这个甜,给你

三、写作特点:用“旧物”写活亲情的“暧昧与疼痛”

宴宴的文字有种把耽美写成家庭伦理剧的细腻。她拒绝狗血互撕的俗套,只专注于血缘里的心动:林昭的蓝布衫袖口磨得起了毛边,是林野去年硬要给他改的时尚款’”;林野的球鞋鞋跟沾着水泥,是他帮林昭修老房子时蹭的;甚至连他们的对话,都带着兄弟的生分与恋人的试探——林昭说野野,你别总叫我哥,林野低头搓衣角:那我叫你什么?

更绝的是叙事节奏。前半部分像一部家庭纪录片,林昭的日常(修水管、熬中药、翻旧照)带着股被生活磨平棱角的疲惫;中段渐入人心,通过日记本”“糖纸”“暴雨夜的告白等支线,慢慢揭开兄弟的真相——它不是禁忌,是血缘里藏不住的心动;结尾则像一场亲情的成人礼,没有在一起的圆满,只有林昭在林野生日那天,把当年的糖纸夹进他的笔记本,附上一张纸条:野野,哥以后不叫你弟弟了,叫你小朋友

四、阅读体验:像在老房子里,听两个“最亲的人”说真心话

读这本书的过程,像蹲在林昭家的老房子里,听蝉鸣穿过漏雨的瓦檐——林昭的纠结(我是他哥,怎么能……”)、他的温柔(野野,你胃不好,我学了熬粥)、他的释然(原来爱一个人,不管是不是兄弟,都要说出口);林野的忐忑(哥会不会讨厌我?)、他的倔强(我不管,我就是喜欢哥)、他的成长(哥,我会变成更好的人,配得上你)。宴宴的语言有股旧棉布的温暖:她写林昭的手指节粗大,是修了十年水管磨的,可握起林野的手时,轻得像怕碰碎什么;写林野的眼睛像夏天的湖水,明明灭灭都是的字样;甚至写老房子的吊扇转起来时,吹落林昭旧衬衫上的线头,像极了林野小时候剪的小太阳’”。这些细节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亲情爱情的秘密通道——原来血缘从不是束缚,是让我们更勇敢去爱的底气

最让我意外的是它的反套路。没有兄弟反目成仇的狗血剧情,没有被迫分开的虐心转折,甚至连结局都带着温暖的真实——林昭和林野没有轰轰烈烈,只是像所有普通人一样,开始学着以恋人的方式相处:林昭会帮林野挑衬衫,林野会帮林昭揉肩,他们会在周末一起去菜市场,像所有最普通的情侣那样,为一把青菜讨价还价。

合上书时,我盯着封面上那件褪色的蓝布衫发了很久呆,突然想起小时候,我和哥哥总抢同一件外套穿。他说我是哥哥,应该穿大的,我却偷偷把他的袖口卷起来,说这样我们一样高。现在那件外套早就丢了,可每次闻到洗衣粉的味道,我依然会想起,有个穿蓝布衫的少年,正踮着脚,把我的袖口卷成和他一样的长度。

五、书籍评价与影响力:给“原生家庭焦虑症”的一剂温情解药

原生家庭”“手足情淡化成为热词的今天,《兄有弟攻》像一场精准的情感唤醒。它击中了当代人的集体困境:我们总说血缘是天生的,却忘了血缘里的爱,需要用心经营;我们总说兄弟要讲义气,却忘了兄弟也可以是最亲密的爱人。豆瓣书评区有一条高赞留言:以前觉得兄弟一起打架的人,现在才懂,兄弟一起长大,一起相爱的人。这种共鸣让它迅速破圈,不仅被列为耽美爱好者必读书单,还被家庭关系研究者推荐为手足情修复指南”——有读者说:读完这本书,我和弟弟坐下来聊了三小时,说了二十年没说的话。

作家笛安在书评中写道:这不是一本简单的耽美小说,而是用旧物与日常的显微镜,写给所有在亲情里寻找爱的人的情书。它告诉我们:真正的亲情,不是血脉相连,是愿意为对方,活成更好的自己

六、它对我意味着什么:原来“兄弟”是“爱”的另一种名字

读这本书时,我正处于原生家庭创伤的低谷期——父母离异后,我和哥哥很少联系,甚至连生日都不再互道祝福。直到看到林昭在日记本里写:野野,我以前总觉得保护你是我的责任,现在才懂,爱你才是我最大的勇气。突然哭了——原来兄弟从不是不得不联系的人,是我愿意为你,卸下所有防备的存在。

现在的我,会主动给哥哥发消息(今天路过超市,看到了你爱吃的酱牛肉);会在他加班时,给他点份热粥(哥,医生说你胃不好);甚至在周末,约他一起去菜市场(哥,我们挑把青菜,像小时候那样)。书里那句原来爱一个人,不管是不是兄弟,都要说出口,成了我手机屏保。

周末整理书架时,我又翻到《兄有弟攻》。书角有点卷,是被我反复摩挲的痕迹。窗外的蝉鸣又响起来,我突然想起书里的一个场景:林昭和林野站在老房子的院门口,林昭把蓝布衫搭在林野肩上,说:以后,我们一起穿这件衣服。林野笑着应:好,这样我们就是最亲的人了。

原来最珍贵的亲情,从来不是血缘的绑定,是愿意为对方,活成更亲密的人;最动人的,也不是轰轰烈烈的承诺,是我看见你,你也看见我的勇气。这或许就是《兄有弟攻》最珍贵的礼物——它教会我们:当你不再害怕越界,当你愿意把兄弟活成爱人,那些藏在旧物里的亲情,终将变成照亮前路的光。

“《兄有弟攻》:当“兄弟”成了最陌生的“爱人”,我读懂了亲情的另一种模样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古代世界的政治》:当我们在会议室争论“民主”时,古人在广场上是怎么“吵架”的? | 爱阅读

《古代世界的政治》:当我们在会议室争论“民主”时,古人在广场上是怎么“吵架”的?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把“古代政治”写成“人类实验现场”的入门神作 《古代世界的政治》出版于1957年,作者是英国古典学泰斗H.D.F.基托(H.D.F. Kitto)。这部被牛津大学列为“古典学必读书目”的小书...

