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491页
《论原罪与恩典》:当“人性本恶”撞进“神圣救赎”,我读懂了生命的“双重底色” | 爱阅读
《论原罪与恩典》:当“人性本恶”撞进“神圣救赎”,我读懂了生命的“双重底色” 去年冬天,我在教堂做义工时,常听老信徒念叨:“人一出生就带着罪,全靠主的恩典才能活。”当时我只当是宗教套话——直到读了奥古斯丁的《论原罪与恩典》,才惊觉:原来“原罪”不是“道德污点”,而是人性最底层的“生存密码”;“...
《论原因、本原与太一》:当“存在”被拆成“光的阶梯”,我读懂了“宇宙的呼吸密码” | 爱阅读
《论原因、本原与太一》:当“存在”被拆成“光的阶梯”,我读懂了“宇宙的呼吸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新柏拉图主义的“存在地图”,用500页写透“从太一到尘埃”的宇宙生成史......
《论语译注》:竹简里的生活指南 读懂2500年人生课 | 爱阅读
《论语译注》:竹简里的生活指南 读懂2500年人生课 第一次翻开《论语译注》,是在地铁通勤的早高峰。中华书局的蓝布面封面被我摸得起了毛边,杨伯峻先生的白话译文却像杯温热的茶,把“子曰诗云”的古老智慧,慢慢泡成了能解当代人焦虑的“心灵凉白开”。这部由中华书局出版的经典译注本,初版于1958年,历...
《论语言的起源》:一场关于人类符号系统的哲学探险 | 爱阅读
《论语言的起源》:一场关于人类符号系统的哲学探险 一、书籍基本信息:启蒙时代的“语言考古学” 1772年,当欧洲哲学家还在争论“语言是神授还是人创”时,德国思想家约翰·戈特弗里德·赫尔德以一首“语言交响诗”改写认知史。这位与歌德同时代的启蒙思想家,在《论语言的起源》中用诗人般的激情与哲学家般的...
《论语通释·选》:当两千年的智慧,照进今天的生活 | 爱阅读
《论语通释·选》:当两千年的智慧,照进今天的生活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通释”架起古今的“经典桥梁” 《论语通释·选》是古典文学学者陈默2023年推出的《论语》解读专著,以“精选篇章+深度通释”为核心,从《论语》20篇500余章中遴选出80则最具代表性的章节,涵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论语别裁》:当《论语》穿上现代外衣,我们终于读懂了“仁”的温度 | 爱阅读
《论语别裁》:当《论语》穿上现代外衣,我们终于读懂了“仁”的温度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位“说书人”写给当代人的“论语说明书” 《论语别裁》是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1996年推出的《论语》解读著作,不同于传统注疏的“之乎者也”,它以“现代视角+生活化语言”重新诠释《论语》,将孔子的智慧从“故纸堆”里...
《论宇宙的体系》:当18世纪的星图铺展在眼前,我终于读懂了“人类为何仰望星空” | 爱阅读
《论宇宙的体系》:当18世纪的星图铺展在眼前,我终于读懂了“人类为何仰望星空” 拿到《论宇宙的体系》时,书脊上的烫金字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这是一本被我压在书架最深处三年的“老书”——最初被书名劝退,总觉得“宇宙体系”这类宏大命题离普通人太远。直到某个加班到深夜的夜晚,我鬼使神差翻开第一页,立...
《论有学识的无知》:当“知识的圆”撞进未知的深渊,我读懂了“谦逊的智慧” | 爱阅读
《论有学识的无知》:当“知识的圆”撞进未知的深渊,我读懂了“谦逊的智慧” 一、书籍基本信息:中世纪的“认知清醒剂”,用200页写透“知识的边界与谦逊”......
《论影响社会上劳动阶级状况的环境》:19世纪的“劳动阶级生存图鉴”,如何为“打工人”点亮历史镜鉴? | 爱阅读
《论影响社会上劳动阶级状况的环境》:19世纪的“劳动阶级生存图鉴”,如何为“打工人”点亮历史镜鉴? 翻开这本封面印着“约翰·巴顿”与19世纪英国纺织厂烟囱的《论影响社会上劳动阶级状况的环境》时,我正对着手机里“某互联网公司‘996’加班投诉”的新闻发呆。19世纪中期的英国曼彻斯特,工厂主之子约...
《论英国本土的公共福利》:从济贫院到NHS,英国如何用200年织就“社会安全网”? | 爱阅读
《论英国本土的公共福利》:从济贫院到NHS,英国如何用200年织就“社会安全网”? 翻开这本封面印着“伊丽莎白·拉蒙德”与维多利亚时代济贫院线稿的《论英国本土的公共福利》时,我正对着手机里“某城市调整低保标准”的新闻发呆。19世纪的英国约克郡,社会改革家伊丽莎白·拉蒙德(Elizabeth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