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486页

《历史学的境界》:在时间褶皱里触摸文明的脉搏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09)读一读19
《历史学的境界》:在时间褶皱里触摸文明的脉搏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用"生命体"视角重构的历史学方法论 高华所著的《历史学的境界》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5年11月推出,全书25万字。这部著作以"历史学家的境界决定历史学境界"为核心命题,通过书评、讲演、访谈等多元形式,系统阐释了历史研究的...

《历史深处的忧虑》:一位中国知识分子的美国观察笔记如何照见我们的当下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09)读一读20
《历史深处的忧虑》:一位中国知识分子的美国观察笔记如何照见我们的当下 第一次翻开《历史深处的忧虑》时,我正挤在早高峰的地铁里,手机屏幕的冷光映着车窗上自己的影子。那是一本封面泛着旧书气息的薄册子,却像一颗投入心湖的小石子——林达用十三封写给友人的书信,把一个遥远的“美国”拆解成了具体的法庭、校...

《历史深处的忧虑》:一本用“美国故事”讲透自由与规则的清醒之书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09)读一读23
《历史深处的忧虑》:一本用“美国故事”讲透自由与规则的清醒之书 一、书籍基本信息:90年代的“跨洋思想对话录” 《历史深处的忧虑》是旅美华人作家林达(丁鸿富、李晓琳夫妇合用笔名)于1997年出版的政治文化随笔集。它诞生于中国改革开放深化、国人对“西方制度”充满好奇与争议的年代——作者以“在美生...

《历史深处的忧虑》:一把打开美国社会的“钥匙”,也是一面照见我们的镜子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09)读一读23
《历史深处的忧虑》:一把打开美国社会的“钥匙”,也是一面照见我们的镜子 一、书籍基本信息:90年代的“跨洋对话”,至今仍在回响的经典 《历史深处的忧虑》是作家林达(丁鸿富、李晓琳夫妇合用笔名)“近距离看美国”系列的首部作品,1997年初版后风靡全国,连续10年位居“非虚构类畅销书”榜单前列,被...

《历史三调》:在事件的褶皱里,触摸历史的三个真相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09)读一读17
《历史三调》:在事件的褶皱里,触摸历史的三个真相 一、书籍基本信息:柯文的“三面镜”与版本选择 《历史三调》是美国汉学家柯文1997年完成的经典著作,被誉为“后现代史学的里程碑”。中文译本中,雷颐(中华书局2005年)与林华(译林出版社2023年)的版本最受推崇,后者新增“柯文手稿笔记”与“1...

《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历史》:柯文的“历史拼图术”,如何让过去“活”在当下?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09)读一读22
《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历史》:柯文的“历史拼图术”,如何让过去“活”在当下? 翻开这本封面印着“柯文”与“义和团旗帜”的《历史三调》时,我正对着手机里“某历史博主用‘单一叙事’解读鸦片战争’的视频发呆。21世纪的网络语境里,历史常被简化为“非黑即白”的结论(如“侵略必反”“改革必成...

《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在时间的褶皱里打捞人类文明的火种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09)读一读18
《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在时间的褶皱里打捞人类文明的火种 初读康德的《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像推开一扇蒙着灰尘的旧阁楼木窗——扑面而来的不是故纸堆的陈腐,而是思想的穿堂风,卷着三个世纪的哲思,扑簌簌落进当代人的心坎里。这部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哲学经典(收入《康德著作全集》第8卷),收录了康德1784...

《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讲义大纲》:用历史显微镜,看清经济规律的动态密码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09)读一读20
《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讲义大纲》:用历史显微镜,看清经济规律的动态密码 翻开这本封面印着“威廉·罗雪尔”与19世纪德国工厂烟囱线稿的《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讲义大纲》时,我正对着手机里“某国出台产业扶持政策”的新闻发呆。19世纪的德国柏林,历史学派经济学大师威廉·罗雪尔(Wilhelm Rosc...

《历史的辉格解释》:当我们在用今天的尺子丈量昨天时,到底错过了什么?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09)读一读18
《历史的辉格解释》:当我们在用今天的尺子丈量昨天时,到底错过了什么?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戳破历史“滤镜”的史学界“清醒剂” 《历史的辉格解释》出版于1931年,作者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赫伯特·巴特菲尔德(Herbert Butterfield)。作为20世纪历史哲学领域的里程碑式著作,它并非...

《历史的观念》:重塑思想史的钥匙,理解过去与未来的智慧之书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09)读一读19
《历史的观念》:重塑思想史的钥匙,理解过去与未来的智慧之书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历史的观念》是英国哲学家罗宾·乔治·柯林武德的遗作,被誉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历史哲学著作之一”。这本书像一把手术刀,剖开了传统历史学的表皮,提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的核心论断——历史不是冰冷的年代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