《古文观止》:在文言文的密码里,解锁中国人的精神基因 | 爱阅读

《古文观止》:在文言文的密码里,解锁中国人的精神基因 一、书籍基本信息:古人写的“朋友圈精选” 这部1695年问世的散文选集,是清代吴楚材、吴调侯叔侄用222篇文言文编织的“文化基因图谱”。推荐中华书局“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系列,注释详尽到连“之乎者也”的虚词用法都标得清清楚楚,堪称“文...

《汉书窥管》:一把打开“史家绝唱”暗室的青铜钥匙 | 爱阅读

《汉书窥管》:一把打开“史家绝唱”暗室的青铜钥匙 最近重读《汉书》,总想起杨树达先生在《窥管》里写的那句话:“班固著史,如织锦绣,经纬交错处必有伏笔;后人读史,若持窥管,方能照见经纬间的针脚。”作为被陈垣、余嘉锡等大家反复推荐的“《汉书》研究第一书”,这本由近代国学大师杨树达耗时二十余年写成的...

《汉魏六朝诗论丛》:在“诗心的褶皱”里,读懂“中国诗歌的原初密码” | 爱阅读

《汉魏六朝诗论丛》:在“诗心的褶皱”里,读懂“中国诗歌的原初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汉魏诗学的“学术百宝箱”,学界与大众的“诗歌时光机” 《汉魏六朝诗论丛》是古典文学学者傅璇琮、袁行霈、葛晓音等八位专家联合撰写的论文集(中华书局2023年修订版),被《光明日报》评为“年度最具学术深度的诗歌研...

《好妻子》:婚姻里的“她视角”,原来可以这样被看见 | 爱阅读

《好妻子》:婚姻里的“她视角”,原来可以这样被看见 去年冬天,我和相恋五年的男友因为“婚后谁主内”的问题吵得不可开交。他拍着胸脯说“我养你”,我却想起朋友圈里全职妈妈凌晨三点挤奶的背影——那种疲惫和不甘,像根刺扎在我心里。就在那时,朋友塞给我一本《好妻子》,说:“别急着吵架,先看看这本书。”...

《呼啸山庄》:在暴风雪中燃烧的禁忌之爱,一场跨越世纪的灵魂复仇 | 爱阅读

《呼啸山庄》:在暴风雪中燃烧的禁忌之爱,一场跨越世纪的灵魂复仇 一、书籍基本信息:约克郡荒原上的"黑色浪漫" 《呼啸山庄》是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于1847年创作的唯一一部小说,2023年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勃朗特姐妹经典"系列新版。这部被夏洛蒂·勃朗特称为"野兽般的独白"的作品,以约克郡荒原...

《黄金罗盘》:当真理仪指向未知,我们终于读懂了“成长”的形状 | 爱阅读

《黄金罗盘》:当真理仪指向未知,我们终于读懂了“成长”的形状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尘埃写就的奇幻成长圣经” 《黄金罗盘》是英国作家菲利普·普尔曼(Philip Pullman)“黑暗物质三部曲”的开篇之作,1995年出版后横扫全球,销量超1200万册,被译成40多种语言,斩获惠特布莱德奖...

《总统班底》:在谎言的迷宫里,用鞋跟敲出真相的回声 | 爱阅读

《总统班底》:在谎言的迷宫里,用鞋跟敲出真相的回声 一、书籍基本信息:改变世界的新闻实验室 《总统班底》是卡尔·伯恩斯坦与鲍勃·伍德沃德合著的调查新闻巅峰之作,1974年出版后引发全球舆论海啸,直接导致尼克松总统辞职。这部被《纽约时报》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政治悬疑剧"的作品,不仅斩获普利策奖...

《霍乱时期的爱情(2015版)》:当爱情成为一场跨越世纪的“霍乱” | 爱阅读

《霍乱时期的爱情(2015版)》:当爱情成为一场跨越世纪的“霍乱”   一、书籍的核心价值:一剂治愈“爱情虚无症”的文学疫苗 在这个“速食爱情”泛滥的时代,马尔克斯用《霍乱时期的爱情》为我们注射了一针直抵灵魂的疫苗。它不是教你如何“脱单”的恋爱指南,而是一面照见爱情本质的魔镜——书中穷尽人类爱...

《积极情绪的力量》:一部教你“给心灵充电”的快乐实践指南 | 爱阅读

《积极情绪的力量》:一部教你“给心灵充电”的快乐实践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 《积极情绪的力量》是美国积极心理学领域权威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的经典著作,2009年首次出版,中文版销量超百万册,被读者称为“积极心理学领域的‘入门圣经’”。全书以作者20余年的实证研究为基础,共8章,既打破了“积极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