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荐书 第159页
《我认识的唐朝诗人2》:在诗与史的褶皱里触摸大唐的温度 | 爱阅读
《我认识的唐朝诗人2》:在诗与史的褶皱里触摸大唐的温度 一、书籍基本信息 《我认识的唐朝诗人2》是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陈尚君继《我认识的唐朝诗人》后的续作,由中华书局于2024年8月出版。这部416页的普及性学术著作,收录了30位唐代诗人的“人生传记”——从帝王李隆基到“茶圣”陆羽,从“诗圣”...
《我认识的唐朝诗人》:唐诗从课本里“活”过来 千年诗魂穿越时空 | 爱阅读
《我认识的唐朝诗人》:唐诗从课本里“活”过来 千年诗魂穿越时空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用四十年光阴打磨的“唐朝诗人朋友圈” 2023年,中华书局推出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陈尚君的《我认识的唐朝诗人》。这部500页的“唐代诗人全息档案”,以30篇独立成章的传记体散文,勾勒出杜审言、韩愈、杜甫、...
《我人生最开始的好朋友》:一场穿越时光的纯真治愈之旅 | 爱阅读
《我人生最开始的好朋友》:一场穿越时光的纯真治愈之旅 一、书籍基本信息: 书名:《我人生最开始的好朋友》 作者:林小溪 出版社:暖光出版社......
《我亲爱的甜橙树》:不是童话,是能暖透童年的“心灵小外套” | 爱阅读
《我亲爱的甜橙树》:不是童话,是能暖透童年的“心灵小外套” 一、书籍基本信息 这本书的作者是巴西作家若泽·毛罗·德瓦斯康塞洛斯——它不是虚构的童话,而是作者以自己童年为蓝本写的自传体小说,字里行间全是“没被打磨过的童真”。书籍原版1968年出版,中文版由南海出版公司2010年引进,至今已再版9...
《我弥留之际》:当死亡成为镜子,我们照见了生命最本真的模样 | 爱阅读
《我弥留之际》:当死亡成为镜子,我们照见了生命最本真的模样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用死亡写就的生命史诗” 《我弥留之际》是美国文学巨匠威廉·福克纳于1930年出版的长篇小说,被《纽约时报》称为“美国文学的巅峰之作”,法国作家加缪盛赞“它教会我们如何与死亡和解”。故事围绕密西西比河畔的本德仑一...
《我们一齐长大》:原来最好的友情,是“我懂你的每一步” | 爱阅读
《我们一齐长大》:原来最好的友情,是“我懂你的每一步”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用“老照片”串起的成长纪录片 《我们一齐长大》是作家苏棠耗时六年,以自己与三位发小(小竹、阿杰、阿敏)的真实成长经历为蓝本创作的纪实散文集,2024年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不同于“闺蜜情深”的甜腻叙事,也非“兄弟...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在裂缝中寻找光的镜子 | 爱阅读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在裂缝中寻找光的镜子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看见”的书 余华的《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是2015年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杂文集,收录了他十年间对社会、文化、生活、文学的思考。全书分为三辑,从中国到世界,从历史到当下,余华以“讲故事的人”身份,用文字剥开生活的...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一本撕开时代表皮的清醒剂 | 爱阅读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一本撕开时代表皮的清醒剂 一、书籍基本信息 书名:《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增订版) 作者:余华 出版信息: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4年(增订版),全书280页,延续2015年原版风格。......
《我们仨》:在岁月的褶皱里,我们触摸“家”的温度 | 爱阅读
《我们仨》:在岁月的褶皱里,我们触摸“家”的温度 一、书籍基本信息:中国家庭的“精神暖炉” 《我们仨》是作家杨绛的回忆录代表作,2003年由三联书店出版后风靡全国,被《人民日报》评为“21世纪最具温度的家庭记忆”,更被读者称为“用柴米油盐写就的‘亲情圣经’”。中文版全球销量超300万册,豆瓣评...
《我们仨》:在时光褶皱里打捞永恒的亲情琥珀 | 爱阅读
《我们仨》:在时光褶皱里打捞永恒的亲情琥珀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跨越世纪的“家庭纪录片”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在92岁高龄时,以回忆录形式写就的家庭史诗。202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时,增补了女儿钱瑗未完成的手稿影印件与杨绛晚年哲学随笔《走到人生边上》,形成“人生三书”完整体系。全书以“...